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探讨杏鲍菇多肽对染铅大鼠脑组织钙、铁、锌、镁、铜和锰二价矿物元素含量的影响,选择健康21日龄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即对照组、铅模型组和试验组,铅模型组和试验组饮用0.2%醋酸铅水,试验组饲料中添加2%杏鲍菇多肽。60 d后,利用ICP-MS检测大鼠脑组织二价矿物元素的含量。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染铅大鼠脑组织铅含量显著升高(P0.05),Fe~(2+)、Ca~(2+)、Mg~(2+)和Zn~(2+)含量显著下降(P0.01);饲料中添加杏鲍菇多肽后,染铅大鼠脑组织铅含量显著下降(P0.01),Fe~(2+)、Ca~(2+)、Mg~(2+)和Zn~(2+)含量显著提高(P0.05或P0.01),对Cu~(2+)和Mn~(2+)的含量影响不显著。杏鲍菇多肽对染铅造成的脑组织二价矿物元素失衡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
pH胁迫下杏鲍菇菌丝保护酶的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管道平  黄毅 《食用菌》2003,25(6):6-8
在不同pH胁迫时间下,对杏鲍菇菌丝保护酶超氧化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的动态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低pH胁迫和高pH胁迫下。杏鲍菇菌丝保护酶SOD活性、POD活性和CAT活性都是先升高,后下降;MDA的含量逐渐升高。  相似文献   

3.
以额济纳荒漠典型红砂(Reaumuria soongorica)群落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额济纳旗荒漠盐化环境下红砂自然种群叶片的保护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及其影响因子的分析,了解额济纳荒漠条件对红砂生长发育的影响,以期为野生红砂群落的保护和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在红砂的一个生长季内,随着时间的推移,红砂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呈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最高活性为6.65 U·g-1;丙二醛(MDA)含量呈递增趋势,含量变化为0.012~0.046 μmol·g-1FW;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最低活性为0.002 4 U·g-1·min-1.2年内,红砂叶片中SOD、CAT活性,与平均温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空气相对湿度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MDA含量则正好相反,与平均温度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空气相对湿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P<0.01);各土层土壤含水率(SWC)相关性的试验结果表明,SOD活性与SWC(20~100 cm)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SWC(0~20 cm)呈显著负相关(P<0.05);CAT活性与SWC(20~100 cm)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MDA含量与SWC(0~20 cm)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SWC(40~60 cm)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20~60 cm 土层的土壤含水率对红砂叶片中CAT、SOD活性以及MDA含量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刺芹侧耳(Pleurotus eryngii)多肽对染铅大鼠脑组织损伤的影响,以雄性SD大鼠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基础饲料,蒸馏水)、染铅模型组(基础饲料,0.2%醋酸铅水溶液)和多肽组(添加2%多肽的基础饲料,0.2%醋酸铅水溶液),饲养60d后,观察大鼠脑部海马组织形态变化,测定海马组织中铅含量、camk2a、erk2和homer1mRNA的表达量。结果表明:铅会导致海马组织的细胞数量减少、细胞层变薄、细胞间隙增大、camk2a、erk2和homer1mRNA表达量极显著降低;与染铅模型组相比,多肽组海马组织的铅含量显著降低、细胞数目增多、细胞核变大、细胞间隙缩小,同时海马组织中NMDAR和mGluR5信号通路相关基因camk2a、erk2和homer1mRNA的表达量显著或极显著升高,表明刺芹侧耳多肽可减轻铅对大鼠海马组织的损伤。  相似文献   

5.
汪霖 《北方园艺》2011,(24):80-83
以绣球为试材,采用水培法研究了0(CK)、0.01、0.05、0.1、0.5 g/LNaCl胁迫浓度下绣球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MDA含量、POD活性、SOD活性和CAT活性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叶绿素含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有所下降,MDA含量有升高的趋势;在(0.01~0.05 g/L)低浓度NaCl处理下,保护酶POD活性低于CK,在(0.10~0.50g/L)高浓度NaCl处理下,POD活性高于CK.SOD酶活性显著提高.随着NaCl浓度的增强,在(0.10~0.50 g/L)处理下CAT活性高于CK且显著增加.绣球具有一定的抗NaCl胁迫的能力与喜盐能力.  相似文献   

6.
以榕树(Ficus microcorpa)为试材,研究了冬季低温条件下不同浓度赤霉素(GA3)(0、15、150mg/L)和硫酸铵((NH4)2SO4)(0、20、200g/L)处理15、30、45d对活性氧代谢酶系统的愈创木酚过氧化物酶(G-POD)活性、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A-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非酶系统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经GA3和(NH4)2SO4处理后可保持相对较高的抗氧化酶(POD、CAT、SOD)活性,削弱MDA含量的积累。在低温胁迫下随着GA3浓度的增加,POD活性、CAT活性和SOD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随(NH4)2SO4浓度的增加,POD活性、CAT活性和SOD活性呈增高的趋势,而MDA含量下降。含200g/L(NH4)2SO4的各处理15d后G-POD活性均表现得极为明显,15mg/L GA3+200g/L(NH4)2SO4处理下,AsA-POD活性均达到最高,15mg/L GA3+200g/L(NH4)2SO4处理30d后SOD活性持续上升并达峰值,15mg/L GA3+20g/L(NH4)2SO4处理15d后达到差异极显著水平(P0.01);受GA3和(NH4)2SO4处理后榕树叶片MDA含量逐渐下降,在处理15d时达到最低;且30d和45d处理后整体MDA含量较15d有所升高。  相似文献   

7.
以多年生黑麦草“爱神特2号”种子为试材,采用室内栽培方法,研究了保水剂对草坪草叶片的细胞质膜透性、根系活力、脯氨酸(Pro)、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等生理特性及抗热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胁迫温度和时间的增加,无论添加保水剂与否,草坪草叶片的SOD活性、CAT活性和根系活力持续降低,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持续上升;但在相同胁迫温度和时间下,添加保水剂后,SOD、CAT活性、Pro含量和根系活力均显著升高,MDA含量和叶片相对电导率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8.
珊瑚状猴头菌多糖对大鼠肝抗氧化及代谢调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珊瑚状猴头菌多糖的抗氧化作用和对大鼠肝脏代谢的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多糖干预组和模型组。对照组喂饲基础饲料,多糖干预组(剂量1组、剂量2组)和模型组喂饲高胆固醇饲料,同时多糖干预组(剂量1组、剂量2组)给予多糖灌胃5周,5周后处死大鼠取肝脏。分别测定大鼠肝脏的丙二醛(MDA)含量,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的活力。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别检测大鼠肝脏相关基因表达量:酰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2(ACAT2)、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CAT)。与模型组比较:多糖剂量1组、剂量2组大鼠肝脏的MDA含量显著下降(P〈0.01),T-SOD活力显著升高(P〈0.01),GSH-Px活力显著升高(P〈0.01),CAT活力显著提高(P〈0.01);多糖剂量1组、多糖剂量2组大鼠肝脏的基因表达量ACAT2mRNA显著下降(P〈0.01);LCATmRNA显著升高(P〈0.01)。珊瑚状猴头菌多糖具有显著的抗氧化作用,对大鼠肝脏的代谢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
铜胁迫对费菜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水培的方法,研究不同浓度的Cu2+(801、602、403、204、00μmol/L)在不同时期对费菜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SOD的活性随胁迫时间的延长虽有一定程度的波折,但整体呈下降趋势;低浓度Cu2+(Cu2+240μmol/L)处理下,CAT的活性随处理时间延长呈升高趋势,高浓度Cu2+(Cu2+≥240μmol/L)处理下,CAT酶的活性持续下降;Cu2+浓度为160μmol/L时,SOD和CAT的活性最低,3个时期SOD、CAT酶的活性之间均达到极显著差异;电导率大小随Cu2+浓度的增加而大体升高;随Cu2+浓度增加MDA含量有一定程度的波折,但MDA含量均高于对照;可溶性糖和脯氨酸的含量随Cu2+浓度增加总体呈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10.
以白灵侧耳(Pleurotus tuoliensis)菌株"中农1号"为试材,采用蒽酮比色等方法,测定了4个处理(CK、T1、T2、T3)中保护酶活性、丙二醛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等生理指标,研究了低温诱导白灵侧耳原基形成过程中的生理变化情况,以期为白灵侧耳的实际栽培与生产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各处理的丙二醛(MDA)含量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3种保护酶(SOD、POD、CAT)活性均先升高后降低,其中T1处理中SOD和POD活性最高;T1与T2处理中CAT活性无显著差异,但均显著高于CK(P<0.05);可溶性糖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可溶性糖含量均显著高于CK(P<0.05);各处理中游离脯氨酸含量差异显著(P<0.05),其中T1处理中含量最高.综合分析表明,在低温诱导过程中保护酶活性、丙二醛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等生理指标均有变化,其中保护酶、可溶性蛋白质及游离脯氨酸含量变化较大.  相似文献   

11.
以同源四倍体及其原二倍体黑皮冬瓜为试验材料,对其抗逆性相关指标及同工酶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同源四倍体黑皮冬瓜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在抽蔓期和开花期极显著高于原二倍体(P0.01),果实膨大期略高于原二倍体(P0.05);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抽蔓期和果实膨大期略高于原二倍体(P0.05),开花期略低于原二倍体(P0.05);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在抽蔓期和果实膨大期略高于原二倍体(P0.05),开花期则显著高于原二倍体(P0.05);丙二醛(MDA)含量在抽蔓期略低于原二倍体(P0.05),开花期和果实膨大期极显著低于原二倍体(P0.01);游离脯氨酸(Pro)含量在3个生育期内均略高于原二倍体(P0.05);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在抽蔓期极显著高于原二倍体(P0.01),在开花期和果实膨大期略高于原二倍体(P0.05)。在开花期同源四倍体黑皮冬瓜叶片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和酯酶(EST)同工酶均比原二倍体多1条酶带,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同工酶比原二倍体少2条酶带,且酶带的宽度和着色程度较原二倍体深。同源四倍体黑皮冬瓜植株潜在的抗逆能力优于原二倍体,同源四倍体黑皮冬瓜植株酶的种类与原二倍体相似,但剂量表达量与原二倍体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2.
以萝卜(Raphanus sativus L.)为试验材料,采用室内水培试验,研究不同浓度钴(CoCl2·6H2O)(0.01、0.05、0.10、0.50、1.00 mmol·L~(-1))对80 mmol·L~(-1)NaCl胁迫下萝卜种子萌发和幼苗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为盐渍地萝卜栽培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在NaCl胁迫下添加不同浓度钴后,萝卜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及活力指数均显著高于NaCl胁迫处理。NaCl胁迫的幼苗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增加,添加0.01~0.10 mmol·L~(-1)外源钴有利于增加萝卜幼苗SOD、过氧化物酶(POD)及CAT活性,降低MDA含量。但添加0.50~1.00 mmol·L~(-1)外源钴则降低SOD及CAT活性,提高MDA含量。综上所述,适当浓度(0.01~0.10 mmol·L~(-1))的钴能降低NaCl胁迫对萝卜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提高幼苗抗氧化酶活性,降低MDA累积量,其中,0.10 mmol·L~(-1)外源钴对NaCl胁迫的作用效果最好,而较高浓度(0.50~1.00 mmol·L~(-1))的外源钴反而对萝卜幼苗产生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13.
铅胁迫对小白菜幼苗叶绿素含量和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杜连彩 《中国蔬菜》2008,1(5):17-19
采用在盆栽土壤中浇施铅溶液的方法,研究了外源重金属铅对小白菜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和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小白菜幼苗叶片中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及叶绿素总量随铅胁迫浓度升高而降低;SOD、POD、CAT活性随铅胁迫浓度的升高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MDA含量则随铅胁迫浓度的升高而增加。  相似文献   

14.
刘兵 《中国食用菌》2021,(1):146-149
研究杏鲍菇冻干粉对机体运动的健康调节作用。介绍了鲜杏鲍菇制备杏鲍菇冻干粉工艺,利用大鼠建立非健康模型进行分组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高剂量、中剂量试验组大鼠的体重、Lee’s指数和体脂百分数显著降低(P<0.05);高、中、低剂量3个试验组大鼠血清中的LDL-C、TG、TC、TNF-α、IL-1β水平显著降低(P<0.05);SOD、CAT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合大鼠跑台运动的共同作用,杏鲍菇冻干粉中的生物活性肽等物质,能够控制大鼠运动机体的体重、体脂等指标;具有降低运动机体血脂、血糖指标的作用。分析原因可能是杏鲍菇冻干粉中的生物活性肽等物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钙调素拮抗剂与Ca2+对茄子幼苗抗冷性的影响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高洪波  陈贵林 《园艺学报》2002,29(3):243-246
 研究钙调素(CaM) 拮抗剂W7〔N- (6-aminohexyl)-5-chloro-1-naphthalene sulfonamide〕和Ca2+对茄子幼苗抗冷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 W7 浸种处理显著提高了低温胁迫下茄子幼苗叶片电解质渗透率和MDA 含量, 降低了SOD、CAT活性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 而Ca2+浸种处理显著降低了低温胁迫下叶片电解质渗透率和MDA 含量, 提高了SOD、CAT活性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 说明Ca2+-CaM信使系统在茄子幼苗抗冷调控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以罗汉果幼苗为材料,研究不同强度酸雨(pH值分别为2.5、3.5、4.5、5.6)及对照(蒸馏水,pH值6.8)对罗汉果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模拟酸雨处理罗汉果幼苗中MDA含量随pH值的降低而升高,叶绿素含量、CAT活性显著降低。当pH值大于4.5时,幼苗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随pH值的增大而显著增加,POD和SOD活性随pH值增大而降低;当pH值小于4.5时,可溶性蛋白含量、POD和SOD活性随pH值的减小显著降低。当pH值等于4.5时,罗汉果幼苗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POD和SOD活性最强。CAT、POD、SOD活性与MDA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可溶性蛋白与这3种酶呈极显著正相关,叶绿素含量与POD、SOD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综上所述,中度及以上强度酸雨胁迫会对罗汉果幼苗生理活动产生显著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CO_2加富和短期昼间亚高温对温室嫁接黄瓜生长及叶片保护酶系统的影响,以嫁接黄瓜为试材,设置亚高温、CO_2加富+亚高温、CO_2加富+常温和常温(对照)4个处理,测定了处理后黄瓜株高日变化、最大叶面积日变化、瓜长日变化、小区产量和叶片SOD、POD、CAT活性及MDA含量。结果表明,CO_2加富+亚高温处理除瓜长日变化与CO_2加富+常温处理不显著外,各项生长指标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CO_2加富+亚高温处理黄瓜叶片的SOD、POD、CAT活性均呈现上升趋势,到处理15 d时各酶活性均强于其余处理,MDA含量呈下降趋势,到处理15 d时低于其余处理;亚高温处理黄瓜叶片的SOD、POD、CAT活性均呈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MDA含量呈增加趋势;CO_2加富+常温黄瓜叶片的SOD、POD、CAT活性均高于对照、低于亚高温处理。高温季节CO_2加富时给以亚高温管理,可有效减轻黄瓜叶片细胞膜损伤,显著促进黄瓜植株长势、增加产量。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镉胁迫对银条开花期生理生态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镉胁迫对银条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d浓度的提高,银条叶片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Cd浓度与叶片叶绿素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r=-0.9852**(P0.01);细胞质膜透性、SOD活性均随镉处理浓度的增加显著升高、相关系数分别为r=0.9850**(P0.01)r、=0.9923*(P0.05);MDA含量、POD活性则先升高再降低,与镉浓度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9845**(P0.01)0、.9018*(P0.05)。  相似文献   

19.
以紫花苜蓿"大叶苜蓿""维多利亚""阿尔冈金"为试材,采用土培法,研究了硒胁迫对3种紫花苜蓿叶片酶促防御系统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及丙二醛(MDA)、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00μmol·L-1Se时,硒胁迫显著提高了3种紫花苜蓿叶片SOD、APX、POD、CAT活性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Se为900μmol·L-1时,SOD、APX活性和可溶性蛋白质、MDA含量显著增加,而CAT、POD活性显著降低。不同品种间抗氧化酶活性相比,"大叶苜蓿"抗氧化酶SOD、APX、POD、CAT活性显著高于其它2个苜蓿品种,且差异显著。综合评价表明,"大叶苜蓿"的抗氧化能力最强,其次为"阿尔冈金","维多利亚"苜蓿的抗氧化能力最差。  相似文献   

20.
试验采用水培的方法,研究小白菜在浓度为5 mg/L的铜胁迫下膜透性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铜胁迫5 d时2个小白菜品种细胞膜透性、MDA含量、SOD和POD活性均降低,CAT活性升高。‘上海青’在胁迫15 d时细胞膜透性、MDA含量、SOD和POD活性回升至最高,CAT活性降至最低;‘五月慢’在胁迫15 d时细胞膜透性和MDA含量显著提高,10 d时SOD和POD活性上升至最高,CAT活性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