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Silwet(R)系列农用喷雾助剂在蔬菜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表明在防治蔬菜病虫害时,添加农用喷雾助剂杰效利、丝润,在减少用药量的1/4~1/2,减少50%~70%的喷雾用水量时,依然能够达到相当的防治效果.在农药使用过程中既节省了农药用量,又节水省工,为蔬菜病虫草害的防治提供了一种高效环保的用药模式.  相似文献   

2.
试验表明在防治蔬菜病虫害时,应用农用有机硅助剂杰效利。(Silwet408)、丝润。(Silwet618)喷雾助剂,在减少用药量的1/4-1/2,减少50-70%的喷雾用水量时,依然能够达到相当的防治效果。在农药使用过程中即节省了农药用量,又节水、省功,为蔬菜病虫害的防治提供了一种高效用药模式。  相似文献   

3.
1.低量喷雾技术。指单位面积上施药量不变,将农药原液稍微稀释,用水量相当于常规喷雾的1/10~1/5。静电喷雾技术通过高压静电发生装置,使雾滴带电喷施的方法,药液在植株叶片表面的沉积量显著增加,可将农药有效利用率提高到90%。  相似文献   

4.
<正>低量喷雾技术指单位面积上施药量不变,将农药原液稍微稀释,用水量相当于常规喷雾的1/5~1/10。静电喷雾技术通过高压静电发生装置,使雾滴带电喷施的方法,药液在植株叶片表面的沉积量显著增加,可将农药有效利用率提高到90%。  相似文献   

5.
试验表明在防治蔬菜病虫害时,添加农用喷雾助剂杰效利、丝润,在减少用药量的1/4~1/2,减少50%~70%喷雾用水量时,依然能够达到相当的防治效果。在农药使用过程中既节省了农药用量,又节水省工,为蔬菜病虫草害的防治提供了一种高效环保的用药模式。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在常规植保机上添加静电喷雾设备防治水稻病虫草害的技术指标,特开展本次试验。试验设置是否加装静电喷雾装置、植保机水量、农药用量3个因素,共4个处理。结果表明,采用静电喷雾装置的植保机在15 L水量、常规农药用量的情况下,在封闭化除、白背飞虱防治及穗颈瘟防治中效果最好,在茎叶处理、稻纵卷叶螟防治中效果略低于常规植保机(20 L水量、常规农药用量);采用静电喷雾装置的植保机在15 L水量、0.9倍农药用量的情况下,防治效果略低于前二种处理;静电喷雾装置在15 L用水量的情况下可以达到与常规植保机20 L水量同样的防治效果甚至更好,而同时降低水量与农药使用量的静电喷雾处理在本试验中效果略低于常规处理。  相似文献   

7.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TC-2011有机硅助剂具有显著提高农药利用率、增加药效、减少药液喷雾量、对作物安全等特点,可有效减轻农药对环境的选择压力.与常规防治相比,在防治药剂用量减少50%及喷雾量节省4/9的情况下,添加0.05%~0.1%有机硅助剂后,药剂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和对水稻的保叶率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8.
通过选择有效防治药剂来防治水稻生产过程中的病虫草害,试验设计在播种阶段、苗期至拔节期、孕穗期和齐穗期用药。结果表明:减量用药处理对水稻病虫草害防治效果均优于常规用药处理,用药次数、用药量明显低于常规用药处理,农药用量较常规用药减少42.1%;施药次数较常规用药减少3次。  相似文献   

9.
<正>1.低量喷雾技术。指单位面积上施药量不变,将农药原液稍微稀释,用水量相当于常规喷雾技术的10%~20%。此技术提高了作业效率,尤其适合在温室中及山区应用。2.静电喷雾技术。通过高压静  相似文献   

10.
武进区水稻农药减量施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科学减量节次防治水稻病虫害,降低农本投入,保障水稻产量和品质,试验研究了水稻农药减量施用技术。结果表明,试验所用的减量方案和常规方案均能有效防治病虫害,其中,福苗、福妙2个减量方案整体用药次数比常规方案减少3次,农药使用量比常规用药量分别减少85.3%和78.9%,每667m2总收益比常规方案分别增加47.68元和121.56元,具有较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
施用农药是防病治虫的重要措施,事关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喷洒农药后沉积在靶标作物上的农药量占施用总量的比例,称为农药利用率,是衡量农药使用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研究分析表明,影响我国农药利用率主要因素主要有四方面:(1)农药使用方法,如大容量喷雾、低容量喷雾等;(2)农药制剂水平和喷雾助剂性能;(3)农药使用者知识技术水平;(4)农药使用的规范化组织水平。基于对影响农药利用率影响四方面因素分析,项目组研究建立了农药利用率计算数学模型。多年多点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与地面常规背负式大容量喷雾方式相比,植保无人飞机低空低容量喷雾技术在水稻、小麦、玉米等作物病虫害防治中农药利用率分别达到了49.1%、57.1%、52.7%,显著高于地面背负式常规喷雾技术。植保无人飞机的推广应用,对于我国农药利用率的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使我国农药利用率在提高到了38.8%,为实现农药使用零增长目标做出了贡献~([1])。  相似文献   

12.
农药助剂与农药减量防治稻麦病虫效果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寻求减少作物病虫草害防治农药用量新途径,利用农药助剂与农药混用的增效作用,开展了"激健"助剂与农药混用防治小麦赤霉病、水稻田纵卷叶螟和纹枯病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亩用"激健"助剂15 m L,减少农药用量20%~30%,与常规用药量相比,病虫害防治效果无显著差异,对作物安全;减少农药用量40%时,对病虫害防治效果明显下降。在病虫害一般发生年份,"激健"助剂与杀菌剂、杀虫剂混用,以减少农药用量30%为宜。  相似文献   

13.
为验证好湿(农用喷雾助剂)在水稻灰飞虱防治中对减少农药用量、减少喷水量及提高药效等方面的作用,特开展相关试验,结果表明,好湿(农用喷雾助剂)对防治水稻灰飞虱有较显著的增效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减少农药用量、减少喷水量,建议每667m2用量为10~15mL。  相似文献   

14.
1.低量喷雾技术 指单位面积上施药量不变、将农药原液稍微稀释,用药量相当于常规喷雾技术的1/5~1/10。此技术提高了作业效率,不仅在温室中得到广泛应用,日本还开发出了适合大田使用的低量喷杆喷雾机。 2.静电喷雾技术 通过高压静电发生装置使雾滴带电喷施的方法,药液雾滴在叶片表面的沉积量显著增加,可将农药有效利用率提高到90%。缺点是带电雾滴对植  相似文献   

15.
为验证农药助剂“激健”与农药混用对于玉米病虫害的防治效果,于2016年在河北省玉田县进行了农药减量助剂激健介入喷雾防治玉米病虫害对比试验。结果表明, 激健与农药减量配合使用可以减少农药用量30%~40%,且防效与常规用量相当,可以有效防治玉米病虫害。  相似文献   

16.
为减少农药使用量,提高小麦中后期病虫害防治效果,达到农药减量增效的目的,试验使用迈飞、农健飞、奇功喷雾助剂,在小麦中后期采用植保无人机和背负式电动喷雾器防治病虫害2次,研究不同农药用量添加不同喷雾助剂对防治小麦中后期病虫害的减量增效作用。试验结果表明,添加迈飞、农健飞、奇功喷雾助剂均可以达到农药减量增效的目的,其中奇功效果最好;小麦抽穗期施药效果优于灌浆期施药效果;人工用水量30 kg/亩的喷雾效果优于植保无人机用水量2 L/亩的喷雾效果;飞机专用助剂迈飞、农健飞相比,农健飞效果优于迈飞,但农健飞的效果仍不理想,还需进一步试验探索,生产中推荐使用奇功。  相似文献   

17.
高功效低容量施药装置是一种以高压静电驱动,运用碳纤维材料制成可伸缩喷杆的便携农药喷雾器。该装置通过静电喷雾技术能够实现精准施药和定向沉积。高功效低容量静电施药装置喷雾雾滴直径约100μm,喷杆最大展幅超过5 m,作业效率提高5倍。喷液量120 L/hm~2防治水稻稻纵卷叶螟,在药后7 d和药后14 d,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9.98%和86.42%。该装置通过提高农药利用率,表现出卓越的省工省药、节水增效性能,可有效解决小规模农业合作组织和分散农户打药困难的问题,满足高秆作物以及丘陵、山地作物的病虫害防治需求。  相似文献   

18.
重庆市秀山县水稻病虫害种类多、发生危害重。2016年,推广"稻鸭共生控虫除草+频振式太阳能杀虫灯诱杀二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成虫+性诱剂诱杀二化螟雄虫+赤眼蜂(生物导弹)寄生二化螟卵块+农药减量控害+全生育期使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用量、环保农药,以专业化统防统治模式控制水稻病虫害"技术模式取得积极成效。融合示范区减少用药1~2次,用药量减少45.6%;防治成本降低9元/亩;融合示范区比常规区增产7.0%,增加收益123.8元/亩。  相似文献   

19.
水稻是我县主要粮食作物,为了提高水稻产量实现增收的目的,一般都会喷洒农药防治病虫害,但是因为农药用量过大,在防治病虫害的同时,还会对水稻产量造成影响,所以就需要规范农药使用,在减少农药用量的同时提高水稻产量。文章指出了农药用量过多所造成的不良影响,通过农药减量增产试验证明了该技术的可行性,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正> 1 改进施药技术,变常规喷雾为隐蔽施药1991年用氧化乐果、久效磷等内吸性有机磷农药涂茎和滴心防治棉蚜、棉铃虫,既有效地控制棉虫为害,又减少了用药量,降低了成本,保护了天敌,还能兼治其他棉虫。临晋、嵋阳等地试验表明,氧化乐果缓释剂涂茎防治苗蚜,12小时防效达70%,24小时防效达94%,较常规喷雾防效提高10%,亩减少投资0.8元;张吴乡农科站用久效磷滴心防治二代棉铃虫,防效达89.3%,比用菊酯类农药喷雾防效提高16%。2 筛选对路农药,合理应用混配农药有机磷、菊酯类农药的连年使用,使棉虫抗药性剧增,再用这些药物已不能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