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林业实用技术》2007,(1):12-12
2006年福建省育苗树种达20多种,完成大田育苗374.93hm^2亩,培育容器苗9000万株,无性系苗约7000万株,可供明年造林的苗木约3.24亿株。在抓好主要造林树种苗木培育的同时,加强了非规划林地造林苗木培育的引导和指导,指导督促各区市抓好1~2个非规划林地造林苗木培育基地建设,据初步统计,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我市一些乡镇及国营场圃在植树造林、育苗生产中,应用地膜覆盖技术。实践证明,地膜覆盖既能有效地提高土壤温度,又能有效地控制土壤中的水分蒸发和养分流失。应用地膜覆盖植树育苗,是提高造林成活率、育苗成苗率,促使苗木快速生长,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1覆膜范围地膜覆盖,既适用于植苗造林,又适用于直播造林;既适用于插条育苗,又适用于播种育苗;既适用于阔叶树,又适用于针叶树。2覆膜作用应用地膜覆盖植树育苗,可大大提高造林成活率、育苗成苗率,促使苗木快速生长。越在低温干旱的气候下,越能发挥地膜的优势作用…  相似文献   

3.
《新疆林业》2007,(5):11-12
喀什地区今年坚持“自育自用、严禁外调”的原则,以核桃、红枣、巴旦姆三大树种苗木培育为主,狠抓苗木培育工作,是历年来苗木培育力度最大的一年。据统计,上半年全地区完成林果育苗1978.4公顷,其中巴旦杏268.5公顷,出苗量2176.5万株;红枣1306.7公顷,出苗量18721.5万株;核桃349.5公顷,出苗量1340.2万株;其他果树苗木52.5公顷,约261.8万株,有效缓解了苗木紧张的局面,为“十一五”期末建成33.3万公顷特色林果基地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杨树地膜覆盖扦撤育苗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杨树采用覆膜育苗,能够增加苗床温度,提高苗木质量,使扦插育苗成活率达98.3%,苗木生长好于未覆膜,每667m^2可产合格苗9389株,Ⅰ级苗比率提高15.6%;采用该技术育苗每667m^2每年可比未覆膜育苗增加纯收入383.1元。  相似文献   

5.
我们从1983年开始,连续三年进行毛白杨地膜覆盖硬枝扦插育苗试验。结果证明,地膜覆盖能有效地提高毛白杨扦插成苗率,三年平均成苗率达60.1%,而对照(未覆膜)的成苗率只有24.9%,覆膜是对照的241%,同时,覆膜比对照苗木高生长量提高了8—38%。为培育优质壮苗,缩短育苗周期创造了条件。试验地选在运城市大渠乡北张村,土壤为轻壤土,排灌方便。育苗地需深耕细整。将1年生毛白杨种条截成20厘米长的插穗放于清水中浸泡5—7天后,  相似文献   

6.
2005年利用杏砧进行了4hm^2杏快速育苗试验,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当年播种,当年嫁接,当年培育出优质大苗。苗高80cm以上优质苗木占93.7%,667m^2产苗木1万余株。现就我们的做法简要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河北省是造林大省,也是育苗大省。近几年来,全省的苗木生产突飞猛进,育苗面积一增再增,1998年只有1.9万hm^2,1999年达到2.7万hm^2,2001年发展到4万hm^2,2003年猛增到6万多公顷。目前,基本形成了国有、集体、个体等多层次,独资、合资、合作等多形式的苗木生产格局。  相似文献   

8.
在干旱年份,从科尔沁沙地干燥沙丘选择特别耐旱的灌木树种进行育苗试验。通过对1、2年生苗木生长状况分析:叶底珠(Securinega suffruticosa)、鼠李(Rhamnus porflorus)、桃叶卫矛(Evonyms bungeanus)、驼绒蒿(Eurotia arborescens)和杠柳(Periplocasepium)等适应性强,1年生苗木高度为对照树种胡枝子的49.6%~101.8%,2年生苗木为对照树种胡枝子的89.0%~97.9%,可以进一步进行沙地造林试验;东北木蓼生长缓慢,不宜继续进行造林试验。  相似文献   

9.
毛白杨是华北平原地区农田林网建设的主要树种。近些年来,生产上对毛白杨苗木的需求量始终很大,为利用毛白杨苗木出土后的余根进行根廷育苗并提高苗木质量,我们于1992~1996年在堂邑镇罗屯毛白杨育苗基地进行了0.6hm‘的根廷育苗试验,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以培育2年生大(壮)苗为目的,试验地每2年出国优大苗1.43万株,其中:胸径3.ocm以上、高4.Din以上的苗木1.01万株,占70.6几胸径2.0~3.ocm、高4.om以上的苗木0.42万株,占29.4%。收入3.86万元。其育苗技术如下。(l)育苗地选择:选育苗密度合理且每666.7m’能出圃…  相似文献   

10.
采用秋季播种育苗方法,用地膜覆盖与麦秸、稻草覆盖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地膜覆盖的花椒生态效益明显,覆膜的比未覆膜的出苗率高出19%,苗木地径、高度、根长分别高出0.28、20.7、12.3cm,增产效应也明显。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华北落叶松避光遮荫育苗、灌水降湿育苗和锯末覆盖育苗等3种方法育苗效果的调查及分析,结果表明:避光育苗法资金投入较大,不宜采用,其他2种方法产合格苗数量差异极显著,灌水育苗每677 m2产合格苗11.8万株,锯末覆盖法产合格苗21.3万株。得出锯末覆盖法是华北落叶松最佳育苗方法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施肥和覆盖对澳洲坚果344和OC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养分和地面覆盖对澳洲坚果生长和产量的影响,采用L9(34)正交设计,对8年生澳洲坚果品种344和OC开展施肥和覆盖试验。结果表明,试验实施1 a时,品种344的平均地径、树高、冠幅、冠高的增长率分别为13.0%、9.2%、4.1%、6.1%,品种OC的平均地径、树高、冠幅、冠高的增长率分别为6.3%、4.8%、1.3%、4.5%,品种间差异极显著(P≈0.0000.01)。各处理组合中,品种344的单株鲜果产量为0.5~1.4 kg/株,单位面积鲜果产量为191.6~470.1 kg/hm2;品种OC的单株鲜果产量为1.6~9.7 kg/株,单位面积鲜果产量为535.1~3 235.3 kg/hm2;各处理组合间,仅品种OC的单株产量呈现极显著的差异(P≈0.0000.01);同一品种的不同单株间,产量差异也较大。影响生长和产量的主导因子因品种不同而异,所以对于不同的澳洲坚果品种应研究相应的丰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3.
应用排比法,按7.5万株/hm2的递增幅度,设计了37.5~82.5万株/hm27个沙棘播种苗留植密度试验区,使用同种手段和办法进行苗木管理。苗木停止生长后,进行苗木质量调查。通过方差分析、频率差异假设检验等数理统计方法进行分析,75万株/hm2为最佳留苗密度。苗高、地茎、根长等生长指标均达到了规定的沙棘一级苗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4.
陇川县1997年引种种植白魔芋33.3hm2,病害严重发生,收获量仅2.56t/hm2。1999年进行了白魔芋种植的肥料试验,结果表明,以足量腐熟农家肥为底肥的施肥措施能显著降低田间发病率和提高球茎产量,其中施腐熟农家肥1 000kg、普钙33.4kg、尿素5kg、磷酸二氢钾0.5kg/667m2作底肥的H处理,与不施肥对照相比可降低发病率50%以上,提高产量420%以上,推算产量可达12t/hm2。  相似文献   

15.
板栗低产园改造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开展板栗低产园改造技术试验研究,采用高接换种配置授粉树、微肥"三喷"、间伐降密、结合树体管理、无公害化防治病虫害等综合技术措施,对8~10a生年生低产栗园实施改造,产量由改造前的1245.0kg/hm2和487.5kg/hm2提高到了5461.5kg/hm2和4637.3kg/hm2。增产4216.5kg/hm2和4149.8kg/hm2,增值2.4万元/hm2和2.3万元/hm2,增产率达338.7%和851.2%。  相似文献   

16.
刘翠梅 《林业调查规划》2007,32(4):45-46,50
从2003年10月至2005年12月,在师宗县五龙乡小法村对红花木莲(Manglietia insgnis)进行育苗和栽培试验,详细介绍了优树选择、采种、育苗的全过程.2hm2圃地产苗木50万株,实现总产值232.9万元,已造林40hm2,成活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17.
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生物量的结构与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径级标准木和样方收获法,对24a生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的生物量和生产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4a生长白落叶松人工林分生物量为120.55t/hm2,年平均净生产力为8.47 t/(hm2.a),生态系统的生物量分配格局为乔木层>枯枝落叶层>下木层>草本层,其中乔木层生物量为102.17t/hm2,净生产力为8.09t/(hm2.a),其生物量分配格局为树干>树根>树皮>树枝>树叶;在林分产量结构方面,8 m以下树干生物量占其总量的81.80%,树枝和树叶的生物量主要分布在10~14 m,分别占树枝和树叶总生物量的71.11%和73.05%,地下根系生物量分配格局为粗根(直径大于5 cm)>根头>中根(0.5~5 cm)>细根(<0.5cm),粗根生物量占根总生物量的53.98%。  相似文献   

18.
糙花少穗竹笋产量与林分状况关系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糙花少穗竹是一种生长快、用途广的优质笋竹两用小径竹种,通过固定标准地调查法进行影响糙花少穗竹竹笋产量形成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糙花少穗竹的产量主要受立竹株数、每株母竹发笋数和平均单棵笋重等3个因子影响。当糙花少穗竹立竹株数保持在13500~21000株·hm-2,每株母竹发笋数在2 06~2 89个,单棵笋重在249 8~435 2g,糙花少穗竹产量可达到13500kg·hm-2以上。  相似文献   

19.
尾叶桉U6无性系林分密度效应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章分析了造林密度对6年生尾叶桉U6无性系林分各生长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造林密度对桉树人工林各林分生长因子的影响显著性不同,密度与胸径、单株材积生长呈显著负相关关系,6年生U6无性系人工林平均胸径及平均单株材积生长量以密度D(1665株/hm^2)>C(2250株/hm^2)>B(2812株/hm^2)>A(3333株/hm^2)。密度对树高、林分蓄积量的生长均有一定影响,但差异不显著,林分平均树高生长量随着密度的增加而递减,林分蓄积量则以C处理最大,达153.9214m^3/hm^2;适宜造林密度范围在1536~2481株/hm^2之间。  相似文献   

20.
靖远松叶蜂的生物学特性及飞防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4年以来,靖远松叶蜂在关帝山林局的油松林内猖獗为害,以幼虫取食油松2年生以上针叶,该虫一年1代,以茧内预蛹越冬。7月上中旬为孵孵化盛期,幼虫蜕 皮4次-5次。10月下旬老熟幼虫下树,在树冠投影范围内的地被物下结茧越冬。该虫的发生及危害,阴坡大于阳坡,纯林大于混交林。在山高林密、交通不便、害虫发生面积大而集中连片,且蔓延速度快的情况下,宜采用飞机喷药防治法。飞防时间在关帝山为8月中旬。每一架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