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时代的发展当中,我国的茶产业呈现出了全新的发展姿态,不仅得到了国内大众的认可,而且在现阶段已经朝着国际化方向发展,但是,在国际化发展的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直接影响。为了实时应对这些环境因素的威胁和挑战,有必要实时引入一些科学的环境保护法律机制,并做出实时地调整和优化,以推动茶产业的健康发展。本文主要以普洱茶为例,进行了环境法律机制引入的整体思考。  相似文献   

2.
普洱茶是我国重要的茶种之一,在整个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容易遇到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为了确保产业得到稳定的发展,需要实时引入一些明确的环境法律机制,并根据其对现如今的普洱茶产业链进行实时的调整。本文主要对普洱茶产业中引入环境法律机制进行了科学的思考,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和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3.
邓芳 《福建茶叶》2016,(5):137-138
云南普洱茶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与旅游产业相结合,可以实现茶产业带动旅游业、旅游业帮扶茶产业的双赢目标,促进普洱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本文首先探讨了普洱茶文化与云南省旅游产业之间的有机关联,而后分析了我国普洱茶文化旅游的现状,最后提出普洱茶文化与旅游产业的有机结合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4.
滇西南地区是世界茶树的发源地,拥有丰富的茶树资源和茶文化旅游资源。文章在构建茶产业+茶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机制及价值模型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滇西南地区的旅游资源和茶旅游发展、普洱茶快消品的产品特点及市场发展,提出滇西南旅游市场与普洱茶快消品融合策略,普洱茶快消品的产品策略、定价策略、渠道策略、促销策略,为改善旅游过程中普洱茶消费体验、增加普洱茶快消品终端销售目标、提升普洱茶产业经济价值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从云南普洱地区茶文化所形成和发展时代背景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任何地域和时代的茶文化之所以能够形成,并且发展成为独立的体系,其关键正是因为其中包含了丰富而浓厚的文化元素及生活应用,乃至情感特色。本文拟从我国茶文化机制的发展形成乃至历程认知分析入手,结合云南普洱茶文化的形成背景及内涵理解,通过对当前整个茶文化资源传承发展的具体诉求进行分析,从而探究当前背景下云南普洱茶文化的传承及应用机制。  相似文献   

6.
茶文化所具有的文化价值使茶商品具有了与其他农产品不同的特征,在茶文化得以兴盛的背景下,茶产业能够得到快速的发展,而茶产业的发展对于茶文化的传播也具有着不容忽视的推动作用。本文在对茶文化与茶产业的关系做出论述的基础上,对茶文化在经济发展中促进作用的体现做出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7.
<正>5月23日,第二届两岸四地茶文化高峰论坛暨第十四届中国普洱茶节在云南省普洱市开幕。在开幕式上,云南省副省长张祖林对加快云南茶产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说,七彩云南是世界茶树的发源地,是普洱茶的故乡,希望普洱市抓住发展机遇,努力建成西部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先锋和面向东南亚的绿色经济交  相似文献   

8.
虽然茶文化起源于中国,但经过多方辗转和时代的变迁,传到西方的茶文化与中国的茶文化相比,既在某种程度上保留了一些传统,同时也形成了一些较为明显的差异。本文通过对茶文化起源、形成和演变的研究和对中西方茶文化的发展及现状的对比,对中西方茶文化进行比较和分析,对中西方茶文化的异同进行进一步的总结,以便在国际化趋势日渐明显,茶文化日益兴盛的今天,对中西方茶文化进行更深入的解读,对新时期中国茶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提供新的思路和见解。  相似文献   

9.
晏律 《福建茶叶》2017,(12):288-289
中国传统茶文化元素历久弥新,具有不可抵挡的迷人魅力,在现代动漫设计领域之中,传统茶文化元素也渗透和融入其中,使动漫设计成为一种新颖而别致的造型,不仅为茶产业注入了新鲜的活力,同时也为中国传统茶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崭新的渠道,更好地形成了一种全新的文化表达形态和传播交流方式,为此,我们要探索和挖掘传统茶文化元素与动漫设计的融合与创新,将传统茶文化元素注入到茶叶包装领域、茶产品广告设计领域,更好地宣传和推动茶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我国茶产业在最近十几年步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期,这得益于居民收入的不断提升、消费者消费观念的转变以及对精神生活的更高追求。但是也要看到,面对快速增长的茶叶市场,很多茶企为了尽快占领市场,获得更多利润,在发展方式上存在简单粗暴甚至是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现象。这样也许能获得一时之利,但是从长远来看却不利于茶企甚至是整个茶产业的发展。因此,在新形势下要想得到更加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整个茶产业就要树立起更好的法律意识,从法律方面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来更好地应对市场竞争中的各种问题。本文就从茶文化产业的现状及内涵、法律意识的重要性及如何用法律来促进茶产业规范发展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1.
产业融合是在经济全球化、高新技术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产业提高生产率、增强竞争力的一种发展模式和产业组织形式。在茶业界,产业融合不仅促进了传统茶产业创新优化,而且也推动形成一个与时代特征相吻合的茶文化产业集群,这个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的茶文化产业集群包括茶馆业、茶包装业、茶传媒业、茶旅游业、茶培训业、茶设计业、茶文化产品以及茶文化活动。本文对各种茶文化产业进行了分类论述。  相似文献   

12.
云南普洱茶是中国名茶之一,也是云南省重要的经济支柱产业之一。普洱茶走出国门是云南开拓国外市场的优势所在。近些年来,云南省普洱茶的出口贸易发展较快,然而在茶叶出口流通过程中也现出了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对云南普洱茶在出口流通等环节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安全有效的策略,以促进云南普洱茶出口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普洱市普洱茶产业现状与发展策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熊昌云  彭远菊 《茶叶》2007,33(3):165-168
普洱茶作为一种具有品饮和历史文化双重价值的特殊茶类,在近年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在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新的问题。本文分析了普洱市普洱茶产业的发展优势,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目前普洱茶发展遇到的良好机遇和发展趋势,提出相应的措施来做大做强普洱市普洱茶产业,促进普洱茶产业与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汪东亮  李洁 《福建茶叶》2016,(4):128-129
我国茶文化历史悠久,在现代理念下,茶文化带动了我国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形成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茶文化旅游形式。云南普洱茶是中国有名茶品,普洱市亦是一个旅游文化盛行的城市,通过茶文化的带动,云南普洱茶文化旅游成为当下的一种新的休闲方式。本文对云南普洱茶文化旅游的可行性与发展策略进行了分析,期望给文化旅游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5.
任慧 《福建茶叶》2023,(4):42-44
中国对茶的研究是比较深入的,并且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茶文化,作为茶叶的发源地以及茶产业发展最早的国家,是东南地区、西南地区以及秦岭淮河流域等地茶产业在当地经济中保持着较高占比。但是,由于产业集中度不高、优质茶产量较低、国际品牌地不高,且我国的茶产业链发展较为低端,盈利手段较为单一,茶产业竞争力相对较弱。要让茶产业在中国有所发展,就必须转变发展的方式,合理规划发展方案,逐步提升茶产业研究人员的科研能力,加快品牌的建设以及投资,建设优质的茶叶产区,打造我国优质的茶文化。信阳作为河南省的茶叶主产区,肩负着河南省茶文化以及茶产业发展的重任。本文主要对当前茶产业的行业竞争力进行理论分析,结合信阳市茶产业的发展特色,找到其发展分优势和机遇,从而提升信阳市茶产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发展地位也明显的提高,当前国际社会对我国的关注度正在逐渐的增多。为了能够使我国茶文化走出国门,让世界上更多人感受到我国茶文化的魅力,我国正在致力于制定将茶文化推广出去的战略。茶文化是我国的传统文化,在全球文化驱动发展的背景之下,我国的茶文化发展愈加的繁荣。对外宣传茶文化的时候,积极制定科学合理的翻译措施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本文笔者以一带一路和茶文化为切入点,积极探索一带一路背景下茶文化走出去的翻译路径。  相似文献   

17.
曹诗旋 《福建茶叶》2016,(6):359-360
普洱茶是我国传统的茶叶品牌之一,其广泛分布在我国云南地区,悠久的普洱茶文化,在历史上,形成了著名的茶马古道,同时云南地区也是我国少数民族广泛分布的地区,在这一地区有着悠久的民歌文化,因此,在长期发展中,逐渐形成了极具特色的普洱茶歌,这些歌曲的存在既充分、有效地反映了普洱地区的悠久文化,同时也呈现了该地区人们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本文拟从茶文化传承的价值入手,结合普洱茶乡民歌的特点及内涵,分析在茶文化发展视角下,普洱茶乡民歌的具体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18.
普洱茶作为一种具有品饮和历史文化双重价值的特殊茶类,在近年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在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新的问题。本文分析了普洱市普洱茶产业的发展优势,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目前普洱茶发展遇到的良好机遇和发展趋势,提出相应的措施来做大做强普洱市普洱茶产业,促进普洱茶产业与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罗烨  李智勇 《福建茶叶》2016,(12):218-219
茶和茶文化本都起源于我国,经历华夏千载风雨,沉淀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随着世界各地不同文明的兴起和互相交流,茶和茶文化也伴随外交步伐走出国门,声名远播。其中尤其受欧美人民的欢迎和推崇,并藉此形成了以英美为代表的具有显著西方文化特点的茶文化。因中西方文化基础、行为习惯、礼仪风俗和语言环境等方面各不相同,故两地在英语教学上的侧重点也必然不同。因此,本文将围绕中西方茶文化差异这个主题,对两地茶文化进行跨文化比较,并浅析其对中国大学英语教学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田兴斌 《福建茶叶》2016,(4):367-368
我国的茶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随着世界经济发展日趋一体化,中国茶文化也逐渐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在跨文化交际中发挥了重要的桥梁作用。了解中国茶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文化底蕴,对加强国际文化交流,提升茶文化影响力,促进中西文化融合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