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紫色土柑桔园土壤酶活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研究了紫色土柑桔园土壤酶活性分布规律,以及不同施肥条件下土壤酶活性与柑桔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柑桔园土壤酶活性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在水平和垂直两方向上均呈现较强规律性分布,树冠覆盖区内的土壤酶活性大于冠覆以外,其中脲酶活性增大8.94-12.3mg/kg.24h(NH3计),转化酶(蔗糖酶)活性增大0.21-0.34g/kg.24h(葡萄糖计);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转化酶和脲酶活性显著降低,耕层为最高,而且此两种酶活性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r=0.874**,n=15;r=0.915**,n=15),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随土层加深而增大,柑桔单株产量与土壤转化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r=0.632*,n=10)。  相似文献   

2.
以耐盐黄瓜品种津绿5号和盐敏感黄瓜品种津优1号为试材,以NaCl(585mg·kg-1)为盐胁迫条件,苯丙烯酸为自毒物质,研究了盐胁迫下不同浓度的苯丙烯酸(0、25、50、200mg·kg-1)对黄瓜幼苗生长及其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降低了黄瓜幼苗的茎粗、株高和鲜质量,并对黄瓜幼苗根际土壤过氧化氢酶、转化酶、脲酶活性具有抑制作用,对过氧化物酶活性的促进作用不明显。低浓度苯丙烯酸(25mg·kg-1)对土壤过氧化氢酶、转化酶、脲酶活性具有促进作用,对盐胁迫有一定的缓解作用;高浓度苯丙烯酸(200mg·kg-1)对过氧化氢酶、转化酶、脲酶活性有抑制作用,且高浓度苯丙烯酸则进一步加重了盐胁迫程度。F检验结果表明,苯丙烯酸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强度较高,盐胁迫对各生长指标的影响较高。  相似文献   

3.
通过植物-土壤反馈试验,研究连作及轮作土壤微生物菌群对黄瓜幼苗生长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轮作土壤微生物处理黄瓜植株鲜质量、叶绿素含量、土壤中性磷酸酶、蔗糖酶活性显著高于连作土壤微生物处理;连作及轮作土壤微生物处理增加了黄瓜幼苗干质量、鲜质量、叶绿素含量及总叶面积,显著提高了土壤中性磷酸酶、蔗糖酶、脲酶活性。综上,连作及轮作土壤微生物菌群对黄瓜幼苗生长均产生正反馈作用,并且轮作土壤微生物的正反馈作用大于连作土壤微生物。  相似文献   

4.
选取国内外共13个品种的苜蓿为试材,研究了不同品种苜蓿对土壤脲酶活性和土壤氮素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国内品种相比,国外根际土壤脲酶活性普遍较高,平均值为49.52mg/100g,国内品种脲酶活性平均值为45.36mg/100g;国外品种土壤碱解氮含量普遍较高,平均值为188.07mg/kg,国内苜蓿品种土壤碱解氮含量平均值为174.30mg/kg;不同品种苜蓿土壤脲酶活性与土壤碱解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1),因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用土壤脲酶活性来表示土壤氮素肥力的高低。  相似文献   

5.
大棚蔬菜连作年限对土壤主要理化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93,自引:3,他引:90  
采用面上调查和定点观测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对哈尔滨郊区不同连作(轮作)年限的大棚土壤的主要养分含量状况、酶活性、水稳性团粒分级及盐积状况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土壤主要养分含量有增加的趋势,土壤脲酶活性、中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活性也有增加的趋势;2~0.25mm水稳性团粒增加,土壤物理结构性能有所改善;土壤化学性状变劣,出现了盐类积累。  相似文献   

6.
小麦、燕麦残茬对连作黄瓜生长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在瓜类连作土壤中掺入小麦、燕麦及其混合残茬(1∶1)对土壤酶活性
和黄瓜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3 种残茬处理均能显著提高瓜类连作土壤转化酶和中性磷酸酶活性,混合
残茬处理显著提高了瓜类连作土壤脱氢酶活性,燕麦残茬处理 显著提高了瓜类连作土壤脲酶活性。燕麦和
小麦残茬处理均显著提高了黄瓜的株高、茎粗及单株鲜质量,混合残茬处理对黄瓜生长影响不大。在连作
土壤中掺入小麦和燕麦残茬后能够起到改善连作土壤生态环境,缓解设施土壤连作障碍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不同连作苹果园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状况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对山东省栖霞市不同连作苹果园的土壤养分、土壤酶活性、土壤微生物数量调查发现:连作苹果园土壤的养分含量有所下降;土壤脲酶、中性磷酸酶、转化酶的活性下降;土壤中细菌数量大大减少,真菌的数量明显增多。轮作花生、玉米的果园和新果园土壤的养分、酶的活性和微生物的状况均好于连作果园。  相似文献   

8.
【目的】老果园栽植新树苗时遇到幼苗生长不良等连作问题越来越突出,因此对苹果连作障碍的研究尤为必要。本试验旨在筛选出高效、低毒的化学杀菌剂,通过药剂混土的方式缓解果树连作障碍问题。【方法】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多菌灵、福美双、咯菌腈、代森锰锌连作树穴(连作土)用药量分别为10 g a.i/10 kg土、10 g a.i/10 kg土、2.5 g a.i/10 kg土和10 g a.i/10 kg土,行间树穴(非连作土)用药量分别为5 g a.i/10 kg土、5 g a.i/10 kg土、2.5 g a.i/10 kg土和5 g a.i/10 kg土对苹果连作土壤镰刀菌及土壤酶活性的动态影响。【结果】四种杀菌剂对土壤镰刀菌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咯菌腈对连作土壤串珠镰刀菌的控制效果最好,EC50仅为0.356 mg·L-1。对连作土壤镰刀菌抑制率最高达80.17%,对行间土壤镰刀菌抑制率最高达86.48%;苹果幼树生长测定结果表明:代森锰锌对幼树生长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连作树穴幼树枝条数、茎粗度、叶片数、新梢长、叶面积分别增加了2条、0.20 cm、10.84枚、27.54 cm、9.84cm2,行间树穴幼树分别增加了1.92条、0.16 cm、14.26枚、22.19 cm、5.55 cm2;对土壤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不同药剂对不同土壤酶影响不同,咯菌腈对过氧化氢酶激活作用最强,多菌灵对蔗糖酶的激活作用最强,福美双对中性磷酸酶的激活作用最强,多菌灵对脲酶激活作用最强。各土壤酶活性在8月份以后普遍降低,药剂对土壤酶激活作用消失。【结论】杀菌剂可以有效抑制土壤镰刀菌的生长,减轻苹果连作障碍问题。  相似文献   

9.
从生长120 d的辣椒植株上采集叶子,经风干后制成20 g/L、40 g,L和80g/L浓度的水浸提液,处理2叶1心的辣椒根系土壤,30 d后测定辣椒根区土壤的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群落数量以及土壤脲酶和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结果表明,辣椒叶浸提液处理后的辣椒根区土壤的脲酶活性与过氧化氢酶活性之间相关性不明显:土壤细菌与真菌数量呈正相关、与放线菌数量呈负相关,土壤真菌数量与放线菌数量呈负相关;土壤脲酶活性与土壤细菌数量、真菌数量呈正相关,与土壤放线菌数量呈负相关.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与土壤细菌数量、真菌数量呈负相关、与土壤放线菌数量呈正相关.在辣椒叶浸提液作用下,土壤中细菌、真菌有所增加,而放线菌有所减少,土壤脲酶活性和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都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0.
渭北旱塬苹果园土壤酶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非缓冲液法,研究渭北旱塬苹果园不同层次土壤磷酸酶、转化酶、脲酶、过氧化氢酶、脱氢酶活性特征,探讨其与土壤肥力的关系,构建土壤总体酶活性参数。结果表明:土壤磷酸酶、转化酶、脲酶、脱氢酶活性的空间变异性明显,随剖面深度增加而降低,对肥力和环境变化较敏感,与多数土壤化学性质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显示其在一定程度上可表征果园土壤肥力水平;而过氧化氢酶的变化规律性较差;土壤化学性质与酶活性主成分分析组成的土壤肥力信息系统较好地表征了土壤肥力水平的差异,获得的综合得分,计算的土壤总体酶活性参数(TEI)与土壤理化性质达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且尤以TEI的相关性最高。不同层次的土样表现出类似的规律性变化。显示出TEI比单一酶系可更好地表征土壤肥力水平。  相似文献   

11.
采用根袋法盆栽试验,研究了石灰、猪粪和过磷酸钙3种改良剂对镉胁迫莴苣根际土壤过氧化氢酶、土壤脲酶、土壤蔗糖酶和土壤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莴苣前和莴苣成熟期,3种改良剂均显著或极显著提高了土壤酶活性,且最大值均出现在高浓度猪粪处理中.种植莴苣前土壤过氧化氢酶、土壤脲酶、土壤蔗糖酶和土壤淀粉酶活性最大值分别为2.35 mL/g、8.51 mg/g、12.8 mg/g和0.49 mg/g;莴苣成熟期,莴苣根际土壤过氧化氢酶、土壤脲酶、土壤蔗糖酶和土壤淀粉酶活性最大值分别为1.89 mL/g、13.67 mg/g、12.65 mg/g和0.66 mg/g.因此,猪粪对改善镉胁迫莴苣土壤生态环境的效果优于石灰和过磷酸钙.  相似文献   

12.
黄瓜单砧与双砧嫁接对根际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自根为对照,研究了单砧和双砧嫁接对春茬和秋茬黄瓜产量、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自根对照相比,单砧与双砧嫁接均显著增加了黄瓜产量和根际土壤细菌和放线菌数量,显著降低了土壤真菌和尖孢镰刀菌(黄瓜病原菌)数量;其中单砧嫁接比双砧嫁接对放线菌和尖孢镰刀菌的影响大;秋茬黄瓜根际土壤脲酶、中性磷酸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大小依次为双砧嫁接>单砧嫁接>自根对照。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菜地土壤施肥技术及推进土壤质量健康发展,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连续4年施用不同用量(0、15、30、45 t/hm2和60 t/hm2)鸡粪有机肥对2种不同类型菜地土壤(灌漠土和潮土)脲酶、过氧化氢酶、蔗糖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续4年施用鸡粪有机肥可以显著提高2种不同类型菜地土壤酶活性,但相同施用量鸡粪有机肥对2种土壤酶活性影响程度不同,无论是否施用鸡粪有机肥,灌漠土菜地土壤酶活性始终高于潮土;在同一鸡粪有机肥施用条件下,连续4年施用鸡粪有机肥更容易提高灌漠土菜地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活性以及潮土菜地土壤蔗糖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  相似文献   

14.
不同种植年限深州蜜桃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范玉贞  崔兴国 《北方园艺》2011,(16):181-182
研究了种植0~11 a深州蜜桃土壤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变化.结果表明:土壤三大类微生物的数量分布为:细菌>放线菌>真菌.在种植年限内,土壤细菌、放线菌的数量、微生物总数、蔗糖酶、脲酶、磷酸酶、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均表现出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且大多数峰值年限为7a.随种植年限延长,真菌数量增加,细菌与真菌数量的比值下降.  相似文献   

15.
尹承苗  相立  孙传香  沈向  陈学森  周慧  毛志泉 《园艺学报》2016,43(12):2423-2431
为了更好地利用砧木抗性来综合防控苹果连作障碍,以平邑甜茶(Malus hupehensis Rehd.)、富平楸子 [M. prunifolia(Willd)Borkh.]、八棱海棠(M. micromalus Makino)、新疆野苹果 [M. sieversii (Le deb.)Roem.]、山荆子 [M. baccata(Linn.)Borkh.] 为试材,探讨了不同苹果砧木对连作土壤中的酶活性、微生物以及酚酸类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平邑甜茶为砧木的土壤磷酸酶活性最高,八棱海棠为砧木的土壤蔗糖酶活性最高,富平楸子为砧木的土壤脲酶活性最高;平邑甜茶为砧木的土壤真菌数量最低,富平楸子和平邑甜茶为砧木的土壤细菌数量较高,平邑甜茶为砧木的土壤细菌/真菌比值最高。从总酚酸含量来看,平邑甜茶为砧木的土壤酚酸含量最低,八棱海棠为砧木的土壤酚酸含量最高。综上,平邑甜茶为砧木的土壤真菌数量最少,土壤总酚酸含量最低,且相关土壤酶活性较高,说明其对连作土壤环境的改善效果最佳,更适合作为砧木综合防控苹果连作障碍。  相似文献   

16.
Different fertilizers may affect soil enzymatic activity and soil fertility dynamics. These effects were investigated in a field experiment with cucumber (Cucumis sativus L.) and the relationship with yield and soil nutrient availability was assessed. Soil enzymatic activity, measured as phosphatase, catalase, invertase and urease activities, decreased in the early growth stages of cucumber, but increased in the late ones, when plant were supplied with partially decomposed horse manure. Chemical N fertilizer inhibited soil enzymatic activity but P and K fertilizers enhanced it. Activity of different soil enzymes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soil NH4+–N and available P concentration, but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leaf N and P concentration. Cucumber yield was also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soil enzymatic activity. Our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soil enzymatic activity acted as a useful indicator of soil fertility dynamic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