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建立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MS/MS)同时测定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中吲哚乙酸、吲哚丙酸、吲哚丁酸、赤霉素、2,4-二氯苯氧乙酸、6-苄基腺嘌呤、4-氯苯氧乙酸、6-糠氨基嘌呤和芸苔素内酯9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的定量分析方法,样品经含1%(v/v)乙酸的乙腈溶液提取,于分散固相萃取管(含混匀的150mg MgSO_4和50mg C_(18))净化后用LC-MS/MS检测。结果表明:9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峰面积与其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方法最低检出限为0.5~1.0μg/kg;回收率为80.3%~96.5%,相对标准偏差为0.88%~7.31%,该方法准确、可靠,可以同时满足糙皮侧耳中9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检测的需要。对市场上50份糙皮侧耳的测定结果为:吲哚乙酸检出6次(2.3~96.7μg/kg)、吲哚丙酸2次(21.3、87.8μg/kg)、吲哚丁酸5次(3.4~91.2μg/kg)。  相似文献   

2.
玉米秸秆栽培双孢蘑菇夏季出菇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玉米秸秆栽培双孢蘑菇夏季出菇试验结果表明,双孢蘑菇新品种9801的产量、质量和抗逆性均有明显提高;培养料内添加食用菌专用发酵剂可以缩短发酵周期,提高发酵质量;培养料中和覆土内活加双孢蘑菇专用添加剂能提高双孢蘑菇子实体质量。玉米秸秆栽培双孢蘑菇的生物学效率可达到50%以上,产量可达10kg/m^2以上。  相似文献   

3.
在双孢蘑菇工厂化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培养料和覆土的关键理化参数进行定期检测,采收保藏时需要对蘑菇子实体的品质进行检测评价。采用传统方法检测过程耗时长,耗费人力、财力大。近红外光谱技术(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NIRS)具有检测分析效率高、成本低、操作简单、速度快、在线测定等特点。综述近红外光谱技术检测双孢蘑菇培养料和覆土材料的理化性质以及双孢蘑菇子实体品质的基本检测流程、数据处理方法、建模,近年来在双孢蘑菇栽培上的研究与应用进展,并就近红外光谱技术在双孢蘑菇生产中的指导意义和未来发展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双孢蘑菇和香菇中的67种农药残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和香菇(Lentinula edodes)中67种农药进行检测。样品经乙腈均质提取,盐析除水,氨基柱净化后用气相色谱-质谱仪分析,在选择离子监测模式下以特征离子的保留时间定性定量测定67种农药。在添加农药标准品浓度为0.05、0.10和0.25 mg/kg水平上,大多数农药的平均回收率在70%~120%之间,检出限在0.01~0.5μg/kg之间。  相似文献   

5.
采用分光光度法建立几丁质和麦角固醇标准品的标准曲线,对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W192液体发酵菌丝的2种细胞组分(几丁质和麦角固醇)进行测定,建立了双孢蘑菇W192中几丁质和麦角固醇含量与菌丝量的标准曲线。根据该标准曲线,对双孢蘑菇W192麦粒栽培种的几丁质和麦角固醇含量以及相对菌丝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质量浓度的几丁质和麦角固醇标准品分别与吸光度值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决定系数R2分别达到0.9991和0.9996;W192菌丝体中的几丁质和麦角固醇质量浓度分别与菌丝体质量之间也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决定系数R2均达到0.9991;双孢蘑菇W192液体发酵纯菌丝(7d菌龄)的几丁质和麦角固醇含量分别为121.93、6.145μg/mg;两种方法测定的双孢蘑菇W192麦粒栽培种(15d菌龄)的相对菌丝量分别为120.8mg/g(基于几丁质计算)和139.2mg/g(基于麦角固醇计算),并且2种方法均测出双孢蘑菇麦粒栽培种麦麸中的菌丝量超过胚乳中菌丝量的20~40倍。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工厂化栽培草菇(Volvaria volvacea)的菌渣再次工厂化栽培双孢蘑菇技术研究,以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品种W192为试验材料,工厂化生产草菇的菌渣为原料,设计了菌渣、牛粪比例3:1和菌渣、牛粪比例4:0的2个处理。对培养料的堆制发酵、播种发菌、覆土、出菇管理等生产环节进行了系统研究,探索了培养料预堆和发酵过程的温度、水分、p H、碳氮比的变化等,同时对这两个处理双孢蘑菇工厂化栽培过程中发菌周期、出菇周期、鲜菇产量等方面进行了考察和统计。结果表明,菌渣加牛粪和不加牛粪处理的培养料发酵过程的各项生产指标均符合双孢蘑菇工厂化生产要求,菌渣、牛粪比例3:1配方的双孢蘑菇培养料发菌快(1 d),出菇时间短(3 d),产量高(2.04 kg·m-2)。这综合说明工厂化栽培草菇的菌渣再次工厂化栽培双孢蘑菇技术可行,并对本地区综合利用草菇菌渣栽培双孢蘑菇技术的具体操作和推广应用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双孢蘑菇是世界性栽培和消费的菇类品种之一。文章从质量优势、资源优势、操作优势分别阐述花生壳栽培双孢蘑菇的应用前景,并从培养料配方、培养料准备、建堆、翻堆(发酵)、播种与管理等方面介绍花生栽培双孢蘑菇技术要点,以期为双孢蘑菇种植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双孢蘑菇是我国食用菌出口的大宗产品,但在长江以北地区栽培面积较小,而人防地道栽培双孢蘑菇面积更小.为了更好地发挥人防地道的效益,我们于1989年夏至1990春进行了人防地道栽培双孢蘑菇试验,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技术要点简介于后.一、试验材料(一)供试菌种由张家口市食用菌所提供的双孢蘑菇的栽培种,培养基质为高粱粒.(二)培养料粪草培养料,粪草比为1∶1,另加石膏、过磷酸钙和尿素各1%,pH7~7.5.  相似文献   

9.
双孢蘑菇培养料工厂化生产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工厂化生产双孢蘑菇培养料的隧道一次发酵和隧道二次发酵温度变化的观察和记录,形成了以温度变化为衡量生产双孢蘑菇培养料优劣的1个重要指标。试验设计了2种配方,得出稻、麦草3:2配方虽产量与全稻草配方产量无差异,但可以提高双孢蘑菇头潮菇产量,增产0.9kg·m-2,减少双孢蘑菇潮数,缩短生长周期。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工厂化生产双孢蘑菇培养料的隧道一次发酵和隧道二次发酵温度变化的观察和记录,形成了以温度变化为衡量生产双孢蘑菇培养料优劣的一个重要指标。试验设计了两种配方,得出稻、麦草3:2配方虽产量与全稻草配方产量无差异,但可以提高双孢蘑菇头潮菇产量,增产0.9kg/m2,减少双孢蘑菇潮数,缩短生长周期。  相似文献   

11.
依次用95%乙醇和蒸馏水提取山茶靛牛肝菌(Boletus pseudoregius)子实体,再用不同有机溶剂萃取95%乙醇提取物,考察山茶靛牛肝菌子实体不同有机溶剂萃取物和水提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石油醚萃取物对白血病细胞K562抑制作用较弱,对人肠癌细胞SW620和人肝肿瘤细胞HepG-2的增殖有较强的抑制作用,IC50分别为95.7和195.4 μg/mL;正丁醇萃取物对K562、SW620和HepG-2的增殖都有较强的抑制作用,IC50分别为24.2、89.0和59.6 μg/mL;石油醚和正丁醇萃取物在实验浓度范围内对人正常前列腺基质永生化细胞WPMY-1的增殖无抑制作用;氯仿和乙酸乙酯萃取物对K562、SW620和HepG-2肿瘤细胞和WPMY-1正常细胞的增殖均有较强抑制作用,其中氯仿萃取物的抑制作用最强;水提物对以上3种肿瘤细胞抑制作用不明显,对正常细胞的增殖无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桃叶片总蛋白双向电泳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改进的O'Farrell双向电泳系统,研究适于桃树叶片蛋白质组分析的双向电泳方法。通过对不同蛋白样品提取方法、不同pH梯度范围、不同上样量的比较,探索出一套适合桃树叶片总蛋白分析的双向电泳方法,即以TCA/丙酮沉淀法提取叶片蛋白质样品,采用两性电解质配比pH3~10︰pH5~7为1∶4的IEF胶条,按90μg蛋白上样量,并结合适宜的双向电泳参数,可获得背景清晰、重复性较好、蛋白分辨率高的双向电泳图谱。经此方法分离的桃叶片蛋白质经串联质谱分析(MS/MS)得到了较好的鉴定。  相似文献   

13.
樟芝(Taiwanofungus camphoratus)发酵液和经95%乙醇浸提后的菌丝体醇提物分别用石油醚和氯仿进行分级提取,得到石油醚和氯仿提取物.对不同提取物进行体外抑制SPCA-1肺癌细胞增殖实验,发现各提取物均可抑制SPCA-1细胞的增殖,其中发酵液石油醚提取物抑制作用最好,IC5.为62.5 μg/mL,发酵液和菌丝体氯仿提取物的抑制作用较好,IC50分别为120.9和109.5 μg/mL,菌丝体石油醚提取物的抑制作用较差,在25~150 μg/mL作用浓度下,抑制率低于20%.各提取物对SPCA-1细胞凋亡和生长周期作用的测定结果表明,各提取物在肺癌细胞SPCA-1中通过诱导细胞凋亡及S期周期阻滞来表现其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Summary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growth regulators and additives on shoot multiplication from nodal explants of Psoralea corylifolia was investigated. Prolific shoot multiplication was achieved within 4 weeks of culture on Murashige and Skoog (MS) medium supplemented with 5 μM benzyladenine (BA), 5 μM ascorbic acid (AA), 100 mg l–1 casein hydrolysate (CH) and 5% (v/v) coconut water (CW). Shoots elongated on half-strength MS basal medium devoid of inositol, but containing 5 μM 2-isopentenyladenine (2iP), 10 g l–1 sucrose and 8 g l–1 agar. Elongated shoots rooted on half-strength MS basal medium supplemented with 3 μM indole-3-butyric acid (IBA), 10 g l–1 sucrose and 7 g l–1 agar within 5 d of culture. The in vitro-raised plants were established successfully in 2:1:1 (v/v/v) garden soil:farmyard soil:sand, and maintained in a growth chamber with 100% survival. Acclimatised plants were transferred to a glasshouse and established successfully in the field. Flowers and fruits appeared after 4 months and resembled those on source plants. This system could be used for rapid commercial propagation of P. corylifolia for conservation strategies and to produce phytomedicines.  相似文献   

15.
在2013~2015年期间,每年3月31日到5月28日,调查新疆喀什地区裂盖马鞍菌(Helvella leucopus)的发生情况和环境因子,持续3年调查结果表明:在胡杨林和毛白杨中均有子实体发生,裂盖马鞍菌子实体发生在土壤pH 8.0左右、有机质含量20~36 g/kg、全氮含量0.8~1.3 g/kg和速效钾含量189~293mg/kg的地区;野生子实体形成期的土壤温度5.0~26.4℃,空气湿度20%~35%,光照3000~8000 lux.  相似文献   

16.
通过乙醇分步沉淀法从紫芝(Ganoderma sinensis)子实体水提取物中分离多糖,得到分步醇沉的粗多糖样品30E、50E和70E,比较了3个粗多糖样品的得率、多糖含量、单糖组成、重均分子量分布特征、刺激RAW 264.7细胞释放NO和促进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的活性.结果表明:30E、50E和70E的多糖得率均较低,分别为0.04%、0.17%和0.49%;水解后的单糖种类基本相同,均有岩藻糖、半乳糖、葡萄糖和甘露糖,但是单糖比例差异较大,70E中还含有3.4%的木糖;紫芝多糖的重均分子量分布范围较广,从1.450×104到1.276×107,30E中有2个大分子量组分(重均分子量分别为8.867×106和1.276×107),50E和70E的重均分子量较小(<2×104);分步醇沉的各粗多糖样品均具有体外刺激巨噬细胞释放NO和促进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的活性,其中30E的活性最好.  相似文献   

17.
联合使用截留相对分子质量1000的超滤膜和270的纳滤膜从刺芹侧耳(Pleurotus eryngii)水提液中分离海藻糖。超滤膜操作压力为4 kg/cm2,同时纳滤膜操作压力为3 kg/cm2,经膜分离的相对分子质量270~1000部分溶液经浓缩结晶,海藻糖纯度可达93.3%。  相似文献   

18.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用菌中福美双残留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食用菌中福美双残留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方法.新鲜食用菌子实体样品粉碎后经二氯甲烷超声(53 Hz)提取20 min,离心(3320 g、5 min),二氯甲烷经氮气吹干,甲醇定容后用HPLC测定.以等体积甲醇和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1 mL/min等度洗脱,在0.05~10 μg/mL范围内,福美双的峰面积与其浓度呈线性相关,R≥0.999,方法检出限为0.02 mg/kg,添加回收率为79.4%~90.2%,变异系数为1.15%~7.51%%.  相似文献   

19.
HPLC法测定香菇中香菇嘌呤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1种运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香菇(Lentinula edodes)中香菇嘌呤含量的方法。优化后的色谱条件为:Ultimate AQ-C18柱(5μm,4.6 mm×250 mm),流动相为甲醇-磷酸盐缓冲液(7∶93,pH 4.67)等度洗脱,流速1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59 nm,进样量10μL。研究结果发现该方法准确、灵敏、重现性好,适用于香菇嘌呤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