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青早香软18"是上海市青浦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和上海良金种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选育的优质中粳新品种。经多年试验及试种示范,该品种表现为米质优、高产稳产性突出、田间病害轻、抗倒性强、综合抗性好、感温性强、熟期早,适宜在青浦区及上海其他郊区作国庆稻或晚茬稻种植。为促进"青早香软18"的进一步推广种植,在介绍其选育经过和种植表现的基础上,总结了其栽培技术要点,即适时早播、合理密植、科学肥水管理和绿色防控等。  相似文献   

2.
为筛选出适合上海市浦东新区生态条件的水稻新品种,同时进一步满足市民对优质稻米的需求,特进行了9个优质水稻品种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中熟晚粳品种"贤城美谷2号"和"青香软526"的实际产量和稻米口感表现均较好,综合表现优秀,值得在浦东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3.
为推进新品种"青香软粳"在青浦区的规范化生产,通过3年的技术探索和2年的高产创建典型示范,初步总结了该品种在青浦区种植的特征特性和与每667m~2产量600kg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规范,以供各种植单位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4.
"青香软粳"是经系统选育而成的香型、软米类早熟晚粳新品种,具有米质优、产量高、田间病害轻、综合抗性好、熟期较早等特点。为更好地促进该品种的推广种植,总结了"青香软粳"在青浦地区直播、移栽示范推广的种植表现及配套栽培技术,以供大面积生产参考。  相似文献   

5.
"青香软粳"是由上海市青浦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选育的优质、薄稻米品种,为更好地提高"青香软粳"栽培水平,特进行了氮肥前后期不同运筹比例(基蘖肥∶穗肥)对"青香软粳"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每667m~2施纯氮21kg的前提下,氮肥前后期不同运筹比例对"青香软粳"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不大,但对茎蘖动态、抽穗进度、产量及产量结构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根据该品种的特征特性,以氮肥前后期运筹比例为8.5∶1.5时最有利于高产,且能够适期、安全成熟。  相似文献   

6.
"青角1 9 3"是上海市青浦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利用常规杂交方法选育而成的长粒型中熟晚粳水稻新品种。经多年试种示范及相关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具有米质优、产量高、田间病害轻、矮秆抗倒、综合抗性好、熟期较早等特点,适宜在青浦区及上海郊区作单季晚稻种植。该品种栽培技术要点为适时播种、合理密植、科学用肥、采用好气性水浆管理技术、及时进行病虫草害防治等。  相似文献   

7.
为缓解季节、茬口矛盾,筛选出适合奉贤地区种植的优质早中熟水稻品种,于2014年进行了12个早中熟水稻品种的筛选试验。结果表明,早熟品种"沪早香粳380"、"沪早软2123"和中熟品种"沪香粳106"、"青香软粳"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青角38"是上海市青浦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和上海良金种业发展有限公司利用常规杂交育种方法选育而成的香型软米类中熟晚粳新品种。经多年试验和试种示范,该品种米质优、高产稳产性好、田间病害轻、综合抗性好、熟期适中,适宜在青浦区及上海郊区作单季晚稻种植。为促进该品种的推广种植,在介绍其选育经过的基础上,从播种、肥水管理、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等环节,总结了其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9.
"青角22"是上海市青浦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和上海良金种业发展有限公司最新选育的早熟中粳水稻新品种。经多年试验和试种示范,该品种米质优、高产稳产性好、田间病害轻、综合抗性好、熟期早,适宜在青浦及上海郊区作国庆稻或晚茬稻种植,是早熟品种的理想选择。为促进"青角22"在青浦区及上海郊区的进一步推广种植,在介绍其选育经过和特征特性的基础上,从适时适量播种、科学合理用肥、加强好气性水浆管理和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等方面,对其栽培技术要点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0.
"青粳120"是原上海市青浦区农科所利用"青香粳×92-12"杂交,经海南异地加代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中熟晚粳新品种.2000年本单位进行品种观察,2001年青浦区华新镇进行生产对比试验,表现为产量高、增产明显,综合性状突出.2002年参加市区域试验,产量名列第三.2003年继续参加市区域试验,名列第二,比对照"秀水110"增产5.2%,达极显著水平,与"花育1号"亩产588.5kg基本持平.2002年青浦区西岑镇种植500亩,2003年扩大种植2500亩.  相似文献   

11.
为优化上海市青浦区草莓品种结构,青浦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引进7个优质鲜食草莓新品种,并对其生育特性、丰产性、商品性、抗病性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白雪公主""越心""圣诞红""雪香""宁丰"综合表现较好,可作为大棚栽培搭配品种在青浦区进行种植。"太空2008"果型大,需继续试种观察。"隋珠"不适于在青浦区种植。  相似文献   

12.
"沪粳137"系上海市农科院选育的常规粳稻新品种,经青浦区农技中心农业科技创新基地2016、2017年试种示范,表现为米质较优、熟期较早、抗倒性强、丰产性好,综合抗性好,是青浦区优化水稻品种结构、实现早中晚水稻品种合理搭配的理想品种之一。为进一步推进该品种在青浦区的种植推广,在总结其示范表现的基础上,从适时早播、合理密植、科学用肥、好气性水浆管理、防好病虫草害等方面,介绍了其在青浦区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上海市崇明地区金瓜茬水稻现有品种"秀水134"熟期晚、机插期迟、影响产量及米质等问题,选择适合金瓜茬机插稻种植的高产优质新品种,选用上海市农科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的"沪香11-21"、"沪软12-12"、"沪粳13-7"、"沪香粳12-260"等4个新品种,开展品比试验与筛选。结果表明:"沪粳13-7"为适合崇明地区金瓜茬机插稻种植的品种。  相似文献   

14.
"申优26"是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粳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上海市青浦区于2017年引进"申优26"并进行试种,2019年进行示范种植,该品种表现为株型紧凑,叶色深绿,分蘖力较强,成穗率高,每穗粒数较多,粒型中等,灌浆速度快,熟期转色好且成熟较早,综合抗性较强,稻米品质优,丰产性好。为促进该品种在青浦区的进一步推广种植,从种子处理、适时播栽、合理密植、肥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等环节,总结了其丰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5.
为实现早熟中粳优质新品种"青角22"在上海市青浦区作国庆稻种植的规范化生产,青浦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通过5年的技术探索、2年的高产典型示范和2年针对性的栽培技术试验研究,从生产目标、生产基本要求、栽培管理措施等环节,初步形成了与"青角22"特征特性相匹配的高效栽培技术规范,以供各种植单位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香型软米水稻新品系"上师大18号"在上海市青浦区种植的丰产性和适应性,从2016年至2018年连续3年进行了"上师大18号"与目前上海市主栽水稻品种"秀水134"的试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上师大18号"在青浦区种植,每年的全生育期均比"秀水134"短,3年平均比"秀水134"短19 d,但每年的实际产量均高于"秀水134",3年平均比"秀水134"增产6.78%。  相似文献   

17.
"秀水121"系浙江省嘉兴市农科院选育而成的中熟晚粳新品种,2015年6月通过上海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熟期适中、高产稳产性好、耐肥抗倒力强、田间病害轻、综合抗性好、米质优等优点,适宜在青浦区及上海其他区(县)作单季晚稻种植。其栽培技术主要包括适时播种、合理密植、合理肥料运筹、采用好气性水浆管理技术、防好病虫草等。  相似文献   

18.
"青角198"是上海市青浦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和上海良金种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选育的早熟中粳水稻新品种。经多年试验及试种示范,该品种米质优,高产、稳产性好,田间病害发生轻,综合抗性好,熟期早,适宜在上海郊区作国庆稻或晚茬稻种植。"青角198"的栽培技术要点主要包括适时早播,合理密植,科学用肥,加强好气性水浆管理和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等。  相似文献   

19.
"罗麦10号"在青浦区已试种示范3年,表现出矮秆抗倒、综合抗性好、熟期较早、穗数足、高产稳产性突出等特点。为促进该品种在青浦区的推广种植,现将其在青浦区白鹤镇的示范种植表现及高产配套栽培技术进行总结,栽培技术要点主要包括良种良法配套、适期增量播种、科学用肥、防治病虫草、加强沟系配套等。  相似文献   

20.
为配套"青香软粳"高产栽培技术、了解其生育进程中对氮肥的需求、确定最佳施肥量,特进行了不同施氮量对"青香软粳"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青香软粳"在青浦地区种植,全生育期以每667m~2施用纯氮20-22kg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