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甘蔗主要害虫的综合防治效果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不同处理方式对甘蔗害虫防治的最佳效果,采用性诱剂、夜光灯诱杀、性诱剂诱杀和夜光灯相结合诱杀、施用呋喃丹等4种处理方法,对甘蔗主要害虫的防治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性诱剂结合频振式夜光灯对螟虫、天牛和金龟子等害虫防治效果最好,甘蔗蔗糖分和理论产量均为最佳,其次为夜光灯,然后是性诱剂诱杀处理,最差是施用呋喃丹的处理方式,但是只用性诱剂诱杀的处理受天牛及金龟子为害较为严重。在甘蔗害虫防治以性诱剂诱杀和夜光灯相结合诱杀最好。  相似文献   

2.
尹明 《云南农业》2014,(3):42-43
以小菜蛾、斜纹夜蛾、甜菜夜蛾为靶标,利用小菜蛾C型性诱芯,斜纹夜蛾C型性诱芯,甜菜夜蛾C型性诱芯三种性诱剂,进行性诱绿色防控试验,结果表明,利用性诱剂诱杀三种主要莲花白害虫能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节约生产成本,保护生态环境,取得显著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3.
性诱剂防治二化螟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黑龙江省尚志市和方正县对应用二化螟性诱剂诱杀雄性二化螟成虫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二化螟性诱芯田间诱杀持续期为31-36 d,每晚最大诱蛾量分别为1120头和590头。性诱剂诱杀区枯心苗率、虫株率和白穗率与对照区相比差异显著。性诱剂诱杀区和常规施药防治区增产率分别为20.7%和19.2%,投入产出比分别为1∶22和1∶13。研究表明:性诱剂诱杀效果较好,与化学农药防治效果相当。应用二化螟性诱剂来防治二化螟,达到了节本、简便、增产、增效、增收的目的,是一项可以大力推广的绿色植保技术。  相似文献   

4.
桑树害虫的普遍发生和严重危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当地蚕业生产的发展,采用人工合成的桑虫性信息素制剂诱杀害虫是桑虫预测预报和防治的重要措施.文章通过对桑园性诱芯放置的不同高度与距离对害虫的防治效果的研究表明:性诱剂不同放置位置诱杀桑虫数量差异显著,当性诱剂放置间距在5~10m、高度0.5~1m时,性诱剂对桑虫诱杀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西藏林芝市小菜蛾绿色监测防控技术,在露地冬油菜田筛选诱集效果最佳小菜蛾性诱剂,利用诱集效果最佳性诱剂监测不同地块小菜蛾种群发生动态.在林芝巴宜区比较了3个品牌性诱剂诱集效果,发现中捷四方品牌性诱剂诱集效果最佳;利用中捷四方品牌性诱剂诱芯对不同地块小菜蛾进行监测显示,露地冬油菜地块小菜蛾成虫发生高峰期为7月上中旬,...  相似文献   

6.
 2009年1~8月,利用性诱剂对临沧市临翔区蔬菜小菜蛾进行了监测及防治研究。结果表明,性诱剂监测与测报灯监测相比,性诱剂监测更为灵敏,诱捕效果更好。小菜蛾发生高峰期在3月中下旬。性诱剂对小菜蛾防治效果可达60%~70%,随作用时间的延长控制效果愈加显著(P<0.05)。利用性诱剂可持续、有效地控制田间小菜蛾种群数量,减少农药的使用,具有经济、安全、高效的特点。性诱剂在小菜蛾的监测及防治上的应用前景极佳  相似文献   

7.
水稻二化螟性诱剂防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性诱剂对水稻二化螟雄虫有诱杀作用,通过调查诱捕区、农药防治区和对照区田间的雄蛾量、卵块量和株害率,评判二化螟性诱荆在水稻生产中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性诱剂对二化螟雄蛾具有很好的诱杀作用,可以使诱捕区田间雄蛾量、卵块量和株害率比对照区分别下降71.4%、80.0%和81.3%,防治效果和常规农药防治无显著差别,可以在水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小菜蛾的综合防治效果。[方法]测定了3种单项防治技术(菜农化学自防、性诱区和化防)和1个综合防治技术(性诱+化防)对甘蓝种小菜蛾的防治效果。[结果]不同处理区甘蓝上的小菜蛾幼虫发生量为:综防区≈化防区﹤自防区﹤性诱区﹤不妨区。不防区的捕食性天敌最多,分别在11月2日、11月9日达到高峰(1.16和1.22头/株);自防区的捕食性天敌数量始终处于较低水平,在0.04~0.18头/株。整体上,化防区和综防区的天敌数量相似,但高于自防区,低于性诱区和不防区。综防区和化防区的一级甘蓝比例均比自防区高,分别为71.6%和66.8%。综防区的投入收益比在各处理中最高(1∶7.84)。[结论]该研究结果为小菜蛾的有效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东北稻区二化螟性诱盆布放密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吉林农业科学》2013,(4):46-48
2011年在黑龙江省五常市试验研究二化螟性诱盆布放密度。结果表明,每公顷诱盆45、45、30只诱杀盆的处理区6次调查平均每盆累计诱蛾量分别为76.40、68.00、76.80头,在诱盆密度增加50%时,单位面积诱蛾总数则上升49.22%和32.81%。每公顷45、45、30、0只诱杀盆的白穗和半枯穗数分别为0.67、1.50、2.00、7.33个,3个诱杀区防治效果分别为90.91%、79.55%、72.73%。随着诱杀盆密度的增加,防治效果有所上升。作者认为,目前在东北大部分稻区,性诱盆密度以每公顷45盆为宜;对于虫口密度较低地区,诱盆密度可适当降低。  相似文献   

10.
温炳杰 《福建农业》2005,(10):18-18
采用性诱剂诱杀食心虫(果蝇),以往通常是采用诱杀瓶方式,经我区去年秋季试验,采用盆装或喷雾方式,可以大幅度地提高性诱剂的诱杀潜力。现将几种不同的性诱剂使用方法及防治效果介绍于下。一、瓶装诱杀即现有的诱杀瓶方式,有商品性诱杀瓶和自制诱杀瓶两种。1.自制方法:(1)在废旧  相似文献   

11.
[目的]综合评价黄板和性诱剂对斑潜蝇和小菜蛾的防治效果,为大面积科学推广使用该类技术防治害虫提供参考。[方法]通过田间调查和结构式访谈对通海县蔬菜主产区使用黄色粘虫板和小菜蛾性诱剂复合配置防治靶标害虫斑潜蝇和小菜蛾的防治成本、农药减少情况、诱集效果以及对非靶标昆虫的影响等进行综合评价。[结果]黄板对斑潜蝇和性诱剂对小菜蛾均具有良好的诱集效果,诱集数量分别为(3414±720)和(219±157)头/张。在3种不同防治方法中,单独使用农药的防治成本最高,为(10099.5±2752.5)元/hm2,其次是黄板+诱芯配套使用,为(1125.0±465.0)元/hm2,单独使用黄板的防治成本最低,为(450.0±186.0)元/hm2。不使用黄板+诱芯防治时,农药使用次数和费用分别为(15.0±2.7)次和(12070.5±2136.0)元/hm2;兼用黄板+诱芯防治时,农药的使用次数和防治费用分别减少5.7次和4618.5元/hm2。诱集的益虫与靶标害虫的比例(益害比)为1∶1131,表明黄色粘虫板和小菜蛾性诱剂分别对靶标害虫斑潜蝇和小菜蛾的诱集效果显著高于非靶标昆虫。[结论]综合来看,采用粘虫色板附着诱芯的防治方法不但诱集效果良好而且操作简单,比以往单独使用粘虫色板和性诱捕器节约防治成本,是目前较实用的一种害虫诱杀复合配置方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综合评价黄板和性诱剂对斑潜蝇和小菜蛾的防治效果,为大面积科学推广使用该类技术防治害虫提供参考。[方法]通过田间调查和结构式访谈对通海县蔬菜主产区使用黄色粘虫板和小菜蛾性诱剂复合配置防治靶标害虫斑潜蝇和小菜蛾的防治成本、农药减少情况、诱集效果以及对非靶标昆虫的影响等进行综合评价。[结果]黄板对斑潜蝇和性诱剂对小菜蛾均具有良好的诱集效果,诱集数量分别为(3414±720)和(219±157)头/张。在3种不同防治方法中,单独使用农药的防治成本最高,为(10 099.5±2 752.5)元/hm2,其次是黄板+诱芯配套使用,为(1 125.0±465.0)元/hm2,单独使用黄板的防治成本最低,为(450.0±186.0)元/hm2。不使用黄板+诱芯防治时,农药使用次数和费用分别为(15.0±2.7)次和(12 070.5±2 136.0)元/hm2;兼用黄板+诱芯防治时,农药的使用次数和防治费用分别减少5.7次和4 618.5元/hm2。诱集的益虫与靶标害虫的比例(益害比)为1∶1 131,表明黄色粘虫板和小菜蛾性诱剂分别对靶标害虫斑潜蝇和小菜蛾的诱集效果显著高于非靶标昆虫。[结论]综合来看,采用粘虫色板附着诱芯的防治方法不但诱集效果良好而且操作简单,比以往单独使用粘虫色板和性诱捕器节约防治成本,是目前较实用的一种害虫诱杀复合配置方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陈祯  郑传伟  陈旷  戈毅航  刘霞  况荣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4,(30):10553-10555,10557
[目的]综合评价黄板和性诱剂对斑潜蝇和小菜蛾的防治效果,为大面积科学推广使用该类技术防治害虫提供参考.[方法]通过田间调查和结构式访谈对通海县蔬菜主产区使用黄色粘虫板和小菜蛾性诱剂复合配置防治靶标害虫斑潜蝇和小菜蛾的防治成本、农药减少情况、诱集效果以及对非靶标昆虫的影响等进行综合评价.[结果]黄板对斑潜蝇和性诱剂对小菜蛾均具有良好的诱集效果,诱集数量分别为3 414士720和(219±157)头/张.在3种不同防治方法中,单独使用农药的防治成本最高,为(10099.5±2 752.5)元/hm^2,其次是黄板+诱芯配套使用,为(1 125.0±465.0)元/hm^2,单独使用黄板的防治成本最低,为(450.0±186.0)元/hm^2.不使用黄板+诱芯防治时,农药使用次数和费用分别为(15.0±2.7)次和(12 070.5±2 136.0)元/hm^2;兼用黄板+诱芯防治时,农药的使用次数和防治费用分别减少5.7次和4 618.5元/hm^2.诱集的益虫与靶标害虫的比例(益害比)为1∶1 131,表明黄色粘虫板和小菜蛾性诱剂分别对靶标害虫斑潜蝇和小菜蛾的诱集效果显著高于非靶标昆虫.[结论]综合来看,采用粘虫色板附着诱芯的防治方法不但诱集效果良好而且操作简单,比以往单独使用粘虫色板和性诱捕器节约防治成本,是目前较实用的一种害虫诱杀复合配置方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应用玉米螟、甜菜夜蛾、斜纹夜蛾3种性诱剂诱捕甜玉米植株上的成虫,结果表明:3种性诱剂均有较好的诱集效果,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虫口基数。在利用性诱剂进行诱杀的基础上,用药1次就可以对上述害虫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5.
二化螟性诱剂防治水稻二化螟田间应用技术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性诱剂诱杀农作物害虫技术是近几年来广泛推广应用的绿色控害技术。为探索水稻二化螟发生区利用性诱剂诱捕的地理区系差异机制,明确二化螟性诱剂的配比类型,验证昆虫性信息素控制水稻二化螟探索田间应用技术,2010年在桂林双季稻区进行了二化螟性诱剂诱捕水稻二化螟试验,防治效果非常理想,可见,二化螟性诱剂是防控水稻二化螟很有效的措施之一,还可应用于水稻二化螟发生期的预测预报,准确反映出水稻二化螟各代成虫盛期、高峰期,为科学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明确性诱剂与不同类型诱捕器配套使用对小菜蛾的控制作用,筛选出在山西区域对小菜蛾防治效果较好、与性诱剂配套使用的诱捕器类型。[方法]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性诱剂与4种类型诱捕器配套使用对小菜蛾的诱蛾效果。[结果]性诱剂与不同类型诱捕器配套使用的诱蛾效果存在差异。在清徐县基点,翼形性诱捕器的诱蛾效果显著优于水盆、三角形和黄板性诱捕器,而黄板性诱捕器又显著优于水盆和三角形性诱捕器。在榆次区基点,性诱剂与三角形诱捕器、黄板诱捕器配套使用诱蛾效果显著优于无性诱剂的黄板诱捕器。[结论]从节本增效角度出发,推荐黄板作为小菜蛾性信息素配合使用的载具,设置配套诱捕器90个/hm~2,诱芯35~42 d更换1次,根据诱蛾量大小和粘板的黏性程度适时更换黄板。  相似文献   

17.
利用性诱剂对保定地区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的发生动态进行监测,筛选出适宜于保定地区使用的害虫性诱剂;采用浸虫法测定7种药剂对小菜蛾幼虫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7种药剂对小菜蛾的室内毒力差异显著,其中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ME对小菜蛾幼虫毒力最高,处理48 h后的LC50为0.596 2 mg/L;通过对不同品牌的性诱剂比较试验,明确了中捷四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小菜蛾橡胶反钟形诱芯对小菜蛾的诱集效果最好,适宜在保定地区使用。  相似文献   

18.
在蔬菜生产过程中以"绿色农业,和谐植保"为核心,以"绿色植保,公共植保"为理念,实施了一套完整的可操作性强、防治效果明显的蔬菜病虫无害化生态控制技术,即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技术、小菜蛾性诱剂诱杀技术、黄(蓝)板诱杀技术、防虫网技术、生物防治技术,可有效地控制蔬菜病虫的发生危害。  相似文献   

19.
进行小菜蛾不同性诱剂性诱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小菜蛾不同性诱剂性诱数量时序变化总体基本一致,时序数量波动基本同步;其性诱效果为北京产老性诱剂>云南产红色性诱剂>北京产新性诱剂。其时序数量变化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以北京产老性诱剂诱蛾量为X,北京产新性诱剂处理为Y1,云南产红色性诱剂为Y2,则Y1=0.0146 X+0.068 2(n=24,r=0.518 8*,r0.01=0.422 7);Y2=0.752 7X-4.680 2(n=16,r=0.646 1*,r0.01=0.589 7)。  相似文献   

20.
孙善教  余能英 《安徽农业科学》2000,28(4):466-466,469
根据棉铃虫在沿江棉区的发生特点,研究棉铃虫性诱剂的诱杀范围与地形之间的关系,诱量与诱捕器,气温、发生量、诱芯质量之间的关系以及诱蛾种类和性比情况,探讨在沿江棉区应用性诱剂诱杀棉铃虫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