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观光手工制茶是以观光、休闲为目的的一种旅游型式,可集茶叶生产、旅游观光、购物休闲于一体,是现代观光农业的一个组成部分。武夷山是中国乌龙茶和红茶的发源地,除了特有的丹霞地貌外,武夷山还是有名的茶乡,拥有众多优美茶园和各类茶叶加工设备。游客通过采摘鲜叶、萎凋、揉捻、发酵、干燥一系列手工操作的过程,将旅游与茶文化融合起来,形成一种新型的旅游项目—手工制茶观光行程。为游客提供一个亲身体验制茶的乐趣,营造一个浓烈的茶文化发展氛围。  相似文献   

2.
围绕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主题,论述海南特色休闲农业发展的优势和面临的问题。以海南的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为基础,针对开发海南特色休闲农业的模式进行探讨,提出一种更适合海南自身情况,也更人性化的海南休闲农业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3.
曹洁 《福建茶叶》2024,(2):41-43
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茶文化,支持茶叶种植以及茶文化等出口产业,同时强化国内茶文化的建设与传承。为适应时代的发展,将人文思想引入到茶叶种植中去,打造将茶叶种植与休闲旅游相结合的新型茶种植园模式,一方面可以促进茶文化的弘扬与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发展采茶、品茶以及观赏等一体化的茶文化休闲旅游,为茶园建立新的经济收入增长点。根据目前国内茶叶种植现状,该理念仍处于研究阶段,开展休闲茶种植旅游区域较少,因此整体的结构设计以及经营模式尚不完善,同时该设计理念抛弃了传统的种植模式,需要建设更多的配套设施和多种产业的结合。茶种植区要想完善集种植、文化旅游、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新产业,仍需要更多的研究与思考。  相似文献   

4.
休闲观光茶园是融合旅游业和茶业而建立起的生态农业,突破茶叶生产的传统模式,形成以旅游推动农业、以茶业激发旅游的互动模式。该模式能够最大程度利用与发展茶业资源,整合与完善茶业结构,拓宽产品销售市场并促进其他产业发展,维护茶园自然生态环境,推动生态茶业持续、稳定发展。福建是产茶大省,人文环境、自然环境都符合建设休闲观光茶园的要求。按照设计茶园景观设计的内涵,对茶园的建筑、水景、小品等景观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5.
郑慕蓉  霍达  周丽珊 《茶叶》2016,(1):56-59
武夷山是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地,也是世界乌龙茶和红茶的发源地,是闻名中外的旅游城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旅游的生命力,提升旅游的文化性乃大势所趋,发展茶文化旅游是武夷山重要的特色旅游资源。"喊山"与"开山"是在武夷山民间举行的传统祭茶活动,传承几百年,是当地传统文化生命力的张显,是具有武夷山特色的茶俗,同时也是武夷山茶文化的重要组成,茶文化旅游开发的重要资源。本文将就武夷山祭茶文化的历史、现状进行分析,论述保护与开发武夷山祭茶文化的必要性与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6.
福建武夷山是中国著名的生态旅游茶乡和中国茶文化艺术之乡、茶文化旅游养生禅修最佳旅游目的地、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公园。本文阐述了武夷山茶文化旅游目的地核心消费群体的特征特性及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7.
体育观是人类从纷繁的体育活动中总结出来的一种认识与观念,其是在科学思维模式下建立起来的,对于体育的决策与管理具有推动性意义。本文以"体育+"思维模式为切入点,对传统茶文化与休闲旅游的发展进行了探究。在论述了"体育+"思维模式的相关概念后,又从两个方面对我国传统茶文化休闲旅游模式中的问题进行了阐析,并最后透过"体育+"思维模式对传统茶文化与休闲旅游的融合式发展之路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武夷山茶博园项目的建设背景、位置条件、主体定位等,对该景区进行了功能分区设计、交通设计、节点设计、建筑设计等多项内容,希望通过本文对武夷茶博园项目的景观设计能够为类似休闲观光茶园项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国际旅游岛的建设背景,认为海南大力发展热带休闲农业,可以打造海南生态休闲旅游的新品牌、构筑海南旅游发展的新亮点。并结合海南休闲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就如何进一步发展海南休闲农业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茶叶作为中国山区常见的产业资源,有着明显的风土差异。风土特色是茶产品是否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最关键要素,比如武夷山拥有大红袍、正山小种等风土特色的种质资源。而竞争力能够持续的核心是风土产品品牌形象的成功竖立与推广,比如武夷山的茶叶与武夷山国家公园的景观结合起来设计大品牌的思路给湖北山区风土产业提供了很好的启发与借鉴经验。基于此观点,本文探索了湖北武陵山区的文物古迹、旅游景观等风土资源的保护与设计问题。通过文献研究以及与福建茶旅结合产业模式的比较研究,文章最后提出湖北武陵山区的发展模式应该以旅游产业为主并须加强对文物名胜的保护与开发性的景观设计。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云南普洱发展庄园旅游的优势,并分析了当前普洱庄园旅游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对策,指出云南普洱庄园旅游以休闲农业为主,其发展模式的本质是一种以茶文化为主导模式的休闲观光农业。  相似文献   

12.
陈杰 《福建茶叶》2016,(11):148-149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于休闲旅游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旅游业的发展趋势成为了我国旅游从业者所关注的焦点。茶文化旅游作为二十一世纪一种新兴的旅游模式,是近几年来旅游从业者和相关部门将休闲旅游与我国的茶叶产业及茶文化相互结合发展而产生的一种全新的旅游概念。茶文化旅游出现不仅为人们的休闲旅游提供了新的去处,也极大地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增长。本文选取苏州洞庭碧螺春茶文化景区为代表,通过条件价值法及休闲旅游花费法两种方式,对进行茶文化旅游的游客进行实际调查,进而对苏州洞庭碧螺春茶文化景区的茶文化旅游资源经济价值进行了综合评估。  相似文献   

13.
分析海南休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趋势,提出热科院的发展战略中应当包括休闲农业的研究、设计、示范和推广,通过对休闲农业的研究提升自身发展层次和水平,同时推动海南休闲农业的发展,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先就武夷山"大红袍"茶文化的主要内涵进行了简要阐述,接着就武夷山"大红袍"茶叶种植园的旅游国际化走向进行分析,最后在此基础上对其旅游用语的翻译策略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总结分析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在探讨现代茶业与乡村旅游关系的基础上,提出基于乡村旅游的休闲茶业发展模式,提炼出两个保证和四个重点的建构核心。  相似文献   

16.
《茶世界》2016,(1)
本文通过总结分析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在探讨现代茶业与乡村旅游关系的基础上,提出基于乡村旅游的休闲茶业发展模式,提炼出两个保证和四个重点的建构核心。  相似文献   

17.
2009年12月31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关于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若干意见》,把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纳入国家计划。从海南农垦的历史文化和资源优势、海南农垦发展旅游产业的不足与市场定位、“休闲农场”发展思路与农垦作用的发挥、以优势产业为支撑打造特色与规模型“休闲农场”等方面,探讨海南农垦融入国际旅游岛的建设与定位发展。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武夷岩茶随着武夷山双世遗的申报成功,武夷山旅游的升温,武夷山茶文化的大力推广,武夷岩茶以其独特的品质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一股武夷岩茶热迅速在全同各地兴起。武夷岩茶成为武夷旅游、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  相似文献   

19.
生态旅游是当前全球旅游产业发展的热点,是一种可持续的旅游发展模式,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尤其对于我国来讲,是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是我国旅游发展的新趋势。文化生态旅游是指基于生态文明的旅游方式,集观光、休闲、体验为一体,是当前深受人们欢迎的旅游方式。近年来以茶产地、茶的历史发展、茶道、茶艺、茶制品、茶业科技、茶产品为内容的旅游发展成为茶文化旅游。茶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旅游资源的生态化保护和开发,本文阐述了发展茶文化生态旅游的意义,并对茶文化生态旅游的营销策划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以四川省眉山市万景生态园为例,从项目概况、规划原则、规划构思、总体布局、功能分区等方面入手,详细介绍了城市近郊乡村旅游观光园的规划理念和方法以及开发建设思路。形成了以农耕文化、休闲文化为主题的乡村旅游特色,集农事活动、自然风光、休闲娱乐、餐饮住宿、科技示范、环境保护等融为一体的观光园,为乡村旅游观光园的规划与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