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2020~2021年福清市引进浙粳优1578作中稻试种,表现出高产稳产、综合性状优良、抗逆性较强、稻米品质优等特点.本文通过浙粳优1578在福清市阳下街道作中稻的种植表现,总结配套高产栽培技术,为浙粳优1578在福清市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以杂交水稻浙粳优1578为材料,进行不同种植密度试验,研究行株距分别为30 cm×30 cm、27 cm×27 cm、30 cm×20 cm、27 cm×20 cm、23 cm×20 cm和20 cm×20 cm 6个处理对其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密度对杂交水稻浙粳优1578的产量有显著影响;种植行距...  相似文献   

3.
HD27是浙粳4B/中组14//浙糯1B三交后代,是通过花培技术选育出的具有优质、抗病、早花时等优良特点的保持系。浙粳7A是利用浙粳4A为母本,以HD27为轮回亲本,逐步定株回交和鉴定选育而成的不育系。浙粳7A感光性强、米质优良,所配组合浙粳优1578和浙粳优6153杂种优势明显,应用前景广泛。  相似文献   

4.
"浙粳60"属晚粳密穗型水稻新品种,适宜在浙江省作单季晚稻种植,表现为产量高、抗性好、易栽培、米质优。为促进"浙粳60"在浙江省进一步推广种植,从种子精选、种子消毒、适期播种、控制用种量、水浆管理、病虫害防治、科学用肥、适时收获等方面,总结了提高其稻米品质种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5.
晚粳稻浙粳22的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浙粳22是浙江省农科院作核所选育而成的大穗密穗型晚粳稻新品种。表现熟期适中,产量高,抗稻瘟病,米质优。2006年1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浙江省作单季晚稻或连作晚稻推广种植。总结了浙粳22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6.
2019年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引进晚粳水稻新品种"浙湖粳25"并进行试种,该品种产量表现突出,丰产性好,适宜作高产攻关品种种植,有较大的高产潜力。为推进"浙湖粳25"在萧山区的进一步推广种植,在介绍其在萧山区试种表现的基础上,对其栽培技术要点进行总结介绍,主要包括旱育秧、精细整地、抢季节早栽、合理施肥、综合防治病虫害、简化水浆管理、延迟收获等。  相似文献   

7.
浙粳优1号系浙江省农科院作核所与杭州市良种引进公司合作选育而成的高产杂交粳稻新组合。经2005-2007年试验、示范,表现高产稳产、米质优良、抗性较强、生育期适中、青秆黄熟,适宜在杭州市及生态条件相仿的晚粳稻区推广种植。2008年3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栽培技术为适时稀播育壮秧,合理密植促足穗,科学施肥促长势,及时防治病虫,适时收割等。  相似文献   

8.
为筛选出适宜嵊州市等同生态类型地区作单季稻种植的籼粳(偏籼)杂交水稻品种,特收集华中优1号、浙粳优17113、荃优610等14个单季籼粳(偏籼)杂交水稻在嵊州市开展综合性状比较试验。以甬优1540为对照,考查各水稻品种的生育期、产量、主要农艺性状、抗逆性、米饭食味等性状。结果表明,甬优15、嘉丰优2号、甬优1540、浙杭优K202、浙科优1号5个品种生育期适中、株叶形态理想、产量突出、米饭食味口感等较好,综合性状表现优秀,适宜在嵊州市等同生态类型地区作单季水稻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9.
浙粳27是浙江省农科院作核所和杭州市种子技术推广站合作选育而成的中熟晚粳新品种。2004年4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杭州市表现生育期适中,高产稳产,分蘖较强,穗大粒重,茎杆粗壮抗倒,青杆黄熟,米质较优,适于杭州市及生态相似地区作单季晚稻种植。其栽培要点为适期适量播种,培育带蘖壮秧,合理密植,营造高产群体,科学用肥,合理灌溉,加强田间管理.注意病虫害防治等。  相似文献   

10.
"南粳9108"是由江苏省农科院育成的迟熟中粳稻,具有丰产性好、熟期适中、穗粒结构协调、米质优、抗性强等特点。为促进其推广种植,总结了其在如东县的种植表现及机插超高产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开化县单季籼粳杂交稻新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开展单季籼粳杂交稻新品种比较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合开化县种植的产量高、抗性强、生育期适中的品种。结果表明:甬优1540、浙优910、甬优150、嘉优12、浙粳优2580等品种产量较高,适应性好,抗逆能力强,均比对照甬优9号增产,实际产量在10458.0~9254.3kg/hm2,值得进一步扩大试验和示范性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2.
“浙粳22”(原名ZH222)是由浙、江省农科院作核所和杭州市种子公司合作选育的中熟偏迟晚粳稻新品种,2006年1月通过浙江省品审委审定(浙审稻2006013)。属密穗型中熟晚粳稻;株高适中,茎秆粗壮,较耐肥抗倒;分蘖中等,穗大粒多,丰产性好;中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后期青秆黄熟。适宜杭州市作单季晚稻种植。2007年列入省水稻主导品种。  相似文献   

13.
杂交稻浙优18在诸暨市的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优18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培育的籼粳杂交稻品种,2012年在诸暨市试种及高产栽培技术配套示范,表现杂种优势强、丰产性好、穗大粒多等优势,平均产量达1168 t·hm-2。介绍浙优18在诸暨市的种植表现,总结出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4.
为筛选适合福清市种植的高产、优质、抗病性强、生育期适中的优质稻新品种,2021年引进14个已通过审定或引种备案的优质稻新品种,在福清市开展了种植试验,通过观察和比较,综合考察参试品种的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抗病性等。结果表明:甬优1526、甬优4911和明1优明占的综合表现较好,可在福清示范推广种植;甬优1202、浙粳优1578丰产性好,可扩大面积开展生产试验;福香占作为常规稻品种,综合表现较好,可作为优质常规稻推广种植;野香优744、荃优212在福清的种植表现较差,产量较低,抗逆性较弱,建议终止试验。  相似文献   

15.
"南粳9108"是由江苏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育成的迟熟中粳稻品种,适宜在江苏省苏中地区及宁镇扬丘陵地区种植。该品种具有生育期适中、丰产性好、穗粒结构协调、米质优、抗性强等优点。为促进该品种的推广种植,总结了其在大丰地区进行旱直播示范的种植表现及配套高产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该研究对不同晚粳品种在兴国县的种植表现进行了对比试验,以期筛选适应本地生态条件种植的高产粳稻品种,为全面普及和推广"籼改粳"工作做好基础工作。结果表明,甬优858、春优84和春优284等品种综合表现较优。  相似文献   

17.
《浙江农业科学》2011,(1):111-111
浙粳37系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杭州市良种引进公司选育品种(浙审稻2010005)。 属中熟常规晚粳稻,感光,分蘖力中等,穗大粒多。米质中等。抗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感褐稻虱。适宜在浙江省粳稻区作单季稻种植。  相似文献   

18.
晚粳宁88在宁波市奉化区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宁88是宁波市农业科学院选育成功的中熟晚粳新品种,具有产量高、抗病好、株高适中、株型紧凑、秆硬抗倒、灌浆速度快、穗大粒多、根系活力强、适应性广等特点,适宜宁波市作单季或双季晚稻种植。经试验对比,产量高于晚粳品种宁81。本文介绍了晚粳宁88在宁波市奉化区的种植表现,总结了其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优质杂交稻中浙优10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浙优10是用中浙A与06制7-10配制育成的中籼迟熟三系杂交稻新组合,2012年浙江省审定。2013~2014年在福建永安种植推广,表现群体整齐,株型适中,分蘖力强,大穗粒多,高产稳产等特点,总结了其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0.
采用大区对比排列法,对籼粳杂交稻浙优21进行引种适应性试验。结果表明,浙优21适宜在福建省作中稻推广种植,全生育期154.8 d,长势繁茂,株型紧凑,茎秆粗壮,分蘖力中等,剑叶长挺,穗大粒多,着粒紧密,丰产性好,平均产量达718.24 kg/亩,比Ⅱ优3301 (CK)增产15.82%,抗稻瘟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