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2018中国茶叶企业产品品牌价值评估"结果为数据基础,得出5个方面的结论:我国茶叶企业产品品牌价值有所增长,但大部分品牌产业规模不大,品牌价值不高;一定的产业规模才能获得更稳健的品牌收益,小品牌必须提升单位销量品牌收益;价格突增对长期的品牌收益会产生负面影响,根据市场科学有效地调节价格体系,才能保障长远的品牌收益;与工业品牌相比较,品牌传播投入量过小,影响品牌传播力提升,要加大品牌传播投入,才能获得消费者的认同与消费;电子商务已成为时下我国茶叶企业产品品牌重要的销售渠道,传统茶叶企业也正在积极拥抱电子商务,打造线上线下新零售体系。提出未来发展建议:中国茶叶企业应当实施战略布局,放眼全球,坚实基地,谋求品牌高位发展;企业抱团,突破小散乱症结,集聚整合化品牌效应;策略先导,实现精准传播与多效营销;强化保护,尊重行业标准与知识产权。  相似文献   

2.
2011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前言 在农产品品牌领域,茶叶品牌是中国特色更为鲜明、文化积淀更为深厚的品牌类型。两年来,我们对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倾注了更多的关注。自2010年4月以来,这是我们第二次就茶叶区域公用品牌的价值评估发布相应研究成果。2010年12月,在2010年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研究的基础上,浙江大学CARD农业品牌研究中心和《中国茶叶》杂志、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中国茶叶网联合组建课题组,正式开展"2011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研究和评估工作。本次评估继续采用CARD农产品品牌价值评估模型,沿用"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茶叶品牌收益×茶叶品牌强度乘数×茶叶品牌忠诚度因子"的模型。  相似文献   

3.
基于Interbrand和Financial World等的茶叶品牌价值评估方法,时间和人力成本投入都较大,评估结果的主观性也较强。本文将广泛应用于电子、纺织等领域的HIROSE模型借鉴到茶叶领域,以茶叶上市公司为对象,对我国茶叶企业品牌价值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价格优势动因对产品品牌价值影响程度较大,而忠诚度动因和扩张力动因对品牌价值的影响程度较弱于价格优势,但其依然是品牌价值的驱动因素。茶企需要创新营销渠道、加大广告宣传力度、打造差异化品牌等策略来提升品牌价值。  相似文献   

4.
浙江大学CARD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联合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中国茶叶》杂志、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浙江大学永续农业品牌研究院等组成课题研究团队,开展“2019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专项研究。本文以“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10年研究结果为数据基础,分析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的现状,总结茶叶品牌化之于精准扶贫战略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品牌价值是茶叶企业品牌管理中最为核心的部分,也是区别于同类竞争品牌的重要标志。2011年,浙江大学CARD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和《中国茶叶》杂志、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中国茶叶网联合组建课题组,首次针对我国内地的茶叶企业产品品牌开展专项品牌评估研究,获得了行业内较为广泛的关注。2012年,课题组继续深入研究茶企产品品牌发展现状与趋势,开展了第二轮茶企产品品牌价值评估研  相似文献   

6.
茶叶品牌是茶叶产品的外在展现,当然也是茶叶产品内在价值的集中诠释和表达,在商品经济成熟发展背景下,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影响消费者选购行为的重要因素就是茶叶的品牌。同时在现代茶叶产业机制建设过程中,想要满足茶叶产业的整体转型发展需求,就必须充分注重茶叶品牌建设。本文拟从茶品牌创建的具体背景分析入手,结合茶品牌建设的价值作用,茶品牌创建过程中政府职能等方面,探究茶品牌创建过程中正确的政府行为。  相似文献   

7.
以“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模型”(简称CARD模型)为理论工具,延续2010年至今的“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研究”专项课题研究成果。2022年底至2023年5月,以5个相关单位组成的课题组通过多方调研,结合数字化信息技术,对2020—2022这3年间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的相关数据进行调研、评估,得出2023年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的评估结论。以本次专项评估数据为基础,结合近年来中国茶产业、茶品牌发展的相关数据与资料,综合分析了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的现象与趋势,并对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的未来发展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一、前言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的历史源远流长,纵观中国茶叶品牌发展历程,茶叶企业的产品品牌作为直接面向消费者、对接市场的核心载体,在茶业增效、茶农增收、茶产业转型升级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浙江大学CARD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与《中国茶叶》杂志、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中国茶叶网联合组建课题组,采用“浙大CARD农产品品牌价值评估模型”,在全国范围内连续开展茶叶企业产品品牌的价值评估工作,并于2011年、2012年、2013年三次发布了“中国茶叶企业产品品牌价值”评估结果及报告。  相似文献   

9.
茶产业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分布特点,提高茶叶的区域品牌价值有利于提升茶产业竞争力,品牌价值的核心是品牌忠诚度。本文分析了古丈毛尖品牌现状,并从消费者感知的视角,基于信度分析、效度分析及回归分析对古丈毛尖区域品牌忠诚度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品牌感知和区域联想因素都对古丈毛尖区域品牌的忠诚度具有极显著的影响。据此进一步讨论了如何促进古丈毛尖品牌发展。  相似文献   

10.
做好茶叶品牌建设是茶叶产业优势发挥过程中重要的环节。品牌中,只有具体融入了系统化的发展内涵,特别是在电商平台日益发展成为茶叶产品营销的主要途径以来,只有做好品牌设计工作,才能增强茶叶产品的市场识别度。本文在立足茶叶产业转型发展状况认知的基础上,通过全面探究茶叶品牌建设的具体内涵理解,通过对品牌建设的具体价值进行分析和理解,从而具体探究茶叶品牌建设过程中知识产权保护策略的构建及应用机制。  相似文献   

11.
前言 本报告基于2011到2013年三年来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研究诸成果.2010年始,由浙江大学CARD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和《中国茶叶》杂志、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中国茶叶网联合组建课题组,采用"浙江大学CARD农产品品牌价值评估模型",在全国范围内连续三年开展茶叶企业产品品牌的价值评估工作.评估模型表述为"品牌价值=品牌收益×品牌强度乘数×品牌忠诚度因子". 2011 ~ 2013年的三轮评估中,课题组以中国大陆上千个茶叶企业产品品牌为基础研究样本,通过一系列的筛选、甄别,选取部分品牌进行研究,通过茶叶企业调查、消费者综合调研、专家调查等多种方式,全面采集品牌样本的信息数据资料,并基于评估模型进行处理分析,最终形成了各年度的品牌价值评估研究成果.其中,2011年完成了151个品牌的评估,2012年完成了169个品牌的评估,2013年完成了185个品牌的评估,基本涵盖了全国茶叶主要生产区域和消费区域.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模型"(简称CARD模型)为理论工具,延续2010年开始的"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研究"专项课题,对2017—2019年3年的相关数据进行了调研、评估,得出2020年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结论,并以本次专项评估数据为基础,结合近年有关数据,分析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的现状与问题,并对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的运营者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梵净山翠峰茶与茶叶公用品牌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贵州茶产业发生了跨越式的发展。2010年,贵州茶叶总产量近5万余吨,茶园面积突破300万亩,茶叶综合产值突破35亿元。据了解,贵州现有区域性茶叶公用品牌十多个,覆盖贵州现有茶叶面积90%以上,涉及茶农250万人以上。区域性茶叶公用品牌建设对加快贵州茶叶品牌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以贵州五大名茶之一"梵净山翠峰茶"为例,提出区域性茶叶公用品牌建设的几点浅见。一、"梵净山翠峰茶"产业概况"梵净山翠峰茶"产于武陵山脉主峰-梵净山西麓的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是贵州省茶叶主产县,宜茶总面积2万公顷,2010年荣获"中国名茶之乡"称号。  相似文献   

14.
2018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研究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起,浙江大学CARD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联合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中国茶叶》杂志、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等权威机构,持续开展公益性课题——"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专项研究。本文以"2018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结果为数据基础,结合我国茶叶品牌建设相关政策和热点事件,分析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现状,并提出了4个未来发展建议:严格界定生产范畴,保障公用品牌权益;重视品牌传播,维护品牌声誉;遵守行业标准,奠定品牌大业;把握产业机遇,崛起国家品牌。  相似文献   

15.
以“中国农产品企业产品品牌价值评估模型”(简称CARD模型2)为理论工具,延续2011年开始的“中国茶叶企业产品品牌价值评估研究”专项课题,通过多方调研,结合数字化信息技术,对2020—2022年3年间的中国茶叶企业产品品牌进行多维度的调研、数据分析,得出2023年中国茶叶企业产品品牌价值的评估结论。报告并以本次专项评估数据为基础,结合近年来中国茶产业、茶品牌发展的相关数据与资料,综合分析了中国茶叶企业产品品牌建设的现象、问题与趋势,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品牌,无论在哪个行业都属于核心竞争力,同样,在茶叶行业也是如此。我国茶叶行业要想发展壮大,在国际市场的大环境中处于不败之地,就要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形成自己独特的品牌效应。茶叶品牌的创立与企业自身的发展息息相关,但同时也不能离开法律的保护。法律对知识产权的维护是我国茶叶品牌建设的重要保证,我国茶叶要想稳定发展,不断前进,就需要民法对我国茶叶品牌进行相应的保护。  相似文献   

17.
作为茶叶会展经济发展的产物,茶叶会展营销对茶叶企业品牌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虽然我国茶叶会展已经形成一定规模,但是茶叶企业对展会营销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错误认识,茶叶会展营销的品牌建设价值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因此,茶叶企业必须树立茶叶展会营销品牌建设意识,创新展会营销策略,提高营销专业化水平,发挥茶叶展会营销在品牌建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2012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前言在中国茶业品牌化的实践过程中,区域公用品牌作为特定区域内生产主体共享的品牌,在茶业增效、茶农增收、茶产业转型升级以及竞争力提升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正是我们一直关注、研究这个领域的重要因素之一。2010年始,浙江大学CARD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和《中国茶叶》杂志、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中国茶叶网联合组建课题组,采用"浙大CARD农产品品牌价值评估模型",在全国范围内连续开展茶叶区域公用品牌的价值评估工作。2011年年底,在前两轮研究的基础上,课题组继续开  相似文献   

19.
茶叶作为我国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健康饮品,逐渐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人们在选购茶叶时,不仅会结合茶叶的产地、茶叶的属性分类来购买,同时茶叶品牌更成为人们选购时的重要依据和参考。以"普洱茶"、"毛尖茶"为例,市场上同类化产品不计其数。而人们在选购过程中,仍旧以品牌做为依据和标准,因此茶叶品牌建设过程中,做好知识产权保护至关重要。本文拟从茶叶品牌建设的作用和意义出发,结合创造茶叶品牌的必要性,分析维护品牌价值的重要性,从而阐述在这一过程中,具体实施知识产权保护的思路和策略。  相似文献   

20.
2014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前言从2010年起,浙江大学CARD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和《中国茶叶》杂志、中国农业科学院茶业研究所中国茶叶网联合组建课题组,致力于"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专项研究。五年来,我们不仅见证了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的整体上升发展,看到了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快速发展的成长历程,更体察到了茶叶区域品牌的年度细微变化与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