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作为茶文化的发源地,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具有丰富的内涵与精神思想。同时茶文化的形式多样,极具民族特色与地方特点。安溪茶歌作为一种古老的茶文化形式,在中国茶文化领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研究安溪茶歌的音乐特征,发展现状,以及传承保护对策,对中国茶文化的发展传承,极具现实意义。本文就以安溪茶歌为例,对其音乐特征以及相关的传承保护进行具体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流传千年的茶文化体系当中,采茶音乐和采茶戏是紧密相连的。茶音乐具有极为广泛的群众基础,通俗易懂,音乐的基调欢快、节奏轻快,采茶音乐展现了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劳动的热爱,以茶事为主是采茶音乐的核心内容,民俗性、民族性是采茶音乐鲜明的特点。茶音乐不同的形式为中国茶文化增添了一道独特的风景,具有不同地域特色的采茶音乐展现出了各地的民俗风情各不相同,主要普及和发展在福建、广西和广东等地,不同地域具有自身的很多特点,继承了中国茶文化思想内涵,属于中国茶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本文通过研究采茶音乐的文化内涵,希望能够为茶文化理论提供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英语《茶经》中的茶文化通用术语进行总结,可以看到目前基于平行双语库的英语《茶经》中的茶文化通用术语体系内容整体呈现增加趋势,尤其是随着人们对茶文化的价值作用认知日益全面,基于平行双语库的英语《茶经》中的茶文化通用术语应用增速迅猛。本文拟从《茶经》中的茶文化内涵分析入手,结合平行双语库运行的相应特点,通过系统化分析基于平行双语库《茶经》中的茶文化通用术语翻译特点,从而研究基于平行双语库《茶经》中的茶文化通用术语翻译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4.
《茶经》是关于茶的经典著作,它凝聚着中国的茶文化和价值特征。在《茶经》这部典籍中,凝聚着中庸思想,表达着中华民族不可复制的历史文化,现如今《茶经》的翻译与传播可以让国外的更多学者了解中国《茶经》的内容,了解中国茶文化,同时也了解中庸思想和儒家思想。本文将对《茶经》的翻译策略进行研究,目的是采取更好的措施传播茶文化和中庸思想。  相似文献   

5.
《茶经》作为中国茶文化的核心典籍,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详细的介绍茶的第一部专著,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茶经》的英译对于茶文化的传播和继承都有着很大的价值,对中国茶文化也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主要探讨了《茶经》的英译策略,对于采用何种策略才能更准确地传达茶经里表达的意思进行了探讨。对于茶文化的传播及影响也进行了深刻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茶文化的基础上,我国各个少数民族与茶有关的音乐也不断发展并传承,使得我国少数民族茶音乐能够被现代人欣赏。本文从传统茶文化视域下对民族音乐发展进行研究,首先简要地阐述了茶文化与少数民族音乐的概念,进一步研究了少数民族茶音乐的分类、特点及发展,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茶文化对少数民族音乐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张雷 《福建茶叶》2016,(11):325-326
《茶经》是我国茶文化的核心典籍,它集艺术性与科学性于一身,准确的表达了茶学技术和相关信息,又在语言上和思想上体现了独特而浓厚的艺术美学价值。因此,译者在进行《茶经》翻译时,要做到传情达意,从整体上与各部分视角都体现出中国茶文化的艺术美学与意境修养,体现出茶的形色美、画面美、质朴美和《茶经》作为一部著作的辞格美,达到向世界各国传播我国传统的经典茶文化的目的。本文从《茶经》本身所具备的丰富内容和陆羽对于茶文化的独特审美着手,对《茶经》的翻译美学价值从各角度做了简单诠释。  相似文献   

8.
朱莹莹 《福建茶叶》2016,(7):348-349
茶与中国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中国的文化象征。《红楼梦》一书中提到茶的地方有200多处,对茶、茶水、喝茶等情景的细致描写,将中国的茶文化展现得淋漓尽致。了解中国的茶文化是真正领会《红楼梦》,真正读懂书中所体现的传统文化的关键。本文先概述了《红楼梦》中的茶文化,随后以翻译目的论为基础,分别从茶文化的几个核心部分对《红楼梦》英译作品进行详细分析,旨在对翻译活动的研究以及对中国文化的传承起到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传统茶文化大国,在整个发展历史中,形成了独立的茶文化体系。而在这一茶文化体系中,还包括丰富的茶文化资源,最典型的就是反映产茶、制茶和品茶过程的茶文化艺术活动,与茶相关的歌剧艺术就是茶文化体系内重要的内容之一。通过分析认知谭盾的歌剧《茶》,能够让我们从音乐、舞台艺术、中国元素等多个视角感受整台歌剧艺术中所包含的文化内涵。本文拟从歌剧《茶》的表演形式分析入手,结合该歌剧艺术的具体创作细节,从而分析整个歌剧艺术中所包含的具体创作理念。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翻译研究领域不断扩宽,不再局限于语言层面的翻译视角,还将翻译与历史、文化、社会等因素相联接,它不再是简单的语言转换形式,还成为了一种文化之间交流和传递的手段。基于文化翻译观的视角,我们可以对中国传统茶文化典籍《茶经》进行翻译,充分运用文化翻译的理论和观点,挖掘中国传统茶文化典籍《茶经》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因素,探索对典籍《茶经》文本译语中文化空白的翻译路径。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茶文化早在南北朝时代就已悄然兴起,但茶文化真正得以传承却是从唐朝开始的。陆羽的一部《茶经》被后人誉为"茶中圣经",这是我国首部有关茶学的伟大著作,《茶经》是全球最早论述茶学的经典之作,它是我国茶文化繁荣兴盛的标志。《茶经》经多国语言的翻译后,对我国茶文化的海外传播起到了积极作用,本文从接受理论这一视角,研究《茶经》的英译版本与茶文化在海外的传播,以期让西方各国更加了解中国博大精深的茶文化。  相似文献   

12.
华夏茶文化拥有几千年的历史,而著名的茶典籍《茶经》是反映中国茶文化的核心典籍,它由"茶圣"陆羽所著,在中国茶文化的传播进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茶经》的译文是否准确,关乎着华夏茶文化能否在世界范围广泛地传播,所以我们要重视《茶经》的英译策略,从而创作出更准确更精致的译文。本文研究《茶经》的英译策略以及茶文化的传播,意在增进译者的翻译技能,使得异语读者可以了解到原汁原味的中国茶文化,促进茶文化的传播。  相似文献   

13.
茶已是中国的一个重要的符号,《茶经》则作为茶典籍的代表作流传开来。随着茶文化流传于世各地,茶文化内涵丰富,吸引了诸多学者研究关注,其中所融合到中国传统儒家、道家等思想,《茶经》的翻译传播使世界各地学者了解茶文化,也更深入的熟知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在《茶经》的英译过程中多采用交际翻译策略,接下来我们就著名典籍《茶经》的英译本所采取的翻译策略进行一些探索分析。  相似文献   

14.
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自古以来一直传承者中国文化的核心精髓,一直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的体现。在茶文化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逐渐衍生出多种多样的茶文化形式,茶音乐就是其中之一,大部分茶音乐都与中国少数民族的丰富民情不可分割。本文以云南名曲《春莱虹瀚·云南随想》为例,对其中所包含的茶文化内涵与具体形式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对我国民族音乐与文化的传承尽一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5.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茶的故乡,中国人品茶、饮茶已经有4000多年的历史了。中国的茶文化有别于西方的茶文化,不仅是物质上的满足,更是一种精神文明的积淀。而以唐宋时期的"茶马互市"为基础,形成了茶马古道,进行民间贸易。古代有许多的关于茶的书籍,如宋代赵佶的《大观茶论》,南宋审安老人的《茶具图赞》,明代张源的《茶录》;其中最为出名的是唐代陆羽所作的《茶经》。  相似文献   

16.
杨公建 《福建茶叶》2016,(8):389-390
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其内涵丰富,历史悠久。《茶经》是世界茶文化的经典之作,也是第一部记录茶诗的著作。《茶经》的作者为陆羽,他对中国茶文化核心思想的精辟见解,以及对茶文化思想的总结,对世界茶文化的发展都具有不可取代的价值。随着文化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步伐的加快,茶文化在其他国家的普及也更加广泛,在输出过程中,更多的《茶经》翻译版本出现,受到文化因素、个人因素等情况的影响,《茶经》翻译过程中茶文化遗失或者是嬗变的情况比较多。研究翻译过程中茶文化遗失与变形的问题,对正确输出中国文化,普及中国文化,提升国家软实力都有非常巨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茶叶的国家,在悠久的中国历史上,围绕茶形成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文化体系,这就是茶文化,其具体表现就是形成了一系列有关茶文化的文艺作品,比如文学作品、音乐舞蹈艺术等等,这些都充分反映了茶文明的发展程度,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为我们了解该时期社会文化提供了重要帮助。说到茶文化,我们必须对茶经和陆羽进行有效认知,其在中国茶文化体系中有着重要地位和作用。本文拟从陆羽创作《茶经》的历史背景分析入手,结合《茶经》的相应特点和内涵,从而有效分析《茶经》和陆羽对今天茶文化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8.
《茶经》具有独特而浓厚的艺术美学价值,体现在其思想和内容上,准确的表达了茶学技术和相关信息,集艺术性与科学性于一身,是我国茶文化的核心典籍。在对《茶经》进行翻译时,译者应当起到向世界各国传播我国传统的经典茶文化的目的,作为一部著作的辞格美《茶经》体现出茶的质朴美、画面美和形色美,体现出中国茶文化的艺术美学与意境修养,从整体上与各部分视角都做到传情达意。本文首先分析了《茶经》本身所具备的特征和美学意蕴,其次,阐述了《茶经》的审美翻译策略,最后着重论述了《茶经》英译视角下翻译的美学价值,希望能够对相关领域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9.
中国"茶语"作为一种语言表达,是茶文化的重要形式。古代文学作品中便有众多的茶文化,而这些茶文化正是通过"茶语"建立起来的。从先秦时代《诗经》简单的"茶语"形式,到明清小说繁荣的"茶语"艺术,既是茶文化演变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中国文学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20.
林全旺 《福建茶叶》2016,(7):363-364
中国是茶的起源地,关于茶的书籍——《茶经》也成为了中国茶典籍的代表作。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走出国门,由于其内蕴丰富,也使研究学者将视野拓展到《茶经》的各个层面。《茶经》中所富含的哲理和宗教意义深邃而久远,在中国传统茶文化与儒家、道家、释家思想相融合和渗透的过程中,《茶经》中所蕴含的中庸思想也成为了茶文化的核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