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选用20头年龄相近,体况良好的成年雄性林麝。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分为4组,研究日粮添加过瘤胃脂肪(0,5,10,15 g/d)对林麝体重和日粮表观消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日粮添加不同水平过瘤胃脂肪对林麝体重无显著影响(P0.05)。对林麝日粮粗蛋白、有机物、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钙、磷和干物质的表观消化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10 g/d组日粮粗脂肪和能量的表观消化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但与5 g/d组和15 g/d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显示,林麝日粮过瘤胃脂肪的适宜添加水平为10 g/d。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通过营养调控措施提高夏季奶牛的生产性能,选择体况、胎次、产犊时间、产奶量相近的泌乳盛期荷斯坦奶牛,随机分成4组,每组5头。试验1组添加过瘤胃氨基酸(赖氨酸+蛋氨酸)100g/头·d,试验2组每日添加过瘤胃脂肪酸钙300g/头·d,试验3组每日添加过瘤胃氨基酸(赖氨酸+蛋氨酸)100g/头·d和过瘤胃脂肪酸钙300g/头·d,对照组不添加添加剂,试验期30d。结果表明:奶牛日粮中添加过瘤胃氨基酸具有提高干物质采食量、产奶量的趋势,显著提高乳蛋白含量(P0.05);添加过瘤胃脂肪酸钙具有减少采食量的趋势,对奶牛泌乳性能影响不大;奶牛日粮中同时添加过瘤胃氨基酸和过瘤胃脂肪酸钙可以显著提高产奶量和乳蛋白含量(P0.05),建议夏季奶牛日粮可以同时添加过瘤胃氨基酸和过瘤胃脂肪酸钙。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日粮不同能量水平对奶牛泌乳及繁殖性能的影响,试验选取泌乳量35 kg/d以上,年龄、胎次相近的健康成年奶牛4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头。产后分别在基础日粮基础上饲喂过瘤胃脂肪250 g(1组)、乳泌宝250 g(2组)、过瘤胃脂肪250 g+乳泌宝250 g(3组)以及不添加过瘤胃脂肪的对照组。结果表明:1,2,3组与对照组产奶量差异显著(P0.05);1,2,3组与对照组乳脂肪、乳蛋白质、乳糖、总固形物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第一次配种妊娠率3组较对照组有所提高;奶牛第一次发情时间及配种天数、产后配种妊娠天数1,2,3组较对照组缩短。说明随着日粮能量水平的增加,产奶量提高,乳品质得到改善,奶牛繁殖性能提高。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探讨不同过瘤胃脂肪源对安格斯牛育肥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18头平均体重为(448.00±3.13)kg的安格斯阉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6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基础上分别按照干物质采食量的4%添加过瘤胃不饱和脂肪(UPF组)和过瘤胃饱和脂肪(SPF组),预试期10 d,正试期分前期(27 d)和后期(40 d)2个阶段。结果表明:试验前期UPF组的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后期SPF组的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全期UPF组和SPF组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前期耗料增重比显著高于UPF组(P0.05),3组之间全期耗料增重比差异不显著(P0.05);UPF组和SPF组血清中胰高血糖素(GC)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前期UPF组瘦素(LEP)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和SPF组(P0.05),试验后期SPF组LEP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和UPF组(P0.05);试验前期UPF组的乙酰辅酶A羧化酶(AACase)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前期SPF组的总蛋白(TP)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后期UPF组的谷草转氨酶(AST)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和SPF组(P0.05),全期UPF组和SPF组的丙二醛(MDA)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饲粮添加不同过瘤胃脂肪源可提高安格斯牛日增重,有利于体脂肪合成,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5.
试验设计为单因子3个水平,采用经产泌乳盛期娟姗奶牛24头,随机分成3组,分别饲喂3个水平的过瘤胃脂肪粉日粮:A(基础日粮)、B(日粮添加150克过瘤胃脂肪)、C(日粮添加200克过瘤胃脂肪),观测奶牛体重、日均乳量、乳脂率。结果:A组试验前后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B组、C组试验前后差异极显著(P0.01),试后A组与C组差异极显著(P0.01)、B组与A组差异显著(P0.05),C组和B组差异不显著(P0.05));A、B、C 3组的日泌乳量差异不显著(P0.05),添加组乳量有上升的趋势;日粮添加过瘤胃脂肪,乳脂率均有所提高,C组与A组乳脂差异显著(P0.05),C组与B组、A组与B组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6.
选用4头平均体重350 kg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延边黄牛(4岁)作为试验动物,对瘤胃发酵特性及降解率进行了研究。试验分为对照组(基础日粮),试验Ⅰ组(基础日粮+延胡索酸80 g/d),试验Ⅱ组(基础日粮+延胡索酸160 g/d)和试验Ⅲ组(基础日粮+延胡索酸240 g/d)结果表明:试验Ⅲ组瘤胃液pH值显著低于对照组、试验Ⅰ和Ⅱ组(P0.05);瘤胃氨态氮浓度(NH_3-N)试验Ⅱ和Ⅲ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在饲喂1 h至9 h时,试验Ⅲ组瘤胃纤毛虫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试验Ⅰ和Ⅱ组(P0.05);干物质(DM)在24 h和48 h时,试验Ⅱ组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Ⅰ和Ⅲ组(P0.05);有机物质(OM)在48 h时,试验Ⅱ组与对照组、试验Ⅰ组差异显著(P0.05)。本试验结果提示:延胡索酸在延边黄牛日粮中的最佳添加水平为160g/d。  相似文献   

7.
苹果酸对山羊瘤胃发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庞学东  唐海翠  庄苏  王恬  刘强 《畜牧兽医学报》2006,37(11):1236-1240
以4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本地山羊为试验动物,采用4×4拉丁方设计,研究苹果酸(0、5、10和15g/d)对山羊瘤胃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苹果酸显著提高了瘤胃pH和丙酸比例(P<0.05),并显著降低了NH3-N、乳酸浓度和乙丙比(A/P)(P<0.05)。添加苹果酸后8 h时,5 g/d和10 g/d处理组的乳酸浓度分别比对照组降低了31%(P<0.05)和29%(P<0.05);添加苹果酸后2 h时,10 g/d和15 g/d处理组的NH3-N浓度均比对照组降低了30%(P<0.05)。10 g/d和15 g/d处理组乙丙比日平均值分别比对照组降低了12%(P<0.05)和22%(P<0.01);但各处理组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TVFA)未见明显变化。结果提示,日粮添加苹果酸可以改变瘤胃发酵类型,明显提高丙酸比例,促进乳酸和NH3-N的利用。  相似文献   

8.
试验采用随机分组试验设计,选择健康的中国荷斯坦奶牛48头,按照胎次、产奶量、泌乳日期一致原则,均匀分成4组,试验各组基础日粮相同,就饲粮中添加过瘤胃赖氨酸(Lys)对乳牛产乳量及乳成分的影响进行研究。4个处理组分别为:对照组(0添加组)不添加过瘤胃赖氨酸(RPLys)和试验Ⅰ组添加10 g(/头.d)、试验Ⅱ组添加20 g(/头.d)和试验Ⅲ组添加30 g(/头.d)。试验结果显示:经过饲喂后,试验各组与对照组相比,产奶量显著提高;试验Ⅲ组和试验Ⅱ组都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其中试验Ⅲ组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乳蛋白含量有所提高,其中试验Ⅲ组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其他乳成分指标略有提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9.
试验旨在研究过瘤胃蛋氨酸对舍饲滩羊生产性能的影响。选择20只体重相近体况良好的3月龄滩羊羔羊。随机分为2组,每组滩羊10只(公羊5只,母羊5只)。试验组在饲喂基础饲粮的同时加4g/d过瘤胃蛋氨酸。结果表明,饲粮添加4g/d过瘤胃蛋氨酸可显著提高滩羊羔羊的体长增长幅度(P0.05),体高、胸围、管围增长幅度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全期60d,饲粮添加过瘤胃蛋氨酸显著提高了滩羊羔羊的全期总增重,且平均日增重比对照组提高43.25%。说明,饲粮添加过瘤胃蛋氨酸对舍饲滩羊的生产性能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试验采用随机分组试验设计,选择健康的中国荷斯坦奶牛48头,按照胎次、产奶量、泌乳日期一致原则,均匀分成4组,试验各组基础日粮相同,就饲粮中添加过瘤胃赖氨酸对乳牛产乳量及乳成分的影响进行研究.4个处理组分别为:对照组(0添加组)不添加过瘤胃赖氨酸(RPLys)、试验Ⅰ组添加10 g/(头·d)、试验Ⅱ组添加20g/(头·d)和试验Ⅲ组添加30 g/(头·d).试验结果显示:经过饲喂后,试验各组与对照组相比,产奶量显著提高;试验Ⅲ组和试验Ⅱ组都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其中试验Ⅲ组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乳蛋白含量有所提高,其中试验Ⅲ组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其他乳成分指标略有提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不同过瘤胃氨基酸-脂肪复合物添加水平对山羊饲料养分消化率的影响,试验选用4只体重为(59.80±3.23)kg、体况良好的成年崂山山羊公羊,采用拉丁方试验设计,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的基础上添加60 g/d.只、120 g/d.只和180 g/d.只过瘤胃氨基酸-脂肪复合物。试验共分为4期,每期14 d,其中预饲期7 d,正式期7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能够明显提高日粮养分消化率。其中,120 g/d.只组山羊对饲料干物质、有机物、粗脂肪、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的消化率均显著提高(P<0.05);180 g/d.只组除酸性洗涤纤维外,其他养分消化率均显著提高(P<0.05),并且粗脂肪消化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在氮排泄方面,各试验组排出氮占食入氮含量较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下降,60 g/d.只组下降0.93%(P>0.05),120 g/d.只组下降6.24%(P<0.01),180 g/d.只组下降2.27%(P<0.05)。综上所述,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过瘤胃氨基酸-脂肪复合物有助于提高山羊日粮中养分消化率,促进氮的沉积,降低了氮的排出量,经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添加量为117~150 g/d时对提高山羊日粮养分消化率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旨在研究在饲粮中添加过瘤胃蛋氨酸(RPMet)、过瘤胃赖氨酸(RPLys)对荷斯坦奶公牛肉用生产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选择25头12月龄左右、体重相近的健康荷斯坦奶公牛,随机分为5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牧场实用饲粮);其余4个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RPMet 15 g/d(RPM组)、RPLys30 g/d(RPL组)、RPLys 30 g/d+RPM et 15 g/d(RPL+M组)和RPLys 30 g/d+RPM et 15 g/d(同时基础饲粮粗蛋白质水平降低1.71%)[RPL+M(L)组]。预试期10 d,正试期150 d。结果表明:1)RPL+M组和RPL+M(L)组试验牛末重、平均日增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料重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这2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RPL+M(L)组养殖效益最高,为7.67元/(d·头),且高出RPL+M组0.32元/(d·头)。2)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RPM et、RPLys对荷斯坦奶公牛净肉率无显著影响(P0.05);RPM组、RPL组、RPL+M组和RPL+M(L)组宰前活重显著增加(P0.05),且以RPL+M组最高,但RPL+M组与RPL+M(L)组无显著差异(P0.05);RPL组屠宰率显著升高(P0.05);各试验组胴体产肉率和肉骨比均显著增加(P0.05),但试验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3)饲粮中添加RPMet、RPLys对眼肌面积、剪切力、熟肉率、大理石花纹等级、p H和肉色等级均无显著影响(P0.05)。4)饲粮中添加RPMet、RPLys对肌肉脂肪酸组成亦无显著影响(P0.05)。综上所述,在饲粮中添加RPM et、RPLys可保持奶公牛同等的肉品质和肌肉脂肪酸含量,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奶公牛肉用生产性能;且添加RPMet和RPLys可替代部分蛋白质饲料,增加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研究在饲粮中添加不同保护方式的过瘤胃蛋氨酸对奶山羊产奶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采取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选取45只平均体重为(52.6±4.9)kg、胎次相近、泌乳日龄[(120±10)d]相近的关中奶山羊,随机分为3组,每组15只。对照组饲粮为不添加过瘤胃蛋氨酸的基础饲粮,试验Ⅰ组在基础饲粮基础上添加4.5 g/d过瘤胃蛋氨酸A(物理包被),试验Ⅱ组在基础饲粮基础上添加4.5 g/d过瘤胃蛋氨酸B(化学保护)。总试验期为39 d,其中预试期9 d,正试期30 d。结果表明:1)试验Ⅰ组、试验Ⅱ组的奶料比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个试验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Ⅰ组、试验Ⅱ组的产奶收益和毛收益均高于对照组(P>0.05)。2)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羊乳的乳脂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6.75%和13.18%,但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Ⅱ组羊乳的乳蛋白率和非脂固形物含量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3)试验Ⅰ组、试验Ⅱ组的血清总胆固醇和尿素氮含量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Ⅰ组的血清免疫球蛋白G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Ⅱ组(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不同保护方式(物理包被和化学保护)的过瘤胃蛋氨酸均能提高奶山羊经济效益,且添加物理包被的过瘤胃蛋氨酸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添加化学保护的过瘤胃蛋氨酸可以提升羊乳的乳脂率和乳蛋白率。  相似文献   

14.
试验研究不同添加量水平的延胡索酸对延边黄牛瘤胃微生物发酵活力及乳酸浓度的影响。选择4头体况良好,平均体质量350 kg的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延边黄牛,采用4×4拉丁方设计。试验分为对照组(基础日粮)、80 g/d组(基础日粮+延胡索酸80 g/d)、160 g/d(基础日粮+延胡索酸160 g/d)和240 g/d组(基础日粮+延胡索酸240 g/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80和160 g/d组(P0.05)的瘤胃羧甲基纤维素酶(CMCase)酶活有升高趋势,240 g/d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瘤胃乳酸质量浓度80、160和240 g/d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在1、6和9 h,160与240 g/d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与80 g/d组(P0.05),乙酸质量浓度在饲喂后3 h,对照组显著高于80、160与240 g/d组(P0.05),丙酸质量浓度在1、3、6和9 h,对照组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丁酸质量浓度160与240 g/d组在9 h显著低于对照组和80 g/d组(P0.05),各时间点对照组的乙酸比丙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发酵24和48 h时,160和240 g/d组的酸性洗涤纤维(NDF)和中性洗涤纤维(ADF)降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80 g/d组(P0.05)。因此,日粮中添加延胡索酸可提高瘤胃微生物体外发酵活力,减少乳酸累积量。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过瘤胃脂肪和过瘤胃葡萄糖对奶牛隐性酮病的防治效果,选取24头试验奶牛,分为4组,每组6头。其中Ⅰ、Ⅱ、Ⅲ组均为隐性酮病组,Ⅳ组为健康对照组。Ⅰ组日粮中添加过瘤胃脂肪200 g/(d.头),Ⅱ组日粮中添加过瘤胃葡萄糖200 g/(d.头),Ⅲ组为隐性酮病对照组,Ⅳ组为健康对照组,Ⅲ和Ⅳ组均饲喂基础日粮。结果表明,Ⅰ组奶牛血浆β-羟丁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血糖含量呈现上升趋势,但是试验后第15天显著升高(P<0.05)。Ⅱ组血浆β-羟丁酸呈现下降趋势,血糖呈现上升趋势。因此,添加过瘤胃脂肪和过瘤胃葡萄糖能对防治奶牛隐性酮病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旨在研究在基础饲粮中添加过瘤胃蛋氨酸(RPMet)、过瘤胃赖氨酸(RPLys)对荷斯坦奶公牛生长性能和胴体化学成分的影响,探讨用RPMet和RPLys替代部分饲粮粗蛋白质的可行性。试验采用完全随机设计,选择12月龄左右,体重、体尺相近的健康奶公牛25头,随机分为5组,每组5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4个试验组M15、L30、M15+L30、LCP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RPMet 15 g/d、RPLys 30 g/d、RPMet 15 g/d+RPLys 30 g/d、RPMet 15 g/d+RPLys 30 g/d(同时降低饲粮粗蛋白质2.20%)。预试期10 d,正试期150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基础饲粮中添加RPMet和RPLys对奶公牛干物质采食量无显著影响(P0.05);L30、M 15+L30、LCP组末重和平均日增重显著增加(P0.05),且均以M 15+L30组最高,但M 15+L30组与LCP组无显著差异(P0.05);M 15+L30和LCP组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以M 15+L30组最低,这2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2)M 15+L30和LCP组奶公牛胸围和胴体中粗蛋白质含量显著提高(P0.05),这2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3)M15+L30和LCP组奶公牛胴体中必需氨基酸苏氨酸、亮氨酸、精氨酸的含量显著提高(P0.05),这2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M15+L30组异亮氨酸含量显著提高(P0.05);M15+L30和LCP组奶公牛胴体中非必需氨基酸中天冬氨酸、丝氨酸、谷氨酸、甘氨酸、丙氨酸、半胱氨酸、脯氨酸以及总氨基酸含量显著提高(P0.05),L30和M15+L30组酪氨酸含量显著提高(P0.05),这2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RPMet和RPLys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奶公牛的生长性能,增加了胴体中蛋白质的合成和氨基酸沉积,且添加RPMet 15 g/d+RPLys30 g/d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替代部分饲粮粗蛋白质(2.20%)。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不同水平的过瘤胃保护性精氨酸( rumen-protected arginine,RP-Arg)和大豆油对细毛羊肌内脂肪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试验选用健康、体重相近的15只细毛羊,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5 g/d RP-Arg、2.0 g/d RP-Arg、1.5 g/d RP-Arg+3%大豆油和2.0 g/d RP-Arg+3%大豆油的饲粮.预试期为5d,正试期为45 d.试验结束后每组选2只羊进行屠宰,取背最长肌样用于测定肉质指标和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试验组肌肉pH、系水率和熟肉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而肌内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肌肉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提高(P<0.05);添加RP-Arg和大豆油有提高肌肉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PPARγ)、脂蛋白脂酶(LPL) mRNA表达量,降低激素敏感性甘油三酯脂肪酶(HSL) mRNA表达量的趋势.综合指标,以1.5 g/d RP-Arg组与1.5 g/d RP-Arg+3%大豆油组添加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选用3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和十二指肠瘘管的荷斯坦奶牛,分别在4个阶段饲喂日粮(I基础日粮+棕榈油脂肪粉400g/d)、日粮I(I基础日粮+棕榈油脂肪酸钙400g/d)、日粮II(I基础日粮+豆油400g/d)和日粮Ⅳ(基础日粮)4种日粮,研究了棕榈油脂肪粉、棕榈油脂肪酸钙、豆油对纤维素瘤胃降解率和表观消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各试验组有降低日粮NDF、ADF、CF瘤胃降解率的趋势,添加豆油组72hNDF、CF瘤胃降解率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除个别时间点外添加棕榈油脂肪粉组NDF、ADF、CF瘤胃降解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添加棕榈油脂肪粉组、棕榈油脂肪酸钙组日粮DM、NDF、ADF、CF表观消化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研究饲料中过瘤胃蛋氨酸添加水平对刚断奶羔羊增重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30只萨寒杂交一代(萨福克×小尾寒羊)断奶羔羊,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随机分为3组(n=10),各试验组每只羔羊每天饲喂0、4、8 g的过瘤胃蛋氨酸,预试期为10 d,正式期为60 d。试验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过瘤胃蛋氨酸对断奶羔羊的生长性能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P0.05),其中4 g/d的添加量显著提高了断奶羔羊的体重和平均日增重,显著降低了料肉比。饲粮中添加4 g/d的过瘤胃蛋氨酸显著提高了断奶羔羊干物质、粗蛋白质和中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P0.05),而对粗脂肪和酸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影响(P0.05)。4 g/d的过瘤胃蛋氨酸组羔羊的血糖含量和总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血液尿素氮含量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因此,断奶羔羊饲粮中添加过瘤胃蛋氨酸可以显著改善断奶羔羊的生长性能,以4 g/d的添加量具有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旨在研究纤维素酶处理的荞麦秸秆饲粮中添加过瘤胃赖氨酸和蛋氨酸对滩羊生长性能和消化代谢的影响。选取体重相近、健康无病的5月龄宁夏滩羊羯羊2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4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4.5 g/d过瘤胃蛋氨酸,试验Ⅰ、Ⅱ、Ⅲ、Ⅳ组在饲喂基础饲粮+4.5 g/d过瘤胃蛋氨酸的基础下,分别添加2.5、5.0、7.5和10.0 g/d过瘤胃赖氨酸。预试期15 d,正试期60 d。饲养试验中期进行消化代谢试验,测定滩羊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能量代谢及氮代谢。结果表明:1)各组间的结束体重、总增重、平均日增重和干物质采食量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Ⅰ、Ⅱ、Ⅲ组的料重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试验Ⅰ组的结束体长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试验Ⅳ组的干物质表观消化率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试验Ⅱ组的中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4)试验Ⅲ组的尿能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Ⅳ组的消化能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试验Ⅲ组的总能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试验Ⅳ组(P0.05)。5)试验Ⅲ组的粪氮显著低于试验Ⅳ组(P0.05),试验Ⅰ、Ⅲ组的消化氮和氮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试验Ⅳ组(P0.05),试验Ⅲ、Ⅳ组的尿氮显著低于试验Ⅰ组(P0.05),试验Ⅲ、Ⅳ组的氮的生物学价值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5)。综上所述,在纤维素酶处理的荞麦秸秆饲粮中添加适量的过瘤胃赖氨酸和蛋氨酸可以降低料重比,减少粪氮、尿氮的排出量,增加氮的沉积。本试验条件下,过瘤胃赖氨酸的适宜添加量为7.5 g/d,且赖氨酸和蛋氨酸的适宜比例为1.85∶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