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试验选择北京奶牛中心良种场36头9~12月龄的犊牛进行超排采卵,研究了不同超排方案以及重复超排对犊牛超排的效果。结果表明,超排方案以埋植CIDR的同时,第5天、第6天注射FSH,第7天手术采卵获得的可用卵母细胞数最多。两次重复超排对犊牛平均卵泡数和平均卵母细胞数没有显著影响,但三次超排后的平均卵泡数和平均卵母细胞数显著低于一次和二次超排。  相似文献   

2.
试验通过对卵泡波发育时程的监测,以及比较间隔不同的采卵时间获得的卵母细胞-颗粒细胞复合物(COCs)质量,并通过孤雌激活的方式验证卵母细胞的质量,从而确定最佳间隔采卵的时间。利用超声波活体穿刺的方法分别对间隔5天、7天和10天的母牛进行采卵,在体外对COCs进行成熟培养后,有极体排放的卵母细胞进行孤雌激活观察胚胎发育情况发现:间隔7天采卵获得28%的桑椹囊胚发育率,间隔5天采卵获得12%的桑椹囊胚发育率,间隔10天获得16%的桑椹囊胚发育率。卵裂率没有显著性差异。因此证实活体穿刺采卵间隔7天是最合适的一个时间,可获得一定数量的优质卵母细胞。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不同的外源促性腺激素FSH和PMSG对诱导山羊卵泡发育和活体采卵的影响,选择25只2~4岁断奶3个月以上成年云岭黑山羊分两组进行试验。实验结果:用FSH处理后可用卵泡数明显高于PMSG组(P<0·05),但卵母细胞回收率显著低于PMSG组(P<0·05),两组间可用卵率无显著差异;PMSG处理后直径大于5mm卵泡的比例显著高于FSH处理组,结果表明活体采卵前用FSH诱导卵泡发育可以获得稳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不同采卵季节、供体牛年龄和连续采卵时间3个因素对水牛活体采卵效果的影响,本实验选择3~12岁、体重400~700 kg的尼里拉菲水牛52头(其中3~7岁40头、8~12岁12头),根据单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进行分组,分别观察不同采卵季节、供体牛年龄、连续采卵3个月以下(包含3个月)和3~9个月时间对活体采卵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季的头均卵母细胞数、头均可用卵母细胞数均高于春季(P<0.05)和夏季(P<0.01),且夏季的头均卵母细胞数、头均可用卵母细胞数均低于其他季节(P<0.01);3~7岁牛的头均可用卵母细胞数比8~12岁牛的多1.78枚(P<0.05);活体连续采卵时间在3个月以下(包含3个月)的卵母细胞可用率比连续采卵3~9个月的多8.03(P<0.01)。可见,一年四季都可进行水牛活体采卵,但秋、冬季进行活体采卵较为适宜;3~7岁年龄段牛做供体的活体采卵效果更佳;卵母细胞可用率会随着连续采卵时间延长而明显下降,建议同一批牛连续采卵不超3个月。  相似文献   

5.
外源促性腺激素处理幼龄母畜可诱导其卵泡大量发育,并与活体采卵、卵母细胞体外成熟、体外受精技术相结合来生产早期胚胎,经移植后可产出后代,这项技术主要应用在犊牛或羔羊上。本文就生产羔羊体外胚胎过程中供体的选择、激素诱导的方法、卵母细胞采集的方式及体外发育培养的条件等进行了综述,并对影响羔羊胚胎生产的因素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利用超声波活体采卵技术(ovum pick-up,OPU)对12头纯种雪龙黑牛间隔4d采卵2次,对51头F2代遗传性能优秀的雪龙黑牛每周采卵1次,并对活体采卵与屠宰采卵及体外受精后胚胎的发育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活体采卵第2次卵泡数比第1次多82个,而获得的卵母细胞数第2次比第1次少1 2枚;屠宰采卵优秀卵母细胞率高于活体采卵,并且囊胚发育率高于活体采卵.  相似文献   

7.
水牛活体采卵及体外受精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应用B型超声波采卵法进行水牛活体采卵,42头3~17岁良种水牛间隔3 d采卵1次,连续采卵2~3次,共进行96次,穿刺卵泡762个,回收卵母细胞513枚,其中可用卵母细胞305枚,回收率67.3%,可用卵占回收卵总数59.5%,平均每头次获卵母细胞5.34±4.25枚,其中可用卵母细胞3.18±2.89枚.采集的可用卵母细胞以MC和SOF 2种系统培养,受精分裂率和囊胚率分别为45.2%、30.6%和70.8%、18.8%.用8枚胚胎移植受体母牛8头,妊娠2头,产下了世界第1例由沼泽型水牛孕育生产的河流型水牛.  相似文献   

8.
牛活体采集卵母细胞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研究利用自制采卵器对 2 4头健康牛和 2 0头有生殖障碍牛进行活体采集卵巢卵母细胞试验。卵母细胞回收率 4 2 .9% ,共采集卵母细胞 397枚 ,其中可用卵 2 6 6枚 ,占 6 6 .7% ,平均每头母牛获卵母细胞和可用卵母细胞数分别为 9.0 2枚和 6 .0 4枚。采集的卵母细胞经体外受精和体外培养 ,移植受体母牛 ,成功地分娩了我国第一头活体采卵牛犊  相似文献   

9.
促卵泡素诱导羔山羊卵泡发育及活体采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8只131 ̄150日龄山羊采用5 mg FSH诱导卵泡发育后,采用手术法间隔7 d进行采卵,第1 ̄4次诱导卵泡发育的可用卵泡数分别为(20.1±5.6)、(15.5±3.2)、(9.3±3.7)、(8.7±2.5)个,回收可用卵母细胞数分别为(11.1±3.2)、(8.3±1.8)、(6.6±3.7)、(6.0±1.7)枚,随采卵次数增加,每只羊的可用卵泡数呈下降趋势;不同采卵次间卵泡直径、回收卵母细胞的可用率无显著性差异。26次采卵抽吸卵泡376个(14.5个/只.次),回收COCS279枚(10.7枚/只.次),回收可用COCS 219枚,每只羊每次采卵获可用卵8.4枚,卵母细胞回收率和可用率分别为74.2%和78.5%;不同个体间回收率和可用率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采卵季节对水牛活体采卵及其体外受精效果的影响,本研究选自2006-2008年78批次的626头牛活体采卵收集3143枚卵母细胞数据和同一操作者的51批次共培养1366枚卵母细胞的体外受精生产胚胎数据,并根据水牛繁殖特点和发情规律,每年分为3个阶段,即春季(1~4月),夏季(5~7月)和秋冬季(8~12)3个季节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水牛活体采卵和体外受精效果受季节影响较大。在秋冬季进行活采时,平均头次获卵母细胞总数和可用卵母细胞数分别为(5.88±2.84)枚和(3.56±1.51)枚,平均头次卵母细胞总数明显高于夏季的(3.72±1.58)枚(P<0.01),但与春季的(4.80±1.77)枚差异不显著(P>0.05),而头均可用卵母细胞数则高于春季的(2.77±1.19)枚(P<0.05)和夏季的(2.11±1.11)枚(P<0.01);季节之间卵母细胞可用率没有差异(P>0.05);虽然每个季节活体采卵体外受精卵分裂率没有差异(P>0,05),但在秋冬季采卵时,其囊胚率(27.09%)则明显高于春季(20.95%)和夏季(20.45%),P<0.05,而春季和夏季之间没有差异(P>0.05)。研究表明:一年四季都可以进行水牛活体采卵体外生产胚胎,但从采卵效果和胚胎生产效率上看,在秋冬季进行活体采卵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2010年,笔者对栗园草场牛耳大黄蔓延挤占其他牧草生存空间状况进行了调查,目前该草场已处于牛耳大黄蔓延最严重阶段,危害区域集中分布在草场平坦肥沃的地块和道路附近,尤其是水肥充足的区域。该植物的空间分布格局和繁殖特征表明,它可以利用种子向外进行远距离随机扩散,占据一定位置后,再以无性繁殖方式和种子扩展侵占范围,  相似文献   

12.
碘伏毒理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碘伏是碘与表面活性剂(载体)及增强剂形成的不定型络合物,具有高效、广谱、贮存稳定、毒性低等特点。小鼠的LD50大于5000mg/kg·BW,属于实际无毒。蓄积系数均大于5,为弱蓄积作用。慢性毒性试验的最大无作用剂量为1000mg/kg。碘伏无致突变作用。过敏反应很少见,出现口腔粘膜瘙痒、肿胀和灼痛感,并伴有头痛、头昏,嗜睡等症状。碘伏有效浓度为5%时对完整皮肤和破损皮肤无刺激性,对阴道粘膜有极轻刺激性。有效浓度大于2.5%时,对角膜上皮产生明显损伤作用,用1.5%有效浓度注入前房即可产生内皮毒性作用。有效浓度小于1.0%时对角膜上皮和内皮无毒性。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和食品加工业对肉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猪肉品质的改良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世界各国学者也相继从肌肉组织学、生理生化指标和遗传学等方面对猪肉品质进行了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4.
网络运行时如果出现故障会给企业带来很大损失,VRRP就是一种用来提高网络可靠性的协议。本文基于eNSP环境研究了VRRP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相似文献   

15.
人工草地施肥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998年在中国科学院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进行的试验结果表明,施N肥和P肥均使草地生产力显著提高;N肥以225kg/hm2尿素较为适宜,P肥以150kg/hm2过磷酸钙较为适宜;在混播草地中,施N肥和P肥对羊草+草原2号苜蓿草地与无芒雀麦+草原2号苜蓿草地增产效果都很显著,相对来说前者比后者更好.  相似文献   

16.
大蒜素对鲤鱼生长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陈欣然  牛翠娟 《饲料研究》2001,(10):20-21,27
大蒜素(Allitridi)是一种广谱抗菌药,具有防癌、降压、健胃、抗病毒等多种功能,在我国医疗上的应用历史悠久。早在晋代就有大蒜油治疗家禽疾病的记录,现已广泛用于医药、兽药、农药和食品添加剂中,近年来已开发应用于动物饲料添加剂。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大蒜素的作用广泛、效果显著、无残留、无抗药性,不产生致畸、致癌、致突变性,对提高动物采食量、促进生长、改善动物产品肉质及预防疾病等方面有良好的应用效果。为研究大蒜素对鲤鱼生长的影响,我们近期在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系进行了鲤鱼养殖试验。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试验分别进行预防对比试验、雏鸡治疗试验及阳性种鸡治疗试验三种类型,预防对比和雏鸡治疗试验分别各选取400只1日龄的健康雏鸡,阳性蛋种鸡治疗试验选取400只240日龄确诊为鸡白痢的种鸡,预防对比和雏鸡治疗试验两个类型各随机分为4个组,每个组100只,试验Ⅰ(白头翁)、试验Ⅱ(微生态制剂)、试验Ⅲ(白头翁+微生态制剂)及CK,试验为期30d;种鸡治疗试验则选取400只240日龄经检测呈阳性蛋鸡,随机分为3组,分别在饮水中添加试验Ⅰ(白头翁)、试验Ⅱ(微生态制剂)、试验Ⅲ(白头翁+微生态制剂),自由饮水5d,间隔5d重复治疗一次,共治疗3个疗程,以观察各组的治疗效果,试验期间各组的饲养管理均相同。结果表明:(1)对雏鸡预防效果方面,试验Ⅰ成活率为89%,试验Ⅱ成活率为85%,试验Ⅲ成活率高达97%,CK成活率为55%,试验Ⅲ的成活率分别比试验Ⅰ、试验Ⅱ和CK提高了8%(P0.05)、12%(P0.05)和42%(P0.01);(2)在雏鸡治愈率方面,试验Ⅰ治愈率为80.46%,试验Ⅱ治愈率为66.67%,试验Ⅲ治愈率为85.39%,试验Ⅲ的治愈率分别比试验Ⅰ和试验Ⅱ提高了4.93%和18.72%;(3)经过3个疗程的治疗后,试验Ⅲ的死亡率分别比试验Ⅰ、试验Ⅱ及CK降低了11%、16%及26%。产蛋数分别比试验Ⅰ、试验Ⅱ和CK多产692枚、727枚和1810枚,检测阳性率分别比试验Ⅰ、试验Ⅱ和CK降低了52%、70%和77%。使用白头翁和微生态制剂结合起来,对预防和治疗鸡白痢,提高雏鸡提成率和产蛋量,降低阳性率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