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临清市地处鲁西北平原,种植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小麦常年种植面积50 000 ha 左右。2018 年,临清市小麦白穗现象比较普遍,70%以上麦田发病,一般病株率8%~15%,严重田块达到30%以上,造成比较严重的减产。根据症状判断白穗主要由小麦茎腐病、根腐病、纹枯病、全蚀病以及小麦赤霉病引起。  相似文献   

2.
水稻霜霉病(Scleophthora macrospora)在我县是一种不常见而危害性较重的水稻病害,1989年早季我县万安乡有3处稻田发生水稻霜霉病,面积320亩。一般病株率在20—30%,减产30%左右,严重田块病株率50%以上,造成损失超过5成,如富湖村在6月中旬因此病翻犁了稻苗20余亩。晚季在原翻犁的病田仍发病较重,病株率20%左右,其他原发病田仍普遍发病,病株率6—10%,另在莲圹乡的九秋村,万安乡的连垱村和仙阳镇的渔梁村  相似文献   

3.
玉米纹枯病在本地区已发展成为玉米的重要病害,一般年份发生5万~15万亩,占种值面积的25~50%,损失产量2000吨左右,大发生年(1988年)发病面积占种植面积70%以上,严重田块病株率高达70%,病指31.6,发病田损失产量在22%上下。1.症状:在玉米收获过程中,大量菌核掉落田间,部分菌核残留在叶鞘上,来年春季玉米三叶期时便可发芽,产生菌丝,初次侵染植株基部叶鞘,使叶鞘出现暗绿色水渍状斑  相似文献   

4.
淮安市2004年玉米种植面积8.53万hm^2.有30个左右的玉米品种,以农大108、澄海11号、郑单958、登海9号、白玉109、掖单4号为主体种植品种。2004年玉米粗缩病发生面积1.9万hm^2.占种植面积的55.36%,其中春玉米40%面积发生粗缩病,病株率平均5.6%,夏玉米61.5%面积发生粗缩病,病株率平均15.9%。以农大108、登海11号、郑单958及西玉3号抗病性较好,  相似文献   

5.
2003年在乐山市部分乡镇及邻近的雅安和眉山部分地区出现玉米雌穗弯曲病零星发生。2005年,发病面积不断扩大,乐山市一般玉米地病株率30%~40%,严重的达90%,估计平均产量损失30%以上,严重田损失达70%以上,对玉米生产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相似文献   

6.
帅先福 《植物保护》1992,18(6):50-50
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农业生态环境不断发生变化,玉米霜霉病(Sclerophthora macrospora(saCC)Tnirumalahar)成为安西玉米新发病害,对产量影响较大,一般损失率在30%以上。据调查:1989年突发此病,发病面积占播种面积的20-25%,病株率在1-15%之间,个别地块病株率达65%。环城乡李全仁种植的2.7亩玉米小麦带田病株  相似文献   

7.
小麦纹枯病(Pellicularia gramineum Ikata et Matsmura)是一种土传病害.在我国各麦区均有发生.近年来,该病在我市发生逐年加重,特别是小麦-水稻、小麦-玉米连作田发病面积大、为害重.一般田块病株率40%~70%,减产10%~20%.重病地病株率100%,减产达30%以上.目前小麦纹枯病已上升为我市春季麦田一大病害,成为制约小麦高产稳产的重要因素.因此,认识和掌握小麦纹枯病的发病因素及防治对策,对提高小麦的产量,增加农民的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2000年洪泽县水稻条纹叶枯病大面积发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6月中、下旬,水稻条纹叶枯病在洪泽县再次暴发成灾。  水稻移栽后活棵返青期即开始表现症状。发病期从6月5日到7月13日,田间不断有病株出现和死亡,历时40d左右。发病范围广,面积很大,全县栽培水稻面积2.2万hm2(其中粳稻1.8万hm2,杂交稻等0.4万hm2),除60hm2水稻基本未发病外,其余均发病。发病程度也严重。据调查,一般粳稻田块的病穴率5%~20%,平均10.5%,病株率1%~9.5%,平均3.5%;20%左右粳稻田病穴率20%~50%,平均35%,病株率8%~30%,平均18%;1%粳稻田块发病特别严重,其病穴率达95%以上,病株率达45…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玉米铁甲虫在凤山县砦牙乡为害日趋严重,常在部分村、屯的玉米上暴发成灾。2006年凤山县砦牙乡拉英、板隆村暴发玉米铁甲虫,当地玉米遭受严重为害。为害程度之重属历史罕见。1发生概况2006年4月中旬砦牙乡农技服务中心报告拉英、板隆村发生玉米铁甲虫严重。据4月18日调查拉英、板隆两村玉米铁甲虫受害面积约35ha,约占当地玉米面积的42%;受害地块成虫虫口密度平均26·9万头/ha,最多达82万头/ha,最少为3·6万头/ha;卵粒密度平均134万粒/ha,高的达229万粒/ha,低的为38万粒/ha;5月13日调查,花叶率平均62%,重的达100%,轻的20%~30%。估计一…  相似文献   

10.
玉米粗缩病(MRDV)20世纪80年代在思南县玉米作物上仅零星发生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其发病面积逐年扩大 ,发病程度呈逐年加重的趋势。据1996年调查 ,全县发病面积467hm2,占全县玉米种植面积的5.38 %。病株率4.6 %~9.4 %。1999年全县发病面积已上升到2467hm2 ,占全县玉米种植面积的28.46 % ,平均病株率24.87 % ,严重地块病株率达30.4 %。目前 ,全县玉米粗缩病的发生程度已成为玉米病害之首。1998年对玉米粗缩病的发生作了初步观察 ,1999年对病害的发生与前茬不同类型地…  相似文献   

11.
黄瓜根腐病是近年来温室黄瓜生产上大面积发生的一种根部病害。据调查,一般田块发病株率在5%~15%,重病田高达50%以上,甚至导致植株成片死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由于该病主要发生于温室黄瓜生长发育前期,其发病株率几乎等于损失率,而且该病随着设施栽培面积的增加和栽培年限的延长,发病逐年加重,应引起广大菜农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2.
淮安市2004年玉米种植面积8.53万hm2,有30个左右的玉米品种,以农大108、澄海11号、郑单958、登海9号、白玉109、掖单4号为主体种植品种.2004年玉米粗缩病发生面积1.9万hm2,占种植面积的55.36%,其中春玉米40%面积发生粗缩病,病株率平均5.6%,夏玉米61.5%面积发生粗缩病,病株率平均15.9%.以农大108、登海11号、郑单958及西玉3号抗病性较好,而登海9号、白玉109、掖单4号、中科1号、浚单18号抗性很差,病株率最高达44.3%,由于品种结构、冬季气候、昆虫种群变化等原因,导致粗缩病逐渐上升为玉米的主要病害.因此,研究分析其发生动态、制定综合防治对策,对有效控制其发生危害、保证玉米的优质高产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3.
油菜菌核病是我县油菜生产的严重障碍。往年种植白菜型油菜,发病株率一般为20—50%,严重的达80%以上,病情指数一般为15—30%,严重的60%以上;1979年以后,全县大面积推广了甘兰型油菜西南302,抗病性较强,病株率一般为10—20%,严重的50—70%,病情指数一般为5—10%,严重的40—50%。发病的油菜整株或分枝枯死,籽粒干瘪,千粒重明显下降。1966年测定白菜型油菜千粒重,无病株为3.21克,病株仅2.15克,  相似文献   

14.
黄瓜红粉病的发生为害及防治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瓜红粉病是永年县黄瓜新发生的病害。2001年11月在小龙马乡何营村少数棚室黄瓜上首次发生,发病棚率1.5%,病棚内黄瓜病株率2.5%~11.5%。2002年11月至2003年4月调查,该病在小龙马乡何营村、蔬菜园区、小郑庄村、大郑庄村等黄瓜棚室中都有发生,病棚率5%左右,病棚内黄瓜病株率9.8%~70%,病叶率30%~89%,病指8~53.6。2003年8月6~10日调查,黄瓜红粉病在部分露地黄瓜上发生,病株率10%~100%,病叶率4.5%~26.7%,病指0.5~7.5,发病面积占黄瓜种植面积的15%。1为害症状黄瓜红粉病一般发生在黄瓜生育中、后期,15~20片叶时开始发病。主要为害叶片,…  相似文献   

15.
西瓜枯萎病是一种顽固的土传真菌病害。山东邹县近几年西瓜生产发展迅速,由于种植集中,重茬较多,发病逐年加重。轻病田减产20—30%,重病田减产70—80%,甚至绝产。1986—1991年对本病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1 发病规律1.1 轮作与发病关系选用有代表性的品种中育6号及特大新红宝,按重茬、与非葫芦科作物轮作2、3、4、5年栽植,每品种定4—6块病田,调查病株率和病情指数。调查结果为中育6号重茬、轮作2年、3年、4年、5年的病株率分别为  相似文献   

16.
2009年郧县玉米种植面积1.6万hm2,是郧县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玉米大斑病发生面积7.33hm2,发病面积占种植面积的45.8%,大斑病造成的损失达到8000t,发生严重的地块病株率达到100%,病情指数达到90%以上,减产幅度达到60%以上.近年来,玉米大斑病逐年加重为害,已成为制约玉米生产的主要障碍.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随着咸宁市草莓栽培面积的扩大,草莓灰霉病的发生蔓延逐渐加重,严重影响草莓的品质和产量。一般年份病株率达20%~40%,发病重的年份,病株率可达80%。病果率常年达10%~25%,发病重的高达50%,产量损失在30%以上,严重制约草莓生产的进一步发展。1.发病情况根据近年在咸宁市咸安区向阳湖、嘉鱼县新街、通城县隽水等地温室草莓大棚调查结果,灰霉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玉米苗枯病在豫西地区呈上升为害趋势.据洛龙区植保站2007年7月初调查,一般发生田病株率8%~13%.较重发生田病株率达32.7%,造成缺苗断垄,对玉米产量影响较大,已成为玉米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之一.  相似文献   

19.
反季节大白菜是指在每年3~10月种植供应的大白菜,2000年以来,天峨县实施种植业结构调整,反季节大白菜种植面积逐年增加,2005年种植面积达571·33ha,病害发生面积102·84ha,占种植面积的18%,造成损失达23·2万kg,虫害发生面积179·4ha,占种植面积31·4%,损失达67·3万kg,严重影响反季节大白菜生产的发展和效益的提高。反季节大白菜由于种植季节气温偏高,雨水频繁,病虫害常大面积发生,危害程度偏重。根据笔者几年来的调查及防治技术摸索,现将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技术介绍如下。1主要病虫发生特点1·1猝倒病Pythium aphanider-matu…  相似文献   

20.
阳文军 《广西植保》2012,25(4):22-25
灵川县位于湘桂走廊南端、广西的东北部,年种植水稻面积2.8万公顷左右,是我国粮食基地县之一。稻飞虱是水稻上的重大害虫,正常年份发生面积为3~3.3万公顷次,发生程度达到中等偏重至大发生,造成粮食损失占病虫为害总损失的35%~40%。2011年稻飞虱继续严重发生,全年发生面积为3.7万公顷次,总体发生程度为大发生,造成粮食损失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