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绞股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绞股蓝(Gynositemma pentaphyllum Makino. )是葫芦科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它含有84种皂甙,18种氨基酸,19种微量元素.绞股蓝营养丰富,作用多元,兼治多病,健身益寿,值得开发. 1 栽培技术 以选择阴凉潮湿、排灌方便、土层深厚的土地种植为好. 1.1 繁殖方法 种子先将种子用清水浸泡24~48小时后播种,播后盖1~2cm细土,再盖1层草遮荫,待苗长至4~6片真叶,便可移栽.  相似文献   

2.
绞股蓝又名七叶胆,是葫芦科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全世界绞股蓝属植物有13种,我国产11种。包括有光叶绞股蓝,长梗绞股蓝和毛叶绞股蓝;有三叶、五叶、七叶和九叶之分;按味可分苦、甘两大类。绞股蓝主要生长在山谷、沟旁和阴湿的山坡林间,喜阴湿环境和疏松肥沃腐殖土,秦岭及长江以南地区均可种植。绞股蓝在3月中下旬萌芽出土,7月上旬至9月下旬开花结果,10月中下旬为果熟期,11月中下旬落叶冬眠。绞股蓝含有15种人参皂甙,可作  相似文献   

3.
绞股蓝又名七叶胆、小叶五爪龙、五叶参,为葫芦科绞股蓝属植物,以全草供药食兼用。其含有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具有抑肿瘤、降血脂、抗衰老、增强免疫等功能,对治疗和预防肿瘤复发转移、增强患者免疫功能、溃疡病、冠心病、糖尿病、支气管炎等有显著效果。绞股蓝除了有药用价值外,还可作保健食品、饮料、糖果等的原料或添加剂,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标准化种植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4.
绞股雌为葫芦科植物。别名:七叶胆、甘荼蔓。药材为十燥全草.茎四棱柱状.绿褐色。叶皱缩,绿褐色.以全草入药,有抗癌、降血脂、防衰老、抗疲劳和增强人体免疫力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绞股蓝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绞股蓝[Gynostemma Pentaphyllum(Thunb.)]为葫芦科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又名七叶胆、甘茶蔓、小苦药、公罗锅底、五叶参.绞股蓝在古时民间被作为"神奇不老长寿药草"、"神仙草"广泛使用;如今,绞股蓝不仅在药用方面用途很广,而且作为野菜食用也越来越受广大市民的青睐,前景非常广阔.  相似文献   

6.
绞股蓝为葫芦科草质藤本植物,以根状茎或全草入药,别名七叶胆、小苦药、遍地生根、公罗锅底,具有清热解毒、祛痰止咳、抗癌、防老、降血脂、抗疲劳和增强免疫力等功效,主治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胃肠炎、肝炎、高血压、糖尿病等,是近年来研究较多的一味中草药,因其含人参皂苷样类似结构的成分,享有"南方人参"之美称.  相似文献   

7.
绞股蓝(Gynostemma pentaphyllum Makino)为胡芦科绞股蓝属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最近日本的竹本常松等人发现绞股蓝全草含有人参皂甙而有强壮抗衰老的功能,而且还得到返白发还黑的临床效果。绞股蓝属植物在我国有3种,即绞股蓝、毛绞股蓝、光叶绞股蓝。就连后二种也可能与绞股蓝的化学成分与利用价值基本相似,值得开发利用。绞股蓝全草利用于药物、食品添加剂、保健用茶等方面。它的医疗功能是消炎解毒、祛痰止咳、降血脂、降胆固醇、抗衰老、健脾胃、安神、抗癌、补肾益气等,主治老少白发、慢性气管炎、胃溃疡、十二脂肠溃疡等症。日本将绞股蓝精粉末添加于巧克力、啤酒等各种食品来改善食品的风味、颜色、品质和增加其保健性能。所提取的粉末为绞股蓝精,可制成胶囊剂、颗粒剂、内服液等,还可制成保健茶。我国长江以南原产绞股蓝,北方地区也能够栽培。  相似文献   

8.
绞股蓝种植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绞股蓝又名七叶胆,是一种名贵稀罕的中药材。国内外医学专家认为:绞股蓝对胃癌、肝癌、直肠癌等20种癌细胞有明显抑制作用;可以预防治疗传染性肝炎、肾盂炎、慢性气管炎,还具有显著的镇静、消炎、解毒、止咳祛痰和抗衰老、抗疲劳等作用,因而被列入国家科委“星火计划”中待开发的5种名贵中药材的首位。其种植技术如下: 一、选地整地。选疏松、肥沃、湿润的壤土和排灌方便及有遮阳的地方。栽植地宜选林荫下的缓坡地,富含腐殖质、具有较好的排灌条件、中性或微碱性的砂质壤土,亦可选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平地,利用高秆……  相似文献   

9.
绞股蓝又名七叶胆、小苦药、七叶参等,为药食两用品种.绞股蓝具有消炎解痛、止咳去痰、抗疲劳、降血糖等功效.我国许多大型制药集团和保健品厂、饮料厂等,大量用于开发中成药、新药以及保健茶和饮料等,这些产品投入市场后颇受消费者青睐.由于绞股蓝产量逐年下降,而需求却呈逐年上升趋势,导致价格连年走高,2002年~2003年每公斤价格上涨至4元~5元,2004年每公斤价格又涨至5元~5.5元,预计后市仍有上涨空间.  相似文献   

10.
绞股蓝 [Gynostemma pentaphyllum (Thunb .)Makino .]学名甜茶蔓 ,又名锥形果、七叶胆、甘茶藤、五叶参 ,系葫芦科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 ,我国广有野生分布。绞股蓝含有 70多种皂甙 (其中有 5 0多种和人参相同 )、17种氨基酸和多种微量元素及维生素 ,以地上茎入药 ,具有清热解毒、止咳祛痰、防癌等功效 ,系一种用量较大 ,颇具开发潜力的中草药。近年来 ,中药的用量不断增大 ,由于过度采挖 ,野生绞股蓝的数量不断减少 ,将野生绞股蓝驯化家种 ,每6 6 7m2 可产干茎叶 2 0 0~ 30 0kg ,经济效益较高。1 选地施肥绞股蓝喜温暖阴湿的环境 ,不耐…  相似文献   

11.
油松在青海的生态地位及造林探讨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阐述了油松的分布和适生环境,总结了西宁南北山不同油松苗木种类对造林成活率的影响,同时总结了油松的旱作造林和灌溉造林,并总结了油松造林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2.
综述了抗菌抗病毒中草药的有效成分、作用机理以及提取分离技术,并对抗菌抗病毒中草药在兽医临床上的应用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3.
介绍小麦赤霉病的发病症状,对固镇县小麦赤霉病发生情况进行调查总结,并对发病原因进行全面分析,进而总结提出具体的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14.
十字花科蔬菜主要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十字花科蔬菜主要病虫害的种类及发生条件,概述了主要病虫害的生物防治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王伟  贺杰  崔秀珍  李哲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3):5879-5882
论述了数量性状基因(quantitative trait locus,QTL)定位方法的产生与发展,并总结了每种方法的优缺点,特别是对区间作图方法和复合区间作图方法进行了较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6.
张燕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2):15835-15836,15838
概括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定义和特性,全面综述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治理技术,提出了今后控制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研究对策及建议,为人们深入研究、管理和控制POPs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转座子在基因组和基因进化方面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海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018-12020
从转座子插入对基因组产生的重组、异位、倒位以及对基因产生的沉默、表达等方面阐述了转座子对基因组和基因进化的重要作用,从转座子在基因中插入位置的不同对基因表达和功能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8.
小麦籽粒品质遥感预测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小麦籽粒品质的定义、划分标准及评价指标,概括了利用遥感技术预测小麦籽粒品质的生理机制及国内外研究进展,分析和总结了该研究的存在问题,并对其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镉对水稻的毒害效应及耐性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概述了镉对水稻的毒害作用及其对镉的耐性机制,阐述了水稻在镉胁迫下所采取的保护防御机制.  相似文献   

20.
黄瓜温光逆境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高温、低温和强光、弱光对黄瓜生长发育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以及黄瓜温光逆境的遗传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