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香菇为木腐菌类,栽培基质的主要成分为阔叶林木。为降低香菇生产对林木资源的依赖度,作者设置5个不同基质配方开展玉米芯、玉米粉、玉米秸秆粉部分替代阔叶杂木屑栽培香菇的研究试验,在促进菇农增收的同时保护当地的林业资源。试验结果表明,配方1和配方2处理的玉米芯、玉米粉、玉米秸秆粉的质量分别占培养料总质量的14.8%和28.8%,木屑分别占培养料总质量的70%和56%,两处理庆科212和香菇808的出菇菌棒数、平均单袋产量、总产量及生物转化率均大于或高于配方5(ck)处理,且香菇的经济性状较优;配方3和配方4处理香菇的经济性状和产量均低于配方5(ck)处理。可见,使用适量的玉米芯、玉米秸秆、玉米粉等替代木屑栽培香菇可在减少林木资源消耗量的同时提高香菇的产量。生产上建议玉米芯、玉米秸秆、玉米粉替代木屑量不高于34.2%。  相似文献   

2.
《食用菌》2015,(4)
以小辣椒秸秆为主料袋栽香菇。配方试验结果,供试配方4(辣椒秸秆屑75%,栎木屑15%,麸皮6%,其生物转化率120%)与配方5(辣椒秸秆屑70%,栎木屑20%,麸皮6%,其生物转化率119%)栽培香菇,在香菇菌丝体生长发育、子实体产量、品质等性状与纯栎木屑栽培香菇无差异,且抗杂菌污染性状优于纯栎木屑料栽培香菇。  相似文献   

3.
以不同配比的压缩玉米秸秆颗粒替代部分木屑栽培香菇试验,通过菌丝长速,长势,满袋时间,鲜菇产量,菇形菇质及单菇重等指标观察,选择最佳秸秆替代量。综合试验各项数据加入30%压缩玉米秸秆替代常规配方中木屑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不同栽培基质对香菇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开发新型基质以满足香菇生产的需要,探讨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效果。以香菇为试材,栽培料配方中添加不同浓度的花生壳、小麦秸秆为辅料,研究香菇在不同配料中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以小麦秸秆、花生壳为基质栽培香菇是可行的,其中小麦秸秆10%+花生壳48%(配方2)与对照相比,菌丝生长快、浓密洁白、子实体生长健壮、生物转化效率高、产投比也高。  相似文献   

5.
王敏 《食用菌》2014,(5):30-32
采用固体平板和液体摇瓶培养的方法,研究了培养基中添加小麦秸秆粉对香菇菌丝培养中各指标值的变化情况。结果小麦秸秆在试验所选的浓度范围内都促进香菇菌丝的生长,特别是添加30 g/L小麦秸秆粉效果最明显。  相似文献   

6.
适合秸秆栽培的食用菌菌株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利用小麦秸秆粉、玉米芯粉、玉米秸秆粉代替PDA培养基中的蔗糖,培养平菇、香菇、金针菇、杏鲍菇、木耳、猴头菇、草菇、真姬菇、白灵菇等78个菌株,综合每个菌株在3种秸秆培养基上的平均生长速度,筛选出基因2005、金818、木屑12等生长优势明显的6个菌株。并对这6个优势菌株在3种材料培养基上的平均生长速度进行比较,筛选出较适合该菌株的秸秆培养基。其中金2102、杂交19在小麦秸秆培养基上有较大生长优势,基因2005、金818在玉米芯培养基上有较大生长优势,木屑12,特白360在玉米秸秆培养基和玉米芯培养基上均有较大生长优势。  相似文献   

7.
试验对玉米秸秆和甘蔗渣样品的总碳、总氮、木质素和纤维素含量进行检测对比,并进行配方替代试验,评价玉米秸秆替代甘蔗渣栽培杏鲍菇的可行性。检测结果表明:玉米秸秆的纤维素含量(39.06%)高于甘蔗渣(35.08%),而甘蔗渣的木质素含量(23.38%)高于玉米秸秆(19.68%),但两者的C/N比值非常接近,对栽培配方的整体C/N无影响;栽培结果表明:在15%甘蔗渣的生产配方中,玉米秸秆和甘蔗渣互相替换,对栽培管理过程和最终产量无影响。  相似文献   

8.
正玉米秸秆作为农村秸秆产量排行前列的品种,逐渐成为了农业生产的重要生产资源,如何深化合理利用玉米秸秆也成为当下受关注的问题之一。玉米秸秆含有30%以上的碳水化合物、2%~4%的蛋白质和0.5%~1%的脂肪,既可青贮,也可直接饲喂。就食草动物而言,2千克的玉米秸秆增重净能相当于1千克的玉米籽粒,特别是经青贮、黄贮、氨化及糖化等处理后,可提高利用率,效益将争更可观玉米秸秆进行精细加工处理,制作成高营养  相似文献   

9.
以玉米秸秆和大豆秸秆为主要试材,以榆黄蘑的菌丝生长速度,生长势污染率、商品菇性状、生物转化率、投入和产出作为主要指标,研究这2种混合秸秆对榆黄蘑菌丝体和子实体生长的影响,评估这2种混合秸秆栽培榆黄蘑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玉米秸秆和大豆秸秆栽培榆黄蘑的产量指标和经济效益较好,故这2种混合秸秆(玉米秸秆30%、大豆秸秆69%、石灰1%)栽培榆黄蘑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以桑黄为试材,利用粗木屑、细木屑、小麦秸秆、花生秸秆、玉米秸秆、油菜秸秆和大豆秸秆7种主料对桑黄进行培养,采用单纯型格子法进行混料设计,筛选以粗木屑、油菜秸秆和大豆秸秆为主料的配方,对菌丝生长速率、漆酶、多酚氧化酶、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以及酸性蛋白酶活性进行了测定,分析胞外酶活性与菌丝生长速率之间的相关性,优化适合桑黄生长的配方,以期为桑黄培养配方的筛选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不同基质对各胞外酶活性大小有不同的影响,且酶活性大小与菌丝生长速率之间的偶联性较差。优化得出适合桑黄生长的配方为粗木屑41.5%、油菜秸秆41.9%、大豆秸秆16.6%、麦麸20%、蔗糖1%、碳酸钙1%。  相似文献   

11.
张振刚 《食药用菌》2020,28(4):265-267
以杏鲍菇常规栽培配方为对照,将玉米秸秆以不同比例分别替代常规配方中的棉籽壳和木屑进行栽培试验的结果:玉米秸秆替代部分棉籽壳时,10%、20%的添加量均能有效提高其产量和生物学效率,其中以添加10%玉米秸秆的配方①为优选配方。  相似文献   

12.
张春艳  魏雅冬  胡畔 《北方园艺》2023,(20):117-125
以平菇“灰美二号”为试材,采用不同用量的杨木屑与玉米秸秆为主料配制7个基质配方(T1~T7),以杂木屑配方为对照(CK),研究了不同配方对平菇菌丝体子实体生长、营养价值、生物学转化率及产量的影响,以期为筛选适合平菇栽培的杨木屑与玉米秸秆培养基质配方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杨木屑和玉米秸秆为主料的栽培基质中平菇菌丝均能生长,但较高的杨木屑或玉米秸秆比例处理下菌丝长势、活力及子实体农艺生长性状均较差。氨基酸组分中,人体必需氨基酸(EAA)、人体非必需氨基酸(NEAA)及总氨基酸含量均整体呈T7相似文献   

13.
郭霞 《食用菌》2014,(2):35-35
利用玉米秸秆配以棉子壳、麸皮作为大杯伞栽培基质,以80%棉子壳和20%麸皮作为对照配方,研究了3种秸秆配方的培养料对大杯伞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配料玉米秸秆含量的增加,菌丝生长速度加快,生长旺盛,能够正常出菇。考虑到生物学效率和生产成本,最佳配方为玉米秸秆60%,棉子壳18%,麸皮20%,蔗糖1%,轻质碳酸钙1%。  相似文献   

14.
以玉米秸秆为主料制备大球盖菇栽培种,比较不同配方的栽培种基料对菌丝生长情况、菌丝生长速度、基料失重率的影响;比较最佳栽培种基料培养的栽培种与市售大球盖菇栽培种在栽培料中的营养生长时间和生物转化率的差异。结果表明:供试7个配方栽培种培养料,配方4(玉米秸秆49%,玉米芯30%,麸皮10%,稻壳5%,木屑5%,硫酸钙粉1%)中大球盖菇菌丝的长势最好,菌丝粗壮、致密、洁白、分布均匀,生长速度最快(1.79 mm/d),基料失重率最高。配方4培养料所得栽培种的营养生长时间最短,生物转化率最高,与市售栽培种在生物转化率上差异显著。该配方培养料所培养的栽培种对玉米秸秆栽培料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5.
随着木屑栽培香菇面积的不断扩大,杂木屑来源又有一定的限制,致使香菇生产面临原料缺乏的难题。为了充分挖掘资源,近年来我们利用多种农作物秸秆和酒厂、糖厂的废料栽香菇试验,取得了初步成果。试验菌种7402菌株。培养料搭配如表1。首先将秸秆晒干粉碎、酒渣晒干,按各组配方混合加水130%拌匀,pH6.5,装瓶后在1.5公斤/厘米~2灭菌1.5小时,冷却后接种,常温(28~20℃)培养60天左右,当瓶壁出现少量瘤状物时,在无菌室挖瓶压块,覆盖灭菌薄膜培养。  相似文献   

16.
以农作物秸秆为主料规模化生产香菇新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我场以农作物秸秆 (玉米芯 ,玉米稿杆 ,小麦秸杆 )为主料 ,规模化、工厂化培植香菇喜获丰收 ,每棒产鲜菇 1 75kg ,年产菌棒 10万棒 ,产鲜香菇 10 0t多 ,现将栽培方法介绍如下。1 玉米芯、小麦秸秆等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 特别是山区 ,可就地取材 ,采集方便 ,成本低 ,1t成本 2 50元左右 (含运输费及加工费 ) ,比棉籽壳 90 0元 /t的成本低 2倍多 ,若用杂木枝条制屑 ,从砍伐到加工费用也不低于 50 0元 /t的成本 ,且数量有限 ,还会破坏植被 ,不宜大规模生产。采用农作物秸秆为主料 ,为大规模工厂化生产香菇提供了优质、经济的材料源。2 …  相似文献   

17.
香菇类木腐菌利用水稻秸秆的基本过程,包括清除果胶与木质素屏障、释放纤维素和半纤维素、降解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利用单糖等,其中清除屏障释放纤维素和半纤维素、降解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为糖化过程。在香樟内生菌Bacillus spp WP7和香菇(Lentinus edodes)菌株SH2184共转化水稻秸秆体系中,在香菇菌的定植期,菌丝生长速度是对照组的279%;共转化体系的发酵物总还原糖释放量比对照组提高了185.0%,葡萄糖释放量比对照组提高了262.5%,非葡萄糖释放量比对照组提高了139.0%;共转化体系的发酵物中果胶酶活性是对照组的127.3%,纤维素酶活与对照组接近;木聚糖酶活是对照组的75%。根据结果分析,植物内生菌释放的果胶酶可能是共转化秸秆体系中葡萄糖和其它单糖释放量提高的原因之一,从而进一步促进香菇菌菌丝定植期的生长速度;另外,该植物内生菌本身可能产生抑制木糖酶活性的物质或抑制木糖酶表达的信号物质。  相似文献   

18.
郑巧平  汪山鹰 《食用菌》2002,24(2):20-21
目前我国香菇生产的主要原料是杂木 ,一般占全部原料的80 %左右。香菇生产发展的同时 ,造成了杂木资源的严重消耗。如我县香菇生产年消耗量超过杂木年增长 ,造成生态失衡 ,而大量的农作物秸秆却未得到很好的利用。因此 ,研究香菇生产替代杂木资源的原料 ,减少杂木的消耗量 ,对我县 ,以及其它香菇主产区的香菇生产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为此 ,笔者进行了秸秆替代部分杂木屑栽培香菇的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  1谷壳糠 ,由饲料店购得 ;2大豆秆屑 ,老熟大豆秆粉碎 ;3玉米秆屑 ,由青玉米秆晒干后粉碎…  相似文献   

19.
采用不同配比的玉米秸秆进行红平菇栽培试验,结果表明,玉米秸秆70%、玉米芯18%、棉籽壳10%和石灰2%组成的配方生物转化率最高。该组配方与纯棉籽壳配方相比,明显具有低成本优势。  相似文献   

20.
试验研究玉米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化进程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秸秆还田后,第一个月内分解速度快,分解率达到51.9%,后期分解作用平缓,全年分解率62.7%;同时降低土壤pH值、改善土壤环境、增加微生物数量、提高土壤酶活性、促进土壤有机化进程,有机质含量增加2.8%,速效氮、磷、钾含量分别较对照增加41.54%、14.9%、46.9%。玉米秸秆还田达到增加和更新土壤有机质、培肥地力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