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提高水稻花药培养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以17个不同基因型的水稻花药为外植体,研究了四种基本培养基、不同有机附加物、不同碳原及不同预处理温度的培养效果。改良N_0培养基对籼型材料的培养效果较好,合σ培养基对籼粳杂交稻的培养效果较佳。在改良地培养基中附加3mg/L丙氨酸可大提高培养效果.  相似文献   

2.
在广泛调查四川油桐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油桐生产不景气的原因。指出在油桐衰败过程中,经济因素起了主要作用。根据油桐林分布的特点及群落特征划分出了五个油桐林经营类型,并就每一类型提出了增强其防护功能和提高经济效益的经营改造措施。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采用初步选育成的蛋鸡二系配套新品系(SK),测定了父系(S)和母系(K)的性能特征及杂交配套效果.对F1代与亲代的性能差异及其主要生产性能的杂交优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配套系具各现代家禽品系的特征特性,配套系和商品鸡生产性能优良.亲本品系间遗传差异显著,商品代产蛋性能极显著高于亲代。基因效应分析表明,产蛋性能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二系配套具有明显的杂交优势。  相似文献   

4.
本文综合分析了雅安地区两大类型区稻茬麦克耕栽培技术.大渡河流域免耕比翻耕小麦每公顷增产604.5kg,增长11.2%,增收节支1850.10元.青衣江流域实现了改冬闲烂泥田一年一季水稻为麦稻两熟,每公顷增收小麦3633kg,扣除新增投入后增收3875.4元.对稻茬小麦免耕栽培适宜区域和稻田类型,以及适时开沟排水作厢、增窝增苗、肥料的施用等技术关键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5.
鸭绒羽理化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采用天建鸭、建昌鸭、四川麻鸭和天府肉鸭[每个品种(系)42只,公母各半]为材料.0-8周龄放牧补饲,9周龄开始舍饲.从7周龄开始采集各部位绒样,12周龄试验结束.本文分析了鸭品种(系)间绒羽理化特性的差异性,并描述了鸭7-12周龄绒羽含水率和含脂率的变化趋势,也分析了四个品种(系)绒羽理化特性随日龄增加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①鸭绒羽理化特性存在品种(系)间的差异;②试验结束时,四个品种(系)绒羽含水率显著提高,而含脂率有所降低;③从9周龄开始,绒羽含水率的变化较小,而整个试验期绒羽含脂率差异不显著;④绒羽理化特性的相关分析中,透明度与含水率、含脂率和耗氧指数呈负相关,而含水率、含脂率和耗氧指数两两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不同稀释液和稀释倍数对鸡人工授精受精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试验研究了鸡人工授精中两种稀释液及其不同稀释倍数对受精率的影响。测定了输精后一周内不同集蛋天数的受精效果.结果表明,用1%NaCl液的受精率显著高利6.7%葡萄糖液(P<o.05)。用1%NaCl波稀释,以1:1的稀释倍数的受精率与原精液无显著差异,而以1:2稀释的受精串则较低。输精后的受精率以第三天为最高,以后逐渐下降,输精间隔以4-5天为宜。  相似文献   

7.
鸭真代谢能测定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试验探讨了不同的强饲量(40、60、80克)和排泄物不同的收集时间(16、24、32、48小时)对四川麻鸭的饲料真代谢能测值的影响。结果表明,除16小时外,真代谢能(TME)值不受收集时间的影响;过高的强饲量使TME测值偏低,80克组的测值显著低于60(P<0.05)和40克组(P<0.01)。  相似文献   

8.
玉米部分优异资源主要性状的遗传表现及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八五”征集编目的优异玉米自交系为材料,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研究了主要性状的遗传表现。结果表明:多数主要性状的一般配合力符合育种要求的、遗传上表现优异的资源有:武132、武135、中5021、齐318和48-2,可在育种中直接利用,其产量一般配合力较高,也可间接利用。小区产量的一般配合力与株高、穗位高、穗粗、千粒重的一般配合力正相关显著,有利于间接改良和选择。小区产量与其相应特殊配合力表现不一致,以特殊配合力效应作评判时要慎重。  相似文献   

9.
川西山区自然资源丰富,生产潜力大,具有开发利用价值。山区土壤的开发利用是建立在对土壤类型及其特征特性的深刻认识以及合理评价的基础上的,而水土保持是开发利用山区土壤的前提和关键,经济植物土宜的研究则为土壤合理开发利用提供有效途径。本文对上述四个方面的研究结果作了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10.
研究表明柑桔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潜伏于柑桔复芽的苞片、叶、花、果皮及枝、主干皮层中,品种问带菌率存在差异。病原菌对温州蜜柑的集中侵染期为5—6月及9月。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荣县西北低山区为例,提出了一种适合在林业生产中应用的立地分类和立地质量评价方法。在采用ISODATA技术将研究地区划分为八个立地类型的基础上,根据土壤属性和森林生长状况,用综合评价方法评价了立地质量,并预测林地生产力。根据评价结果,拟定了改善林地质量的措施和适宜的造林树种,分析和应用结果证明立地类型划分合理,评价方法可靠、实用,易于掌握。  相似文献   

12.
四川盆地低山丘陵区森林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以四川盆地低山丘陵区68个县森林资源现状为基础,探讨了森林承载力的概念,评价森林承载力的指标及提高森林承载力的途径。指出:森林承载力由森林生态系统物质产品的供应强度和非物质产品效能供应容量即环境负荷能力两个主要部分构成。通过合理调整农林结构,林种比例及树种配置,改善森林的内涵质等措施,显著地提高了森林承载力,使森林人口承载力和环境负荷能力由目前的超载转变为富余状况。  相似文献   

13.
四川盆周西缘水杉人工林地立地类型划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将有效土层厚度、坡向等 14个影响水杉木林木生长的因子作为分类属性 ,采用ISODATA等多元统计分析方法 ,将四川盆周西缘水杉林地划分为 2个立地类型小区、6个立地类型 ,可供四川盆周西部发展水杉人工林立地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四川白鳝泥的发生特点及肥力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白鳝泥是四川盆地尤其西部广泛分布的一类耕地土壤,以田为主。白鳝泥是其基本形成过程,实质是铁、锰的还原性淋溶。由古富铝风化壳形成之白鳝泥,一般质地粘重,持水力强,铁、锰淋失量大,白鳝泥层厚。湿害和供肥能力低是其突出的生产问题。  相似文献   

15.
16.
西南红黄壤磷的形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西南红黄壤磷的形态研究,结果表明:其溶解度高,有效性大的钙磷(Ca-p)低,而极难溶解的铁磷(Fe-p)却占有较高的比例;另外西南红黄壤中有机磷含量高;最后分析了不同施磷水平下土壤磷形态组成变化,土壤中钙磷和铝磷不论其含量,还是占全磷的比率都随磷肥施用量的增加而明显增加。以上说明西南红、黄壤供磷潜力大,但对植物的供磷能力差;可过通过增施磷肥、提高土壤磷酸酶的活性来增加磷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对四川几种主要紫色水稻土的硅酸盐吸附、解吸与释放动力学研究表明,紫色水稻土吸硅能力较强,吸附,解吸分快反应和慢反应两步进行,24h内的吸附、解吸量占吸附、解吸总量的50%以上。有机酸比水显著地促进土壤硅的释放,增加土壤有效硅的含量,吸附、解吸动力学过程能很好地拟合Langmuir型方程。  相似文献   

18.
川西高山、亚高山冷湿地带,在冷衫为主的针叶林下,土壤的基本形成过程是铁铝有机螯合淋溶和铁锰还原性淋溶的复合过程。由此形成的漂灰土,可分为腐殖质淀积漂灰土和漂灰土等亚类。  相似文献   

19.
二郎山森林土壤类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二郎山属于四川盆地西缘山地,是东、西部气候的重要分界线,其东、西坡土壤类型存在较大差异。东坡以黄壤为基带,向上依次是黄棕壤、棕壤、酸性棕壤或暗棕壤;西坡以黄褐土为基带,向上依次是棕壤、暗棕壤等。两坡土壤殊途同归,最后在山脊汇为漂灰土。文中简述了主要森林土壤类型的特征和特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地学观点阐明四川盆地低产土壤分布规律、形成原因与地质、地貌、水文等因素的关系,并提出治理地学障碍因子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