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7 毫秒
1.
本文对松材线虫的种群动态特别是感病树枯死以后的种群动态进行了初步研究。枯死初期树干上部种群数量高于中、下部,枯死一段时间后树干下部种群数量高于中、上部;在同一部位内材线虫数量高于外材;化蛹期间89.3%—96.7%的线虫聚集在蛹室周围;羽化期间蛹室周围线虫的66.7%—84.2%被羽化出孔的松褐天牛成虫携带,携带率100%。  相似文献   

2.
福建省松材线虫病监测鉴定及其分布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2006—2009年分别在福建省松材线虫病(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 Nickle)重点监控区、重点预防区和一般预防区的重点区域设立了3 030个监测点,及时采集全省9个设区市48个县(市、区)发现的松枯死木样本,选择症状较典型和可疑松枯死木样本进行分离、鉴定。共快速分离鉴定标本176批次,计9 866个标本,其中含有松材线虫的标本2 819个,松材线虫病检出率为28.57%;鉴定样本的林分小班数2 214个,有松材线虫分布的小班690个,占31.17%。共监测出22个县级新疫点。2008年在野外首次监测到湿地松(Pinus elliottii)因感染松材线虫病后成片死亡。通过实践总结出一套松材线虫病鉴定技术。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温度、取样部位和木材含水率对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检疫检验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是影响检验的主要因素,20—40℃是分离松材线虫的适宜环境温度,提高分离用水的起始水温可大大加快线虫的游离速度。取样部位对检验结果有一定的影响,树干同一部位内材线虫的分离率和密度均明显高于外材,松褐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化蛹期间蛹室部位线虫分离率和密度均大大高于非蛹室部位。木材含水率在18%以上时对检验结果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4.
松材线虫病治理区病原数量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松材线虫病治理区室内、林内松褐天牛羽化期携带松材线虫以及诱木中松材线虫的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在室内、林内松褐天牛携带松材线虫的几率分别为25.5%、22.0%;松褐天牛成虫携带松材线虫量均以6月份最大,平均625条/头、478条/头;诱木中松褐天牛携带松材线虫数量与其寄生的枯死诱木含松材线虫数量呈正相关,5%水平上成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为0.933。  相似文献   

5.
利用松褐天牛早期监测松材线虫病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室内对因松材线虫病死亡马尾松树干羽化出的松褐天牛测定结果表明,86%的天牛携带松材线虫,平均1头天牛携带3590条。林间引诱松褐天牛,在没有松材线虫病的健康林地,分离不到松材线虫,而松材线虫病发生区引诱到的天牛65%携带松材线虫,携带量在101~5000条之间。在5月下旬~6月中旬,应用黑光灯,新鲜马尾松木段,引诱松褐天牛10头能上,采用松材线虫常规分离方法,可以早期监测松材线虫病的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6.
影响松材线虫检疫检验的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研究了温度、取样部位和木材含水率对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检疫检验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是影响检验的主要因素,20-40℃是分离松材线虫的适宜环境温度,提高分离用水的起始水温可大大加快线虫的游离速度,取样部位对检验结果有一定的影响,树干同一部分内材线虫的分离率和密度均明显高于外材,松褐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化蛹期间蛹室部位线虫分离第和密  相似文献   

7.
对病木的松褐天牛蛹室木屑、蛹室边缘木材、离蛹室5cm远木材以及松褐天牛进行线虫数量的镜检和分析,其线虫数量经方差分析差异不显著,而不同蛹室及其附近不同木材线虫分布的总量差异极显著。从松褐天牛上分离出的线虫数量差异相当大,从0-66.31条/cm^2不等。死的松褐天牛没有分离出松材线虫,活的松褐天牛经分离后也存在不携带松材线虫现象,而能够分离出线虫的雄雌天牛之间没有呈现一定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从松树病死木上取样分离松材线虫的检出率,及时、准确诊断疫木和疫点,根据病害的外部症状,把松材线虫病发病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对各阶段的松材线虫分布、松褐天牛发生情况、含水率的变化、木材蓝变情况等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病死木上松材线虫的分布由多到少为:发病前期上部>中部>下部,后期上部<中部<下部,松材线虫的数量与松褐天牛老熟幼虫的数量呈正相关,最佳的取样阶段为第Ⅱ和第Ⅲ阶段靠上部稍段取样,第Ⅳ阶段偏下部取样。  相似文献   

9.
松材线虫病发病过程特征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提高松树病死木松材线虫检出率,及时、准确诊断疫木和疫点,根据病害的外部症状,把松材线虫病的发病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对各阶段的松材线虫分布、松褐天牛发生情况、含水率的变化、木材蓝变情况等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病死木上松材线虫的分布由多到少为:在发病前期,上部〉中部〉下部;发病后期,上部〈中部〈下部。松材线虫的数量与松褐天牛老熟幼虫的数量呈正相关,最佳的取样阶段为第Ⅱ和第Ⅲ阶段靠上部梢段取样,第Ⅳ阶段偏下部取样。  相似文献   

10.
寄生加勒比松松材线虫的鉴定及其致病性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线虫比较形态学和rDNA—ITS—PCR-RFLP方法对采自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山加勒比松上的伞滑刃线虫进行鉴定,结果确定该线虫为松材线虫。致病性测定表明该松材线虫种群对加勒比松苗有较强的致病力,接种的松苗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枯萎,而且从枯死木中可重新分离到该线虫。  相似文献   

11.
松材线虫入侵的黑松内栖真菌区系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Steiner & Buhrer)Nickle)是毁灭性森林病害——松材线虫病的病原物,主要危害针叶树种,尤其是松属(Pinus spp.)树种。黑松(Pinus thunbergii Pad.)原产日本及朝鲜半岛东部沿海地区,因其耐海雾、抗海风、可在海滩上生长等特性,在我国辽宁、山东、河北、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湖北、广东等省大量栽植,总面积约159300hm^2。研究证明,黑松是松材线虫病的高度感病树种,一旦松材线虫入侵,后果是毁灭性的,将给森林造成严重的、不可挽回的损失。  相似文献   

12.
松材线虫病疫木安全利用新途径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该文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研究了利用松材线虫病疫木种植茯芩并杀死其中的松材线虫、松褐天牛达到安全利用的方法。研究表明:疫木种植茯苓第63天,样木中的松材线虫可全部死亡;第77天松褐天牛可全部死亡,种植240 d后,茯苓可采收,每立方米疫木可收益约1 100元。对利用疫木种植茯苓在种植技术、时间及安全性方面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并对经济效益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13.
松材线虫伴生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致病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松材线虫虫体上分离到两个细菌菌株:GD1和R,经鉴定,菌株GD1为坚强芽孢杆菌.利用水培马尾松离体松枝作接种材料,接种消毒后的松材线虫(Bx)、GD1、R、Bx GD1和Bx R.结果表明,松材线虫和坚强芽孢杆菌混合接种,松枝发病,松枝流脂减少至停止,蒸腾作用降低,单独接种松材线虫或坚强芽孢杆菌,松枝不发病.菌株R对松材线虫病的发生没有影响.提出松材线虫及其伴生细菌均是松材线虫病不可缺少的致病因素.  相似文献   

14.
松褐天牛成虫羽化出孔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不同来源虫害木松褐天牛成虫羽化出孔特性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来源虫害木松褐天牛羽化出孔在时间动态上有一定差异,但其雌、雄成虫在各地种群中出孔动态基本相同。松褐天牛成虫出孔具有明显的时段性,高峰时段为18:00-20:00,占总数的28%,且雌、雄成虫同步。不同来源虫害木松褐天牛出孔率有一定差异,松材线虫病区虫害木中,松褐天牛出孔率随单位木材松材线虫含量的增加而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5.
An appraisal was made about the impact of pinewood nematode (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 Nickle) attack symptomatology on the mechanical behaviour of wood from Pinus Pinaster Ait. Two sets of 200 wood specimens were obtained for the study of both mechanical and other physical properties. The specimens, about half of which presented symptoms of nematode, were obtained from a set of 66 wood planks, cut from an equal number of trees, originating from the Setúbal Peninsula (Portugal). Logistic analysis using symptomatology as a binary dependent variable showed adequacy of models containing compression tension to rupture and number of wood rings per unit radial length for the prediction of nematode attack. Analysis of variance revealed that the presence of the disease symptoms was correlated to static bending rupture, modulus of elasticity, work to maximum bending load, and axial compression rupture, causing their decrease at a significance level of 5%.  相似文献   

16.
通过林间设置松褐天牛Monochamusalternatus引诱剂,对引诱到的松褐天牛进行分离,10分钟后就能检查出有无病原线虫的存在,50分钟后线虫全部游离到水中。该方法具有在病害传入早期及时发现和检测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松墨天牛携带的松材线虫PCR检测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本研究筛选出的一对松材线虫特异性PCR引物(上游引物:5'-CTACGTGCTGTTGTTGAGTTGGC-3',下游引物:5'-TGGTGCCTAACATTGCGCGA-3'),从松材线虫DNA中,扩增出一条长度403 bp(基因库登陆号:DQ855275)的特异性DNA片段.该引物可以将松材线虫DNA与松墨天牛组织以及拟松材线虫、畸刺伞滑刃线虫、变异伞滑刃线虫、小角伞滑刃线虫、利昂伞滑刃线虫、湖南伞滑刃线虫、红松滑刃线虫、滑刃属线虫、斯坦纳长尾线虫、小茎线虫、剑尾齿杆双胃线虫和寄生小杆属线虫等12种线虫的DNA区分开来.在此基础上,建立一套利用PCR技术直接从受感染的松墨天牛组织中检测出松材线虫的技术,并在实际运用中得到检验.  相似文献   

18.
在松材线虫病疫区,利用背负式机动喷雾喷粉机喷施1%噻虫啉微胶囊颗粒剂防治松褐天牛,能够取得因松褐天牛羽化期长、防治难度大等原因常规药剂难以达到的防治效果。施药后30d,防效效果在75%以上,该药剂能将不断羽化出来的松褐天牛杀死,药剂持效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