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以大型真菌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踏样调查的方式,对云南省屏边县内大型真菌物种资源进行调查,以期为该地区大型真菌资源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该地区共有319种大型真菌,隶属于子囊菌门和担子菌门的6纲17目50科114属,发现云南新记录3种,分别为半血红丝膜菌(Cortinarius semisanguineus(Fr.) Gillet)、赤杨木层孔菌(Phellinus alni(L.) Quél.)和西伯利亚干酪菌(Tyromyces sibiricus(Penzina&Ryvarden) Spirin)。在科属组成上,优势科为红菇科(Russulaceae)、牛肝菌科(Boletales)、多孔菌科(Polyporaceae)等共9科,含186种,占总种数的58.31%;优势属为红菇属(Russula)、鹅膏菌属(Amanita)、乳菇属(Lactarius)等共17属,含166种,占总种数的52.04%。经研究分析,屏边县大型真菌经济类型丰富,有食用菌82种,药用菌34种,毒菌29种和食药兼用菌10种,其中食用菌种类高达总种数的25.71%。  相似文献   

2.
为厘清玉龙雪山暖温性针叶林大型真菌资源的物种组成,采用样地调查法对玉龙雪山南麓针叶林内的大型真菌与伴生木本植物进行调查与采集。结果表明,有真菌资源22科39属79种,其中毒菌19种,药用菌7种,食用菌46种,还有7种野生菌的资源利用情况不明;红菇科、牛肝菌科和鹅膏菌科为优势科,鹅膏属、牛肝菌属、红菇属和乳菇属为优势属;生态类型包括粪生真菌、木腐真菌、土壤腐生菌、外生菌根菌和真菌共生菌等5类,以外生菌根菌的种数最多;伴生木本植物有14科17属41种。暖温性针叶林内菌类资源与植物种类组成较为丰富,优势类群明显,极具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3.
西藏农牧学院位于青藏高原西南部,孕育了丰富的大型真菌资源。为探明校园内大型真菌的资源状况,以便为科学保护和利用真菌资源提供基础和依据,采用随机踩踏法采集大型真菌并进行鉴定,结果共鉴定出大型真菌150种,隶属于2门5纲12目48科89属,优势科为蘑菇科Agaricaceae、口蘑科Tricholomataceae,优势属为蘑菇属Agaricus、红菇属Russula。通过查证经济价值及生态习性得出,其中有食用菌56种、药用菌11种、食药兼用菌17种、毒菌28种、土生菌83种、木生菌35种、外生菌根菌32种、西藏新记录种22种。  相似文献   

4.
《食用菌》2017,(6)
报道了广西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木生大型真菌92种,隶属于57属30科,其中担子菌50属26科82种;子囊菌7属4科10种。广西新记录种14种。保护区木生大型真菌中,多数为食用菌或药用菌,开发利用潜力大。  相似文献   

5.
对缙云山自然保护区内食用与药用大型真菌资源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保护区内拥有食用与药用菌共32科60属92种,其中食用菌26科46属72种,药用菌24科36属55种;食药双重价值类真菌18科24属35种;腐生真菌70种,菌根菌25种;该区食用与药用真菌十分丰富,具有较大的潜在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在对甘肃省甘南州大型真菌调查过程中发现,丝膜菌属在甘南分布十分广泛。其中有三种丝膜菌是当地居民主要采食的野生食用菌。这三种丝膜菌是蓝丝膜菌、粘腿丝膜菌和青丝膜菌。  相似文献   

7.
报道了江西峰山森林公园的大型真菌87种,隶属25科50属:其中食用菌21种,药用菌21种,毒菌8种,菌根菌12种和木腐菌25种。峰山森林公园的大型真菌按植被类型分为4种群落类型:常绿阔叶林型、常绿针叶林型、常绿针阔竹混交林型、山地灌木林型。  相似文献   

8.
西藏巴松措国家森林公园大型真菌物种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西藏巴松措国家森林公园大型真菌进行采集、鉴定,并对其优势科、属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大型真菌有7纲16目42科64属160种,其中子囊菌有9科13属18种,担子菌33科51属142种。占优势的科有3个,占总科数的7.14%;占优势的属有7个,占总属数的10.94%。按照利用价值可分为食用、药用、毒菌3类,食用菌87种,占总数的54.38%;药用菌20种,占总数的12.5%;毒菌23种,占总数的14.38%;其中未知种39种,占总数的24.38%;西藏新纪录种30种,占总数的18.75%。  相似文献   

9.
秦岭是我国地理南北分界线,是古北界和东洋界物种交汇的区域,是北亚热带和暖温带的过渡地带,生态环境独特,物种资源丰富。此次报道了秦岭中段部分地区(秦岭陕西段)大型真菌资源初步调查结果。通过2008年以来对秦岭中段部分地区大型真菌种质资源的调查,共采集到大型真菌标本500余份,已鉴定出123种,担子菌112种、子囊菌11种。隶属2个亚门、5纲、11目、35科、74属。其中食用菌62种、药用菌21种、外生菌根菌28种、有毒真菌7种、木腐菌18种。  相似文献   

10.
于2019年11-12月,2020年5-9月、11-12月对安顺市市售菌根性食用菌主要来源地进行实地踏查与标本采集,为该地区后续发展特色菌根性菌产业提供参考,为相关部门宣传野生食用菌知识提供依据.经鉴定该地区菌根性大型真菌共62种,隶属于12科21属.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广西锥属树林下大型真菌物种多样性,采用随机踏采法收集标本,共鉴定出大型真菌2门2纲9目19科33属61种,其中子囊菌门1种,担子菌门1纲8目18科32属60种。广西新记录属3个,新记录种28个;单属科14个,寡属科4个,中等科1个;单种科12个,寡种科4个,中等科3个;林下可食用大型真菌22种,有毒大型真菌19种;濒危等级中易危(VU)1种、无危(LC)30种、数据不足(DD)30种。研究为锥属树林下大型真菌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为确保大型真菌的安全食用提供技术保障,为广西红菇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2.
丽江主要经济真菌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丽江市是我国大型真菌资源最午富、产菌时间最长的地区之一,通过实地调查、收集、整理,鉴定出2亚门、4纲、46科、160属大型真菌,其中重点介绍了57种经济价值较大的珍稀食用菌,并简要描述了该菌的生长习性和分布位置,以期为进一步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这一地区的真菌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和开发山东省天蒙山自然保护区野生大型真菌资源,采用随机路线法对该地区的大型真菌资源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对其资源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天蒙山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179种,隶属于52科、101属。其中多孔菌科、伞菌科、红菇科、牛肝菌科为优势科。按经济价值分为食用菌56种,药用菌70种,毒菌16种。  相似文献   

14.
报道了吉林省龙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66属108种。其中子囊菌10种,担子菌98种。根据其食药用价值确定食用菌33种,药用菌19种,食药兼用菌31种,毒菌10种,食毒不明的15种。标本保藏在吉林农业大学菌物标本馆。  相似文献   

15.
为进一步明确历山国家自然保护区野生伞菌类大型真菌资源状况,采用随机踏查法对该地区进行了资源调查和评价,为历山食(药)用真菌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基础资料。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保护区内有伞菌类大型真菌69种,隶属于5目、21科、39属。优势科为红菇科(Russulaceae)、口蘑科(Tricholomataceae),优势属为红菇属(Russula)、丝盖伞属(Inocybe)。地生伞菌类大型真菌56种,木生13种。从经济价值看,保护区内含伞菌类食用菌29种、药用菌3种、食(药)用菌9种、毒菌7种,另有有21种食(药)价值未明。同时,37种为山西省新纪录种,表明以往该地区食用菌资源调查研究相对匮乏,亟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报道了武陵山脉七曜山区大型真菌资源126种,其中食、药用菌105种、毒菌7种,隶属于2亚门9目30科61属.调查发现,该地区大型真菌种类分布于阔叶林中有74种, 针阔混交林中有39种,针叶林中有35种,灌木林中有17种.已调查的大型真菌资源中有外生菌根菌69种,木生菌32种.-  相似文献   

17.
食用菌栽培过程中的几个重要理论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支撑食用菌栽培的几个重要理论问题。通过明确真菌和植物的区别,可从指导思想上彻底认识食用菌作为大型真菌和植物是不相同的,不能按种植农作物和蔬菜等的习惯来栽培食用菌;通过分析食用菌的营养特点,来增加菇农配制食用菌营养基质的科学性,提高栽培效益;通过分析食用菌对环境要求的特点,来提高菇农发菌及出菇管理水平,减少失误;通过分析食用菌生长过程中"烧菌"的内在原因及预防措施,来提高栽培成功率,增加效益。  相似文献   

18.
《食用菌》2020,(5)
采用随机调查法对钱江源国家公园大型真菌资源进行了实地调查,采集标本。结果表明,钱江源国家公园内有大型真菌315种,隶属50科、133属。其中食用菌108种,药用菌122种,毒菌68种。优势科11个,占总科数的22.00%,优势属12个,占总属数的9.02%。钱江源国家公园内真菌资源十分丰富,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9.
贾身茂 《食用菌》2016,(2):81-82
真菌学中的个别概念为物种名称,一般概念为术语。名称和术语中含的"菌"字,读音是存在着不同的。因为"菌"的读音根据现代汉语规范有两个,一个读阴平jūn,释义为"生物的一大类";一个读去声jùn,释义为"蕈"。因此"真菌"的"菌"读阴平jūn,即真菌zhēnjūn","食用菌"的"菌"读去声jùn,即食用菌shíyòng jùn。两者中的菌字读音不同。在真菌学中的众多物种名称和术语中的"菌"字,究竟读什么音,要根据是否属"蕈"有所区分,这些需要认真辨析,正确运用,属于"蕈"(即大型真菌)的物种名称和术语中的"菌"字,都读阴平"jùn",不属于"蕈"(即大型真菌)的菌字都读"jūn"。  相似文献   

20.
贾身茂 《食用菌》2016,(1):68-69
真菌学中的个别概念为物种名称,一般概念为术语。名称和术语中含的"菌"字,读音是存在着不同的。因为"菌"的读音根据现代汉语规范有两个,一个读阴平jūn,释义为"生物的一大类";一个读去声jùn,释义为"蕈"。因此"真菌"的"菌"读阴平jūn,即真菌zhēnjūn","食用菌"的"菌"读去声jùn,即食用菌shíyòng jùn。两者中的菌字读音不同。在真菌学中的众多物种名称和术语中的"菌"字,究竟读什么音,要根据是否属"蕈"有所区分,这些需要认真辨析,正确运用,属于"蕈"(即大型真菌)的物种名称和术语中的"菌"字,都读阴平"jùn",不属于"蕈"(即大型真菌)的菌字都读"jū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