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汪美蓉  凌跃进 《内陆水产》2007,32(10):13-14
养虾先养水,水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虾蟹的健康生长甚至养殖成败。因此,明辨水色优劣,加强水质维护和调理在虾蟹养殖生产中(特别是中后期)显得尤为重要。笔者根据多年技术服务的经验,现将虾蟹养殖中  相似文献   

2.
初春3月,江苏南北不同区域的虾蟹养殖户开始忙碌起来。“养鱼先养水,养水先养藻”。初春养殖水体生态的构建非常重要,藻相的培育尤为关键,其关系到水体中的溶氧、营养、pH及生态平衡等多方面因素。江苏绿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技术人员近年来在江苏不同养殖区域的水质调控实战显示,养殖前期的水质调控主要集中在藻相的培养上。  相似文献   

3.
<正>虾蟹贝海水池塘综合养殖是根据不同养殖生物间的共生互补原理,利用自然界物质循环系统,在一定的养殖空间区域内,通过相应的技术和管理措施,使不同生物在同一环境中共同生长,实现生态平衡,提高养殖效益的一种复合生态养殖方式。通过对原有海水池塘进行精深改造,实行虾蟹贝生态健康养殖,水中养虾,水底养蟹,底泥养贝,虾蟹残饵、粪便肥水,水的肥力催  相似文献   

4.
信息集萃     
江苏研制成功海水虾蟹类养殖水质改良专用微生态制剂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针对海水虾蟹类养殖水质环境中污染物的特点,筛选出一种对海水养殖水质环境具有良好改良作用的修复菌,并进行了菌种放大工艺的研究,获得了海水虾蟹类养殖专用微生态水质改良剂。该水质改良剂对海水脊尾白虾  相似文献   

5.
“养虾先养水,养水先养底”,可见水质和底质的调控在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的重要性。但水质和底质的调控也恰恰是养殖户最头疼的问题,他们想通过各种手段和使用各种水质调节剂来达到一个满意的养殖水环境,结果却往往不尽人意。在广东,南美白对虾的养殖往往是一年养两季,因此,年初放苗前的清塘以及肥水等各项工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着今年养殖的成功与否。特别是晒塘和清塘,它们是水质和底质调控的基础,我们应当正确、合理的进行。本文欲从养殖的初期阶段来探讨水质和底质管理的细节,以达到一个较好的养殖水环境。  相似文献   

6.
虾、蟹养殖在名特优水产品养殖中占有相当地位,夏天高温季节,虾蟹摄食旺盛、生长迅速,是整个养殖过程中最关键的阶段,在这一季节务必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水质管理 水产养殖以养水为本,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养殖生产的成败。夏季养殖水质不宜过肥,否则一方面容易浮头,另一方面容易生青泥苔。为调节水质,每 7~ 10 d换 1次水,每次加水 20~ 30 cm,水位加深到 1.2 m,透明度 30~ 40 cm。高温时池水易偏酸性,可每隔半月每 667 m2用 10 kg生石灰化浆全池泼洒,这样既可调节水的酸碱度,为虾蟹补充钙质,促进脱壳。 2投饵…  相似文献   

7.
《科学养鱼》2006,(12):84-84
影响水产养殖效果的几大要素依次是:水质、饲料、疾病、应激。一、水质俗话说:“养鱼先养水”。要想取得水产养殖成功,最关键的是将水质调控做到位。而水质调控的关键是:溶解氧、水温、氨氮、亚硝酸氨、有机物等。1.水的肥度:水的肥度是水产养殖最关键的因素。水的肥度主要是指  相似文献   

8.
水是鱼类的生活环境,养鱼先要养好水.强化生态健康养殖理念,实现"以养鱼为中心"向"以养水为中心"的方式转变和提升,认识水质类型是非常必要的.池塘养殖中常见的水质类型有四种,即瘦水水质、肥水水质、老水水质和转水水质,尤其是瘦水水质往往会被人们误认为好水而忽视管理,造成鱼类处于长期的缺氧状态而影响生产和效益.  相似文献   

9.
水产养殖的关键在于养水,养水的根本在于降解养殖代谢产物,调节水质,营造良好养殖水环境。对虾养殖水环境无公害高效调控系列技术是遵循对虾生态生理特性和养殖池塘生态特点,应对当前养殖环境污染、病害频繁发生、质量安全隐患等因素所提出的。其技术模式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0.
水草只种不管,不但不能发挥水草在虾蟹池塘养殖生产中的作用,而且大面积腐败的水草会污染水质,严重时造成河蟹死亡."蟹大小,看水草"、"养好一塘蟹,种好、管好一塘草"、"要想蟹病少,赶快种水草",这些都证明了水草在虾蟹养殖生产中的重要性.虾蟹养殖好坏跟水草栽培与管理关系极大,根据多年来虾蟹池塘养殖水草管理生产实践,虾蟹养殖前期要种好草,中期要护好草,后期要保好草.现浅析昆山市虾蟹池塘养殖水草管理常见问题及处理对策,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池塘是一个封闭的养殖水体,其水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养殖的成败。养鱼、养虾先要养水。优化池塘的养殖环境,必须从培水期做起,对水质进行综合调控,定向培育天然饵料,活化水体底质,提高水体的载氧量,充分利用池塘的条件,使水体不间断流动运转,消除溶解氧、温度分层,均匀混合水体,为鱼虾苗早期生长营造一个稳定的环境。  相似文献   

12.
对虾养殖的清塘与肥水,是养虾各环节中最为关键的一环,但往往被人忽略,不少养殖认为这很简单,不用哕嗦,当遇到了水质环境变化了,都埋怨天气不好,问题是技术不到位,按老办法养殖,结果天气反常了束手无策,今年为何大部分在早造失败了,就是没有真正掌握好养水这个关键点。养好水必须清塘要彻底,也是对虾健康养殖生产最基本的程序,这里再谈一下为什么要彻底清塘,如果清塘不彻底,就会容易给养虾带来致病的不良环境,直接影响整造虾水体的水质稳定。养虾早期肥水搞不好,虾苗的基础饵料贫乏,成活率低、生长慢、养虾中、后期水色调节不过关,水质易受底质等因素影响造成水质不稳定,难以给对虾造就一个稳定的生活环境,当然虾就会病和死亡。  相似文献   

13.
克氏原螯虾养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建清 《水产养殖》2009,30(5):41-43
第四讲 克氏原螯虾池塘主养技术 池塘主养克氏原螫虾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养殖模式,由于其养殖技术和传统的虾蟹主养技术接近,普遍受广大养殖户应用,但克氏原螯虾毕竟与其他虾蟹的生活习性不同,养殖技术也就有较大的差异,其主要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14.
广东省中山市南朗镇东临珠江口,沿海围垦滩涂有10万亩,咸淡水交汇,滩涂养殖条件得天独厚.水产养殖大户许华鉴独具慧眼,将崖口村将军南围1000亩滩涂和茅琅沙河道浅海区400亩海域辟作生蚝养殖基地,以蚝塘搭棚和浅海浮排延绳吊养相结合的方法养殖生蚝,还混养鱼虾蟹,一围养"四鲜",走出一条增收致富路.  相似文献   

15.
<正>人们常说"养鱼即养水",可见养殖环境的优劣是决定水产养殖成败的关键,良好的养殖环境给水产养殖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大量的高密度养殖,如缺乏科学管理,往往使水质恶化,导致水产品价值降低。  相似文献   

16.
虾池底质污染是对虾养殖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底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水质,只有底质好,才有水质好,“养水先改底”。  相似文献   

17.
《水产养殖》2012,(10):5-5
2012年8月,在江苏省水产三项更新工程项目(PJ2010-51)的支持下,由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研发的海水虾蟹类养殖专用微生态水质改良剂研发成功。该技术针对海水虾蟹类养殖水质环境中污染物的特点,筛选出一种对海水养殖水质环境具有良好改良作用的修复菌,并进行了菌种放大工  相似文献   

18.
一、轮作换茬  俗话说得好:“一年养大蟹,二年养中蟹、三年养小蟹,”同时蟹质量也随之下降,通过轮作换茬可以改变以上缺陷。一般三年换两头,尤其原是老鱼池淤泥较厚,必须进行改造,再加上本身污染严重,病虫害屡治无效,此时更显示出轮作换茬的重要性。  二、改放养模式  随着水产养殖面积和养殖总量不断扩大,单单生产一种水产品风险增大,通过放养模式的改变,如鱼蟹混养、虾蟹混养、鱼虾蟹混养等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双佳,关键是选择哪种混养模式。 2000年我们在对本镇 5000亩鱼虾蟹混养池塘调查中发现,不仅鱼病少,而且蟹…  相似文献   

19.
南美白对虾养殖60 d后,也即到了养殖后期,在做好水质调控的同时,重点是改良虾池底质环境。底质的好坏直接影响水质,通常人们是通过水质的变化再知道底质的变化,改善底质是改善水质的基础。病原通过池底的有机污染物生长繁殖,再通过水体扩散传播。因此,养水先改底。  相似文献   

20.
罗氏沼虾池水质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学洪 《水产养殖》2009,30(11):29-30
养虾首先是养水,养出一池好水是养虾成败的关键。科学地讲良好的水质就是要达到水相、藻相和菌相的平衡,为养殖虾健康快速生长营造良好的养殖水域环境。根据几年来的养殖体会,总结了罗氏沼虾养殖中的水质管理技术要点,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