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为了明确氮肥在加工番茄上的最佳施用量以及缓释尿素与普通尿素配合施用的效果,在河套灌区研究了不同类型尿素配施对加工番茄的产量、品质、氮素利用率及土壤氮素残留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工番茄施用氮肥比不施氮肥果实和茎叶产量都有显著增加,施用氮肥后果实产量平均增加99.7%,同时施用氮肥加工番茄的可溶性固形物增加0.34%~1.34%。施用缓释尿素的氮素利用率较高,100%推荐施氮量用缓释尿素或缓释尿素与普通尿素配合施用较单施尿素氮肥利用率高15.2%~20.2%,80%推荐施氮量用缓释尿素或缓释尿素与普通尿素配合施用比单施尿素氮肥利用率高20.3%~21.8%。施用缓释尿素或缓释尿素与普通尿素配合使用可以减少20%施氮量,不显著影响加工番茄的产量,而且肥料利用率较高。在各处理中表现最好的处理是100%推荐施氮量采用60%缓释尿素做基肥,20%尿素在花期追肥,20%尿素在果实膨大期追施的产量最高、经济效益最好、氮肥利用率最高。施用缓释尿素0~20 cm耕层土壤氮素没有残留,20~40 cm土层土壤氮素没有淋失。  相似文献   

2.
控释尿素对小麦品种郑麦366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控释尿素和普通尿素为供试肥料,在驻马店市驿城区水屯镇新坡村和驻马店市农科所进行优质小麦品种郑麦366肥效试验。结果表明:100%控释尿素处理产量最高,分别为8 173kg/hm2、8 264kg/hm2,较同等氮素用量的普通尿素处理增产877kg/hm2、837kg/hm2,增幅12.02%、11.27%,达极显著水平;控释BB肥处理产量位居第2。控释尿素用量为70%~100%时,小麦产量随氮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普通尿素也呈同样趋势。70%控释尿素处理与100%普通尿素处理产量差异不显著,说明施用控释尿素可以比普通尿素减少1/3的纯氮用量。100%控释尿素处理的氮肥利用率最高,其次为70%控释尿素处理,控释BB肥第3,控释肥处理氮肥利用率均高于普通尿素和复合肥处理。  相似文献   

3.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缓控释肥料结合叶面喷施在金华市黄泥田单季稻上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尿素中添加脲酶抑制剂(nBPT)一次性施肥、控释BB肥结合叶面喷施均可在减氮15%的情况下与常规施肥的产量相当,同时可提高氮肥利用率,与常规施肥相比,尿素中添加生化抑制剂处理的氮肥利用率提高6百分点以上,包膜复合肥处理的氮肥利用率提高4百分点以上。  相似文献   

4.
赣榆区试验试验结果,河南心连心化肥有限公司研制生产新型高效肥料-控失尿素能够增加小麦产量,显著提高氮肥当季利用率,80%控失尿素和100控失尿素两处理小麦氮肥当季利用率分别较常规处理提高了8.31%和4.52%。该肥料具有明显的缓释效果,可以更好的为作物中后期生长提供氮素供应。  相似文献   

5.
2014-2016年,在底施相同用量常规复合肥情况下,春季比较了相同养分用量的普通尿素返青期、拔节期两次追施和返青期一次追施缓释尿素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返青期一次追施缓释尿素的处理,较春季返青和拔节期两次追施普通尿素的处理亩增产4.5%~11.3%,亩节本增效103.2元,缓释尿素处理获得增产主要是通过增加亩穗数实现的。2017年,为了进一步明确缓释尿素的科学用量,开展了不同返青期一次性追施不同量的缓释尿素对小麦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以返青期1次性亩追施缓释尿素10 kg和15 kg的处理产量较高,亩追施20 kg缓释尿素的处理抽穗前发生倒伏,导致平均亩穗数并不高,产量分别较前两处理降低12.3%和6.1%。肥料投入比较表明,春季亩追施缓释尿素10 kg和15 kg的处理要比目前常规示范田氮肥投入减少40%~60%,亩氮肥成本降低22~33元,亩成本减少122~133元。  相似文献   

6.
姚广平  蒙星  王楠  汪娟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3,(7):2944-2944,2992
[目的]为了探讨小麦孕穗期不同追肥方式对籽粒产量和产量性状的影响。[方法]以西农9871为材料,于2009~2010年度陕西三原县在小麦孕穗期进行了5种追肥方式在小麦上的试验。[结果]土壤追施尿素的产量最高为9.4 t/hm2,比不追肥(CK)增产36.2%,叶面喷施旺得丰和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分别比CK增产18.8%和11.6%。[结论]在小麦孕穗期土壤追施尿素、叶面喷施旺得丰和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均可明显增加每穗粒数、小穗数和千粒重,进而提高籽粒产量,而叶面喷施尿素并不能明显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7.
肥料运筹对水稻南粳9108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淮南地区种植面积较大的水稻品种南粳9108为材料,设置不同肥料运筹方案,研究其对水稻产量结构及农艺性状、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在试验条件下,不追肥的4个处理,水稻有效穗数、株高、穗长、结实率、产量等指标并不优于,甚至低于常规施肥,而后期追施复合肥或二铵的处理,水稻有效穗数和产量高于常规施肥。综合产量数据和肥料贡献率数据可知,后期追肥更有利于增产,尤以追施复合肥更有利于增产增效。  相似文献   

8.
不同缓控释肥对小麦产量、氮素吸收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不同缓控释肥对小麦的节肥增产效果,通过大田小区试验,在山东省泰安市邱家店镇黄沟岗村设置不施氮(CK)、常规氮优化施肥(OPT)及5种缓控释肥一次性施入7个处理,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小麦氮素吸收、氮肥利用率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不施氮对照相比,施用氮肥增产显著。(2)自制控释氮肥和鲁西缓释掺混肥料处理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分别比OPT处理增产11. 4%和10. 2%;高塔有机硅缓释肥处理则显著低于其他施氮处理。(3)不同缓控释肥处理小麦秸秆和籽粒含氮量差异不显著,但秸秆生物量差异较明显,以鲁西脲甲醛复合肥处理最高。(4)自制控释氮肥和鲁西缓释掺混肥料处理氮肥利用率显著高于其他施肥处理,比OPT处理分别增加37. 3%和35. 3%。本试验条件下自制控释氮肥和鲁西缓释掺混肥料为适合当地土壤条件及小麦栽培使用的缓控释肥类型。  相似文献   

9.
施用缓释尿素部分替代普通尿素是提高氮肥利用率的重要措施.在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适合小麦作物高产稳产的普通尿素与缓释尿素的适宜配施比例尚不明确.通过大田试验,在前茬水稻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以不施氮为对照,研究普通尿素与缓释尿素不同配施比例(10∶ 0、5 ∶ 5、4 ∶ 6、3 ∶ 7)对小麦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普通尿素与缓释尿素配施比例为5 ∶ 5处理小麦产量、氮肥表观利用率、籽粒及植株含氮量最高,分别比常规施用普通尿素(10 ∶0)处理提高9.02%、8.40%、5.41%、7.94%.在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随缓释尿素配施比例增加,土壤全氮及碱解氮含量呈上升趋势.其中,普通尿素与缓释尿素配施(3 ∶ 7)处理土壤全氮和碱解氮含量最高,分别比常规施氮(10 ∶ 0)处理提高13.90%和13.00%.  相似文献   

10.
缓释肥料对水稻产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缓释肥料不同掺混比例和常用掺混比例减氮施肥对水稻产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方法]以氮肥施用量或缓释氮肥与速效氮肥比例为处理梯度,设计田间小区试验,研究缓释肥料对水稻产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等氮量条件下,含有缓释氮素的掺混肥处理明显高于普通复合肥和尿素的常规处理,增产0.46~1.13 t/hm2,增产率达5.97%~13.87%,氮肥利用率提高5.85%~11.83%。[结论]当缓释氮与速效氮掺混比例为30∶70时,增产率、养分吸收量和氮肥利用率均表现最佳。采用30%缓释氮后减氮10%较常规处理仍有明显增产效果,但低于同掺混比例的全氮处理。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氮肥不同基追比和种类对玉米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33.3%普通尿素基施+33.3%大喇叭口期追施+33.3%抽雄期追施处理表现最佳,产量最高,达8 668kg/hm2。氮素用量减至80%的控释尿素基施处理和控释BB肥基施处理产量分别为8390kg/hm2和8 512kg/hm2,控释BB肥基施处理产量高于控释尿素基施处理,与33.3%普通尿素基施+33.3%大喇叭口期追施+33.3%抽雄期追施处理产量均没有达到1%极显著水平。在施用普通尿素的各个处理中,33.3%基施+33.3%大喇叭口期追施+33.3%抽雄期追施处理的氮肥利用率最高,为39.1%,可见适当的施肥方式能提高氮肥的利用率。控释尿素基施处理和控释BB肥基施处理的氮肥利用率分别为46.8%和49.5%,均高于施用普通尿素的各个处理,控释BB肥基施处理的氮肥利用率高于控释尿素基施处理。  相似文献   

12.
2009年在安徽省东至县新桥村,用德油9号油菜品种,进行田间小区试验,研究包膜控释尿素和普通尿素配施对油菜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树脂包膜控释尿素比普通复合肥极显著提高油菜产量和氮肥利用率.树脂包膜控释尿素和普通尿素配施比例7:3处理油菜产量最高,为3571.5 kg/h㎡,极显著高于普通复合肥,比其增产36.84%,增产效果最好;氮肥利用率41.60%,高于其他处理1.02%~27.55%.包膜控释尿素和普通尿素7:3配施处理通过提高油菜产量构成因素中的角果数和每角粒数来提高产量.从油菜试验结果得出,树脂包膜控释尿素和普通尿素最佳配施比例为7:3.  相似文献   

13.
脲酶抑制剂尿素在冬小麦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验证脲酶抑制剂尿素在小麦上的应用效果和对氮素利用率的影响,采用对比的试验方法,以常规施肥和增效尿素作对照,研究了在减量施用氮肥下小麦的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结果表明,小麦施用脲酶抑制剂尿素能显著增加产量和提高氮素利用率,对降低氮素化肥的投入和降低面源污染都有着现实的意义,氮素利用率最高可提高到42.8%。施用脲酶抑制剂尿素的处理较常规施肥增产效果显著,施纯氮168 kg/hm~2的处理增产效果最好,产量7 377.0 kg/hm~2,较常规施肥增加10.5%。通过示范试验,该肥料用量少,效果好,增产作用明显,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可在粮食等作物上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控释尿素追施量对冬小麦产量及氮肥偏生产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东农业科学》2019,(7):55-59
在田间试验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控释尿素追施量对冬小麦产量和氮肥偏生产力的影响,以期为控释尿素在小麦生产中的合理施用量提供技术支撑。试验共设6个处理,分别为CK(追施普通尿素,施氮量180 kg/hm~2)、T1(不追肥)、T2、T3、T4、T5(追施控释尿素,施氮量分别为45、90、135、180 kg/hm~2)。结果表明:与返青期追施普通尿素相比较,追施控释尿素可以减少小麦拔节期无效分蘖,提高成熟期的成穗率,其中T4和T5处理成熟期总茎数分别提高20.04%和10.30%。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控释尿素施用量的增加,成熟期干物质在穗部的分配比例、产量和效益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氮肥偏生产力随着控释尿素施用量的增加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T4处理获得最高的籽粒产量和经济效益,氮肥偏生产力显著高于追施普通尿素处理。综上所述,返青期追施控释尿素,施氮量135 kg/hm~2是本试验条件下小麦高产、高效的最优处理。  相似文献   

15.
在大田试验条件下,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了5个施氮水平,研究了不同类型尿素及用量对玉米干物质量、叶面积指数、籽粒产量、经济效益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包膜复合肥处理的开花前玉米的地上部干重、叶面积指数与常规尿素处理差异较小,开花后显著高于常规尿素处理,收获时其籽粒产量显著高于常规尿素处理。施包膜复合肥能显著提高玉米的籽粒产量、经济效益及氮肥利用率。  相似文献   

16.
通过中国农科院山东陵县玉米基地的田间小区试验,研究包膜尿素和缓释复合肥2种不同缓控释肥料品种及缓控释肥与普通肥料掺混的田间肥效,结果表明:与施用普通尿素和普通复合肥的处理相比,施用包膜尿素和缓释复合肥的处理能增加玉米的穗长、穗粒数和千粒重,显著增加玉米的经济学产量和生物量,显著提高氮肥的农学利用率。与单纯施用普通肥料处理的玉米穗长、穗粒数、千粒重、经济学产量和生物量、氮肥的农学利用率相比,缓控释肥与普通肥料掺混处理均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7.
以对小麦生理特性及产量影响较大的氮肥措施为重点,以优质强筋小麦贵农18号为材料,在全生育期肥料用量一致的前提下,设计不同的氮肥用量处理,结合生育后期叶面喷施追肥的方式,比较分析了各处理对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270kg·hm-2的施氮范围内,氮肥能显著提高小麦植株的干物质积累量、植株氮素积累量、根系活力、叶片硝酸还原活性和籽粒产量;同时叶片中的硝酸还原酶活性、干物质积累量、根系活力等指标与小麦最终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在相同的氮肥底追肥比例条件下,将施氮量从270kg·hm-2降至210kg·hm-2,植株的干物质积累量增加、根系活力、叶片硝酸还原活性增强,但处理间植株氮素积累量及籽粒产量无明显差异.在本试验条件下,施氮量为210kg·hm-2且于拔节期喷氮追施是协调养分总量供应与时段分配,调控小麦产量与生理基础之间矛盾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主要对不同形态尿素进行追肥对比,通过在马铃薯追肥期施用尿素液肥,比较追施尿素液肥与常规氮肥对马铃薯生长产生的效果差异,以及不同尿素液肥间的区别和产生的综合效益,为种植户科学合理选择新型肥料、科学施肥、增产控肥提供参考依据。试验结果表明:马铃薯追施尿素液肥后,产量显著提高,较农民传统追施普通尿素亩平均增产694.5kg,商品薯率平均提高1.5%。  相似文献   

19.
《山东农业科学》2019,(11):87-91
以腐植酸尿素和腐植酸复合肥为材料,开展田间肥效试验,研究6种腐植酸肥料对玉米产量以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以期为玉米施肥提质增效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并为新型腐植酸尿素/复合肥肥料中添加剂的适宜用量提供数据支持。试验结果表明:与不添加腐植酸的普通尿素/复合肥对照相比,腐植酸尿素和腐植酸复合肥均能增加玉米产量,腐植酸尿素及腐植酸复合肥最大增产率分别为12.97%和11.74%;腐植酸肥料对玉米干物质量的累积也有一定促进作用,尤其是Ⅳ型腐植酸尿素处理和Ⅴ型腐植酸复合肥处理玉米的生物量分别比对照提高9.7%和10.8%;玉米氮吸收量和氮肥偏生产力随腐植酸添加量的不同而异,HA4处理和HA5处理玉米氮吸收量和氮肥偏生产力均较高。综上所述,腐植酸肥料能够增加玉米产量,提高氮肥肥效,且Ⅴ型腐植酸尿素、Ⅳ型腐植酸复合肥处理玉米生物量和氮肥利用率均较高,所以腐植酸在尿素中的最佳添加量为Ⅴ型,在复合肥中的最佳添加量为Ⅳ型。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氮肥施用技术对小麦"信阳234"产量的影响,采用裂区设计,以基肥施氮量为主区,追肥施氮量为裂区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氮肥对小麦"信阳234"产量有极显著影响;追施氮肥对小麦"信阳234"产量有极显著影响;基施氮肥对小麦"信阳234"产量有显著影响;氮肥作基肥施用,对产量的影响同氮肥作追肥施用对产量的关系互作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