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通过对3个不同播期、3种播量的2因素3水平9处理的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不同播期和播量对皖油29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播期、播期和播量互作显著地影响油菜产量,达到极显著水平,表明皖油29在直播条件下适当早播有利于夺得高产。皖油29在9月25日播种、播种量3.0kg/hm2处理时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小麦新品种阜麦8号的最佳播期和最适宜的播量,进行了2年的阜麦8号的播期与播量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播期处理产量有差异但不显著,不同播量处理间产量差异达显著水平,同一播期随着播量的增加,分蘖、群体都明显提高,相同播量不同播期中播期偏早的产量偏高。  相似文献   

3.
以轮选266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播期与播量对其产量的影响.在天津武清地区设置二次饱和D-二因素最优试验,对产量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以探讨不同播期播量对轮选266产量的影响.通过寻优,轮选266最佳播期为10月10日,适宜播期为10月9~12日;最佳播量12.3 kg/亩,适宜播量为11.5~12.6 kg/亩.  相似文献   

4.
不同播期和播量对杂交稻“秋优金丰”直播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提高杂交水稻"秋优金丰"直播高产栽培技术水平,促进该品种在奉贤区的推广应用,开展了该品种不同播期、播量对其直播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不同播期处理间产量差异显著,而不同播量处理间产量无明显差异。综合考虑茬口、自然因素和农户播种习惯,建议杂交稻"秋优金丰"在奉贤区直播生产中,于6月4日播种、播量以2.25kg/667m2为宜。  相似文献   

5.
采用播期和播量两因素裂区设计,研究了优质水稻中粳新品种"青角22"作为国庆稻收获直播栽培的最佳播量和播期。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在5月10日前播种均为"青角22"作为国庆稻收获直播栽培的适宜播期,但随着播期的推迟,应适当增加播量。以播期4月30日、播量67.5 kg/hm~2处理的实际产量最高,为8 486.0 kg/hm~2。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小麦生产上存在的适宜播期掌握不准、适宜播量控制不精确、部分农民盲目增加播量的问题,以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大穗型品种聊麦18为试材,设计了不同播期播量的试验。结果表明,播期和播量对聊麦18株高的影响显著,播期和播量共同作用对有效穗数的影响显著,对穗粒数的影响不显著;播期对千粒重的影响显著,播量对千粒重的影响极显著,播期和密度共同作用对千粒重的影响极显著;播期和播量对容重影响不显著。播期和播量均可极显著地影响聊麦18的产量,建议聊麦18的最佳播期设在9月28日至10月10日,播量控制在18万~27万之间。  相似文献   

7.
儒麦1号不同播期和播量对产量构成有不同的影响。在大田条件下,通过设计播期、播量主副因素裂区试验,研究不同播期和播量对儒麦1号产量及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和播量均对产量、产量三要素有显著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随播期的推迟,产量和每公顷穗数逐渐减少,穗粒数和千粒重逐渐增加;随播量的增加,产量和每公顷穗数逐渐增加,而穗粒数和千粒重呈下降趋势。经方差分析得出,播期为10月8日与10月15日的两个处理产量差异不显著,而两者与其他播期处理产量差异极显著,从而总结出该品种在在鲁西南地区儒麦一号的适宜播期为10月1~15日,最佳播期为10月8~15日;适宜播期内播种量以亩基本苗15万~20万为宜,以播期调播量。  相似文献   

8.
以早熟油菜品种青杂131为试验材料,采用播期和播量2个试验因素设计,分析了不同播期(10月22日、10月26日、11月3日和11月10日)和播量(4.5 kg/hm2、6.0 kg/hm2和7.5 kg/hm2)对早熟油菜主要经济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量和播期均能显著影响菜籽产量。在相同播量条件下,随着播期的推迟,油菜生育期缩短,主要经济性状变劣,最终导致产量降低;在相同播期条件下,随着播量的增加,油菜的群体数量增大,这间接地提高了单位面积的分枝数和有效角果数,进而可达到增产的目的。在双季晚稻田免耕直播种植青杂131时,应适时早播并适当加大播种量,通过增大群体数量来提高稻田油菜的产量。本研究条件下,早熟油菜青杂131在10月22日播种、播种量为7.5 kg/hm2时,产量可达到1800 kg/hm2以上。  相似文献   

9.
冬小麦新品种邢麦4号播期、播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邢麦4号不同播期、播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播期对冬前叶片数、分蘖数有明显的影响。不同播期、播量及互作效应对产量影响差异极显著。邢麦4号在冀中南的适宜播期为10月5~10日,适宜播量为7.5~10kg/亩。  相似文献   

10.
适期播种是培育小麦壮苗、提高分蘖成穗率、形成壮秆大穗的基础,播期播量对小麦的产量影响巨大。本试验以宁麦13作为研究对象,设置12个播期和12个播量,播期间隔3 d,播期推迟3 d每667 m2播量增加1.5 kg,以探究不同播期与播量对宁麦13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播期与播量对同一品种的产量及相关性状影响不同,11月18日之后播种,1 kg种子成苗数显著降低,穗下节间显著变短,株高降低,有效穗降低,产量显著降低。因此,可以将11月18日作为一个播期的分界线,11月18日后播种,不仅需要增加用种量,造成生产成本增加,而且对产量提升作用不大。为了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宁麦13在盐城地区需在10月25日—11月18日期间完成播种。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渑池县小麦播种最佳的播期和播量,进行了不同播期与播量对小麦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同一播期内,基本苗随着播量的增加而增加,其他形态指标没有随着播量的增加而提高;播期越早、播量越大,产量越低;豫农4023最适播期是10月10日左右,播量112.5 kg/hm~2左右。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小麦品种开麦20的适宜播期和最佳播量,在豫东地区设置裂区试验,利用新复极差法对产量结果进行多重比较分析,以探讨不同播期播量对开麦20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开麦20最佳播期为10月15日,适宜播期为10月10~15日;最佳播量为基本苗280万/hm~2,适宜播量为基本苗240万~320万/hm~2。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聊城市小麦生产中存在的适宜播期掌握不准、适宜播量控制不精确,部分农民盲目增加播量,导致倒伏减产的问题,设计了不同播期播量试验。结果表明,播期和播量对济麦22株高的影响都极显著,结实率受播期和播量的影响不显著,播期和播量及播期和播量共同作用对有效穗数的影响极显著,播期和播量对穗粒数、千粒重和容重的影响均不显著。建议济麦22的最佳播期设在10月4~10日之间,适宜播量在6万~12万之间。  相似文献   

14.
以小麦新品种宛麦19为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进行不同播期、播量对小麦宛麦19群体性状和产量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宛麦19最佳播期为10月17~23日,适宜播量为10 kg/亩。  相似文献   

15.
综合郑麦369小麦播量试验的结果表明:不同播量对郑麦369的生育期几乎没有影响,播期对小麦生长发育进程、植株性状影响较大,播量间差异显著,产量三要素与播量关系密切,在每亩12~15 kg播量下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6.
综合即墨市小麦播期播量试验3年的结果表明:播期对小麦生长发育进程、植株性状的影响较大,播量间有差异但不显著;植株分蘖、群体、抗逆性既受播期影响,也受到播量制约;同一播期随播量的增加分蘖、群体都明显提高,相同播量的不同播期随播种推迟分蘖、群体也相应减少;产量三要素和产量与播期、播量关系密切,适期播种、合理播量,其亩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三因素比较协调,产量较高;播量偏大或不足都不同程度影响产量三因素的和谐发展,不利于形成高产。播期偏早出现旺长易遭受冻害,播种过晚苗小、苗弱不利小麦安全越冬且中、后期易遭受倒春寒、干热风危害。建议即墨小麦适播期控制在10月3日-15日,播量控制在4千克-9.5千克。  相似文献   

17.
不同播期、播量对保麦10号产量形成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播期和播量对保麦10号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影响不同。播种量对小麦群体具有一定调节作用,但播期对产量影响更大,生产中应适期播种。在北部冬麦区保麦10号适宜播期为9月30日至10月10日;适宜播种量以亩基本苗20万~25万为宜,并依播期调播量。  相似文献   

18.
综合即墨市小麦播期播量试验3年的结果表明:播期对小麦生长发育进程、植株性状的影响较大,播量间有差异但不显著;植株分蘖、群体、抗逆性既受播期影响,也受到播量制约;同一播期随播量的增加分蘖、群体都明显提高,相同播量的不同播期随播种推迟分蘖、群体也相应减少;产量三要素和产量与播期、播量关系密切,适期播种、合理播量,其亩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三因素比较协调,产量较高;播量偏大或不足都不同程度影响产量三因素的和谐发展,不利于形成高产。播期偏早出现旺长易遭受冻害,播种过晚苗小、苗弱不利小麦安全越冬且中、后期易遭受倒春寒、干热风危害。建议即墨小麦适播期控制在10月3日-15日,播量控制在4千克-9.5千克。  相似文献   

19.
旨在探讨不同播期、播量条件对强筋小麦藁优2018的产量因素构成的影响。试验表明:藁优2018小麦品种适应性强,在一定时期内,不同的播量内,都能达到较大的群体,获得较高的产量。最佳播期为10月6日,最佳播量为20万基本苗。结合本品种特性,本试验确定藁优2018小麦品种适宜播期在10月6~11日,适宜播量在20万~22万基本苗。  相似文献   

20.
在旱肥地条件下,以烟农19为试验材料,研究分析不同播期、播量对小麦产量及三因素的影响。试验表明,播期间、播量间及播期播量的相互作用间对产量的影响差异显著;对产量构成三因素有一定影响。对于中、多穗型品种在青岛地区适播期内(10月2~15日)播种,基本苗应控制在8万~23万为宜;在最佳播期内(10月5~12日)播种,基本苗控制在13万~18万比较稳妥。一般情况下,2日到8日播种,基本苗控制在8万~13万,8日到15日播种,基本苗控制在13万~23万,15日至22日播种,基本苗控制在18万~28万。亩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均为在适期适量播种时最高。不同播期、播量对亩穗数影响较小,但对穗粒数和千粒重有一定影响,穗粒数随播量的增加而减少,千粒重随播期的推迟而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