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几种外源激素对刺槐和红花槐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几种外源激素处理对刺槐和红花槐种子萌发的影响,本研究以刺槐两个无性系及红花槐种子为供试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的赤霉素(GA)、细胞分裂素(6-BA)、吲哚丁酸(IBA)、吲哚乙酸(IAA)4种外源激素对刺槐和红花槐种子发芽率、发芽势、起始萌发时间、萌发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浓度为10 mg/L-50 mg/L时,随着浓度的增大,GA、6-BA和IBA处理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逐渐增大,而IAA处理的种子先增大后减小;当浓度为40 mg/L时,IAA处理的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均最大。随着激素浓度的升高,3种材料都表现出起始萌发时间缩短,萌发时间延长。红花槐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均最低,低浓度的激素处理对红花槐种子的萌发效果不明显,有些低浓度激素还会有抑制作用,但高浓度的激素可以明显加快红花槐种子的萌发。  相似文献   

2.
我国盆景大多数都是一主干上生长几个枝托,几乎成为制作盆景的通用公式。而笔者用小苗培育的这几盆盆景却挣脱了几大流派的束缚,以不同的面貌展示在世人面前,自命不凡地认为自己创作出了树木盆景的新款式(如图)。此说能成立吗?  相似文献   

3.
今人在盆景的制作和鉴赏标准中引入了“自然黄”(生境)、“艺术美”(画境)、“意境美”几个概念,这未尝不可。但有的同志说“意境”是盆景的生命,“意境美”是盆景鉴赏最重要的标准。对这种观点,本人不甚赞同。纵观近几年国内各名家的所谓具有“意境”的盆景,其中树木盆景的所谓“意境”,说穿了只不过以题名取胜而已。  相似文献   

4.
对节树(对节白蜡)在我国乃至世界上是生长稀少的植物,只有我们湖北京山与钟祥的部分地方才有所生长(实际仅有方圆几十公里的面积)。对节树有多个品种,最常见的有乔木型(高达几十米)和灌木型(做盆景的优质材料)。以做盆景而言,优点具多。《中国花卉盆景》1995年第10期上已作介绍,这里不多赘述。  相似文献   

5.
<正>为了推动我国盆景产业发展,促进各盆景流派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首届"中国杯"盆景大赛暨第八届中国(如皋)花木盆景艺术节于10月28日~11月2日在江苏如皋举办。本次大赛由中国花卉协会主办,中国花卉协会盆景分会(筹)、如皋市人民政府承办,江苏省农业委员会、江苏省林业局协办,吸引了来自16个盆景主产省(区、市)的331件作品参赛,包括树木盆景、山水和树石盆景、微型组合盆景、观花果类盆景等多种形式,涵盖了国内各大盆景流派,代表了我国盆景艺术的较高水平。比赛期间召开了中国花卉协会盆景分会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会议审议通  相似文献   

6.
(二)明清时期明清两代,松柏类盆景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细剪苍松耐岁寒,郁郁千丈许同观。山家近得凌云趣,老干新添第几盘。"这是清代文人汪鋆在其《砚山丛稿》中对松柏类盆景的赞颂。明清时期,不仅盆景的制作与欣赏之风在全国不少地区开始普及,制作技艺水平日益提高,而且关于盆景理论研究的风气很浓,与盆景有关的书籍比较多。如:高濂著《高子盆景说》,屠隆的《盆花》,吕初泰《盆景之一》、《盆景之二》,文震享的《盆玩》。以上五篇关于盆景的专论集中写于明代末期的数十年间(1541~1646年),加上清代吴涣子所著《花镜》中的"种盆取景法",  相似文献   

7.
龚福煊先生在《正视现实,切莫陶醉》(载1993年第5期)一文中,将规则式盆景全盘否定了。我以为,作为一种流派,一种手法,规则式盆景仍然应该留有一席之地(虽然不应是主流)!且不去说规则式盆景在历史上已有几百年(或许上千年)的存在,能  相似文献   

8.
根据我校多年来商品盆景的生产、经营实践,笔者认为,要提高商品盆景的经济效益,就生产阶段而言,必须抓住以下几个技术问题。 (一)育苗技术。从近几年所接触的西欧盆景市场看,小型、健壮、茂盛的树桩盆景比较受欢迎。同时盆景批发商要求批量化、规格化、系列化。这就要求商品盆景生产必须从材料抓起。一般说来,野外采集的树桩比人工繁殖的小苗似乎更为经济。但人工繁  相似文献   

9.
应美国、加拿大一些盆景团体及太平洋盆景博物馆的邀请,赵庆泉于5月14日至24日对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俄勒冈州波特兰和加拿大维多利亚岛作了交流访问。在西雅图,赵庆泉为当地的盆景爱好者作了杂木类盆景修剪与文人树的创作示范表演(Demonstra-tion)各一场,又作了丛林式盆景创作指导(Workshop)一场。在作文人  相似文献   

10.
瞭望台     
开拓北方盆景艺术研究北京市园林科研所方案出台为推动北京(方)盆景艺术的发展,填补北京(方)盆景理论与加工技艺方面研究的空白,北京市园林科学研究所成立了盆景组、由园林专业硕士李树华(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会员)主持,对北京(方)盆景的理论和制作技艺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计划到1991年要完成的课题有:  相似文献   

11.
盆景是起源干中国的一门传统艺术,发展至今已经超出了几个主要流派、几个盆景大省的范围。能够反映中国盆景的历史渊源、地方风格,以及传承与发展诸方面的情况的,作为国内一个主要流派的苏州盆景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它是中国盆景历史与现状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2.
枯木逢春     
石榴是河南中州盆景的主要树种之一,尤其在我们商丘,拥有一大批石榴盆景爱好者,随便走道哪个盆景爱好者家中,都会发现收藏有石榴盆景,少则几盆,多到几十盆,上百盆,有的甚至别无所爱全部是石榴盆景。笔者从数百盆精关的石榴盆景中选了几盆与大家共赏,并由此可见商丘石榴盆景之一斑。  相似文献   

13.
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经国家农业部核准报批,1992年2月10日由民政部正式批准登记(社证字第922号)并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团体登记证。为促进我国盆景艺术事业繁荣与发展,加强与海外盆景技艺交流,大力开展盆景市场的咨询服务,协会下属五个委员会计:树木盆景专业委员会、山石盆景专业委员会、盆景盆与架研  相似文献   

14.
<正>盆景是起源于中国的一门传统艺术,发展至今已经超出了几个主要流派、几个盆景大省的范围。能够反映中国盆景的历史渊源、地方风格,以及传承与发展诸方面的情况的,作为国内一个主要流派的苏州盆景具有一定的代表  相似文献   

15.
第五届世界盆栽大会暨国际盆栽协会(BCI)理事会于2005年5月27日~31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希尔顿饭店隆重举行。大会围绕着盆景、赏石艺术展开了丰富多彩的交流活动。国际盆栽协会(BCI)是目前全球影响最大的盆景、赏石组织,它致力于盆景、赏石艺术的研究和实践,为世界各国盆景、赏石组织的交流与协作搭建平台。国际盆景协会总部设在美国,其成员遍布全世界。笔者作为该协会的理事,亦受国际盆栽协会主席林达(LINDA)女士之邀,参加了这次理事会。理事们就目前各国盆景、赏石界普遍关心的问题开展了热  相似文献   

16.
说起盆景艺术,大家马上会想到久负盛名的苏派盆景、海派盆景、川派盆景……众多的盆景流派及盆景成果遍布全国各地,但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市场一体化进程的发展,盆景业也呼唤一个共同交流、集中展示并进行贸易的空间,于是中国盆景艺术文化村(以下简称盆景村)应运而生。盆景村究竟是个什么概念?它对盆景业有着怎样的作用?将怎样建设?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访了盆景村的品牌创始公司——上海朱家角盆景艺术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洪俊先生。记者(以下简称记):盆景村的概念是如何提出的?洪总(以下简称洪):盆景村的概念是2001年提出的,当时中国盆景艺术界的几位  相似文献   

17.
重庆盆景历史悠久。据考证,重庆大足县的宋代石刻中,就有手托山水盆景的佛像。江北绿化队盆景园也有三百多年历史的“鬼见愁”(卫矛)古桩和紫薇古桩。几百年来,经过盆景制作前辈们的师授口传,探索创新,重庆盆景逐步形成了浑厚自然,苍劲雅致的独特艺术风格。重庆号称“山城”,而且重庆的山与桂林的山、沿海的山也大不相同,显得深沉、浑厚,峰峦叠嶂,蜿蜒起伏,连绵不断。重庆人生活在巴山渝水之中,真  相似文献   

18.
陈霖作品选     
为了向欧美、澳大利亚和日本等先进生产力发达国家,出口植物(树桩)盆景或盆栽,我们必须大力发展无土(无污染)栽培。1983年5月南京莫愁湖公园在全国首次举办无土栽培盆景和花卉的大型展览。1984年8月江苏无土栽培盆景(罗汉松、米冬、黄杨、雀梅、银杏等),在省农林厅组织下,首次出口意大利获得成功,为我国无土栽培盆景出口先进发达国家作出了范例。从此,一发不可收,全国各地盆景企业和进行出口工作的专业人士,纷纷学习、研究与掌握无土栽培技术,冲破了先进发达国家的海关壁垒(极为严格的植物检疫要求),推动了有生命力的植物盆景的出口创汇工作。这是中国盆景界的新鲜事,也是值得充分肯定的一件大好事。  相似文献   

19.
盆景图宜有适当图注,以便帮助了解和欣赏。图注内容可包括景名、规格、盆式、山石或树木名称、造型形式等,写成下面的简明格式,能使人看了一目了然。山水盆景:“景名”——规格+盆式+某山石盆景(形式)树桩盆景:“景名”——盆式+规格+某树种盆景(形式)盆景的规格通常分为微型(10厘米以下)、小型(10~40厘米)、中型(40~80厘米)、大型(80~150厘米)和特大型(150厘米以上)。对山水盆景,按盆长划分;对树桩盆景,按树桩大小高矮划分,横斜、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一景二盆三几架”不仅是人们品评盆景的序列,同时也成了盆景品评的范围。然而,所谓盆景,顾名思义就是盆中之景。“一景二盆”自然在盆景二字之内。那么几架,是否也应列在盆景品评的范围之内呢? 毫不否认,几架对于提高盆景的观赏价值关系很大。“精隽之盆栽,如不配合几座,则如同一个人衣冠齐整,而不穿鞋”(《盆景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