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通过密植型玉米品种的引选,筛选适合当地的密植品种,试验结果为:综合产量较高的处理为方玉1、方玉36、泽玉11号(美的58)、丰禾5、先玉698。这些处理单产都在660公斤以上,均超过对照先玉335单产645.8公斤的产量。玉米是双城主要种植作物,年种植面积280万亩以上,占耕地面积352万亩的79.5%。随着各种栽培技术及配套技术的推广应用,玉米产量有一定提高,但是还有先例可以挖掘,增加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适合密植的玉米品种进行试验、研究,选出适合我县进行密植通透栽培的玉米品种,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结果表明:综合产量较高的处理为2、5、7、1、6处理。这些处理单产都在660公斤以上,均超过对照先玉335单产645.8公斤的产量。  相似文献   

3.
耐密植新品种"天育108"是吉林云天化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于2013年组配而成的玉米杂交种。在吉林省2015年~2016年高密组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为13563.4公斤/公顷,比对照品种"先玉335"增产8.5%。2016年,吉林省高密组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13080.5公斤/公顷,比对照品种"先玉335"增产7.7%。该品种具有耐密植、产量高、茎秆坚韧、抗倒伏、品质好、熟期适宜等特点。2016年3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2017052,正式定名为"天育108"。该品种适宜吉林省中熟区种植,耐密植,公顷保苗6.5~7.0万株/公顷。  相似文献   

4.
为了明确玉米新品种方玉36在承德地区的适宜播期,设置4月15日、4月25日、5月5日,5月15日、5月25日5个播期,探索对方玉36的产量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方玉36品种随着播期的推迟,产量呈现出先增后降的趋势,千粒重、单穗重均降低,秃尖加大,折伏率上升。综合各种因素,承德地区宜安排在5上旬播种。  相似文献   

5.
以东北农区代表性的3个密植型玉米品种6606、新春18、先玉335与3个平展型玉米品种丹玉69、农大84、辽单28为材料,研究不同玉米品种对氮素吸收利用、产量构成及土壤硝态氮积累的规律.结果表明:密植型玉米产量高于平展型玉米,其中新春18的产量为最高,达到11 177.4 kg/hm(2),比平展型玉米高出23.3%~...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榆中县玉米品种更新换代快、机械化程度不高的问题,引进15个玉米密植新品种。以先玉335为主对照、郑单958为副对照,进行新品种田间试验。结果表明: 迪卡519和泽玉8911这两个新品种抗逆性强、产量高,适宜作为榆中县玉米耐密品种推广。  相似文献   

7.
《新农业》2015,(23)
<正>玉米密植栽培是增加产量的重要途径之一,丹东地区已推广多年,目前国家也在鼓励支持玉米密植品种种植。丹东地区降水多、光照少,不适合密植玉米栽培,经过多年栽培试验、示范,选育出适合本地区栽培的密植玉米品种。目前本地区常规品种在正常年份平均产量在500公斤左右,而密植品种可达到700公斤左右,最高亩产可达850公斤,亩平均增产200公斤以上,对本地区农民增产增收、玉米产量的增加起到了一个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增加种植密度是实现产量提升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是过高的种植密度导致玉米冠层结构不合理,影响籽粒灌浆过程,制约产量提升。本研究在密植条件下,设置不同去叶处理,以期明确改变密植夏玉米冠层透光条件后夏玉米籽粒灌浆特性及产量的变化规律。本试验在10.5万株/hm~2种植密度下,以郑单958和先玉335为试验材料,于夏玉米吐丝后7天做去叶处理,分别减少植株顶部2片叶(L2)、4片叶(L4)和6片叶(L6),并设置不去叶处理为对照(L0),研究不同去叶数量对夏玉米冠层透光率、籽粒灌浆特性以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减少植株顶部叶片显著改善夏玉米吐丝后30天的群体光照条件,使穗位层透光率显著提高,但是L4和L6处理导致该层内光照损失严重,生育后期叶面积指数(LAI)显著降低,而L2处理完熟期LAI显著高于L0处理,郑单958和先玉335的L2分别增加18.65%、28.56%。同时密植条件下去叶影响夏玉米籽粒灌浆特性,L2处理显著增加夏玉米籽粒体积,郑单958的L2处理籽粒体积增加5.36%,先玉335的L2处理增加6.29%。较L0而言,两品种L2籽粒灌浆速率增大,郑单958、先玉335的L2最大灌浆速率较L0分别增加6.19%、8.66%,平均速率分别增加8.10%、9.35%。L2处理灌浆速率最大时的生长量(W_(max))增加,到达最大灌浆速率时的天数(T_(max))及籽粒灌浆活跃期(P)延长,郑单958、先玉335的W_(max)分别增加8.55%、10.92%,T_(max)分别增加0.45、0.59天,P分别延长0.63、1.81天。同时L2处理籽粒干重显著增加,较对照L0,郑单958和先玉335吐丝后49天籽粒干重分别增加8.10%、9.40%。但是过度减少植株顶部叶的L4、L6处理则显著降低两品种籽粒体积和灌浆速率,W_(max)、T_(max)减少,P缩短,同时显著降低籽粒干重,郑单958的L4、L6处理吐丝后49天籽粒干重分别降低8.34%、19.05%,先玉335的L4、L6分别降低7.46%、14.90%。此外,密植条件下减少顶部叶片对籽粒产量也有显著影响,L2处理较L0显著增加籽粒产量,郑单958、先玉335产量分别增加9.14%、9.92%,但是L4、L6处理造成产量显著降低,郑单958的L4、L6处理分别减产17.22%、34.28%,先玉335的L4、L6分别减产21.13%、38.46%。可见,密植条件下减少夏玉米顶部2片叶显著改善籽粒灌浆阶段穗位层光照条件,延长绿叶面积持续期,籽粒体积、籽粒灌浆速率增加,获得较大粒重,从而显著提高夏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榆中县玉米品种更新换代快、机械化程度不高的问题,引进15个玉米密植新品种,以先玉335为主对照、郑单958为副对照进行新品种田间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迪卡519和泽玉8911这2个新品种抗逆性强、产量高,适宜作为榆中县玉米耐密品种推广。  相似文献   

10.
吉林省湿润冷凉区中熟玉米品种试验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在吉林省湿润冷凉区,以15个玉米杂交种为材料,比较了在相同栽培条件下各品种产量的高低。结果表明,供试品种以先玉335和雷奥150产量最高,分别为12 600.0 kg/hm2和12 448.8 kg/hm2;先玉335和雷奥150平均产量极显著高于其它13个供试品种。在每公顷种植密度6.00万~6.21万株的情况下,以先玉335和雷奥150单产最高;在每公顷种植密度5.04万~5.5万株,以长单529、吉单536和吉单275的单产最高。  相似文献   

11.
密植型玉米新品种鉴选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10个密植型玉米新品种在旱地和旱期浇水2种条件下的农艺性状和产量表现。结果表明:先玉335、大丰30、登海662这3个玉米品种抗旱性较好,可以作为旱地玉米生产中的推广品种;先玉335、大丰30、郑单958这3个品种是水分满足条件下玉米生产中较好的推广品种。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优良品种与增加种植密度及高产的关系,进一步发挥品种和栽培密度之间的增产优势。(以登海8883为对照)、榆单9号、陕单609、郑单958、先玉335、陕单618六个品种、两种密度模式进行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在667 m~2密度达到4 500株的条件下,只有榆单9号生产能力高于对照登海8883;而先玉335、陕单609、郑单958的产量虽然高于登海8883,但没有达到5%的差异显著标准,所以还不能肯定它们的生产能力确定高于对照登海883。在密度为5 500株·667m~(-2)的条件下,对照登海8883产量最高,先玉335产量略低于对照,差异不显著,说明先玉335与登海8883的产量在同一水平上,而其他品种产量则显著低于对照,适合用于密植。  相似文献   

13.
玉米密植品种是发展趋势。本文通过开展密植品种比较试验,对玉米密植品种优劣势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好玉338产量最高,为13 944.9 kg/hm~2;清玉4号居第2位,为13 127.40 kg/hm~2;富友99居第3位,为12 834.45 kg/hm~2。各品种经济系数分析表明,富友99排名第1位,为0.55;乾润568和清玉4号并列第2位,为0.49;好玉338排名第4位,为0.48。密植品种具有产量高、品质好等优势和需要种子量较大、秋收时人工收获费工费时等劣势。综上所述,在吉林省双辽市可以推广玉米密植品种。  相似文献   

14.
以东北春玉米区主栽品种郑单958、农华101、先玉335、辽单565、丹玉39为试验品种,在3000、4000、5000和6000株/667m24个种植密度下,探讨了不同种植密度对其产量、叶面积指数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积指数随种植密度增大而增大,吐丝期达到高峰,后期基本逐步下降;随着种植密度逐渐增加,各品种群体产量与之基本呈正相关,单株各器官干物重呈负相关;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玉米籽粒产量显著提高,说明这些品种在东北春玉米区,还有密植增产的潜力可挖。这为进一步突破东北春玉米区玉米单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正>玉米密植通透高产栽培技术是传统玉米栽培技术的更新换代和发展趋势,我市缺少与该技术配套的适合密植的玉米品种。该项目通过对适合密植的玉米品种进行试验、研究,筛选出适合我市进行密植通透栽培的玉米品种,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改变我市"玉米海"的生产模式,进而我们实施了本项试验,现将情况总结如下:一、试验材料和方法1、适合密植栽培的玉米品种,东农253、银河126、鑫鑫1号、对照先玉335,直接对比,不设重复。  相似文献   

16.
<正>近期,为全面了解宁县秋收作物不同品种、不同地块的产量水平,为今后品种推广、引种和布局提供依据,宁县种子管理站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分作物、品种、栽培条件、施肥水平等分别在焦村、金村、盘克、春荣等乡镇通过走访、调查、实地测量等方式进行了测产。结果显示,宁县马铃薯平均亩产为1765公斤,费乌瑞它产量较高;玉米平均亩产为703公斤,登义2号、登海605、先玉335产量较高;春播大豆平均亩产为230公斤,夏播亩产为155公斤,冀豆17、中黄39、汾豆78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针对呼和浩特地区种植玉米种类单一、品种退化严重、产量逐年下降等实际问题,【方法】于2018年和2019年在玉米主产区土默特左旗、和林格尔县和托克托克托县3个地区开展小区玉米品种筛选试验,对比各地区不同玉米品种的农艺性状、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差异,旨在为呼和浩特地区遴选高产优质玉米品种。【结果】各地区不同玉米品种株高、穗位高和茎粗差异显著,以先玉696、金韵308、先玉335表现最好。在产量方面,土默特左旗先玉696品种产量最高,和林格尔县金韵308品种产量表现最好,托克托县先玉335品种产量最高。【结论】综合分析推荐金韵308和先玉696为呼和浩特玉米主产区高产优质栽培品种,其它玉米小规模种植地区以及小型农户种植亦可参考本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8.
试验选用沈禾201、美峰13、乾雨8号、方玉1号、方玉36号、郑单958(对照)6个的玉米新品种,通过各品种的生育性状、干物重、叶面积及叶片叶绿素含量和产量等性状比较,为筛选出适应凌源市当地种植的新品种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在4 500株/667m2种植密度及栽培管理的条件下,试验玉米品种中,方玉36号在当地表现出植株较矮、叶绿素含量高、叶面积适宜,植株叶片、茎秆干物积累多,而且穗较长、穗粒数多、百粒重,产量高,公顷产量达9 160 kg,增产12%.而优于其他品种,方玉36可在该地种植.  相似文献   

19.
<正>由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陈化榜课题组选育的玉米杂交新组合"科育186",在2012年和2013年区域试验种植中,平均公顷产量分别达到12882.8公斤和12798.7公斤,比对照品种美国先锋公司的先玉335分别增产2.4%和5.8%。近日,该新品种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编号为"吉审玉2014016"。  相似文献   

20.
宋萍 《现代种业》2011,(3):24-25
玉米密植品种郑单958推广面积的逐年扩大,使人们认识到密植品种的增产效果,先玉335在中国的引进,更把我国种植玉米密植品种推上前所未有的广度。近年来,全国玉米生产逐渐被密植品种代替,高杆大穗品种退出历史舞台。我市自2007年开始引进种植密植品种,至今已有四年,但密植品种的增产效果并不明显,究其原因,主要是栽培技术不当,影响玉米密植品种增产潜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