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我国现行食用菌标准情况进行了整理分析,并针对目前我国食用菌标准化及标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农业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食用菌相关标准,生产和加工食用菌产品已不再无章可循。食用菌产品是否绿色,是否符合国内、国际相关标准,直接影响到食用菌企业的产品销量及出口量,与其经济效益密切相关。因此,实施绿色食用菌的标准化生产已不仅仅是食用菌行业的热点话题,而且已成为共识。实施绿色食用菌的标准化生产成为食用菌产业化的必由之路。现以滑菇为栽培对象,参照食用菌生产相关标准介绍其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操作流程。  相似文献   

3.
药用菌产品:保健品或/和药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食用菌产品(食用菌提取物产品)的功效已被反复验证,其中一些甚至做了人体实验,但这些产品作用机理尚不明确.食用菌产品功效研究所使用的方法主要涉及两种,一种是首先从食用菌中分离活性成分(多糖、凝集素、三萜和真菌免疫蛋白)并测定其活性,然后将活性成分精深加工或纯化后上市,如从食药用菌香菇中提取的香菇多糖.这种方法适用于研究某单一食用菌提取物对于某一具体病情的治疗效果,例如治疗癌症或中风.通过这种方法研制的产品可作为处方药销售.另一种是以从总体上能够改善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化合物群体为研究对象.这些由几种不同化合物组成的复合群体共同发挥食用菌有益作用,可用作保健品.药用菌产品的药效是食用菌中含有的几种不同类型化合物的共同作用结果,如多糖、凝集素、三萜和真菌免疫蛋白等,这些化合物包括可能尚未被认知的化合物在内共同在食用菌抗癌、抗肿瘤、抗病毒、抗菌和免疫调节等功效中发挥作用.因此,食用菌保健作用实质是基于不同化合物的协同效应.由于绝大多数现有的食用菌产品不是单一组分,而是几种化合物的组合(粗提物),因此,有关食用菌保健品性能的研究应该侧重于其功能与食用菌中发现的化合物群体间相互作用的探讨,即应首先考虑食用菌粗提物(化合物组合)总作用效果,然后再探知单个成分在药效中的贡献.不同批次粗提物总化学组成和活性物质活性水平的稳定性,可以通过测定其中1、2种主要组分来规范.这是确保不同批次产品处方剂量均一所必需的.因此,不同批次产品各自达到预期治疗效果所需的活性成分最小剂量是相同的,比如不同批次圣约翰草提取物产品可以通过测定其主要活性成分-金丝桃素来规范.现有的食用菌粗提物生产尚未涉及此项要求,但这样的有科学依据的生产规范将有助于增强对药用菌产品的认知和对产品质量的控制.  相似文献   

4.
简述我国食用菌标准化及实施标准中监管不力的状况,突出论述了食用菌术语标准实施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并引用了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与国家有关部门对审定术语的原则及使用术语的规定。对“真菌”、“蘑菇”以及“食用菌”三个学科领头术语的有关争议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食用菌农药残留控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食用菌快速发展,食用菌病虫害时有发生,为控制农药残留量,确保食用菌产品质量安全,试验选择了16种农药,以喷施、覆土、拌土3种方式,在1000倍~3000倍的剂量下防治病虫害,检测试验地产品的农药残留量,均未超过国内或国际限量标准,该研究结果为菇农进行食用菌病虫害防治和出菇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持。建议进一步规范农药使用方法,完善产品质量标准,确保食用菌产品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6.
系统分析了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指出了当前食用菌营销存在的问题及障碍。针对这些问题,系统讨论了食用菌电子商务的线上线下营销策略。利用电子商务解决食用菌的营销策略能够有效提升市场占有率、树立产品品牌形象、提高我国食用菌产品和企业的国际地位。  相似文献   

7.
杨慧 《中国食用菌》2020,(1):93-95,98
为了优化食用菌产品和销售管理,在分析我国食用菌企业成本管控现状的基础上,详细讨论了食用菌产品的运输、仓储和配送等物流成本的管控问题,给出了食用菌产品的销售优化的若干策略。对我国食用菌产品销售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中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发展趋势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食用菌工厂化生产4个特点和优势,从食用菌工厂化发展进程,工厂化生产的品种、规模、技术水平,分析我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现状。提出我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发展思路及相关建议,包括项目系统风险的防范,科研系统的技术支撑,社会化分工与产品标准的建立,配套设备的开发,以及人才培养等。  相似文献   

9.
我国食用菌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现状和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制度的起源以及如何申报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分析了我国食用菌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阐述了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对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发展有机食用菌产业应对国际贸易技术壁垒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世界贸易非关税壁垒(技术壁垒)已成为阻碍我国食用菌产品出口的重要因素,大力发展有机食用菌业,生产有机食用菌产品,是满足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要求,打破贸易技术性壁垒、稳定并扩大食用菌产品出口的重要举 ,也是食用菌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食用菌产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近年来,不管是生产总量,还是贸易总量均具世界首位。但是随着国际市场环境的变化和食用菌贸易的持续发展,食用菌产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和食用菌的产品结构特征之间的矛盾愈发明显,严重阻碍了我国食用菌产业在国际范围内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对食用菌产品贸易发展及出口结构现状进行了全面的介绍,通过各项指标评价我国食用菌产业的竞争力,旨在促进我国食用菌产品的出口。  相似文献   

12.
食用菌加工产品发展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阐述了食用菌加工产品的营养价值,并对目前已有的食用菌深加工的产品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3.
我国食用菌中文名称混乱,同种食用菌有较多的中文异名存在,混乱的食用菌中文名称给贸易流通带来了极大不便,阻碍了食用菌产业发展。本文以GBT12728-2006食用菌术语为标准,整理规范了云南几种常见食用菌中文名称,以便为食用菌的科学研究及贸易流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浙江食用菌》2008,(4):4-6
我国食用菌生产方式较为落后,目前,仍以千家万户农民以“手工作坊”式种植栽培为主,食用菌产品生产很难做到从源头抓起,建立可追溯的生产履历制度和食品安全保障体系,致使我国食用菌产品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食用菌出口面临严重的挑战和困境。1背景介绍1.1欧盟对蘑菇中“多菌灵”的限量标准2007年7月3日,从驻汉堡领馆经商室和德国进口商处获悉,欧盟于2007年2月27日的官方公报(Commission Directive2007/12/EC)修改了农药“多菌灵”在食用菌中的最大残留限量标准,由1mg/kg提高到0.1mg/kg。“多菌灵”在我国食用菌(蘑菇、香菇)栽培中广泛使用。目前,根据德方检测,我输德脱水蘑菇样品的“多菌灵”残留量都在1~10mg/kg,达不到欧盟标准。2008年的蘑菇出口旺季将在冬季到来,如果不能有效突破此标准壁垒,对欧盟的蘑菇罐头出口将在配额限制和技术壁垒的双重打压下遭受重创。1.2日本对干香菇中二氧化硫的限量标准自2007年4月份以来,我国干香菇产品已连续6例因二氧化硫超标被日本厚生省通报。日本“肯定列表”制度对干香菇的二氧化硫最高限量标准为30mg/kg。但中、日学者都研究发现,香菇中自然香...  相似文献   

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2012)(以下简称新标准)于2013年3月1日起实施,该标准是我国监管食品中农药残留的唯一强制性国家标准。食用菌作为主要农产品首次单列一类,涉及到食用菌产品的农药最大残留限量17项、农药23种。食品安全标准是食品法律法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技术手段。为全面贯彻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进一步提升食用菌质量安全水平,现将新标准中有关食用菌内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我国食用菌的物流现状,并结合食用菌的特性进行研究后发现,致使我国食用菌产品供应链物流发展水平较低的原因主要在于物流网络的流通过程不通畅,在当前信息化技术日益发展的当下,将物联网理念充分应用于食用菌供应链物流网络的智能化建设与管理中,可促进食用菌产业的发展,从而促进食用菌养殖地区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7.
2008—2021年中国食用菌工厂化企业数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2012年达到峰值788家。概述目前中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发展表现“三集中”特点:随着企业数量减少、企业规模扩大,产能向大企业集中;生产企业区域集中;工厂化企业生产品种集中。分析主要工厂化栽培品种金针菇、杏鲍菇、双孢蘑菇、真姬菇、香菇等产量、企业规模等发展现状,并与日本进行比较。指出我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整体面临的问题有:市场价格整体下行,生产企业盈利堪忧;产品集中、同质化严重且生产工艺技术储备不足;自主菌种研发能力不足,新型栽培基质开发乏力;设备老化严重,产品精深加工不足等。提出注重科技创新,建立工厂化菌种扩繁质量控制标准,注重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建设等对策。  相似文献   

18.
该研究阐述了我国食用菌标准的发展现状,分析了食用菌标准存在的问题,并为食用菌产业发展提出标准体系框架,以期为深入研究、制定食用菌标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白丽  张润清  赵邦宏 《北方园艺》2015,(10):162-165
通过对我国食用菌生产贸易现状的分析,剖析了我国食用菌产品出口的商品结构和市场结构,并运用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等指标对2003—2012年我国食用菌及食用菌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测算和比较。结果表明:我国不同品目食用菌产品出口结构和竞争力差异较大,经过简单加工处理的干食用菌、暂时保藏的食用菌和食用菌罐头表现了较强的竞争优势,而鲜冷食用菌的国际竞争力较弱。为了提高食用菌产品出口竞争力,提出了发展鲜冷食用菌出口及调整出口结构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针对食用菌产品出口贸易的不断发展,国外很多国家开始对我国食用菌出口产品质量提出多种贸易措施的背景下,对我国食用菌产品出口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现状做出简要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我国食用菌出口贸易发展出路进行重点分析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