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端阳 《福建茶叶》2016,(12):35-36
本文首先就"一带一路"战略对于我国茶文化传播的重要价值加以说明,并对"一带一路"国际交流环境中茶文化英译的主要逻辑展开具体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对"一带一路"国际交流中的茶文化英译策略提出几点建议,希望能够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一带一路"战略对于我国茶文化传播的重要价值体现为三点:"一带一路"战略有助于促进茶叶的国际化营销;"一带一路"战略有助于促进茶文化的"国际化体验";"一带一路"战略有助于促进茶文化的跨文化交际。"一带一路"国际交流环境中茶文化英译的主要逻辑在于茶文化英译是一种商业交际行为;茶文化英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行为。"一带一路"国际交流中的茶文化英译策略可以尝试互文性翻译策略、图式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2.
在"一带一路"这个全新的历史机遇和时代背景下,加强对包括我国茶文学作品在内的精神产品的翻译和推介是提升我国茶产业品牌活力的重要维度,本研究提出的茶文学作品的归化翻译和异化翻译策略都是这种推介的重要构成部分。"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茶文学作品翻译创新的基本背景在于它极大地拓展了我国茶文化产业的市场容量;为我国茶文化的跨文化交际提供了重要的平台;为茶文化的软实力传播提供了重要推手。"一带一路"背景下茶文学作品翻译中归化翻译和异化翻译的基本关系包括两点:茶文学作品的"异化翻译"是"归化翻译"的基础;茶文学作品的"归化翻译"是"异化翻译"的补充。"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茶文学作品翻译创新的尝试策略可以从系统功能翻译策略、互文对照性翻译策略入手。  相似文献   

3.
田雨薇 《福建茶叶》2017,(11):282-283
茶文化深厚博远,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以茶入膳,将茶文化融入到饮食文化中,同样具有悠久的历史。所以,在"一带一路"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背景下,茶文化和饮食文化的外译成为推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也是跨文化交际领域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本文拟从中式茶膳的俄译入手,归纳翻译策略,构建翻译模式,以点带面,传递中华茶膳中承载的文化信息,借此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外译和传播。  相似文献   

4.
认知语言学对于跨文化交际的基本立场主张在于:语言的语义不仅仅是客观的真值条件,而且也是主观和客观的结合;不同的文化体系所含有的文化"隐喻"也不同;跨文化交际要注重两种文化的"互文性"置换。当前茶文化对外传播视域下茶文化英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对外传播的茶文化专有名词翻译错乱;茶文化内涵翻译的不到位;茶文化英译的"文化融入"不足。基于认知语言学的茶文化英译策略建议主要有两点:一是基于茶文化专有词汇平行语料库的翻译策略;二是基于接受理论的归化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5.
跨文化交际中茶文化国际化传播具有深厚的语言学背景,一方面全球化进程破坏了脆弱的世界语言生态环境,另一方面"一带一路"战略又向茶文化国际化传播提出了语言反思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跨文化交际茶文化传播中对待"通用英语"和"专门用途英语"要采取这样几个主要立场:以茶文化传播的具体功能灵活选择英语教学模式策略、"通用英语"和"专门用途英语"的组合搭配教学模式策略、基于茶文化受众需求的"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模式策略。  相似文献   

6.
"一带一路"是我国近年提出的以古代丝绸之路为依托、以既有的双边与多边机制为基础的新型战略合作模式。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与沿线国家将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形成互利共赢式的发展模式。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所共通的部分,应当得到高度重视。本文介绍了茶文化传播的时代背景,指出在"一带一路的"战略下推广茶文化是历史和时代的必然要求,而后就此背景下茶文化的翻译与发扬方法做了详细探究,以期为茶文化的国际化传播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来看,茶文化的传播不是一种简单的语言转换、信息传播行为,而是一种有效的文化融入行为,茶文化传播的有效性在何种程度上彰显,取决于文化融入的程度。基于文化融入理念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将茶文化传播的"跨文化交际转换"进行展开,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升茶文化传播的质量和效率。基于文化融入理念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主要内涵和外延包括:英语教学的本质是跨文化交际;英语教学的内容在于均衡的英语文化知识结构;英语教学的主要策略在于互文性教学模式。当前我国对外茶文化传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不注重跨文化交际的视角转换;对外文化传播的渠道相对单一。基于文化融入理念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在茶文化传播中的应用策略可以尝试中西方茶文化比较的传播策略;互文性的翻译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8.
"一带一路"视角下的茶文化传播实际上是一种跨文化传播,因为沿线区域内的文化、经济以及意识形态等存在一定的差异。如果忽视这些差异性,茶文化传播势必会失败甚至影响国家形象的塑造。本文结合符号学理论对我国茶文化的符号化过程进行了解读之后,又阐析了"一带一路"视角下我国茶文化传播与国家形象建构将会面临的问题,并最终结合"一带一路"这一新时代背景就中国茶文化的传播与国家形象的建构提出了具体建议,以期能更充分地实现"共商共建共享"。  相似文献   

9.
耿娟 《福建茶叶》2016,(6):215-216
在一个跨文化语境的传播、营销环境中,茶文化广告的终极指向在于通过翻译这种手段向国外消费者推广一种关于茶品牌的价值理念。茶文化广告传播的"跨文化"语境特征具有茶文化广告传播的"方言"对"方言"性、茶文化传播的商业性与艺术性俱备、茶文化传播的生活化导向。茶文化广告英译的基本原则包括目的导向性原则、商业性与艺术性相结合原则、文化价值的接受原则。茶文化广告英译的基本策略可以从基于市场细分的受众需求翻译策略、基于茶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广告美学翻译策略、基于价值归化路径的价值翻译策略这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0.
"一带一路"的提出和建设,为我国的政治、文化、社会、经济、生态等领域,在对外开展交流与合作上提供了重大机遇。茶文化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瑰宝,自古以来在对外经济来往和文化交流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一带一路"的建设,更是为中国的茶文化迈出国门、提高文化自信提供了良好的契机。茶艺语言翻译,是中国茶叶和茶文化走出国门的基础和保障,因此在"一带一路"背景下,讨论中国传统茶艺语言翻译的问题,对中国的茶叶出口贸易和茶文化的海外传播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中外文化互动日益频繁,如何抓住新形势、贴近新要求、完善茶文化外宣翻译工作并以此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国际化传播,是当前茶文化相关单位的工作重点。本文首先分析了茶文化外宣英译对于"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重要意义,而后指出当前英译工作中存在的错译、人才短缺、翻译不连贯等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应对策略,以期促进茶文化外宣英译工作的系统化发展,实现以茶文化传播推进传统文化弘扬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12.
英德红茶文化是传统国茶文化的核心部分之一,蕴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茶道文化的沉淀,也助力着中国传统文化"一带一路"跨文化传播。受到新冠疫情影响,近两年来国际间的交流合作受到了一定的冲击,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商品贸易、文化交流、产业转型等领域的优势互补机制也受到影响。在此背景下,国茶文化的传播策略应对新形势及时作出调整,结合中国茶的文化属性以及现代传播媒介的新特征,不断进行融合和创新。本文旨在探索"一带一路"视域下英德红茶文化内涵的新演变和短视频传播优势之间的相互影响,进行英德红茶茶文化结合短视频的推广内容和方式研究,对如何更好地进行英德红茶文化的高效传播提出了具有发展前景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英语教学"尤其是涉及中外茶文化知识的英语教学作为"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人民所共同具备的一个对话桥梁,充当着重要的"文化营造"角色。"一带一路"战略中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比如开放包容、和谐交际的文化自信态度、对外文化传播力和文化软实力的重塑、对区域性空间文化资源的有效整合等。"一带一路"战略下英语教学中的中外茶文化教育内容主要包括传授中外茶文化中的价值观念体系、传授中外茶文化的社会交往习俗体系等。"一带一路"战略下英语教学中中外茶文化教育可以尝试以学养智教学策略、以学养德教学策略、以学养心教学策略等。  相似文献   

14.
"一带一路"为我国茶产业及茶文化海外传播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应当好好把握,实现经济、文化、生态、社会、政治等方面的协同发展。本文探讨了该战略对茶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讨论了该背景下茶文化的翻译方针,并提出了互文翻译和图式翻译两种策略,以期为相关翻译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茶文化的国际传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带一路"伟大战略构想为中国茶文化的国际传播提供了新的历史发展机遇。中国茶文化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中去,需要加强人文交流,确立"茶为国饮"的目标,从众多方面着手建设,为茶文化国际传播长期发展铺平道路,为"一带一路"建设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6.
"一带一路"是传播中国茶文化的重要途径与机遇.各国茶文化随着各国历史的推进赋予了不同的文化底蕴.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融合了儒家、道家、佛学等重要思想,是中国文化的精粹.传播中国茶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着重从规范茶的专业翻译术语、培养茶文化翻译的专门人才、加强茶文化的媒体网络宣传、加强茶产品的...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跨文化背景下的文化交流和传播正呈上升趋势发展,近年来,我国开始注重对茶文化的交流,茶在历史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推动地区之间的交流和发展起着关键作用,其中,又以中国与日本之间的茶文化有着极大的关联性。因此,本文探索了对日本茶文化典籍翻译教学现状,跨文化交际背景下对日本茶文化典籍翻译教学的重要性及意义,最后对跨文化交际背景下的日本茶文化典籍翻译教学模式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张慧丽 《福建茶叶》2016,(12):338-339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我国茶文化开始进入外国人的视野。要想更好地传播茶文化,我们需要对茶文化英语进行规范。本文首先简要阐述了言语交际原则的基本主张理路,然后具体分析了言语交际原则对于茶文化英语交际的基本启示,最后在此基础上对言语交际原则下茶文化英语的翻译方案提出了几点建议。言语交际原则的基本主张理路在于它讲究交际上的合作原则、交际上的礼貌原则、交际上的情境性原则等内容。言语交际原则对于茶文化英语交际的基本启示在于两点:一是茶文化英语的创新和发展要深刻扎根于茶文化体系中;二是茶文化英语的创新和发展要服从于跨文化交际的目的。言语交际原则下茶文化英语的翻译方案选择可以尝试语言顺应导向的翻译策略、互文性导向的翻译策略等内容。  相似文献   

19.
在一个国际化茶文化传播、茶产业营销的背景中,如何将《茶经》中呈现出来的经典茶文化价值、茶文化审美观念、茶文化的精神内涵、茶文化的物质功效等准确、高雅、通畅地翻译出来,并对跨文化语境中的国外消费者、受众产生积极的茶文化效应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茶文化传播视角下《茶经》的价值呈现包括茶文化的功利价值:修身养性、养生祛疾;茶文化的社会尊礼价值:以茶待客、以礼待人;茶文化的审美价值:以茶养志、以茶审美。茶文化传播视角下的《茶经》章节标题翻译之基本原则可以从语言维度上的信达雅与通俗易懂相结合、文化维度上的翻译的"互文视阈"原则、交际维度上的语义的适当性转换原则等把握。文化传播视角下《茶经》章节标题的基本翻译适应策略在"形式之美"的翻译适应策略、"意蕴之美"的翻译适应策略两点上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20.
周志刚 《福建茶叶》2022,(5):138-140
茶文化自身存在的丰富内涵,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标志,在文化全球化传播的背景下,加强茶文化的对外传播,需要依靠翻译手段,来传达文化传播的意图.从生态翻译学的语言和文化维度,探讨茶文化翻译教学模式,构建起全新的翻译教学工作体系,促进我国茶文化在生态环境中的广泛传播,实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为跨文化交际活动的高效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