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豫西南地区羊肚菌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羊肚菌(Morchella esculenta)隶属于子囊亚门盘菌纲盘菌目羊肚菌科羊肚菌属,是一种野生珍稀食用菌,其结构与盘菌相似,上部呈褶皱状,既像个蜂巢,也像个羊肚,因而得名。为了实现羊肚菌栽培的高产和稳产,笔者结合实际对羊肚菌的产地环境、培养基质、生产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技术进行归纳总结,以供参考。1作业道作业道指在羊肚菌生产中用于灌水和操作的畦间通道,也称为畦间距。  相似文献   

2.
正羊肚菌,又名羊肚菜、羊肚蘑、阳雀菌,隶属子囊菌亚门,盘菌纲,盘菌目,羊肚菌科,羊肚菌属。羊肚菌是一类珍稀食用和药用真菌,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科研价值。其营养丰富,味美可口,在国际市场上深受欢迎。羊肚菌的人工栽培技术至今未能完全成功,主要表现在不同地区、不同的栽培方式产量差异很大,笔者通过多年的栽培羊肚菌经验,总结出一套适合上海地区林下栽培羊肚菌的技术要点,为羊肚菌林下栽培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羊肚菌细胞亚显微结构的电镜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羊肚菌又称羊肚蘑,在分类上属于子囊菌亚门,盘菌纲,盘菌目,羊肚菌科,羊肚菌属。营腐生或寄生生活,子囊盘如海绵状或羊肚状,子实层沿子囊盘盖的下陷部分生长。因羊肚菌的营养价值很高,每年有大量野生采集的羊肚菌出口到国外。 对于羊肚菌的研究,我国最早记载于《本草纲目》,至今已有四百年。近年来,人们对羊肚菌的分类、分布、生态和栽培做了大量的深入研究。本文应用电子显微镜技术对羊肚菌子实体细胞亚显微结构进行观察研究,从细胞水平上分析其结构和功能。  相似文献   

4.
平慧芳 《食用菌》2019,(1):56-58
羊肚菌是一类具有悠久文化底蕴的世界性名贵食药用菌,分类学上属于子囊菌亚门,盘菌目羊肚菌科羊肚菌属,富含19种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和矿质元素。羊肚菌原本是一种野生菌,目前虽然有多地报道人工驯化栽培成功,但是栽培难度大,产量不稳定。羊肚菌属于低温型菌类,不同地区的栽培时间要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合理安排。山西太行山地区,栽培季节通常在每年的11月上旬至11月底之间,环境温度低于20℃即可栽培。笔者通过羊肚菌的组织分离、栽培试验、查阅资料总结了如下栽培要点。  相似文献   

5.
羊肚菌别名羊肚菜、阳雀菜、包谷菌,属子囊菌亚门盘菌纲盘菌目羊肚菌科,因其菌盖外观形似羊肚而得名,是一种珍稀食(药)兼用菌,营养丰富,香味独特诱人,含多种氨基酸、糖类、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属高级滋补品,被誉为"菌中之王".羊肚菌市场价格昂贵,人工栽培效益高,有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正>羊肚菌(Mrchella esculenta L.)又名美味羊肚菌,俗称羊雀菌、包谷菌等,系子囊菌亚门、盘菌纲、盘菌目、羊肚菌科(Morchellaceae)、羊肚菌属。羊肚菌是世界上最名贵的食用菌之一,其风味独特,味道鲜美,嫩脆可口,营养极为丰富,堪称山珍极品。现代营养学和医学研究表明,羊肚菌具有补肾、壮阳、补脑、提神的功效,有重要的医疗和保健开发价值。野生羊肚菌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云南、四川、  相似文献   

7.
羊肚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羊肚菌又称羊肚菜、羊肚蘑,日本人称编笠菌,隶属于子囊菌亚门、盘菌纲、盘菌目、羊肚菌科,羊肚菌属,是珍贵食用和药用真菌,在欧洲被认为是仅次于块菌的美味食菌.羊肚菌见于我国最早记载《本草纲目》(1590年)至今已近四百年.在这期间,人们从一般的记载、采食,到它的分布、分类、生态和栽培傲了不少研究.上世纪末主要探讨了种、属问题,本世纪40—50年代初,基本上掌握了羊肚菌营养要求等生理特性,50年代末—60年代中期,美、法等国成功地进行了羊肚菌深层发酵培养,并发展为大规模菌丝发酵工业化生  相似文献   

8.
羊肚菌属(Morchella)隶属于子囊菌亚门(Ascomycotina),盘菌纲(Discomycetes),盘菌目(Pezizales),羊肚菌科(Morchellaceae)。世界上的羊肚菌属有33个种,主要分布于亚洲、欧洲、北美洲及大洋洲等地区。  相似文献   

9.
羊肚菌活性成分及营养保健功能的研究现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羊肚菌(Morchellasp.)是一种野生食用菌,又名美味羊肚菌,俗称羊雀菌、包谷菌等,是子囊菌中有名的食用真菌,属于子囊菌亚门(Ascomycotina)、盘菌纲(Discomycetes)、盘菌目(Pezizales)、马鞍菌科(Helvella-ceac)、羊肚菌属(Morchella)。羊肚菌在我国食用很早,明人潘之恒《广菌谱》、清人袁枚《随园食单》和薛宝辰《素食说略》中均有记载。  相似文献   

10.
圆叶杨林地栽培尖顶羊肚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圆叶杨菌根苗,模仿尖顶羊肚菌自然发育规律和生长环境栽培尖顶羊肚菌,经栽培环境、栽培土壤和栽培季节的选择;通过对圆叶杨繁育技术、尖顶羊肚菌栽培种制作和圆叶杨接种羊肚菌的试验,圆叶杨林地栽培尖顶羊肚菌获得成功。以期实现尖顶羊肚菌资源保护与圆叶杨资源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刘跃鹏  王咪  裴蕾  李波 《北方园艺》2023,(2):153-157
羊肚菌是一种喜湿、低温、好氧型真菌,适宜出菇的湿度、温度范围较窄,一般采用“冬播春收”的栽培模式,一年只能栽培一季。该研究着重针对羊肚菌品种、栽培基质、周年化生产设施建设、母种及栽培种制作、外源营养袋制作及管理、养菌期管理、出菇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阐述,总结出一套利用栽培基质周年化立体栽培羊肚菌技术要点,突破季节、气候等环境对羊肚菌栽培的限制,提高羊肚菌生产的周期和品质。  相似文献   

12.
采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研究羊肚菌土壤真菌群落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技术以土壤微生物群体的基因组DNA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羊肚菌(Morchella sp.)出菇土壤及对照土壤中各种真菌的28S rDNA 基因信息来了解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结果发现,测得的12种真菌中,盘菌纲的有10种,异担子菌纲1种,还有1种未确定.所取2份土样中仅羊肚菌生长土壤中检测出有羊肚菌; 2份样品在优势真菌种群上有一定的区别,盘菌纲真菌群落存在很大的差异,羊肚菌出菇土壤的真菌丰度低于对照,可能与土壤中羊肚菌优势种群对其它种群的抑制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3.
北方地区羊肚菌日光温室栽培难点及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弥补冬季北方地区羊肚菌的市场空白,解决北方地区羊肚菌人工栽培的技术难点,经过多年的实践经验,探索出一套适宜北方地区的羊肚菌日光温室栽培技术,介绍了日光温室人工栽培羊肚菌的品种选择、栽培季节安排、土质要求和栽培流程及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实践证明,该技术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可实现667 m~2产值15.47万元。  相似文献   

14.
根据宜昌地区的气候特点,结合羊肚菌的出菇规律,探索和总结羊肚菌避雨设施化栽培技术。内容涉及生产季节安排和菌种选择、栽培前大田处理、栽培管理、采收与干制加工。采用避雨设施栽培在羊肚菌出菇期间可有效控制土壤水分并降低倒春寒的不利影响,保证羊肚菌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北方大同、朔州、晋中等地,利用暖棚设施进行羊肚菌人工栽培实践。从暖棚设施、菌种制备、整地播种、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护、采收等环节总结并分析暖棚栽培羊肚菌的主要技术措施和要点,为北方地区羊肚菌人工栽培和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露地栽培羊肚菌受自然气候影响极大,为了探索适宜室内栽培的菌株与光照条件,在设施大棚内利用周转筐栽培羊肚菌,研究六妹羊肚菌、梯棱羊肚菌、羊肚菌分离1号、羊肚菌分离2号的出菇情况以及不同遮阴处理对六妹羊肚菌出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六妹羊肚菌的产量最高,每筐子实体朵数为13.4朵,每筐鲜菇质量为150.1 g,鲜菇商品性状较好,菌盖呈塔尖顶形,子实体呈灰黑色、大小适中,单朵鲜质量为11.2 g,菇柄最短,菌盖最长,菌盖最宽位置位于菌盖与菇柄连接处;梯棱羊肚菌的综合表现次于六妹羊肚菌,但优于羊肚菌分离1号和羊肚菌分离2号;盖1层遮阳网的六妹羊肚菌处理可以正常出菇,而不盖遮阳网和盖2层遮阳网的处理均无法正常出菇;因此,利用设施大棚栽培羊肚菌时,可以选择栽培六妹羊肚菌,在棚内加盖1层遮阳网,以保证出菇、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7.
羊肚菌属子囊菌亚门(Ascomycota)盘菌纲(Pezizomycetes)羊肚菌科(Morchellaceae),是羊肚菌属(Morchella)多种菌类子实体的统称[1]。由于其菌盖是一个布满凹陷和棱脊的网状体,形状似羊肚而得名。羊肚菌具有极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含有丰富的人体必须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等营养物质,具有抗肿瘤、抗氧化、降血脂、护肝等功效[2-3]。国内外对羊肚菌的需求量远远大于供应量,价格居高不下,具有很好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榆林北部风沙区野生羊肚菌资源及其生态环境调查、菌种培养和人工栽培技术的探索,初步确定羊肚菌人工栽培管理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9.
摘要:为了提高设施冬闲期的利用率,探索羊肚菌生产新模式,根据樱桃、羊肚菌的生长和生物学特 性,利用11月至翌年4月樱桃过冬管理期,在樱桃树行间套种羊肚菌。从品种选择和羊肚菌菌种制备、设 施条件、栽培管理等方面总结栽培技术,并形成设施樱桃套种羊肚菌的生产模式,实现了667 m2 产鲜羊肚 菌180 kg,产值达3.6万元,较传统栽培667 m2 净增效益3万元。  相似文献   

20.
正河南省卢氏县九龙实业有限公司在三门峡市陕州区东凡村苹果树行间套种羊肚菌,探索出了一条适合当地特点的农业高效生态循环经济模式。该模式利用苹果枝栽培羊肚菌,羊肚菌废料还田培肥地力。羊肚菌10月份栽培,次年4月份收获完毕;果园管理5月份开始,10月份采收结束。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