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以野生蓝靛果忍冬组培苗为材料进行继代增殖和生根培养研究,结果表明:继代增殖最适培养基为MS+BA2.0 mg·L-1+IBA0.2 mg·L-1+GA30.3 mg·L-1,增殖系数为5.5;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1.0 mg·L-1,生根率达到100%。  相似文献   

2.
灰毡毛忍冬新品种组培苗以苗繁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灰毡毛忍冬新品种‘金翠蕾’组培苗为试验材料,开展了不同的扦插基质、扦插时期、植物生长调节剂、ABT6浓度及浸泡时间对灰毡毛忍冬新品种组培苗以苗繁苗的影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扦插基质以泥炭土 珍珠岩(体积比1∶3)为宜,成活率、生根数和根长分别为94.85%、8.25条和4.46cm;适宜的扦插时期是5月和9月,扦插成活率达95%以上。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浸泡插穗基部,以ABT6和KIBA为宜,但ABT6的成活率最高,达92.5%。ABT6不同的浸泡浓度和浸泡时间试验结果表明,以300 mg.L-1的浓度浸泡插穗120min的处理效果最佳,成活率95%以上。  相似文献   

3.
台湾金线莲组培苗生根培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正交试验设计L9(34)对台湾金线莲组培苗的生根培养基进行了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基本培养基、生长素(IBA和NAA)、活性炭(AC)对金线莲的生根诱导培养均有重要的影响,金线莲组培苗的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1.5 mg.L-1+NAA 1.5 mg.L-1,生根率可达92.53%。  相似文献   

4.
灰毡毛忍冬新品种组织培养的无菌体系建立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以灰毡毛忍冬新品种金翠蕾、银翠蕾和白云为研究对象,取当年抽生的嫩枝茎段为外植体,采用单因素、双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时期的外植体、灭菌处理与植物激素对接种污染率和无菌外植体得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春季带顶芽的嫩茎为接种培养的最佳外植体,消毒灭菌处理则以75%酒精浸泡10 s后,在加有2~3滴吐温80的0.1%升汞溶液中浸泡5 m in为最佳。试验获得了灰毡毛忍冬3个新品种适宜的初代培养基:金翠蕾和银翠蕾为M S+6-BA 1.0 m g.L-1+NAA 0.1 m g.L-1,白云则为M S+6-BA 1.0 m g.L-1+IBA 0.1 m g.L-1。  相似文献   

5.
大果黑果枸杞组培快繁技术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果黑果枸杞嫩茎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激素组合对大果黑果枸杞组培苗初代、继代以及生根培养的影响,建立大果黑果枸杞组培快繁技术体系。结果表明:适合大果黑果枸杞初代培养的培养基为MS+ZT 0.2 mg·L-1+IBA 0.01 mg·L-1,腋芽生长良好,萌芽率达88.73%,且玻璃化情况很少;ZT对组培苗增殖培养的效果优于6-BA,适合组培苗增殖培养的培养基为MS+ZT 0.15 mg·L-1+IBA 0.01 mg·L-1,组培苗生长速度快,增殖倍数可达5.83倍,基本没有玻璃化现象,且苗生长健壮;适合组培苗生根的培养基为MS+IBA 1.0 mg·L-1,生根率达100%。  相似文献   

6.
蚬壳花椒组培苗的生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蚬壳花椒无菌组培苗为试材,采用单因子、双因子以及正交试验研究IBA、NAA、IAA、活性炭、基本培养基(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有机质)对组培苗生根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基本培养基、IBA、NAA对不定报的分化有较大影响,蚬壳花椒组培苗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1/3MS IBA 0.3 mg·L-1 NAA 0.05 mg·L-1.生根率达78%,移栽成活率可达95%。  相似文献   

7.
植物激素对杉木组培苗增殖和生根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NAA、IBA和6-BA对杉木组培苗增殖及生根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培养基中6-BA与NAA、IBA的比例适宜时能明显促进杉木组培苗生长和芽分化,适宜浓度的IBA比NAA更利于根的形成和生长,但激素浓度过高会抑制苗木生长。苗木质量主成分分析表明,增殖培养时,应选择利于芽分化和生长的培养基;生根培养时,应选择利于提高生根率、根数量、根长等的培养基。综合比较后以MS+NAA 0.05mg/L+6-BA 0.3 mg/L+琼脂7 g/L+蔗糖30 g/L为较适宜的增殖培养基,1/2MS+IBA 0.7 mg/L+琼脂7g/L+蔗糖25 g/L为较好的生根培养基。  相似文献   

8.
刺山柑腋芽的组织培养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从意大利西西里岛引进的刺山柑带腋芽茎段为外植体,进行了预处理、丛芽诱导、丛芽增殖和生根、再生植株炼苗等研究,采用正交设计筛选出各阶段的适宜培养基.结果表明:在诱导阶段,较低的激素水平能促进幼芽萌发,其适宜的培养基为DKW+0.3 mg·L-16-BA+0.05 nag·L-1NAA+20 g·L-1庶糖;继代增殖阶段,丛芽增殖系数与6-BA用量成正比,但随着6-BA用量加大或长期在高浓度6-BA上培养,芽苗多且细弱,不适合做生根诱导,其适宜的培养基为DKW+0.3 mg·L-16-BA+0.025 mg·L-1NAA+30 g·L-1庶糖;生根培养阶段,其适宜的培养基为1/2MS+0.2 nag·L-1 IBA+100~200 mg·L-1 VB1+20 g·L-1庶糖,生根率87%.生根组培苗移植至草炭灰:珍珠岩(3:1)基质中成活率为92.31%.  相似文献   

9.
卷荚相思和厚荚相思组培生根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翔 《福建林业科技》2012,39(3):108-110,119
采用L16(45)正交试验,研究不同茎芽长度、ABT1#、IBA、NAA不同配比对卷荚相思、厚荚相思组培苗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茎芽长度、IBA、ABT1#、NAA不同配比对生根有较大影响,卷荚相思、厚荚相思生根诱导的最优组合是茎芽长度1.0~1.5 cm+1/2 MS+IBA 1.5 mg.L-1+ABT1#0.2 mg.L-1+NAA 0.2 mg.L-1,其卷荚相思生根率为97.8%,生根条数为6.0条;厚荚相思生根率为96.5%,生根条数为5.8条。  相似文献   

10.
以翅荚木的腋芽以及翅荚木幼苗嫩茎为外植体,进行组培快繁技术研究,结果表明:翅荚木适宜的初代培养基为MS+6-BA 1.0 mg.L-1+IBA 0.05 mg.L-1;继代培养基以MS+6-BA 0.5 mg.L-1+IBA0.1 mg.L-1+KT0.5 mg.L-1培养,效果好;生根培养则以MS+IBA0.05 mg.L-1+NAA0.05 mg.L-1+KT0.1 mg.L-1培养基的生根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为获得雷公藤试管苗生根的最佳条件,以雷公藤试管苗生根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对基本培养基MS以及激素ABT-1#和IBA的浓度等因子进行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确定雷公藤试管苗生根的最佳培养基组成为1/2MS+0.6 mg·L-1ABT-1#+0.2 mg·L-1IBA。在最佳培养基上,回归方程预测试管苗生根率高达82.28%;通过实际接种验证,生根率为80.5%,与理论值误差为2.16%。  相似文献   

12.
以麻疯树优良无性系组培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基本培养基、蔗糖、活性炭、IBA、NAA、温度及光照等对组培苗生根的影响;研究了移栽季节和基质对组培苗移栽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麻疯树生根的最适基本培养基是3/4 MS+蔗糖20 g+活性炭0.05 g/L;最佳激素配方是3/4 MS+IBA1.0 mg·L-1+NAA0.2 mg·L-1;最适温度为25℃~30℃;光照为2 000 Lux~3 000 Lux;最佳移苗时间为春季(3月~4月),移栽成活率达80.5%;泥炭土:黄心土=3:1的基质是最适合的移栽基质。  相似文献   

13.
本文探讨了史密斯桉组织培养技术。试验表明,经HgCl2消毒后用1%的氯化钙浸洗处理,能有效控制外植体褐化的发生,褐化死亡率仅为12.5%;始芽萌动以及初期继代培养阶段,采用F+6-BA 0.5 mg.L-1+IBA 0.3mg.L-1培养基,有利于外植体的不定芽诱导以及初期的继代扩大培养,增殖系数达3.7;在增殖与伸长生长阶段,采用改良H+6-BA 0.125~0.25 mg.L-1+IBA 0.25 mg.L-1+VC 20 mg.L-1+VB210 mg.L-1培养基,在保证较高增值系数的情况下,有利于芽的伸长生长;以1/3 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0.25 mg.L-1IBA对史密斯桉的根系诱导较为有效,生根率达37.8%。  相似文献   

14.
以枸杞、新疆枸杞、宁夏枸杞的种子为外植体进行组培快繁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组培法获得的外植体污染率低,而水培法获得的外植体污染率高。枸杞最适宜的初代培养基为MS+6BA 1.5mg.L-1+IBA0.2 mg.L-1,宁夏枸杞和新疆枸杞最适宜的初代培养基为MS+6BA 2.5 mg.L-1+IBA0.2 mg.L-1;三种枸杞最佳的继代培养基均为MS+6BA 0.5 mg.L-1+IBA1.0 mg.L-1,分化诱导率分别为60%、40%、44%,增殖倍数分别为4.5倍、3.0倍、3.0倍;在MS+6BA 0.5 mg.L-1+IBA0.1 mg.L-1培养基上三种枸杞的幼苗生长均表现为粗壮;生根培养基以1/2MS+IBA0.1 mg.L-1效果最佳。以腐殖土1∶蛭石1∶河沙1等量混合配制的移栽基质效果最佳,移栽成活率为96%。  相似文献   

15.
樟树组织培养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经选育的樟树进行组织培养试验,结果表明:以樟树带侧芽的嫩枝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适宜樟树增殖的培养基为MS+6-BA 4.0 mg.L-1+IBA 0.2 mg.L-1;适宜生根的培养基为MS+IBA 1 mg.L-1+NAA 0.2 mg.L-1。生根苗移栽成活率达87%以上。  相似文献   

16.
赤桉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赤桉优株的带芽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技术研究,成功建立了赤桉组培快繁体系。研究结果表明:改良MS是赤桉腋芽增殖启动培养的适宜培养基,启动率为77.3%。改良MS+6-BA1.5mg·L-1+NAA0.1mg·L-1是赤桉继代增殖培养的适宜培养基,20d后增殖系数可达4.17,平均芽长2.9cm。改良1/2MS+IBA1.0mg·L-1+NAA0.5mg·L-1是赤桉生根培养的最适培养基,生根率达99.5%。3000~6000lux是赤桉增殖的最适光照强度,1500~3000lux是其生根的最适光照强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了解生长素诱导杜梨不定根发生效应,明确不定根诱导过程与氧化酶活性间的关系,从而为杜梨等难生根植物的生根研究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借鉴。【方法】以连续继代培养的杜梨不定芽为材料,调查了不同种类(NAA、IBA和IAA)和浓度(0.1、0.5、1.0、2.0 mg·L-1)的生长素对不定芽生根的影响情况,分别在生根诱导0、4、8、12、16 d后观察不定根发育的内外组织形态,测定并分析相关酶活性的变化情况。【结果】外源生长素均能促进不定芽不定根的发生,在相同种类的生长素处理下,浓度分别为0.1和2.0 mg·L-1处理的各项生根指标均显著低于浓度分别为0.5和1.0 mg·L-1处理的。以NAA诱导产生的愈伤组织较大且松软易脱落,不利于其后期的移栽成活;以IBA处理的生根率显著高于NAA和IAA处理的,其中以浓度为0.5 mg·L-1的IBA处理的各项生根指标均最优。对其组织形态的观察结果表明,杜梨不定根发生类型属于诱生根原基,经IBA处理4 d后,其茎基部表皮颜色变红,内部根原基发生于韧皮部和维管束形成层交界处,诱导8 d后茎段外部出现了愈伤组织且组织内部根原基已形成,诱导12 d后不定根突破表皮向外生长。在杜梨不定芽生根过程中,SOD和PPO活性在诱导的0~4 d内均快速上升,在诱导的4~12 d内均下降,而在诱导的12~16 d内均呈现缓慢上升的变化趋势;IAAO活性总体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且每个时期的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OD活性呈现出上升→下降→上升→下降的变化趋势,2个峰值分别出现在诱导4 和12 d之时。【结论】0.5 mg·L-1的IBA可有效促进连续继代培养的杜梨不定芽的生根,其不定根的形成过程与氧化酶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为建立银叶金合欢(Acacia podalyriifolia)组培快繁技术体系,本文对其外植体类型的选择与灭菌处理方法以及不定芽诱导、增殖和生根培养基进行了优化筛选。结果表明,组培最适外植体为半木质化枝条上部;灭菌处理方式以75%酒精(10 s)+0.1%升汞(5 min)为宜,其污染率为38.67%,诱导率达54.33%;最适宜诱导培养基为MS+6-BA 0.5 mg?L-1+ IBA 0.01 mg?L-1 + GA3 0.3 mg?L-1,诱导率为64%;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6-BA 0.6 mg?L-1+ IBA 0.05 mg?L-1+ GA3 0.1 mg?L-1,增殖系数为3.44;最佳生根培养基为l/4 MS+NAA 0.2 mg?L-1+ IBA 0.8 mg?L-1,生根率为67.1%;移栽基质为黄心土+沙(V黄心土:V沙=2:1),移栽成活率可达85%以上。  相似文献   

19.
以香花崖豆藤(Millettia dielsiana)茎段为外植体,通过双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分别对茎段腋 芽增殖、生根的影响因素进行筛选,建立了香花崖豆藤的快速繁殖体系。结果表明:香花崖豆藤茎段腋 芽增殖培养最佳培养基为 NAA 0.1 mg · L-1 + 6-BA 0.8 mg · L-1 MS;最适生根培养基为 IBA 0.5 mg · L-1、 NAA 0.6 mg · L-1、GGR6 mg · L-1,生根率为 86.0%,形成了可以进行产业化的香花崖豆藤组织培养技术。  相似文献   

20.
邓恩桉组织培养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邓恩桉组织培养体系的建立以及继代和生根过程中培养基的正交试验优化筛选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初接种时,不同无性系邓恩桉芽的诱导以及愈伤组织的诱导情况均有较大差异,MS+BA 0.2mg·L-1+IBA 1.0mg·L-1为最适于接种诱导的培养基;继代培养过程中BA为芽增殖系数最主要的影响因子,IBA为苗高生长最主要的影响因子,MS+BA 0.5mg·L-1+IBA 1.0-1.5mg·L-1+蔗糖30g·L-1为理论最佳继代培养基配方;生根培养过程中,探讨了使用不同的生长激素和营养素配比构成的混合物①、混合物②和混合物③对生根的影响,其中混合物①为生根率及发根根数最主要的影响因子,混合物①2mg·L-1+混合物②125ml·L-1或250ml·L-1+混合物③1.5mg·L-1为理论最佳生根培养基配方。以相应的理论最佳培养基配方为基础,根据实际生长情况对培养基配方作进一步的优化调整,邓恩桉试管苗继代增殖系数可达4.5以上,生根率可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