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杨栋 《中国饲料》2021,1(14):37-40
文章旨在评估日粮添加不同水平的白头翁粉对乳山羊采食量、瘤胃发酵及乳成分的影响。试验将64头平均体重为(47.23±3.25)kg、泌乳期为(48.6±3.5)d的乳山羊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其中2头带有瘤胃瘘管),开展为期28?d的饲养试验。对照组与处理组分别饲喂白头翁水平为0、15%、30%和45%的全混合日粮。结果:30%白头翁粉组干物质摄入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对照组乳山羊粗脂肪摄入量和消化率、粗蛋白消化率及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消化率显著高于15%~45%白头翁粉组(P<0.05)。对照组和30%白头翁粉组乳山羊粗脂肪消化率显著高于15%和45%白头翁粉组(P<0.05)。30%白头翁组乳山羊血清氨氮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对照组乳山羊瘤胃异戊酸含量最高(P<0.05),瘤胃乙酸与丙酸比例及血清磷浓度最低(P<0.05)。30%和45%白头翁组血清钙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0%白头翁粉组泌乳量和总固形物产量较对照组显著提高9.63%和9.48%(P<0.05)。结论:综合考虑采食量、瘤胃发酵性能及乳成分,泌乳山羊日粮中白头翁粉的适宜添加水平为30%。 [关键词]白头翁粉|乳山羊|采食量|瘤胃发酵|乳成分|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2.
文章旨在探讨日粮添加不同油脂原料对肉牛生长性能、养分消化及瘤胃发酵性能的影响。试验选择平均初始体重(296±32.33)kg、带有瘤胃瘘管的肉牛48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对照组肉牛饲喂不含油脂的日粮,处理组肉牛分别饲喂含有5%棕榈油、亚麻油和包被脂肪的日粮。在为期10周的饲养试验后测定相关指标。结果:对照组与包被脂肪组干物质、有机物和氮摄入量及干物质、有机物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棕榈油和亚麻油组(P<0.05),而包被脂肪组与亚麻油组粗脂肪摄入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棕榈油组(P<0.05)。对照组粗脂肪表观消化率较其他组分别显著降低31.94%、32.17%和33.56%(P<0.05),而亚麻油组中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较其他组分别显著降低18.61%、17.10%和19.68%(P<0.05)。包被脂肪组瘤胃不饱和脂肪酸流量较对照组和棕榈油组分别显著提高152.26%和240%(P<0.05)。对照组与包被脂肪组瘤胃氨氮浓度显著高于棕榈油组和亚麻油组(P<0.05)。结论:包被脂肪降低了脂肪对瘤胃发酵的影响,其对瘤胃饱和脂肪酸流量的影响与亚麻油相似,但棕榈油降低了瘤胃氨氮浓度,不能有效向瘤胃提供不饱和脂肪酸。 [关键词]油脂原料|肉牛|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瘤胃发酵  相似文献   

3.
刘静霖 《中国饲料》2021,1(6):115-118
文章旨在评估用平菇和水稻秸秆混合培养的饲料原料替代常规牧草资源苜蓿草对乳山羊泌乳性能、养分消化、瘤胃发酵及乳成分的影响。试验选择产后5?d,平均体重为(24.21±0.23)kg的泌乳山羊36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对照组饲喂60%浓缩料+40%苜蓿草,T1和T2组用40%和80%平菇发酵水稻秸秆替代苜蓿草,试验为期4周。结果:对照组乳山羊牧草采食量较T2组显著提高了10.74%(P<0.05),T1组干物质和中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分别较对照组显著提高了7.49%和7.23%(P<0.05),而对照组有机物、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分别较T2组显著提高了14.71%和13.44%(P<0.05)。对照组血清球蛋白、肌酸酐、葡萄糖和胆固醇浓度最高(P<0.05),而T1组血清白蛋白浓度最高(P<0.05)。处理组瘤胃pH较对照组显著提高了2.94%和3.10%(P<0.05)。对照组瘤胃挥发性脂肪酸、氨氮、总氮和非蛋白氮浓度均显著高于处理组(P<0.05)。T2组乳中脂肪含量较对照组显著提高了13.62%(P<0.05),对照组与T1组乳山羊的饲料效率(能量校正乳/采食量)较T2组显著提高了32.29%和36.46%(P<0.05)。结论:乳山羊日粮中用40%平菇发酵水稻秸秆可以提高干物质和中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改善瘤胃微生物蛋蛋白的合成。 [关键词]平菇|水稻秸秆|乳山羊  相似文献   

4.
文章旨在评估日粮添加不同水平粗甘油对乳山羊泌乳性能、养分消化及乳成分的影响。试验将平均体重为(48.67±2.76)kg、泌乳期为(58±9.5)d的72头乳山羊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对照组饲喂基础浓缩日粮,T1和T2组饲喂粗甘油水平为1%和2%的浓缩日粮。经过为期6周的饲养试验后测定相关指标。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T1组乳脂肪和总固形物产量分别显著提高12.48%和4.61%(P<0.05),乳蛋白质产量显著降低9.88%(P<0.05)。日粮添加不同水平的粗甘油对乳山羊有机物粗蛋白质、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的影响均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T1组干物质表观消化率显著提高7.99%(P<0.05),而T1和T2组粗脂肪表观消化率分别显著提高5.17%和3.45%(P<0.05)。T2组乳脂肪含量较对照组显著提高13.62%(P<0.05),而T1和T2组乳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对照组分别显著降低13.42%和11.94%(P<0.05)。结论:在本研究条件下,粗甘油对乳山羊产奶量及乳脂肪酸含量无负面影响,其中1%粗甘油可以提高乳总固形物含量、干物质及粗脂肪表观消化率。 [关键词]粗甘油|乳山羊|泌乳性能|养分消化|乳成分  相似文献   

5.
文章旨在评估包被蛋氨酸对低蛋白质日粮奶牛泌乳性能、养分消化、血清生化及瘤胃发酵性能的影响。试验将体重为(634±38)kg、泌乳量为40 kg的20头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2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2头奶牛。对照组奶牛饲喂低蛋白的基础全混合日粮,处理组奶牛饲喂低蛋白的基础全混合日粮+0.4 g/kg包被蛋氨酸。结果:对照组与处理组对奶牛采食量、泌乳量、4%脂肪校正乳及脂肪、蛋白质和乳糖产量的影响无显著差异(P>0.05),同时两组奶牛乳中蛋白质和乳糖成分也无显著差异(P>0.05)。处理组奶牛的乳尿素氮产量、乳中脂肪和尿素氮含量较对照组分别显著提高7.43%、3.87%和4.32%(P<0.05)。低蛋白质日粮添加包被蛋氨酸对奶牛养分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奶牛血清尿素氮浓度及瘤胃氨氮浓度分别显著提高8.45%和18.56%(P<0.05),但血清谷氨酰转肽酶活性及瘤胃pH和异戊酸浓度分别显著降低16.28%、2.38%和32.35%(P<0.05)。结论:低蛋白质日粮补充0.4 g/kg包被蛋氨酸对奶牛泌乳量、采食量和养分消化均无负面影响,但可改善乳脂肪和尿素氮含量,降低瘤胃pH。 [关键词]包被蛋氨酸|低蛋白|奶牛|泌乳性能|养分消化|瘤胃发酵  相似文献   

6.
文章旨在研究不同类型全混合日粮对肉牛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及瘤胃发酵性能的影响。试验将初重为(151.26±2.21)kg的180头肉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2头。在整个为期20 w的饲养试验中,对照组肉牛饲喂象草水平为30%的全混合日粮,T1组饲喂青贮象草水平为30%的全混合日粮,T2组饲喂象草水平为30%的青贮全混合日粮。结果:T2组肉牛11~20 w平均日增重及饲料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T1组肉牛0~10 w料重比较T2组分别显著降低23.30%和25.25%(P<0.05)。对照组肉牛干物质表观消化率较T1组显著提高15.36%(P<0.05),而对照组和T2组粗脂肪表观消化率较T1组分别显著提高6.35%和5.96%(P<0.05)。T2组肉牛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较T1组分别显著提高6.88%(P<0.05)。对照组与T1组肉牛采食后2 h氨氮浓度、挥发性脂肪酸和丙酸浓度均显著高于T2组(P<0.05),对照组肉牛采食前瘤胃挥发性脂肪酸和丙酸浓度显著高于T1和T2组(P<0.05)。采食2 h后,T2组肉牛瘤胃乙酸浓度及乙酸与丙酸比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T1组(P<0.05)。结论:饲喂发酵全混合日粮可改善瘤胃氮代谢,用含30%青贮象草的全混合日粮或发酵含30%象草的全混合日粮可以替代普通象草全混合日粮,对整个试验期肉牛的生长性能无负面影响。 [关键词]全混合日粮|肉牛|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瘤胃发酵  相似文献   

7.
方平 《中国饲料》2022,1(18):119-122
文章旨在研究日粮添加茶多酚对母猪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选用体重[(220±3)kg]、胎次(3~5次)较为接近的杂交母猪30头,人工授精后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个重复,每个重复一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日粮中添加200?mg/kg茶多酚。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茶多酚组窝产仔猪数增加0.87头(P>0.05),窝产活仔数较显著增加1.22头(P<0.05),初生窝重显著增加2.90?kg(P<0.05),而初生均重却显著减少0.14?kg(P<0.05)|断奶仔猪数量显著增加1.2头(P<0.05),断奶仔猪窝重显著增加6.9?kg(P<0.01),同时降低了断奶仔猪均重0.5?kg(P>0.05)|从母猪断奶发情情况看,母猪断奶后的发情率显著增加(P<0.01),而母猪断奶后的发情间隔缩短(P>0.05)。同时,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母猪经济收益大大改善,收益总计提升280.5元。结论:日粮添加茶多酚能有效改善母猪生产性能,养殖效益大大增加。 [关键词]茶多酚|母猪|生产性能|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文章旨在评估日粮添加不同水平沸石粉对肉牛生长性能、瘤胃发酵及胴体性状的影响。试验将平均体重为(158.27±0.72)kg的48头肉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对照组饲喂基础全混合日粮,处理组T1、T2、T3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00、150和200?g/kg沸石粉,试验为期240?d。结果:与对照组相比,T2组肉牛试验期240?d的体重、121~240?d平均日增重分别显著提高2.49%和6.04%(P<0.05),同时T2组121~240?d和1~240?d料重比分别显著降低5.46%和3.48%(P<0.05)。T1和T2组肉牛瘤胃氨氮和尿素氮浓度较对照组分别显著提高20.84%、19.82%和29.25%、29.14%(P<0.05)。T1组肉牛瘤胃乙酸与丙酸比值较对照组显著降低12.58%(P<0.05)。T2组肉牛热胴体重较对照组和T1组分别显著提高2.39%和2.05%(P<0.05),同时处理组肉牛脂肪厚度较对照组分别显著提高18.92%、25.67%和20.27%(P<0.05)。结论:日粮添加1%~1.5%沸石粉可以改善肉牛瘤胃发酵性能、提高胴体脂肪厚度,其中添加水平为1.5%时可以改善饲料效率、提高热胴体重。 [关键词]沸石粉|肉牛|生长性能|瘤胃发酵|胴体性状  相似文献   

9.
崔海燕 《中国饲料》2021,1(22):27-30
文章旨在研究日粮添加不同水平的包被有机酸对肉鸡生长性能、小肠绒毛形态及肌肉品质的影响。试验将768只平均体重一致的1日龄肉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192只,每32只作为1个重复。各组肉鸡分别饲喂玉米-豆粕型日粮及基础日粮+1.5、3和4.5 g/kg包被有机酸,试验持续42 d。结果:3和4.5 g/kg包被有机酸组肉鸡的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和1.5 g/kg包被有机酸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3和4.5 g/kg包被有机酸组料重比均显著降低9.2%(P<0.05)。1.5 g/kg包被有机酸组空肠绒毛高度最低(P<0.05),而对照组和4.5 g/kg包被有机酸组空肠隐窝深度显著高于3 g/kg包被有机酸组(P<0.05)。3 g/kg包被有机酸组空肠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比值较1.5和4 g/kg包被有机酸组分别显著提高7.89%和8.13%(P<0.05)。对照组胸肌系水力和蛋白硫醇浓度显著低于包被有机酸组(P<0.05),而对照组和1.5 g/kg包被有机酸组胸肌肉色b值显著高于3和4.5 g/kg包被有机酸组(P<0.05)。对照组胸肌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值(TBARS)较3和4.5 g/kg包被有机酸组分别显著提高了18.42%和22.73%(P<0.05)。结论:在本研究条件下,日粮添加3~4.5 g/kg包被有机酸可提高肉鸡体重、绒毛高度,改善1~42 d的饲料效率,并降低肌肉脂质氧化。 [关键词]有机酸|肉鸡|生长性能|肠道形态|肉品质  相似文献   

10.
文章旨在评估日粮脂肪类型对不同环境温度下肉牛生长性能、瘤胃发酵和血液指标的影响。试验将初重为(544.09±2.53)kg的120头肉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试验采用2×2因子设计,即2种油脂类型(大豆油和包被脂肪),2种环境温度(18℃和26℃),分别对应T1~T4,试验持续4周。日粮脂肪类型及日粮类型和温度的交互效应对肉牛的末重、日增重、采食量和料重比均无显著影响(P>0.05)。无论日粮类型如何,高温组肉牛的末重、日增重和饲料效率均显著高于低温组(P<0.05)。环境温度对瘤胃pH、挥发性脂肪酸、乙酸和丙酸浓度的影响也无显著差异(P>0.05)。无论日粮脂肪类型如何,低温组瘤胃氨氮浓度和乙酸与丙酸比值均显著高于高温组(P<0.05)。无论环境温度如何,包被脂肪组血清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和磷浓度均显著高于大豆油组(P<0.05)。不论日粮脂肪类型如何,低温组血清葡萄糖和钙浓度显著高于高温组(P<0.05),但皮质醇浓度显著降低(P<0.05)。结论:全混合日粮添加包被脂肪可以改善血清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浓度,且对肉牛生长性能无负面影响。高温(26℃)环境较低温(18℃)提高了肉牛的增重和饲料效率。 [关键词]包被脂肪|环境温度|肉牛|生长性能|瘤胃发酵|血液生化  相似文献   

11.
王艳萍  马博  吕转平 《中国饲料》2021,1(22):110-113
文章旨在评估日粮添加不同水平菠萝渣对山羊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瘤胃发酵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将平均体重一致的120头山羊随机分为3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各组山羊分别饲喂菠萝渣水平为0、10%和20%的全混合日粮,试验持续10周。结果:20%菠萝渣组山羊的末重较对照组显著提高2.92%(P<0.05),同时该组平均日增重较对照组和10%菠萝渣组分别显著提高15.09%和7.98%(P<0.05)。随着日粮菠萝渣添加水平的升高,料重比表现为显著降低(P<0.05),其中20%菠萝渣组最低(P<0.05)。20%菠萝渣组瘤胃氧化还原电位较对照组和10%菠萝渣组分别显著提高10.44%和10.82%(P<0.05),同时20%菠萝渣组瘤胃挥发性脂肪酸总量和乙酸浓度较对照组分别显著提高12.71%和15.74%(P<0.05)。与对照组相比,10%和20%菠萝渣组瘤胃淀粉分解菌数量分别显著提高105.96%和108.07%(P<0.05)。对照组和10%菠萝渣组甘油三酯浓度较20%菠萝渣组分别显著提高42.05%和46.40%(P<0.05),对照组山羊血清非酯化脂肪酸浓度较20%菠萝渣组显著提高77.78%(P<0.05)。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日粮添加10%~20%菠萝渣对山羊生长、瘤胃发酵及血清生化指标无负面影响,综合考虑生长性能和瘤胃发酵性能,山羊全混合日粮中菠萝渣适宜的添加水平为20%。 [关键词]菠萝渣|山羊|生长性能|瘤胃发酵|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旨在评估不同水平的中药渣对湖羊生长性能、肉质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试验将60头平均断奶体重为(15.49±0.14)kg的湖羊分为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羊。3组湖羊饲喂玉米、青贮玉米和豆粕为主的全混合日粮,在为期12周的饲养试验期间,在全混合日粮中分别添加0、0.5%和1%中药渣。结果:1%中药渣组湖羊的末重和日增重与0.5%中药渣组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0.5%中药渣组湖羊的末重和日增重较对照组显著提高4.34%和10.43%(P<0.05),但0.5%和1%中药渣组料重比较对照组显著降低11.89%和6.61%(P<0.05)。与对照组相比,0.5%和1%中药渣组湖羊的眼肌面积显著提高9.93%和9.09%(P<0.05),但0.5%和1%中药渣组湖羊的蒸煮损失显著降低12.40%和11.95%(P<0.05)。0.5%和1%中药渣组湖羊血清甘油三酯浓度、总抗氧化力(T-AOC)、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血清胆固醇和丙二醛(MDA)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湖羊从断奶到饲养12周,日粮中添加0.5%~1%中药渣可改善饲料效率,提高肌肉眼肌面积,降低蒸煮损失及改善血清抗氧化酶活性。考虑到湖羊的末重和日增重,日粮中适宜的中药渣添加水平为0.5%。 [关键词] 中药渣|湖羊|生长性能|肉质|抗氧化  相似文献   

13.
唐伟  黄祥元 《中国饲料》2021,1(18):61-64
文章旨在评估热应激条件下在不同营养水平的日粮同时补充葡萄糖对母猪繁殖性能、乳成分及血液激素水平的影响。试验将150头平均胎次为3.5的二元母猪随机分为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T1和T2组母猪饲喂代谢能水平为3300和3400 kcal/kg的日粮(不添加葡萄糖),T3组母猪饲喂代谢能水平为3400 kcal/kg的日粮(添加30 g/kg葡萄糖)。结果:T3组母猪分娩当天-断奶时的背膘损失显著低于T1组,但T3组母猪断奶时背膘厚度显著高于T1和T2组(P<0.05),同时断奶-发情间隔显著低于T1和T2组(P<0.05)。T2和T3组仔猪断奶窝重、断奶重及平均日增重均显著高于T1组(P<0.05)。与T1组相比,T2和T3组母猪常乳中蛋白质浓度分别显著提高14.20%和13.81%(P<0.05),T3组母猪常乳脂肪含量显著提高7.37%(P<0.05)。与T1组相比,T2和T3组母猪断奶时血清LH浓度分别显著提高16.67%和13.33%(P<0.05)。结论:热应激条件下泌乳母猪饲喂高能量日粮并补充葡萄糖可以改善仔猪生长性能,降低分娩-断奶后的体重损失及断奶-发情间隔。 [关键词]营养水平|葡萄糖|热应激|母猪|繁殖性能|激素  相似文献   

14.
张淑琴 《中国饲料》2021,1(18):29-32
文章旨在评估日粮添加不同水平壳聚糖对肉牛生长性能、养分消化及瘤胃发酵性能的影响。试验将平均体重一致的60头荷斯坦肉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对照组肉牛饲喂基础日粮,处理1和2组肉牛分别饲喂基础日粮+100和200 mg/kg壳聚糖,试验持续20周。结果:日粮添加不同水平的壳聚糖对肉牛体重、日增重、采食量和1~70 d料重比的影响均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200 mg/kg壳聚糖组料重比分别显著降低2.33%和2.22%(P<0.05)。100和200 mg/kg壳聚糖组粗脂肪表观消化率较对照组分别显著提高5.79%和4.34%(P<0.05)。对照组氨氮浓度较200 mg/kg壳聚糖组显著提高18.11%(P<0.05),但挥发性脂肪酸浓度显著降低20.10%(P<0.05)。与对照组相比,200 mg/kg壳聚糖组血清总蛋白浓度显著提高11.24%(P<0.05),而100和200 mg/kg壳聚糖组血清尿素氮浓度分别显著降低22.50%和22.21%(P<0.05)。结果:本研究结果发现日粮添加200 mg/kg壳聚糖可以提高粗脂肪表观消化率、瘤胃挥发性脂肪酸及血清总蛋白浓度,进而改善肉牛生长后期的饲料效率。 [关键词]壳聚糖|肉牛|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瘤胃发酵  相似文献   

15.
王杰  吴国林 《中国饲料》2021,1(18):53-56
文章旨在评估日粮补充脂肪对哺乳母猪繁殖性能、乳成分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将平均胎龄为(3.2±0.4)的72头二元母猪(妊娠110 d)随机分为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处理组分别饲喂玉米-豆粕型日粮+25.5 g/kg大豆油和小麦-豆粕型日粮+25.5 g/kg大豆油。结果:对照组和玉米组母猪断奶体重、断奶数、断奶窝重、仔猪日增重均显著高于小麦组(P<0.05),但断奶-发情间隔显著小于小麦组(P<0.05)。玉米组母猪断奶时背膘厚度显著高于小麦组(P<0.05)。对照组和玉米组母猪常乳中蛋白质、总固形物和非脂固形物含量显著高于小麦组(P<0.05)。与小麦组相比,玉米组母猪常乳中脂肪含量显著提高3.68%(P<0.05)。对照组和玉米组母猪断奶时血清尿素氮、甘油三酯、胰岛素和黄体生成素浓度均显著高于小麦组(P<0.05),而玉米和小麦组母猪断奶时血清肌酸酐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麦型日粮中添加大豆油较玉米型日粮组对母猪繁殖性能、乳成分及血清激素水平具有负面影响,而玉米型日粮补充大豆油可以提高乳脂肪和血清肌酸酐浓度。 [关键词]脂肪|哺乳母猪|繁殖性能|乳成分|血液生化  相似文献   

16.
文章旨在研究茶多酚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对育肥牛生产性能和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试验将24头肉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6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茶多酚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01%、0.02%和0.04%茶多酚,正试期为60 d。结果显示,饲粮中添加0.02%茶多酚能显著提高育肥牛平均日增重,降低料重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0.02%和0.04%茶多酚组氨态氮水平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0.02%和0.04%茶多酚组乙酸与丙酸比值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0.02%和0.04%茶多酚能显著提高血清SOD活性,与对照组和0.01%茶多酚组差异均显著(P<0.05)。0.02%茶多酚组显著降低血清MDA含量,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果表明,饲粮添加0.02%茶多酚可显著提高育肥牛平均日增重,降低料重比,提高瘤胃氨态氮水平,降低乙酸与丙酸比值,提高血清SOD活性,降低血清MDA含量。 [关键词]茶多酚|育肥牛|生产性能|瘤胃发酵参数|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7.
杨昊 《中国饲料》2021,1(12):109-112
文章旨在评估日粮添加不同水平富含浓缩单宁的果渣对山羊生长性能、瘤胃发酵及氮代谢的影响。试验将体重为(24.58±1.65)kg的48头山羊随机分为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对照组与处理组分别饲喂果渣水平为0、1.5%和3%的全混合日粮,开展为期3周的饲养试验。结果:日粮果渣添加水平对山羊采食量、干物质、粗蛋白质和酸性洗涤纤维摄入量的影响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3%果渣组有机物和中性洗涤纤维摄入量分别显著提高了1.77%和9.64%(P<0.05)。不同水平的果渣对瘤胃挥发性脂肪酸总浓度、乙酸和丁酸浓度的影响无显著差异(P>0.05)。1.5%和3%果渣组瘤胃pH、尿素氮和丙酸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对照组瘤胃乙酸与丙酸比值及甲烷产量显著高于果渣组(P<0.05)。对照组尿氮泄量较1.5%和3%果渣组分别显著提高192.38%和174.11%(P<0.05),而1.5%和3%果渣组氮沉积量较对照组分别显著提高101.03%和97.43%(P<0.05),氮沉积与吸收比值较对照组分别显著提高94.92%和94.73%(P<0.05)。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日粮添加1.5%~3%富含浓缩单宁的水果渣可以改善山羊瘤胃发酵性能和氮代谢,其中3%果渣添加水平可以提高山羊有机物和中性洗涤纤维摄入量。 [关键词]浓缩单宁|果渣|山羊|生长性能|瘤胃发酵|氮代谢  相似文献   

18.
孙廷  李伟 《中国饲料》2021,1(18):113-116
文章旨在研究日粮添加不同水平的蘑菇菌渣对蛋鸡生产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及血清抗氧化性能的影响。试验将产蛋率一致的540只48周龄的海兰褐壳蛋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36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处理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5%和1.0%的蘑菇菌渣,饲养试验为期8周。结果:与对照组相比,0.5%和1.0%蘑菇菌渣组蛋鸡的产蛋率分别显著提高10.43%和9.84%(P<0.05),平均蛋重分别显著提高11.80%和9.92%(P<0.05),同时,0.5%蘑菇菌渣组料蛋比较对照组显著降低7.60%(P<0.05),而蛋壳颜色显著提高26.31%(P<0.05)。与对照组相比,0.5%和1.0%蘑菇菌渣组蛋鸡血清丙二醛浓度分别显著降低13.95%和12.77%(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分别显著提高10.27%和11.98%(P<0.05),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分别显著提高77.93%和61.40%(P<0.05)。0.5%蘑菇菌渣组蛋鸡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5.49%(P<0.05),同时,0.5%蘑菇菌渣组蛋鸡粗脂肪表观消化率较对照组和1.0%蘑菇菌渣组分别显著提高24.25%和17.08%(P<0.05)。结论:日粮添加0.5%~1.0%蘑菇菌渣可以改善蛋鸡血清抗氧化酶活性,降低血清丙二醛浓度。综合考虑生长性能指标,日粮中蘑菇菌渣的适宜添加水平为0.5%。 [关键词]蘑菇菌渣|蛋鸡|生产性能|养分消化|抗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19.
文章旨在研究日粮添加不同水平的茶氨酸对肉鸡生长性能、肉品质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试验将396只体重为(42.12±0.20)g的1日龄肉仔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2只。对照组肉鸡饲喂基础日粮,T1和T2组肉鸡饲喂基础日粮+0.5和1 mg/kg L-茶氨酸。经过为期42 d的饲养试验后测定相关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T1和T2组42 d肉鸡体重分别显著提高3.23%和2.90%(P<0.05)。对照组22~42 d及1~42 d肉鸡的料重比较T1组分别显著提高3.77%和2.70%(P<0.05)。T1和T2组肉鸡的屠宰率较对照组分别显著提高1.77%和1.52%(P<0.05),而T1组腿肌重和屠宰后24 h pH较对照组分别显著提高5.98%和2.31%(P<0.05)。T1组肉色L值较对照组显著降低3.73%(P<0.05)。与对照组相比,T1组肌肉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提高7.45%(P<0.05),但丙二醛水平显著降低17.04%(P<0.05)。结论:在本研究条件下,日粮添加0.5 mg/kg L-茶氨酸可以提高42 d肉鸡的末重和饲料效率,改善肌肉品质和肌肉抗氧化性能。 [关键词]茶氨酸|肉鸡|生长性能|肉品质|抗氧化  相似文献   

20.
文章旨在研究全混合日粮添加不同水平的混合植物精油对绵羊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瘤胃发酵及血液指标的影响。试验将72头体重为(26.58±1.25)kg的绵羊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对照组饲喂基础全混合日粮,T1和T2组饲喂全混合日粮+100和200 mg/kg混合植物精油,试验为期4周。结果:与对照组相比,200 mg/kg混合植物精油组绵羊有机物及中性洗涤纤维摄入量分别显著提高1.77%和8.53%(P<0.05)。与对照组相比,100和200 mg/kg混合植物精油组瘤胃pH分别显著提高4.96%和5.60%(P<0.05),但甲烷产量分别显著降低14.98%和16.86%(P<0.05)。对照组瘤胃氨氮浓度较200 mg/kg混合植物精油组显著提高38.14%(P<0.05)。与对照组相比,100和200 mg/kg混合植物精油组血清葡萄糖浓度分别显著提高25.49%和21.20%(P<0.05),而200 mg/kg混合植物精油组血清β-羟基丁酸浓度较其他组分别显著提高27.78%和43.75%(P<0.05)。结论:在全混合日粮中添加200 mg/kg混合物植物精油可以提高绵羊有机物和中性洗涤纤维摄入量,降低瘤胃甲烷产量,对血清大部分生化指标无负面影响。 [关键词]植物精油|绵羊|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瘤胃发酵|血液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