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我们观测了萘乙酸(NAA)、吲哚乙酸(IAA)、吲哚丁酸(IBA)及赤霉素(GA)等生长激素,对平菇菌丝、子实体生长和品质的影响。现整理如下,供有关方面参考。 (一)对菌丝体生长的影响:在PDA培养基中,2ppm的萘乙酸和吲哚丁酸可明显促进菌丝生长,增长率达5~7%,而吲哚乙酸和赤霉素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大于2ppm吲哚乙酸的抑制作用最强。在木屑培养基中,1ppm的各种生长激素都能不同程度地促进菌丝生长,5ppm的萘乙酸和吲哚丁酸效果最好,菌丝率增长可达7~10%。大于1ppm的吲哚乙酸和赤霉素有抑制作用。木屑培养  相似文献   

2.
为培育健壮的黄瓜幼苗,解决黄瓜冬春季穴盘育苗存在的幼苗徒长、质量差等问题,本试验采用药液浸种的方法,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剂1.2%吲哚丁酸水剂、5%萘乙酸可溶液剂、5%吲哚丁酸·萘乙酸可溶液剂和0.01%28-高芸薹素内酯可溶液剂对黄瓜幼苗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2%吲哚丁酸水剂10 mg/kg在25℃下浸种48 h后,能显著促进黄瓜根系生长,提高幼苗壮苗指数,壮苗指数增加率为39.73%。本研究为培育优质黄瓜秧苗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采用不同浓度的吲哚丁酸(IBA)、赤霉素(GA3)、6-苄氨基嘌呤(6-BA)、乙烯利等4种生长调节物质对水枸子种子进行发芽培养研究。结果表明:4种生长调节物质均可显著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吲哚丁酸(IBA)、赤霉素(GA3)、6-苄氨基嘌呤(6-BA)、乙烯利促进水栒子种子发芽的最佳浓度分别为50、150、20、250 mg/L,综合比较认为20 mg/L的6-BA处理对水栒子种子的处理最好。  相似文献   

4.
乙烯利是一种微效生长抑制剂,用500ppm处理黄瓜幼苗,使其茎的伸长,茎粗的增加和叶面积的扩展均受到严重抑制,茎叶,根干鲜重明显小于对照,经过乙烯利处理的黄瓜幼苗趋向于老化苗,用赤霉素喷叶处理老化苗,有效地逆转了乙烯利对幼苗形态的影响,使逆转苗更趋向于壮菌指标,在赤霉素的三种浓度中,10ppm的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不同植物激素处理对东北山梅花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赤霉素、奈乙酸和吲哚乙酸对东北山梅花种子进行浸种处理,结果表明:奈乙酸和吲哚乙酸对东北山梅花种子发茅有明显促进作用,它们的最适浓度分别为40mg/L和20mg/L,吲哚乙酸的处理效果最好。植物激素的不同浸种时间对东北山梅花种子发芽也有明显影响,奈乙酸和吲哚乙酸的最佳浸种时间分别为24h和50h。  相似文献   

6.
通过探讨不同温度、不同浸种时间的催芽效果,以及光照、激素对催芽的影响,明确了影响秋莴笋种子发芽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其次是光照和浸种时间。采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或乙烯利溶液浸种,有利促进种子的发芽。因此,高温期必须采用低温见光催芽或激素见光催芽。  相似文献   

7.
用赤霉素500、1000ppm浸种未引起枳幼苗游离氨基酸种类的变化,但1000ppm的处理导致各游离氨基酸含量普遍增加,特别是天门冬氨酸、谷氨酸、丙氨酸和脯氨酸等的增加尤为明显。文中对游离氨基酸的增加与赤霉素促进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以"翠玉特早王"西葫芦幼苗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水杨酸(SA)浸种对西葫芦幼苗生长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清水浸种相比,0.25~1.00mmol/L的SA浸种能不同程度地增加西葫芦幼苗的株高、叶面积、地上部分鲜重、总根数、总根长、根系鲜重及根冠比,而4.00mmol/L的SA浸种时各项指标均降低;0.50~2.00mmol/L SA浸种能使西葫芦幼苗的叶绿素含量及根系活力明显增加,而4.00mmol/L SA浸种时则明显降低;0.25~1.00和0.25~2.00mmol/L SA浸种能不同程度地增加西葫芦幼苗地下和地上部分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4.00mmol/L SA浸种时则降低3种酶的活性;低浓度SA浸种能促进西葫芦幼苗生长,并能提高其抗氧化酶活性;高浓度SA浸种对西葫芦幼苗生长及抗氧化酶活性均具有抑制作用,0.50~1.00mmol/L的SA浸种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采用不同质量浓度赤霉素(GA3)、噻苯隆(TDZ)和细胞分裂素(6-BA)对无籽西瓜种子进行处理,研究外源激素对无籽西瓜种子活力及幼苗长势的影响。结果表明:TDZ能显著提高种子活力,0.10 mg.L-1TDZ处理9 h效果最佳,其发芽率和发芽势较对照提高了34.18%和38.28%,且对幼苗长势无不良影响;GA3有较强的提高种子活力作用,但处理后会导致壮苗指数下降以及畸形苗率升高;6-BA处理对种子萌发及幼苗长势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索植物激素浸根对洋葱产量的影响,我们选几种常用激素,于1988至1989年进行了试验。材料和方法供试品种:红皮洋葱。采用的激素有:乙烯利(40%,水剂)300ppm;爱多收(水剂)500ppm;赤霉素(分析纯)250ppm;  相似文献   

11.
外源激素对露珠杜鹃花期调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外源激素对贵州百里杜鹃花区露珠杜鹃(Rhododendron irroratum Franch.)始花期、盛花期、末花期和开花数的调控效果.结果表明:高浓度赤霉素和乙烯利均能提前始花期,但前者效果较好;与只喷洒1次相比,连续喷洒5次赤霉素可进一步提前始花期,同时延长盛花期,而乙烯利却没有明显效果;丁酰肼与赤霉素和乙烯利的组合延迟始花期和末花期,而2,4-D与其组合则提前始花期和末花期;赤霉素能显著增加开花数,乙烯利无影响,2,4-D和丁酰肼则减少开花数.  相似文献   

12.
三种生长调节剂对西葫芦性别表现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西葫芦苗期用生长调节剂处理对性别表现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乙稀利可以增加雌花的发生,减少雄花的发生,但浓度达100毫克/千克时会产生药害;赤霉素(GA)与硝酸银都可以促进雄花的产生,减少雌花数。②在幼草子叶充分展开期用赤霉素与硝酸银处理,诱雄好于4叶期处理。③硝酸银分别处理幼苗茎尖和下部的1~4片真叶,对性别表现的影响差异不显著。④赤霉素、硝酸银和乙烯利可以诱导西葫芦花芽的性别发生转化,也可以诱导西葫芦分化更多的花芽。  相似文献   

13.
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是氧化还原酶类中的一种,人们常常测定过氧化物酶的活力用来作为植物的一个重要生理活性指标。过氧化物酶参与植物体中多种生理作用,对植物组织木化,生长调节及抗病起重要作用,与吲哚乙酸氧化酶有密切关系。李曙轩等①1979年用乙烯利及赤霉素处理黄瓜,测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鳞芽分化后外源GA3、ABA和乙烯利处理对播前蒜种不同处理的不同品种大蒜二次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激素处理对外层型二次生长影响较小,但对内层型二次生长(SGi)有极显著效应。GA3和乙烯利处理使SGi增加,ABA处理使SGi减少,不同品种、不同蒜种处理区激素效应显著性有异。蒜头产量和商品性受激素处理影响不大,但乙烯利处理使蒜台产量极显著降低,GA3和ABA处理也对蒜台产量有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5.
青霉素对老化胡萝卜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了100-500mg/L青霉素溶液对常规和老化胡萝卜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青霉素溶液对胡萝卜种子的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幼苗鲜干重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对胡萝卜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有促进作用。同时也表明不同浓度青霉素对胡萝卜老化种子活力恢复和提高有改进作用。经过300mg/L青霉素处理的老化种子活力指数是未经青霉素处理的老化种子的1.35倍,种子老化严重抑制了种子活力,而较低浓度的青霉素处理可以修复老化对种子的损伤。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乙烯利、赤霉素、双氧水处理对苦瓜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乙烯利能够更有效地促进苦瓜种子的发芽.经过150 mg/L乙烯利液浸种16 h的苦瓜种子,不论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还是活力指数都极显著高于其他药剂处理.  相似文献   

17.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采用化学方法研制和生产出各种人工合成的植物激素,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鲜切花生产。目前用于鲜切花生产上的植物激素主要有以下五类,即: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乙烯和生长延缓剂等。 植物激素在鲜切花生产中主要应用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促进扦插生根,加速种苗繁殖 大多数草本切花,如香石竹、菊花、满天星、孔雀草等,主要依靠扦插繁殖,使用生长素处理有利于插条生根。常用的生根激素有萘乙酸、吲哚丁酸、吲哚乙酸,使用浓度萘乙酸200~500毫克/千克,吲哚丁酸和吲哚乙酸50~100毫克/千克。使用方法可采用速蘸法或粉剂法。速蘸  相似文献   

18.
1、促进生根用扦插法或组织培养法繁育苗木时,需要促进插条生根,以提高成活率。常用吲哚丁酸500~5000ppm,萘乙酸500ppm速蘸5秒钟或用50~500ppm吲哚丁酸、40~100ppm萘乙酸浸泡8~24小时。也可用ABT生根粉1、2、3号,1号主要用来诱导难生根的插条生根,多用于珍稀果树;2号用于一般苗木;3号能促进受伤的根系尽快恢复。  相似文献   

19.
<正> 本试验的目的是比较吲哚丁酸、萘乙酸和高锰酸钾溶液处理对葡萄插条基部生根和新梢生长的效应。试材为玫瑰香品种。设(1) 1000ppm吲哚丁酸(IBA)速蘸(蘸3秒钟),(2) 1000ppm萘乙酸(NAA)速蘸,(3) 0.25%高锰酸钾浸泡10小时,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赤霉素浸种处理对PEG模拟干旱条件下茄子种子萌发的影响,本研究以3个品种茄子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4种浓度(0、100、300、500 mg/L)的赤霉素浸种24 h后置于20%聚乙二醇(PEG)胁迫处理下进行种子发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300 mg/L赤霉素浸种处理明显提高了3个品种茄子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并且降低了芽抑制率及根抑制率,能明显缓解干旱对茄子种子发芽率、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促进幼苗生长的最适赤霉素浓度为300 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