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王玉静 《福建茶叶》2016,(11):304-305
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不仅在世界文学领域享有盛誉,也是一部描述中国清代茶文化的宝典。细细品味《红楼梦》,会觉得字里行间茶香四溢。怪不得世人称"一部红楼梦,满纸茶叶香"。本文以茶文化翻译为视角,在介绍《红楼梦》中的茶文化的基础上,探究了杨译、霍译本《红楼梦》中茶名的翻译策略。通过对比和总结,为中国茶文化对外翻译提供参考和借鉴,以期促进中国茶文化的对外传播。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对我国茶文化进行简单介绍,接着对《红楼梦》中的茶文化进行了简要的说明,然后结合《红楼梦》的两个译本对其中的茶文化翻译进行比较分析,希望能够推动我国茶文化的对外传播。  相似文献   

3.
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核心,对中国文学领域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红楼梦》作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其中包含了大量的茶文化内容,从目的论角度对《红楼梦》中的茶文化进行翻译,其目的在于提升我国文学经典在世界领域的传播发展,提升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实际影响力,同时促进传统文学经典以及民族文化在当代的传承。本文就从目的论角度出发,对《红楼梦》译本中茶文化翻译进行几点研究。  相似文献   

4.
刘晓红 《福建茶叶》2016,(10):370-371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不仅有着许多我国的传统文化融合在其中,也有着许多成形的茶文化被写入了书中,为茶文化爱好者提供了可参考的书面记载。对《红楼梦》的翻译有利于我国茶文化的传播,而怎样翻译则成为翻译工作者所共同探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归化翻译与异化翻译这两种不同翻译策略的研究,探讨其对茶文化中不同内容翻译时的优点和缺点,解读其在《红楼梦》茶文化翻译中所起到的作用,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5.
《红楼梦》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其中充斥着相当多的茶文化色彩,并且在不同的译本当中,所呈现出来的茶文化是不一样的。在这样的基础上,本文尝试着对《红楼梦》当中的茶文化进行了对比,主要的对比方向是茶文化的认可度、茶文化的表现特征、茶文化寓意所在。通过这三方面的对比,展现了不一样的茶文化。  相似文献   

6.
李照明 《福建茶叶》2016,(11):340-341
古典小说《红楼梦》作为中国文化发展的高峰,一经问世便引起极大轰动。而一翻开这部名著,读者便可以察觉到茶香飘逸,270多处描写茶,10余处提及咏茶诗词皆反映出清代茶文化的欣欣向荣,在进行翻译时,只有切实表达,才能真正将《红楼梦》中的珍贵文化向世界传播。本文从目的论视角探讨了霍译本《红楼梦》的茶文化翻译,首先对目的论理论的阐释以及相关研究进行了分析,然后探讨了中国与《红楼梦》中的茶文化,最后则从茶名、茶具、茶俗三个方面研究了目的论视角下《红楼梦》霍译本的茶文化翻译策略,本文的研究成果将为优化文学翻译效果提供了良好借鉴。  相似文献   

7.
周燕 《福建茶叶》2016,(12):354-355
中国的茶文化发展至今有数千年的历史,尤其是茶文化发展到清朝时期已经趋于成熟,《红楼梦》的诞生集合了千年来的茶文化精髓,在书中深刻的描述了相关的茶文化。因此,本文主要研究我国古典文学《红楼梦》中的茶文化翻译,从茶具、茶名、茶水这三个方面进行翻译,深入的探析了《红楼梦》中的茶文化,对我国的茶文化翻译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邹园艳 《福建茶叶》2016,(5):347-348
我国古典文学的翻译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红楼梦》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其翻译工作更是影响深远。为更好地研究《红楼梦》中对茶文化的翻译,本文首先对《红楼梦》中的茶文化进行了概述,然后通过茶文化视阈下研究《红楼梦》"茶"的英译策略例如对茶名,茶具,茶诗等的翻译。  相似文献   

9.
程斐 《福建茶叶》2016,(9):312-313
《红楼梦》是我国文化的瑰宝,是我国艺术作品中的上乘之作,更是我们古代文学中不可多得的佳作。茶文化和《红楼梦》一样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茶在《红楼梦》中随处可见,除了作为一般的饮品存在于贾府的日常生活,同时也作为一种符号存在于整部经典作品中。不同的译者对于《红楼梦》中茶符号都有自己的理解和不同的翻译风格。因此,本文以《红楼梦》英译为切入点,首先对译者风格进行了论述,其次阐述了《红楼梦》中相关茶行为,最后分析了《红楼梦》中茶相关行为反映出的译者风格。  相似文献   

10.
东西方茶文化内涵有所差异,所以便为《红楼梦》茶文化的翻译造成了障碍。但语用学可以区别接受环境的不同,所以可以使用语用学作为指导翻译《红楼梦》中的茶文化。尽管茶文化在运用语用学作指导上还存在巨大空白,但是运用语用学确实能够帮助《红楼梦》茶文化的对外翻译。因此,将语用学与《红楼梦》的茶文化相结合不仅明智之举,同时也是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1.
陈静 《福建茶叶》2016,(3):362-363
《红楼梦》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它所体现的艺术成就不仅仅在文学领域,在很多其他领域也影响深远。这其中就包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茶文化的体现和研究,在《红楼梦》中,中国悠久的茶文化被体现的淋漓尽致。书中提到了众多茶品,包括众多普通茶品,也包括名优茶品,这些产品的描写共同体现了我国清代的茶文化。同时,《红楼梦》作为中国典型文学著作,在西方国家中也产生了巨大影响,并被翻译成多个版本,这些版本对《红楼梦》中茶名的翻译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一些不同。本文基于目的论的角度,对《红楼梦》两个英译本中茶名的翻译进行几点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2.
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经过几千年的文化历史发展,造就了体系化的中华文明。而在中华文明传播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载体,诸如经典著作《三国演义》、《红楼梦》等。通过阅读这些经典著作,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这一时期人民的生活状况,还能够对书中所反映的文化现象,进行有效检证和剖析。因此通过有效研究红楼梦中的有关茶和茶文化的具体描述,能够让我们进一步了解茶文化的内涵和特点,从而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本文拟从《红楼梦》一书中有关茶的具体语言描述入手,结合其与中华文化的具体融合,从而欣赏《红楼梦》中优美的茶文化。  相似文献   

13.
《红楼梦》作为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除了在文学方面造诣非凡,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描绘也让人拍手叫绝。而在众多的传统文化之中,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对于茶文化的涉及最为广泛。除了品茶之外,对茶具、择水、茶俗等方面都均有提及,体现出作者丰厚的茶文化底蕴与浓厚的喜茶之情。本文将通过对《红楼梦》中茶文化的种类、择水、茶具、茶诗和茶俗方面的浅析,对于茶文化的内涵与深韵进行探究,希望能对茶文化的传承和传播做出微薄贡献。  相似文献   

14.
《红楼梦》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结晶,通过对茶名、茶具、茶水等的描写充分展现了我国历史悠久的茶文化,描绘了一幅栩栩如生的风俗画卷。本文从目的论的角度对比分析了杨宪益和霍克斯翻译的《红楼梦》两个译本中一些关于茶文化的翻译,以便于目的语读者在赏析茶文化的同时,领略我国饮茶的情趣。  相似文献   

15.
郭小华 《福建茶叶》2016,(3):359-360
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加强文化产业建设,已成为我国当前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部署。本文尝试研究跨文化视阈下中国典籍英译过程中文化因素的翻译策略问题,着重选取《红楼梦》中饮茶对白为例,结合例子,分析杨译本和霍译本英译茶文化时归化和异化策略的应用情况,借此说明在文化传递过程中的作用及今后同类研究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高蕊 《福建茶叶》2016,(6):302-303
《红楼梦》素有"我国传统文化的百科全书"之美誉,也是我国茶文化的缩影,原著中有很多关于茶文化相关的描述,对人物塑造、氛围烘托和情节架构等方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异化翻译与归化翻译两种策略入手,首先分析了何为翻译的异化与归化,而后简要介绍了《红楼梦》中茶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最后从茶名、茶具和茶俗三个方面分析了跨文化视野下《红楼梦》中的茶文化翻译所应采取的翻译方法及其传达效果,以期为后续翻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李凤红 《福建茶叶》2016,(12):310-311
《茶经》是我国茶文化的核心典籍,其翻译对于我国茶文化在西方社会的传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从儒、释、道三个层面介绍了《茶经》的文化内涵,而后从文化翻译的视角,以美国译者卡朋特的英文译本为研究对象,考察了跨文化背景下茶文化用语的翻译情况,以期为后续茶典籍的翻译实践活动提供借鉴,促进我国茶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8.
《红楼梦》聚集华夏文明于一身,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其中记载着大量值得后人研究的茶文化知识。顺应论是语用学领域的重要理论,强调通过灵活恰当地进行语言选择,从而使交际更和谐。本文对《红楼梦》中的茶文化翻译进行研究,在翻译实践的过程中理解顺应论的应用,在顺应论的视角下,研究《红楼梦》茶文化的精髓,意在使读者掌握茶文化翻译技巧,提高翻译技能,从而促使茶文化更好地传播。  相似文献   

19.
易雪梅 《福建茶叶》2016,(3):387-388
我国的茶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传统文化构成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变化,流传下来了许多茶文化的经典著作,这些著作不仅在我国的茶文化研究领域有极高的参考价值,乃至在整个世界的茶文化研究传播中都发挥着极其关键的作用,陆羽所著的《茶经》就是一部应用价值极高的茶文化著作。随着世界文化交流和传播的日益密切和频繁,我国的茶文化也得到了更大范围的普及,那么西方国家在对《茶经》进行英译的过程中,由于中英词组含义的差异,势必会对英译的茶文化造成一定的偏颇或者是遗漏,那么本文从接受理论的角度出发,对中英两个译本的翻译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为正确的传播茶文化内涵起到辅助推动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李娜 《福建茶叶》2016,(4):397-398
《茶经》是我国古代茶文化的核心资料,对中外学者研究我国茶文化起源和历史带来巨大帮助,是最重要的茶文化典籍。本文重点分析英国学者Francis Ross Carpenter译本的《茶经》,通过分析Francis Ross Carpenter译本中关于传统儒释道翻译的优劣,体会译者对中国文化理解和茶文化翻译策略。Francis Ross Carpenter译本基本保留《茶经》中传统文化的部分,是不可多得外文翻译好译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