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刘利群 《食用菌》2012,34(5):38-39
双孢蘑菇属于中低温型食用菌,高温反季节栽培食用菌在北疆有多种模式,双孢蘑菇的生产也常借用这些生产模式,不同的反季节栽培模式都有其优缺点.通过调查与实践发现,高海拔、高纬度及机械制冷都存在高投入、高风险的问题,而利用遮阳网加喷雾的简易降温措施,在北疆反季节栽培双孢蘑菇是完全可行的,而且做到了投入低、效益高,利于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菇农栽垮双孢蘑菇工艺繁多,现在国内双孢蘑菇工厂化栽培工艺与国外现代化的栽培蘑菇生产方式相对落后,尽管不全部适合于我国国情,但借鉴吸收发达国家数百年来发展蘑菇生产成功的经验和技术,是提高我国蘑菇生产水平的必经之路。设施化栽培是营造适合双孢蘑菇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使它的生长发育达到理想化的状态,笔者在设施化栽培双孢蘑菇的过程中具体操作工艺如下:  相似文献   

3.
荷兰双孢蘑菇培养料堆制发酵先进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荷兰双孢蘑菇工厂化生产基本情况荷兰是世界上栽培双孢蘑菇最先进的国家,并且在不断向国外输送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荷兰生产食用菌95%的品种为双孢蘑菇,棕色蘑菇占3%,其余2%为平菇、香菇等。每平方米产量,双孢蘑菇33~35千克(二潮菇),棕色蘑菇30千克(二潮菇)。近10年来,荷兰双孢蘑菇栽培面积变化不大,稳定在75万平方米左右,产量约23万吨,产值约23亿元(表1)。双孢蘑菇鲜菇平均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濮阳市双孢蘑菇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为了规范双孢蘑菇生产,促进双孢蘑菇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濮阳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科研团队对全市双孢蘑菇栽培进行了详细的调研,并制定了濮阳市双孢蘑菇周年栽培技术规程,指导菇农进行规范化栽培,切实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其要点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双孢蘑菇近几年在我国北方许多地区都发展了一定的面积。北方气温较低、空气干燥,秋季气温下降较快,在双孢蘑菇生产栽培管理上必须与特殊的气候特点相适应,才能获得高效益。结合几年来的生产调查和栽培实践,现将北方地区栽培双孢蘑菇应注意的问题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一)美国美国是世界食用菌生产的大国,栽培的种类几乎都是双孢蘑菇,近年来也开始栽培香菇和平菇。双孢蘑菇主要集中在宾夕法尼亚和其他东部地区。据美国农业部的统计,1990年食用菌产量为327000吨(鲜),其中双孢蘑菇324000吨。虽然双孢蘑菇的生产者有所减少,但是经营规模扩大了,面积和生产量都有增加趋势。蘑菇鲜销占总产量的70%,每kg 约1.5美元。在搞大规模的商业栽培时,力图使栽培设施现代化,提高经营效率。由于美国的蘑菇生产曾受到中国蘑菇出口的冲击,价格暴跌。“六·四”事件  相似文献   

7.
应用隧道3次发酵制作培养料栽培双孢蘑菇是现代双孢蘑菇工厂化生产的发展方向,但因隧道3次发酵技术在国内刚起步,故生产企业对其了解较少,制约了该技术的推广应用。本文系统介绍了江苏省双孢蘑菇工厂化3次发酵生产的现状和特点,为双孢蘑菇生产企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林宝娟  洪丽明 《食用菌》2008,30(5):46-46
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深入,种植双孢蘑菇已成为长泰县农村秋冬季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双孢蘑菇的栽培是一个复杂而又细致的生产过程,其中覆土是夺取蘑菇高产优质的重要措施之一。现总结一下我县蘑菇覆土的技术要点,以供广大菇农参考。  相似文献   

9.
河西走廊双孢蘑菇生产及产业发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西走廊双孢蘑菇生产主要集中在永昌县、凉州区、天祝县及山丹县等地,在步入“十二五”后呈现出快速、规模化发展的态势。双孢蘑菇生产在河西走廊主要以日光温室秋季畦栽和半地下式简易菇棚夏季反季节栽培模式为主。就河西走廊双孢蘑菇产业的发展现状,指出了该地区双孢蘑菇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双孢蘑菇产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食用菌》2015,(6)
<正>双孢蘑菇是目前世界上人工栽培最广泛、产量最高、消费量最大的食用菌,约占世界食用菌总量的40%左右。双孢蘑菇在栽培过程中由于管理不当而出现了一些生理性病害,造成双孢蘑菇的产量和品质降低。笔者结合实践分析总结出了高寒地区双孢蘑菇栽培过程中常见的生理性病害及防治措施,仅供参考。1菌丝徒长1.1症状双孢蘑菇播种后菌丝营养生长过旺,绒毛状菌丝  相似文献   

11.
为更好地提高隧道式堆制生产双孢蘑菇基料的质量,从而满足双孢蘑菇生产中对产量和品质的要求,进而为秸秆和奶牛场废弃物混合堆制双孢蘑菇栽培基料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通过采集7个批次隧道堆制生产的栽培基料,对其理化性状进行分析,分析栽培得到的双孢蘑菇的品质和产量,并对栽培基料与品质、产量间关系进行评估.结果表明:二次发酵结束时,各批次栽培基料的pH均微偏碱性,基料全氮含量上升,C∶N下降.B5批次栽培基料所得双孢蘑菇的品质最好,产量较高,所得栽培基料适合栽培双孢蘑菇,栽培基料原料堆制配方较为合理.二次发酵后栽培基料总有机碳含量、C∶N与品质和产量负相关,基料全氮含量与品质和产量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是世界上栽培最为广泛的一种食用菌,子实体外形圆润、颜色洁白,味道鲜美,深受人们的喜爱。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徐古镇作为双孢蘑菇之乡,栽培双孢蘑菇已有十多年。在双孢蘑菇的生产中,通常使用塘泥黄土作为覆土材料,导致蘑菇沾上黄土而影响商品菇外观质量,使得不少商贩使用化学药剂进行漂白。同时,黄土持水率低,  相似文献   

13.
北方双孢蘑菇地床式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双孢蘑菇栽培近几年在北方有了较快发展 ,因为北方的桔秆作物和畜禽粪资源丰富 ,如果有效的利用 ,发展蘑菇生产是农村致富的好门路。它具有工艺简单 ,成本低 ,见效快 ,经济价值高等优点。本文将近几年在日光暖棚采用地床方法栽培双孢蘑菇技术介绍如下 :1 季节选择 双孢蘑菇属  相似文献   

14.
阙玉林  陈先西 《食用菌》2008,30(5):37-39
近年来,随着双孢蘑菇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和人们对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意识的逐步提高,单用稻草作原料栽培双孢蘑菇远远满足不了种植户对生产和消费者对质量安全的要求。为此我所在福建省科技厅星火办、福建省农林大学菌草所、省农业厅食用菌技术推广站及相关部门支持下,于2007年开展的菌草栽培双孢蘑菇技术示范研究,通过一年多的试验表明,菌草栽培的双孢蘑菇表现产量高、品质优且采收期提前6-7d等优点,既可解决稻草原材料紧张局面,又可减轻原材料农药残留提高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5.
玉米秸秆栽培双孢菇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双孢蘑菇又名白蘑菇,是世界上栽培较广、产量较高的一种食用菌。其肉质鲜嫩,味道鲜美,富含蛋白质、氨基酸,因此享有“植物肉’的美称。我国目前栽培双孢蘑菇仍以稻草、麦秸等原料为主料,限制了双孢蘑菇在玉米产区的发展。而作为玉米种植的副产品玉米秸大部分被焚烧,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自1997年,我们用玉米秸栽培双孢蘑菇,经4年的试验,逐渐形成了一套北方玉米秸栽培双孢蘑菇的技术,其生物转化率在33%以上。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一、选择适宜的栽培时间双孢蘑菇菌丝在8~27℃均可生长,最适生长温度20~22℃;子实体在8~…  相似文献   

16.
1985年2月在意大利考察期间,先后参观了4个蘑菇农场和1个蘑菇科技服务中心,对意大利的蘑菇栽培情况进行了考察。现将有关资料整理如下供参考。一、双孢蘑菇双孢蘑菇是意大利蘑菇栽培的当家品种,年产鲜菇达6万吨左右。蘑菇栽培业分布在全国各地农区,主要产区是在北部山区,邻近法国边境一带,成为农业中的重要产业。随着机器制造业和电子技术发展,生产方式从手工栽培走上工厂化专业性生产道路,生产技术实行一系列改革,生产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双孢蘑菇单产达到每平方米20~25公斤,一年种4~5茬。 (一)堆肥制作堆肥是蘑菇的生存基  相似文献   

17.
双孢蘑菇疣孢霉病的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疣孢霉是一种土壤真菌,它以覆土为主要传染源危害双孢蘑菇,已成为制约我国双孢蘑菇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若采取严格菇房处理、培养料二次发酵、重视覆土材料消毒、适时安排栽培季节、加强栽培管理、选用抗逆性强的蘑菇菌株等综合防治技术,可有效控制双孢蘑菇疣孢霉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双孢蘑菇是全世界食用菌生产量最大,消费最广的第一大宗食用菌。在四川,仅露地大田双孢蘑菇的栽培面积就达数万亩。栽培大田双孢蘑菇已成为广大农村致富的一条重要途径之一。据调查,种植大田双孢蘑菇的产量相差极大,高者667 m2产3 000-4 000 kg,低者不到1 000 kg。而在投入相当的  相似文献   

19.
利用秀珍菇菇渣栽培双孢蘑菇的试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将秀珍菇菇渣处理后以不同比例用于栽培双孢蘑菇,结果表明:经过简单处理的菇渣栽培双孢蘑菇,与常规配方相比,具有菌丝生长快,产量高、成本低等优点,并且随着菌渣比例的增加菌丝生长速度有增加的趋势.其中在培养基培养料中加入30%秀珍菇菇渣栽培双孢蘑菇,生物学效率达到63%,比常规栽培料高出10%,说明菇渣用于双孢蘑菇生产是可行并有良好效果的.  相似文献   

20.
周秦福  陈先西 《食用菌》2010,32(4):55-56
双孢蘑菇是目前世界上栽培范围最广、产销量最大的食用菌之一。福建省双孢蘑菇的栽培面积、产量及出口量居全国首位。随着双孢蘑菇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和人们对食用菌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逐步提高,以稻草作原料的传统栽培双孢蘑菇远远满足不了生产者和消费者的需求。为此我市在省科技厅星火办和省农林大学菌草所及相关部门的支持下,于2007年开展了菌草栽培双孢蘑菇技术示范研究。通过一年多的初步探索,菌草栽培的双孢蘑菇具有无污染、品质优、产量高,出菇早等优点,拥有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