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2月5日,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启动实施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2月25日,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印发了《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农机发〔2020〕2号)。短短20天时间,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就由部署升级到实操阶段,也标志着中央支持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政策体系进入新阶段.  相似文献   

2.
关于实施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北黑土地是我国"耕地中的大熊猫",黑土地战略性保护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保障粮食安全至关重要。2020年我国正式实施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为更好地推动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的实施,介绍行动计划的提出背景,系统梳理行动计划的实施模式、技术路径及成效,分析推进保护性耕作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六个抓好"的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机具使用的性能分析评价,提出适应本地区不同类型土壤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机具与工艺的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4.
农业农村部、财政部近日联合印发《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2020—2025年)》。针对《行动计划》的出台背景、目标任务、主要内容、政策支持等问题,农业农村部、财政部有关负责同志回答了记者提问。问:《行动计划》出台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答: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东北黑土地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5.
美国农业保护性耕作考察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1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的必要性在法库县农业生产中 ,土壤耕作方式和其它地区一样 ,铧式犁耕翻仍是耕作的主要模式。过度的翻、粑、压造成土壤风蚀加剧 ,土壤团粒结构被破坏 ,耕作层底部形成坚硬的犁底层 ,严重影响作物生长 ,并使土壤失墒 ,造成土壤肥力下降。同时 ,传统“四全”作业法使作业成本和油耗增加 ,土壤压实而致使机耕质量差 ,经济效益降低。另外 ,我县地处辽河北岸 ,属半丘陵、半平原区 ,春季多风、少雨、干旱 ,年降水量不均不稳 ,春季十年九旱。因此 ,通过改变耕作措施 ,增强土壤蓄雨纳肥能力和提高自然降雨利用率是发展旱地农业生…  相似文献   

7.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以保水、保土为中心少耕或免耕 ,以秸秆残茬覆盖地表 ,采用免耕播种机等配套的农田机械化作业体系。保护性耕作可减少土壤流失 80 % ,水分减少流失 6 0 % ,是控制水土流失的两项最有效措施。保护性耕作可年减少作业 2~ 3项 ,降低作业成本30 % ,经济效益显著 ,具有明显的保护生态环境 ,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1 概述科左中旗位于内蒙古通辽市东部 ,耕地面积 2 0万公顷 ,机耕面积 1 0万公顷 ,占总耕面积 50 % ,农业基础建设相对滞后 ,风沙 ,干旱等自然灾害相当频繁。由于受自然条件影响 ,土地沙化 ,退化现象十分严重 ,…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固定道垄作保护性耕作技术、保护性耕作和传统耕作3种技术模式的对比试验研究,分析了固定道垄作保护性耕作技术在节水、成本投入和产量变化等方面的指标变化情况,提出了该技术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技术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保护性耕作是近年来逐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型耕作技术,是农业部农机化司继“跨区作业”后,着力打造的又一品牌。该技术能提高土壤肥力和蓄水保墒能力,减少水土流失.达到保水、保土、保肥、保护生态环境,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作物产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2020年秋季3场台风相继袭击我国东北,给东北农业造成巨大灾害,特别是黄金玉米带产区玉米倒伏严重。因玉米倒伏农机作业复杂,机械收获减慢,人工收获玉米面积增加,农机安全生产面临考验。面对自然灾害应选择有效方法挽回农业损失,给玉米收获机加装倒伏装置能够收获倒伏玉米,机械收获后还应合理安排农机深松整地、秸秆覆盖还田、农机秋翻整地、饲料打捆作业。  相似文献   

11.
6耕作体系对燃油消耗的影响农用燃油价格的提高可能是美国农户改变耕作法的最主要原因。铧式犁是各种耕作机具中耗油最大的一种。内布拉斯加的农业工程师报告说:用深松代替翻地,油耗可减少23%;只用圆盘耙法,油耗可减少43%;用旋耕体系,油耗可减少40%;采用苗带旋耕时油耗可减少51%;耕播法可减少油耗57%;免耕法减少69%。根据Michigan大学报告,秸秆粉碎作业也是耗能较高的作业,为23.63L/hm2。有的农民认为此项作业没必要,但应该指出,秸秆粉碎对于防治玉米钻心虫和改善苗床条件是有益的。表1为各种作业…  相似文献   

12.
在作物种植中使用保护性耕作技术始于60年代的作物残茬覆盖,用开沟播种机播种,即先进行带状耕作,耕作成垄,让覆盖作物生长  相似文献   

13.
9 耕作体系与用工常规耕作法用工最多,而免耕法用工最少,其它少耕体系在两者之间(表1数据由Nebraska大学提供)。深松少耕减少14%,与常规耕作相比较,圆盘耕作减少31%,旋耕法减少29%,苗带旋耕法减少用工32%,耕播法减少40%,免耕法减少51%。所有保护性耕作都明显省工,但免耕法用工最少,仅为0.60h/hm2。用工少意味着降低成  相似文献   

14.
我省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 ,普遍采用的深耕细耙农业耕作方式由来已久 ,由此带来的弊端也越来越明显。近年来 ,华北地区频频发生沙尘暴 ,给人民生活和社会生产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甚至影响了我国的国际形象。今年北京申奥 ,奥委会代表提出最多的问题就是北京的环境是否能改善 ,可见环境问题已成为关系国计民生的大问题。据有关专家观测得出的结论 ,影响京津地区的沙尘暴 ,70 %左右的沙尘来源于内蒙、山西、河北以及京津周边裸露的农田。为控制沙尘暴 ,保护生态环境 ,在大力推行退耕还林的同时 ,需要大力发展能保护农田、减少农田扬沙和土壤水…  相似文献   

15.
5 耕作体系与作物产量通过对肯塔基等4个州立大学提供的数据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即南、北部平原玉米带内,各种耕作方式的产量差异不大,而对低洼地带采用免耕法耕作时,产量明显偏低。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自然环境、条件的分析,指出鄂尔多斯市生态环境的恶化是我国京津及北方地区沙尘暴主要源头之一,论证了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在鄂尔多斯市的适宜性和发展前景,并提出在鄂尔多斯市大力推广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保护性机械耕作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发展保护性机械耕作可以保护农田生态环境,预防病虫害,实现农田增产增收。因此保护性耕作技术在我国具有实用的意义,尽管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与难处,但是其作为农业环保的重要技术,应当受到相关部门及农民的更高重视。  相似文献   

18.
肇州县位于黑龙江省西南部,是黑龙江省粮食主产区,80%以上耕地以玉米种植为主,属于半干旱地区,近几年来,承接国家、省保护性耕作技术多个项目,为探索适宜我省西南部的土壤耕作模式进行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19.
陇东地区春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初步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总结了陇东地区春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栽培试验的基本资料,为本地区进一步试验研究和示范推广该技术提供了经验和依据。  相似文献   

20.
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一项利国利民的重要举措。本文对实施保护性耕作目前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的分析和通过几年来的试验研究、示范推广,确定了实施保护性耕作的几种技术模式和主要配套机具,并提出了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需要采取的政策及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