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茶马古道作为中国西南地区重要的经济文化走廊,直接推动了古代茶叶贸易发展。本文重点茶马古道云南地区的民歌音乐,以《赶马调》作品为例分析云南地区民歌的音乐特征与历史文化内涵,以期为相关学者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2.
宗莉加 《福建茶叶》2016,(8):331-332
"茶马古道"是我国内地汉族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之间的经济往来的重要通道。云南是"茶马古道"途径的重要省份。本文在简要介绍了"茶马古道"与民歌音乐的概念之后,详细阐述了云南"茶马古道"的民歌音乐的主要形式(《赶马调》)、主要功能(抒情功能与实用功能)以及文化特征(包容性与民族性),以期为相关研究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民歌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它是劳动人民在日常生产劳作的实践过程中创造生成的,有其独特的音乐表达方式,并呈现出一种原生态的气息,有原汁原味的民间歌唱音乐特征。它源于民间、流传于民间,为广大民众所喜爱和推崇,并在不断丰富和补充过程中,曲调也日臻完美。在当前多元文化冲击的时代背景下,我们要注重对原生态民歌的保护和传承,认清当前原生态民歌的现状,并积极挖掘和开发其中茶文化元素,探索茶文化对民歌的影响,将茶文化内涵与民歌音乐充分融合,使之成为新时代下的创新音乐形态,更好地得到保护和传承。  相似文献   

4.
王洁 《福建茶叶》2016,(12):359-360
江西采茶戏又名三角戏,它是源于客家文化的艺术瑰宝,具有当地地域民族传统文化的独特气质和神韵,成为了我国传统戏曲艺术的不可缺少的内容。在江西采茶戏之中,以民众的日常生活采茶劳作为题材,吸纳了江西客家的民歌、民间舞蹈形式、民间灯彩、民间戏曲等艺术营养,具有地方传统习俗特点,通过对江西采茶戏音乐的唱腔艺术挖掘,可以看到由江西采茶戏音乐艺术形态中所折射出的审美和文化。  相似文献   

5.
民间采茶戏丰富了中国传统茶文化内容,具有极为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效果。在我国民间采茶戏之中,赣南采茶戏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内容之一,其具有浓郁地域风情的民间艺术形式,融汇了客家文化的精髓,广泛吸收了本地及外地流传而来的民歌、民间舞蹈、民间灯彩等艺术,具有独特的音乐形态和舞蹈美感,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本文即通过对赣南民间采茶戏的音乐和舞蹈研究,探索其中蕴含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6.
无论是茶文化还是民歌音乐,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构成部分,为了加强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创新继承,加强对茶文化的创新继承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本文就从民歌的特点入手,详细探讨了茶文化对民歌保护的意义以及茶文化与民歌音乐的结合方式,以便更好的传承民歌文化。  相似文献   

7.
李淑君 《福建茶叶》2016,(6):352-353
采茶戏具有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独特气质和韵律,在历史的推移演变之下,采茶戏音乐也在不断地传承和创新实践。源于民间的采茶戏与当地民歌、小调、灯彩音乐有极为密切的关联,是我国传统戏曲艺术的重要构成内容,它以群众的日常采茶劳作为对象,富含了民族传统文化的内容,表现为歌颂采茶活动的戏曲文化形式,我们可以从采茶戏音乐本体的声腔和器乐两方面入手,揭示出采茶戏音乐的形态和特征,将其作为一种"流动的传统"突显出采茶戏特有的地域性特色和风格。  相似文献   

8.
采茶戏是民间传统剧目,体现出丰富的艺术内涵。采花戏是从生产、生活中诞生的,具有种类繁多、民风淳朴的特点,在发展过程中学习与借鉴民间的各种舞蹈、民歌、灯彩、戏曲的营养,是地方戏曲和综合艺术。采茶戏舞蹈动作行动细腻,很多动作与现代舞蹈相似、相通,其中桃花扇、单袖筒、矮子步是采茶戏的三绝。采茶戏音乐元素包括杂调、路腔、灯腔、茶腔等,曲牌超过300种。分析采茶戏舞蹈和音乐元素的内涵,对于认识与传承此剧种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前进,中国更加需要传承民族文化。"茶马古道"在云南,始于唐宋时期,开创了中西方的文化交流之路。茶叶让我们民族文化为西方所熟知,也让我们的民族文化传播得越来越远,且越来越有影响力。"茶马古道"的兴起有赖于传统经济的以物易物模式,内地及藏区出产形成互补性,从而造成两地之间茶马的交换,因此,"茶马古道"具有浓郁的茶文化和马匹文化色彩。更深层次讲,"茶马古道"是内地的茶文化与川藏地区马匹文化的交流。而伴随着"茶马古道"文化的交流,内地的民歌和川藏地区的民歌也在进行着交流,从而在音乐上也相互交融,音乐本质上也是一种文化符号,因此两地彼此之间也形成了良性循环,共建和谐文化社会。  相似文献   

10.
我国作为茶的故乡,茶文化的发源地,采茶音乐等艺术形式也应运而生,使中国的茶文化更加充实和丰富。在茶文化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采茶音乐也有了巨大的发展,成为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幅员辽阔,每个地方都有独特的地域特色,其民歌也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本文将对地域特色民歌的特点及相关概念进行介绍,并阐述地域特色民歌在采茶音乐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最后分析地域特色民歌在采茶音乐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1.
采茶音乐是我国一种极具独有特色的艺术表现形式,其最早起源于江西南部,在各大重要的节日期间举行的一种民间艺术。少数民族的采茶音乐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地方民族的文化和长期日积月累、长时期所产生的文化。我国少数民族具有丰富多彩的民歌艺术和其浓郁的民族特色文化,是金典的民歌艺术地区。目前,许多的民歌民谣流传至今,这也充分的体现了各民族对民歌艺术的喜爱。  相似文献   

12.
从赣南采茶戏看江西传统民间音乐的器乐伴奏,在人员数量、乐器数量、语调和声调上有着鲜明的特点。从赣南采茶戏看江西传统民间戏曲音乐的内容,在腔格段式、句格增减、"手调变化"上有着鲜明的特点。当前江西传统民间音乐面临着内容缺乏创新、财力和人力投入不够、观众群体越来越少等问题。对此,必须创新剧情内容,加财力和人力投入,创新运作机制,以期更好地继承和发展江西传统民间音乐。  相似文献   

13.
赣南采茶戏是我国民间采茶音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赣南采茶戏所具有的乐理特征做出分析,对于了解民间采茶音乐的乐理特征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赣南采茶戏的唱词特征、唱腔音韵特征、唱腔结构特征、唱腔演唱特征四个方面,对我国民间采茶音乐所具有的乐理特征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4.
采茶戏是民间较为重要的传统剧目形式之一,合理对采茶戏进行设计和表演能够表现出丰富的文化艺术内涵。采茶戏一般是随着基层群众的生产生活逐渐发展起来的,具有种类繁多的特点,能够对淳朴的民风加以反映。采茶戏在发展过程中积极借鉴多种类型的民间舞蹈、民歌以及戏曲等艺术元素,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戏曲艺术,并且其能够代表地方戏曲艺术的综合。本文从采茶戏中的舞蹈和音乐元素内涵入手,对采茶戏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希望能够为采茶戏研究提供一定的支持。  相似文献   

15.
福建民歌《采茶扑蝶》,是福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是中国茶音乐文化的瑰宝。文中探究了福建民歌《采茶扑蝶》音乐版本的来源与流变、类型,从中看出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版本的音乐风貌,这些版本具有继承传统、与时俱进、融合创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以采茶活动为题材,融合了我国民间音乐、戏曲、舞蹈的采茶戏,是我国传统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当代高校音乐教学内容的拓展、教学方法创新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高校音乐教学应该针对地方茶文化及采茶戏特点,对教学目标、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手段进行针对性设计,将采茶戏融入日常教学中,以提升高校音乐教学效果,促进传统茶文化和民族音乐的传承发展。  相似文献   

17.
白明辉 《福建茶叶》2016,(3):407-408
在200多年的时间里,抚州采茶戏从自发到自觉、从随意即兴表演到程式化的民族音乐,其吸收了民歌、方言、各地方戏曲艺术等不同的文化艺术形式,在社会不断的发展中积淀成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曲艺表演风格。本文首先分析抚州采茶戏的发展简况,从而概括出民歌、方言、戏曲等传统文化对抚州采茶戏传承与发展的重要影响,以及对形成抚州采茶戏音乐特征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民间艺术是在传统工艺技术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是广大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民间艺术主要包括民间工艺美术、民间音乐形式以及民族舞蹈等类型,同时也包孕着民间传统文字、图案、造型、色彩等元素。本文以民间艺术符号为切入点,对茶叶包装的平面设计进行了探讨。在概述了民间艺术符号的产生与特征后,并据此对其在茶叶包装中的应用之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璀璨的篇章之一的茶文化以自身独特的文化艺术魅力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从茶文化的起源和发展中,我们能够感受到浓浓的东方气息。而在几千年的历史文化传承中,茶文化早已在中华大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枝繁叶茂。同时,作为民族特色文化的代表,茶文化与中国民间音乐的关系也是紧密相联。许多脍炙人口的民间音乐都与茶有关。本文首先大体的讲述了茶文化中民间音乐的起源和发展,最后深入的讲述了我国民间音乐在茶文化中的表现,希望能够对茶文化的传播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云南茶马古道是我国西南地区的一条重要古商道,不仅具有重要政治、经济意义,同时还有促进文化交流与融合的重要作用,并由此形成了极具民族、地域和时代特色的马帮音乐。对其进行研究,有助于茶马古道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