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研究杏鲍菇菌丝体中多糖的提取工艺,通过单因子试验,分析醇析条件、菌丝体破碎方法和浸提条件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利用正交试验对浸提温度、浸提时间和料液比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多糖得率的主次因子依次为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料液比。最优提取条件为:3倍体积95%乙醇沉淀8 h以上,超声波处理10 min,浸提温度97℃,浸提时间2 h,料液比1∶8。在应用最佳工艺时的杏鲍菇的多糖得率为6.52%。  相似文献   

2.
对灰树花液体发酵及多糖提取相关工艺进行优化研究。试验优选后的发酵培养基配方为豆饼粉0.75%,玉米粉2.5%,葡萄糖2.5%,蛋白胨1%,KH_2PO_40.1%,MgSO_4 0.05%,VB_1 0.001%,水1000 m L,p H自然。接种量10%,140 r/min,26℃培养,100 L罐发酵120 h,灰树花菌丝体生物量为21.97 g/L,灰树花粗多糖的总产率达到3.29 g/L。灰树花多糖提取方法的比较,结果表明采取超声辅助结合水提法提取灰树花粗多糖,效果较好:在料液比1∶10,25℃超声提取30 min后,进行水提;温度100℃,提取1.5 h,浓缩后醇沉制备粗多糖提取物。试验中粗多糖的提取率达到85%,提取物中粗多糖纯度达到65%。  相似文献   

3.
荷叶离褶伞是一种具有药用功能的名贵珍稀食用菌。本试验以液体深层发酵法培养荷叶离褶伞,采用热水浸提法从菌丝体中提取多糖,用硫酸一苯酚法显色,在540nm处运用分光光度计测其吸光度值,计算多糖提取率;利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离褶伞菌丝体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并对其还原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影响荷叶离褶伞菌丝体多糖提取率因素的主次关系是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荷叶离褶伞菌丝体多糖提取最优工艺条件是粉碎度100目、浸提温度90℃、料水比l:80(g·mL^-1)、浸提时间2h、添加3倍95%乙醇醇沉。苯酚一硫酸法测定此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下粗多糖得率可达4.23%。多糖的还原能力均随着多糖质量浓度的提高而提高,与抗坏血酸Vc相比,荷叶离褶伞多糖的还原力较弱。  相似文献   

4.
对卫星灵芝2号菌株的液体深层发酵培养基及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发酵培养基为:葡萄糖3%,豆饼粉1.5%,酵母膏1%,磷酸二氢钾0.1%,硫酸镁0.05%,VB11片/L,pH6.0。最佳摇瓶发酵条件为:发酵周期48h、接种量10%,装液量100mL,摇床转速180r/min,温度29℃,初始pH6.0。发酵条件优化后,菌丝体干重可达1.63g/100mL。  相似文献   

5.
用发酵法培养大白菇菌丝体,并对菌丝体进行多糖提取工艺优化试验.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方法,测定粗多糖含量,摸索大白菇菌丝体多糖提取的最佳时间、温度、料液比、提取次数、浸提液最终浓度.结果表明:大白菇菌丝体多糖提取的最佳条件为:浸提液浓度80%,浸提时间1h,浸提温度25℃,浸提比为1:50.  相似文献   

6.
以水提醇沉的方法得到的云芝液体发酵菌丝体粗多糖为原料,通过酶解法去除淀粉的研究,为今后云芝菌丝体粗多糖的进一步分离纯化提供了条件。试验选取酶用量、温度、pH、酶解时间为参数。采用正交试验优化酶解法去除云芝菌丝体粗多糖中淀粉的最佳工艺参数研究,结果表明:耐高温α-淀粉酶在加酶量1 mg/g、pH6.5、温度100℃、酶解时间40 min;糖化酶在加酶量40 mg/g、pH4.5、温度60℃、酶解时间2 h的条件下,能明显酶解去除云芝菌丝体粗多糖中的淀粉。  相似文献   

7.
以金针菇杂交菌种F19为试材,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非营养因子对金针菇液体发酵多糖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金针菇F19液体发酵多糖产量收率最好的非营养因子发酵条件为菌龄48 h、接种量10%、起始pH 7.5、发酵温度26℃、摇床转速130 r/min、发酵时间7.5 d。  相似文献   

8.
赤芝G2深层发酵优化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菌丝体生物量为主要指标,研究了发酵培养基中不同碳源、氮源、C/N比、无机元素等营养因子和接种量、装液量、初始pH、转速等非营养因素对赤芝G2菌丝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赤芝G2规模发酵最适培养基配方为:豆饼粉2%,玉米粉3%,KH2PO40.1%和MgSO40.05%。发酵76h,菌丝体生物量最高(1.15g/100mL);发酵62h,胞内多糖含量最高(22.15%);发酵60h,胞外多糖含量最高(3.16%)。赤芝G2菌丝深层发酵的优化条件为:起始pH自然,种子液摇瓶装量40%,规模培养装液量20%,接种量10%,发酵培养时间76h。  相似文献   

9.
探讨了广东封开的一种野生可食性红菇―美红菇(RussulapuellarisPr.)[1]摇瓶发酵培养条件对菌丝体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红菇菌丝体液体发酵的最适培养温度为28℃,培养基最适初始pH值为7.0,最适装液量为50mL/250mL三角瓶,最适摇床转速为180rpm,接种量在(4~10)mL/100mL的范围内对菌丝体生长的影响不显著,最适培养时间为84h。  相似文献   

10.
应用液体摇瓶培养法,以菌球的生物量为参考标准,通过对不同起始pH值、培养周期、装液量、摇床转速、温度和接种量的试验研究,筛选出杏鲍菇液体菌种的最佳培养条件。结果表明,装液量为80 ml/250 ml,接种量为10%,起始pH值为6~7,摇床转速为150 r/min,温度为25℃时,摇瓶发酵培养6 d,杏鲍菇的液体菌种生长情况最佳。  相似文献   

11.
以日本灵芝为材料,研究了发酵过程中各个因素对灵芝酸产量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提高灵芝酸产量的最佳发酵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发酵条件为:接种量14%,装液量100 mL/500mL,培养温度25℃,摇床转速140 r/min,初始pH 6.5。  相似文献   

12.
以菌丝体生物量和总糖含量为指标,对影响裂蹄木层孔菌(Phellinus linteus)深层培养的3个工艺条件(摇瓶的装液量、接种量、转速)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优培养条件为装液量150 mL/250 mL、接种量20%、转速160 r/min,此条件下菌丝体生物量为1.10 g/100 mL,总糖含量为77.6 mg/g.  相似文献   

13.
正交法优化三种灰树花多糖提取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正交法,对传统热水浸提法,超声辅助水提法及微波辅助水提法的灰树花多糖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热水浸提法的最佳工艺为pH值75,料水比为1:20,提取温度为100℃,提取时间为4h,醇沉浓度为95%。超声辅助热水授提法的最佳条件为:超声功率400W,超声时间6min,浸提时间2h,应用超声波可提高灰树花多糖提取率13.56%。微波辅助热水浸提法的最佳条件:高功率,微波时间4min,水提2h,可使灰树花多糖提取率升高29.52%。  相似文献   

14.
采用正交试验,对影响灵芝多糖提取的4个主要因素(料水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醇析浓度)进行了最佳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提取灵芝子实体粗多糖采用水提醇沉法,最优工艺条件为:料水比1∶50,提取温度90℃,提取2次,每次提取2h,90%乙醇醇析,3000r/min离心30 min取沉淀,sevage法除游离蛋白,离心取上层液即为灵芝粗多糖溶液。苯酚-硫酸法测定灵芝子实体粗多糖含量约为0.734%,这一含量在全国灵芝子实体多糖含量中处于中等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5.
金针菇保键饮料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金针菇为原料,用经驯化的嗜酸乳杆菌发酵制成乳酸发酵金针菇饮料。通过正交试验和感观评定,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接种量6%,发酵温度37℃,培养时间12h,蔗糖5%,复合稳定剂0.22%,杀菌条件85℃,15min,苹果香精加入量为0.01‰。  相似文献   

16.
桑黄菌液体发酵培养基及发酵条件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桑黄菌在发酵过程中菌丝体及胞内外多糖产量变化趋势,碳源、氮源以及接种量、摇床转速、温度和pH值等因素对桑黄菌液体深层发酵菌丝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粉为最佳碳源,豆饼粉为最佳氮源,优化培养基配方为:玉米粉4.0%、豆饼0.5%、KH2PO40.1%、MgSO4.7H2O0.05%;最适菌丝体生长的液体发酵条件:培养温度26℃,摇瓶转速130rpm,pH值6.5,接种量15% ̄20%,培养时间7d。  相似文献   

17.
以苯酚硫酸法作为灵芝多糖的测定方法,研究了从固体发酵灵芝菌丝体中提取水溶性多糖的工艺,对浸提过程中的温度、时间、固液比及提取次数4个因素进行了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并利用Sephadex G-100凝胶色谱法和薄层层析法对主要组分GLPI进行了分子量测定和单糖分析。结果表明,灵芝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浸提温度95℃,浸提时间40min,固液比1:20和提取次数为2次;GLP1分子量约为179900,初步判断为甘露聚糖。  相似文献   

18.
对经过液体发酵得到的红汁乳菇菌丝体中的多糖进行提取,并选用了响应曲面法对其多糖的提取工艺做了分析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多糖提取工艺为提取时间为34.0 min,料液比为1:35.2,提取温度为39.5℃时,红汁乳菇中多糖的提取率能最大达到6.61%。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羊肚菌(Morchella esculenta)在液体发酵过程中不同培养条件(装液量、接种量、初始p H值、培养时间)对菌丝体生物量的影响。采用L9(34)正交设计法对羊肚菌发酵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了其液体发酵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羊肚菌液体发酵的最优培养条件为初始p H 6.0,装液量100m L/300m L三角瓶,接种量10%,旋转频率140 r·min~(-1),25℃恒温培养120 h。  相似文献   

20.
N~+离子束诱变杏鲍菇菌株液体培养条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菌丝生物量为指标,对杏鲍菇出发菌株Xck和经过N~+离子束诱变后筛选得到的耐高温菌株X072进行发酵试验,其优化的液体培养条件为:出发菌株Xck装液量100 ml/250 ml,初始pH值5~6,培养温度25℃,摇瓶转速200 r/min,培养时间240h;耐高温菌株X072装液量100ml/250 ml,初始pH值5~7,培养温度30℃,摇瓶转速200 r/min,培养时间192 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