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从我国茶叶包装设计活动的实施状况看,文化内涵、美学特征是整个设计活动价值呈现的内在基因。包装设计不仅是我国茶叶产品类型的区别符号,更是我们对茶叶产品特点形成直接认知的重要因素。本文拟从中国茶的综合特点认知入手,结合我国茶叶包装设计活动的问题不足,通过分析我国茶包装设计活动中所诠释的文化特点,通过对茶叶包装设计活动的"独特"诉求进行理性分析,进而真正探究中国茶包装设计活动中的文化融入机制。  相似文献   

2.
通过立足茶叶产品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等元素决定了我们在具体实施整个包装设计活动时,可以考虑地域色彩和价值内涵的充分融入,因此,在整个茶叶产业成熟发展过程中,结合包装设计活动的价值所在,从而探究茶叶产品外包装的艺术设计思路。本文拟从茶产品的特点以及内涵特点分析入手,结合当前茶产品的外包装艺术设计活动状况及不足认知,从而探究茶产品外包装艺术设计活动的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道家美学思想在茶叶包装中的应用。方法:针对现行茶叶包装现状与缺陷,在深入分析道家文化及其美学思想的深刻内涵后,将道家美学思想应用于茶叶包装设计中,增添茶叶包装的美学文化底蕴。结论:道家美学思想衍生的审美思想、审美标准、审美内涵应用于茶叶包装艺术设计,能够有效弥补现行茶叶包装设计过分注重工业化的气息,增加茶叶包装的文学底蕴、美感以及灵动性,具有理论与实践的双重价值。  相似文献   

4.
茶叶产品包装内涵中,其需要优化核心在于赋予茶叶包装,必要的艺术特征和文化情感。因此,究竟应该如何更好发挥包装设计在茶叶产品的具体优势,就需要我们理想探究。但是如何才能通过选择合适的剪纸艺术形式,就值得我们思考。本文拟从当前茶叶包装设计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不足认知入手,结合茶叶包装图案的设计诉求认知,结合和林格尔剪纸的艺术特点和内涵认知,从而探究和林格尔剪纸在茶叶包装图案中的具体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5.
结合当前茶叶包装设计活动开展的具体特点和整体性内涵,创新包装设计思路,优化包装理念,从而能够满足广大消费者的层次化需要,当然,完善设计元素的筛选和应用不仅仅是创新设计活动的客观要求,本文拟从现阶段茶叶包装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究出发,结合当前茶叶产品包装的价值认知,通过融入满族剪纸的艺术形式及文化内涵,从而探究在整个茶叶包装设计活动中满族剪纸的应用思路。  相似文献   

6.
将我国水墨画元素应用与整个茶叶产品包装设计活动相结合,其不仅符合茶叶电商趋势要求,同时其中所具有的理念内涵,也能够赋予茶叶产品更为深厚的底蕴,从而增加整个茶叶产品的整体附加值,当然也为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展现提供了新的载体。本文拟从问题视角认知茶包装设计活动中存在的欠缺,结合茶包装设计活动的要求认知,通过融入中国水墨画元素的具体内涵分析,从而探究基于中国水墨画元素的茶包装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7.
凸显文化属性,彰显生态本质,是当前四川茶叶包装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的全新诉求,而就四川地区文化机制发展状况看,彝族漆器作为该地区重要的文化资源,其深厚文化底蕴,能够为四川茶叶包装设计活动的开展与落实奠定重要基础。本文拟从四川茶叶包装设计活动开展状况认知入手,结合四川茶叶包装设计活动的价值需求,通过分析彝族漆器文化的发展历程及应用价值,进而诠释彝族漆器在四川茶叶包装设计活动中的具体应用思路。  相似文献   

8.
结合民族化风格的价值内涵,以及其中所孕育的文化思维看,如果我们将民族化风格应用和诠释到茶叶产品的展现过程中,其必然为茶叶产业创新发展提供重要基础。当然,融入和展现民族化风格的过程,实际上是该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拟从当前茶叶产品包装设计的不足认知入手,结合民族化风格对包装设计活动开展的具体影响认知,从而探究彰显民族化风格实现茶叶包装设计活动最大价值的具体策略与内涵。  相似文献   

9.
结合地域文化的内涵,我们看到在该文化机制中,其倡导的是通过对本地区的文化发展状况进行系统化梳理,通过深度探究和成熟认知,从而实现地域文化特色的价值传递与全面表达。本文拟从当前福建茶叶包装设计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不足分析入手,结合地域文化特色的价值内涵分析认知,根据当前福建茶包装设计活动开展的具体要求理解,从而探究福建茶包装设计活动中地域文化特色的具体应用思路。  相似文献   

10.
结合包装设计活动开展的价值作用看,合理的应用色彩,其所能实现的,不仅是保护具体的商品,也能够在提升商品视觉影响力的同时,提升社会认知。本文拟从茶叶包装设计活动的价值不足认知入手,结合茶叶包装设计活动中,色彩的具体展现状况通过探究,茶性的内涵及表现,从而分析茶性对整个茶叶包装设计色彩的具体影响,并且尝试性探究融入茶性内涵,开展茶叶包装设计色彩活动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11.
如今社会,商品生产与销售实现了全面而体系化的提升,结合当前整个茶叶产业经营发展状况看,除了茶叶产品生产发展机制不断完善,同时人们的消费观也实现了成熟变化。本文拟从欠缺视角来认知茶叶产品包装设计活动的实际状况,通过分析茶叶包装设计活动与茶叶产品之间的价值关联,结合插画艺术的特点内涵及应用状况分析,进而探究茶叶产品进行包装设计整体活动时插画艺术的具体应用思路。  相似文献   

12.
结合茶叶产品包装与营销机制建设状况看,完善的营销机制和包装设计思路,不仅仅是提升茶叶产品内涵的本质化诉求,同时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只有将社会大众的具体认知和消费理念融入到整个茶叶产品包装设计活动之中,才能让茶叶产品更富有"市场认知"。本文拟从大众诉求和美术内涵视角看茶叶包装设计,结合设计理念、美术元素视角认知设计活动,通过分析茶叶产品销售活动的开展诉求,从而具体分析茶叶美术包装对产品销售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对于茶叶产品来说,包装设计也是其整个产品的一部分,完善产品包装设计理念和价值内涵,对于茶叶产品营销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力。本文拟从当前茶叶产品包装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析入手,结合茶叶包装设计活动开展的全新要求认知,通过融入我国传统元素的具体内涵展现,从而探究我国传统元素在茶叶包装设计中的实际应用思路,以及我国传统元素在茶叶包装设计中的发展展望。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传统的茶叶大国,无论是茶叶产品的体系化,还是整个茶叶产品的内涵都有着重要影响,尤其是人们对茶叶产品有着成熟的感情。但是随着互联网电商模式不断成熟,如今茶叶产品在市场营销过程中,想要实现理想效果,就需要充分注重包装设计活动的系统化开展。本文拟从色彩心理的相关内涵认知入手,结合当前茶叶包装设计活动中存具体问题和不足,根据消费者对茶叶产品包装的相关要求,从而探究茶叶包装设计过程中色彩心理的具体应用思路。  相似文献   

15.
在国画艺术具体创作中,也融入了多种民族文化和艺术表现体系,从而形成了极具文化内涵的绘画体系,因此,正是国画艺术中所具有的综合特性,从而使国画艺术更能表达相应价值。本文拟从国画晕染效果的内涵认知入手,结合当前茶叶包装设计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不足,通过探究当前茶叶产品包装设计活动的实施诉求,从而分析茶叶包装设计活动中国画晕染效果的具体应用机制。  相似文献   

16.
对于高档茶叶产品的包装设计来说,该设计活动更多是构建在平面思维和视觉理解等系统化元素,所具体实施的设计活动。本文拟从茶叶产品背后的文化内涵分析入手,结合高档茶叶的整体特点及定位认知,通过探究当前高档茶叶包装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结合色彩心理学的具体内涵分析,从而探究应用色彩心理学开展高档茶叶包装设计活动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17.
乔今 《福建茶叶》2016,(12):133-134
茶叶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茶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被大众赋予了一种精神物化象征意义。现代茶叶包装设计中,设计者从深挖美学价值,融入大量新鲜元素入手,为的是更能体现茶叶的文化韵味。文章阐述了平面设计的原理,剖析了平面设计中的美学价值。以茶叶包装设计功能性为切入点,深入分析了茶叶包装设计的美学要素和美学价值,还对美学观在茶叶包装设计中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这对提升茶叶包装的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茶叶在世界范围内的流行,使茶叶包装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出来,好的茶叶包装不仅能激发顾客的购买欲望,在无形中也提高了茶叶的档次。为了让茶叶包装更为精美,我国茶企业开始将目光转移到了美学与茶叶包装的关系上,本文将基于美学视角下茶叶包装艺术设计的特征,对美学视角下茶叶包装的艺术设计方法进行深入的探究,以期能对我国茶产业日后的发展贡献出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9.
当前茶叶包装设计创新时,不仅要注重保护茶叶,还必须注重筛选合理的设计素材,通过选择合适的切入点,从而实现其整体设计机制的全面创新。本文拟从现代茶叶包装设计活动的认知变迁分析入手,结合铜鼓图案纹样设计元素的文化内涵和价值特点认知,通过具体探究当前茶叶包装设计过程中所存在的诸多欠缺和设计诉求,从而具体分析现代茶叶包装设计过程中,铜鼓图案纹样设计元素的具体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20.
对于当前整个包装设计活动开展而言,想要实现其最佳设计效果,就必须注重在创新设计理念的基础上,通过丰富设计元素,从而大大提升整个设计活动的价值展现力。本文拟从社会大众应用诉求变化的视角来看到茶叶包装设计的不足,从文化理念和生态诉求思维点看茶叶包装设计活动要求,根据元素应用、理念提升这一现代设计活动的本质呈现,结合文化元素融入、设计活动创新、设计体系构建,从而打造传统茶叶包装过程中现代设计活动的全面融入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