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8 毫秒
1.
松墨天牛是严重危害松树的蛀干害虫之一,作为重要检疫性有害生物-松材线虫的传播媒介,受到国内外关注。该文通过研究2种松墨天牛引诱剂(高密度聚乙烯缓释瓶HDPE和APF-I短效引诱剂)在不同温度下的挥发释放速率,得出高密度聚乙烯缓释瓶的持效期较APF-I引诱剂长久,旨在对开发高效持久的松墨天牛引诱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松墨天牛生物学特性及种群密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滇中的江川、石林,滇西北的华坪、永胜遭受松墨天牛危害的云南松林作为调查对象,并开展相关的室内饲虫实验,对松墨天牛的生物学特性及种群密度状况进行了研究,以此了解了松墨天牛各虫期的生活习性;以及该虫在4个县的虫口密度特征。针对松墨天牛的生物学特性、虫口密度状况分析了该虫在云南省的危害潜力,并提出相应的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3.
指出了云南省松墨天牛无公害防治技术的科学应用,是松树林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松墨天牛害虫对松树林产业的破坏力是极大的,最严重的情况下容易导致松树成片死亡,因而对松墨天牛进行严格的防治具有必要性。云南省林业规模逐渐扩大,松树林占比较多,在对松墨天牛进行防治期间,传统防治技术容易对林业生态环境造成其他的伤害,因而无公害防治技术应用的推广和研究就成为松林业发展的关注重点。对其无公害防治技术与应用效果进行了试验与调查,得出了3种无公害防治技术的效果及差异,并据此提出了有效建议。  相似文献   

4.
根据影响松墨天牛生长发育的主要生态因子年均气温及≥10.8℃积温,建立松墨天牛适生性空间分布模型;利用云南省常规气象站点历史数据以及其它环境变量因子,建立云南省年均气温空间模拟模型;借助GIS空间分析及建模功能,完成云南全境的年均气温≥10.8℃积温的空间连续化模拟与表达.最后以90 m×90 m空间尺度,实现了云南省松墨天牛空间适生性计算、空间分布模拟与可视化表达.结果表明:松墨天牛适生性较广,云南北部雪线附近及雪线以上的高山地区为不适宜区,滇西北及滇东北的高山区域为低适宜区之外,云南大部分为松墨天牛的高适生区或较高适生区,适生性明显与生态区位相关.以定量化、精细化及可视化方式进行松墨天牛适生性研究,能获取山头地块的适生级别,从而为森防部门的预警及风险评估发布、基层单位开展有针对性防治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5.
云南省松墨天牛生物学特性和地理分布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松墨天牛是云南省近年来危害云南松最为严重的蛀干害虫之一。该虫在滇中地区1a发生1代.以3、4龄幼虫在寄主枝干的木质部内越冬。成虫3月下旬羽化,4月上、中旬为羽化盛期。由于该虫在云南省的寄主分布广,繁殖条件适宜,加之扩散途径多、种群密度大等因素,致使分布范围迅速扩散,造成极大的直接和潜在危害。文中针对松墨天牛在云南省的危害特点提出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本文参照有害生物危险性分析(PestRiskAnalysis)方法,从锈色粒肩天牛Aprionaswainsoni的国内外分布状况、潜在危险性、寄主植物的经济重要性、传播蔓延的可能性以及危险性的管理难度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对其危险性作出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锈色粒肩天牛在我国属于中度危险的有害生物。  相似文献   

7.
APF-Ⅰ型引诱剂监测松墨天牛种群动态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云南省昆明市云南松林和普洱市思茅松林中连续2 a使用APF-Ⅰ型引诱剂诱捕监测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成虫自然种群动态。结果表明:云南地区松墨天牛成虫种群数量主要集中在5—7月,APF-Ⅰ型引诱剂诱捕的雌虫数量显著多于雄虫,林间持效期虽可达30~45 d,但10 d后诱虫量开始减少。APF-Ⅰ型引诱剂可作为松墨天牛种群动态监测的主要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8.
黄山风景区松蛀虫及携带线虫潜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黄山风景区的松蛀虫及其携带线虫的潜能进行了监测研究。辖区内繁衍着15种松蛀虫,主要有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褐幽天牛Arhopalus rusticus(L.)、短角幽天牛Spondylis buprestoides(L.)和马尾松角胫象Shirahoshizo patruelis(Voss)。研究显示,松墨天牛和褐幽天牛是黄山风景区内的危险性松蛀虫。松墨天牛最高分布区为海拔1658m的天海景点,海拔320m的白亭景点和700m的温泉景点种群数量分布比率最高和较高,分别达80.9%和11.3%。松墨天牛携带拟松材线虫等非病原线虫的机率和平均携带数量分别达61.3%和3622.0条。褐幽天牛分布于北海、西海和光明顶3个1590~1720m的高海拔景点,分别占种群数量的21.8%、24.4%和25.6%。褐幽天牛携带线虫机率和平均数量分别为51.2%和5128.6条。  相似文献   

9.
松墨天牛辐射不育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40 Gy60Coγ射线辐照处理的松墨天牛与未经辐照处理的松墨天牛之间的配比试验结果表明:40 Gy60Coγ射线辐照处理过的松墨天牛雌、雄虫,其生育力下降显著,在和未经辐照处理的松墨天牛雌、雄虫的生殖竞争中,能降低未经辐照处理松墨天牛生育卵的孵化率。该剂量为松墨天牛辐照处理的全不育剂量和内交不育剂量。该剂量的辐照处理对松墨天牛雄虫寿命的影响较雌虫显著;而对配对雌、雄虫的寿命无显著影响。从而证明释放辐照松墨天牛不育虫来降低林间松墨天牛种群数量,达到防止松材线虫病扩散和蔓延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为了更好地测报蔡甸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动态,正确预测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为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采用踏查和标准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蔡甸区12个乡镇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危害现状进行了调查。基本摸清了蔡甸林业有害生物常发种类、寄主植物、分布地点、发生面积、危害严重程度等,其中有重大危害的有害生物种类杨扇舟蛾、杨小舟蛾、黑翅土白蚁、云斑天牛、松墨天牛和马尾松毛虫6种。  相似文献   

11.
黄胸木蠹蛾是多种阔叶树种的重要蛀干害虫。为正确认识云南省黄胸木蠹蛾对林木所造成危害的危险性,加强管理,有效地控制该虫的危害和防止其进一步扩散蔓延,采用有害生物危险性分析(Pest R isk Analysis)的方法,对黄胸木蠹蛾在云南省的危险性进行了系统的定性与定量分析。通过综合评估,认为黄胸木蠹蛾在云南省属于中度危险性的森林有害生物。  相似文献   

12.
云南省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现状及综合治理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述云南省近几年来有害生物发生现状.结合最近国内外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IPM)的研究成果,阐述云南省林业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发展方向-林业有害生物可持续控制(Sustainable Pest Management in Forest ,SPMF).  相似文献   

13.
在介绍虫生真菌防治害虫特点的基础上,进而论述了云南省应用虫生真菌防治森林虫害的现状和发展前景及其药剂产品的开发现状与存在问题,以此提出6项相应的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14.
在1978~1981年云南全省森林病虫害普查的基础上,1992~1995年又专门对全省的板栗病虫害进行了调查。经整理分析,云南板栗的害虫,分属6个目32个科计97种,本文按目分科记录了97种害虫的名称,为害部位和分布情况,并对其中5种主要害虫作了简述。  相似文献   

15.
针对云南重大森林害虫-纵坑切梢小蠹寄生真菌粉拟青霉的产业化关键问题,探讨该菌的生产工艺流程,生产步骤和相关的各项生产参数,以及生产中各个环节的具体操作方法和与之对应的质量检测内容、标准、方法;概述其林间应用技术,林间试验结果表明粉拟青霉对松小蠹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6.
林业现代化离不开林业机械装备的现代化。林业机械装备作为衡量林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对促进林业经济效益的发挥、解放劳动力、更大程度地发挥林业生态效益都有较大影响。文中分析了云南省国有林场林业机械装备的使用情况,及云南省国有林场在木材采伐、造林抚育、育苗、森林防火、采种(摘)、病虫害防治、生物多样性探测和生态价值评估、林政管理方面对机械装备的需求;指出林场在林业机械装备发展中面临的困境,主要包括缺乏林业机械装备发展的顶层设计、缺乏保障林场机械装备的基础设施、缺乏发展林业机械装备的项目和资金、缺乏适宜的林业机械装备、缺乏研发使用机械装备的人才和理念;在此基础上,提出云南省国有林场林业机械装备的发展策略,即完善顶层设计、加强林场基础设施建设、多渠道保障林场机械装备的资金、增强林业装备的有效供给、培养林业机械装备研究使用人才。  相似文献   

17.
高大鹿药作为滇西北一种重要的野生蔬菜,正面临着日益严峻的人为采集压力.为检验不同人为干扰强度下高大鹿药种群特征的变化,运用对比样方带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以密度、株高、基径3个指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干扰强度下,其种群特征发生了明显变化.在重度干扰区,3个指标都明显小于其他区域,且呈无规律变化,种群衰退趋势明显;在中度干扰区,3个指标变化幅度较大,反映了随着人为干扰强度的减弱,其种群特征发生了明显的改善;在轻度干扰区,3个指标平均值达到最大且变化幅度较小,反映了在人为干扰轻微的区域,其种群仍处于稳定的状态.人为干扰是造成高大鹿药分布面积萎缩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对高大鹿药资源进行合理采集和适当保护已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8.
基于GIS技术的森林病虫害防治管理信息系统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文章提出了防治和管理森林病虫害的重要性及存在的问题,并对GIS技术及其应用发展进行了介绍。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基于GIS技术的森林病虫害防治管理信息系统”,并对系统结构和功能作了论述。此系统应用潜力巨大,为森林病虫害综合治理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人工林害虫的生态控制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树平 《林业科技》2003,28(1):22-24
森林害虫的科学管理必须考虑长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问题,只有对森林害虫进行生态控制才能达到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目的。在人工林构建中,只有模拟天然林结构,从害虫栖息地抗虫林分结构出发,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猖獗成灾问题。在对黑龙江省主要造林树种的天然抗虫结构、人工混交林和人工纯林的结构及害虫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人工林害虫生态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20.
褐顶毒蛾近期在云南省红河州爆发成灾.为了寻求更有效的防治措施,在河口县开展了利用森得保粉剂防治褐顶毒蛾的林间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褐顶毒蛾对森得保粉剂非常敏感,3种浓度的森得保粉剂林间防治药效达81.7%~95.9%,防治时建议使用2 500 g/hm2和5 000 g/hm2这2种用药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