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毛竹是优良的笋材两用竹种,近年来在山区发展较快.为山区毛竹造林提供大量优质苗木,我们于2006年10月,在徽州区岩寺镇仙和村进行秋季毛竹播种育苗试验,取得成效.  相似文献   

2.
毛竹属禾本科竹亚科刚竹属,具有生长快、见效快、投资少、经济效益好、产品用途广等优点.在发展山区经济中,毛竹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与移栽母竹造林方式相比,毛竹实生苗培育、造林投入成本低,成活率高.  相似文献   

3.
毛竹生长快、成材早、产量高、用途广。培育和开发毛竹资源,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推进竹业产业化的重要途径,也是帮助山区人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之一。笔者结合本人实际工作中及林户毛竹栽培管理的经验,系统介绍了毛竹栽培管理技术,其内容包括造林地选择、造林地整理、造林季节、造林方法、抚育管理及毛竹主要病害、虫害防治。  相似文献   

4.
毛竹是优良的笋材两用竹种,近年来在山区发展较快。为山区毛竹造林提供大量优质苗木,我们于2006年10月,在徽州区岩寺镇仙和村进行秋季毛竹播种育苗试验,取得成效。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对毛竹开发利用,毛竹的经济效益逐年提高.金寨县2007年毛竹新造林1 200亩、2008年度完成2 000亩.当前,毛竹人工造林主要是母竹造林,但大面积造林成本高,成活率低.  相似文献   

6.
毛竹是适应性强、用途多、经济价值高的优良竹种,竹业已成为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经济增长点。本文从毛竹造林地选择、幼林抚育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入手,重点介绍了毛竹丰产培育技术,意在为毛竹发展提供必要的技术推广指导。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对毛竹开发利用,毛竹的经济效益逐年提高。金寨县2007年毛竹新造林1200亩、2008年度完成2000亩。当前,毛竹人工造林主要是母竹造林,但大  相似文献   

8.
湖北省毛竹实生苗造林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 mazel是1种经营周期短,经济效益高,地域分布广的优良树种.但我国毛竹造林技术一直采用几千年传统的母竹移栽法,造林成本高、成活率低、萌笋少、成林慢、苗木来源紧缺等不利因素,严重制约着毛竹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毛竹栽培与垦复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竹是重要的森林资源之一,其生长快、成材早、产量高、用途广,一次造林只要合理经营可以永续利用,有着较高的经济价值.发展毛竹的途径,可通过毛竹新造林扩大竹林面积,也可通过对现有竹林的垦复改造,提高竹林的产量和质量.现将毛竹栽培和竹林垦复的技术要点浅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毛竹是中国竹类资源中最重要的竹种和优良竹材,广泛分布于中国的亚热带地区。它具有生长快、成材早、产量高、用途广、收益大的特点,且一次造林成功后能自然扩面,只要合理经营,年年有收入,因而被称为"农民的山中银行"。毛竹产业是发展农村经济、带领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最有效手段。广西的毛竹种植面积约为9.51  相似文献   

11.
杉木林采伐迹地在留养部分杉木萌条的同时,栽种毛竹形成杉竹混交林,比单一营造毛竹林节约造林成本,又可使采伐迹地提前恢复森林环境.皖南山区杉木商品林采伐迹地面积较大的地区,采用杉竹混交,迹地更新,在生产上是较为适用的营林方式.  相似文献   

12.
毛竹实生苗造林,具有适应性强,挖苗、起苗、运输和栽植操作方便,成本低等优点.经过多年实践探索,为提高毛竹实生苗造林成活率,积累了一些实用的造林技术措施,现介绍如下. 一、造林地的选择海拔800米以下的山地、丘陵都可以营造毛竹林.但地形、坡度、坡向、土壤质地与毛竹造林成活和生长发育有密切关系.造林地宜选择在背风、排水良好、土壤深厚、肥沃疏松的山谷地或山腰缓坡地带.土壤以富含大量有机养分和无机矿物质元素的乌砂土和砂质壤土最为适宜.  相似文献   

13.
针对大别山区土壤特殊性(大部分是砂壤土)及毛竹造林成活率低的现状特点,通过试验分析大别山区毛竹造林成活率低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技术对策,为大别山区毛竹造林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介绍了广东毛竹实生苗造林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并主要针对毛竹实生苗造林中普遍存在的造林成林成材率偏低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提高毛竹实生苗造林成林成材率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毛竹实生苗造林具有适应性强、成活率高、运输和栽植方便、造林成本低等优点,是快速发展毛竹经济的途径。文章从苗圃选择、种子处理、苗圃管理和扩大繁殖角度,根据多年育苗经验,总结出毛竹种子育苗技术措施,为提高毛竹人工造林成活率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6.
我国历来栽培毛竹都采用无性母竹移栽法,六十年代初广西昭平毛竹大面积开花后,贝江口林科所成功地将毛竹种子育苗、造林,它是毛竹栽培史上一项革新成果。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毛竹实生苗造林面积达30万亩以上,贵州全省8个专州(市)有6个专州(市)22个县(市、区)推广应用了毛竹实生苗造林技术,造林面积达30170亩,保存面积17915亩,已  相似文献   

17.
为了迅速发展毛竹生产,我县从1978年起,从广西柳州引进毛竹种子进行育苗,共培育实生苗十四万株(其中实生苗八万、分殖苗四万、小母竹二万)。1980年选择了四个立地条件不同的山场,营造了122亩毛竹试验林,除在李枚山区因造林工作粗放,成活率较低外,其他三地造林成活率均在96%以上。据调查,造林当年新竹高100Cm。第二年每棵发新竹22株,最多41株;竹高172Cm,最高255Cm,地径1.2Cm,最粗1.8Cm;竹鞭长176Cm,且四出横生,遍布林地,长势旺盛。现将其造林及管理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8.
大面积毛竹造林的生产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毛竹大面积造林中的六个问题的总结分析,指出大面积新造毛竹林应慎重决策,扩大毛竹林面积的方式推荐毛竹残次林的抚育和现有林扩鞭两种途径,块状栽植或套种短期经济作物是新造林的较好措施.在新造毛竹林时,应根据当地的情况选择移竹蔸造林或实生苗造林、炼山与不炼山造林、点工栽植与承包栽植.  相似文献   

19.
1998年,泾县开始推广雨季毛竹造林技术,白华林场实验成功后,毛竹雨季造林现已达1 500亩.每年六七月份入梅以来,林场气温一般保持在20℃左右,降雨连绵不断,形成了温度高、湿度大、雨水多、最有利于竹鞭萌芽的良好环境条件,这一段梅雨季节营造早园竹成活率高、发笋量大.已取得的成功经验,为毛竹雨季造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毛竹造林不仅技术要求严而且资金投入高,造林后往往由于资金投入不足抚育管理跟不上而荒芜,影响造林效果。徽州区自2006年以来在毛竹造林基地上开展了竹菊间种试验,发展毛竹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