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 毫秒
1.
我国的茶文化体系是在长期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所形成的,是在社会化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而湘西"茶山号子"艺术就是整个茶文化体系与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融合的表现。本文拟从湘西"茶山号子"艺术的形成背景分析入手,结合湘西"茶山号子"艺术体系的具体展现,通过分析湘西"茶山号子"的具体演唱特点,从而探究当前湘西"茶山号子"艺术传承的危机及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2.
随着当前人们对文化艺术的价值认知日益成熟,如今想要实现对传统茶文化的准确认知和有效了解,就必须对所具备的文化内涵进行全面融入。通过对多元文化艺术背景下的"茶山号子"艺术的发展状况进行探究,其必然能实现该艺术的传承与创新。本文拟从湘西地区"茶山号子"艺术的发展传承状况分析入手,结合湘西地区"茶山号子"艺术的演唱特点认知,从而探究多元文化艺术背景下的"茶山号子"艺术的传承思路。  相似文献   

3.
对于整个"茶山号子"来说,其作为地域文化、民族音乐与具体的采茶活动之间的深化统一,所以,我们能够从该艺术中感受到深厚的艺术色彩和音乐理念。因此,我们认为"茶山号子"艺术中,充分而具体的表达的了原生态的声乐形式。本文拟从茶山号子背后的茶文化艺术内涵理解与认知入手,结合茶山号子艺术的具体特征分析,从而具体分析茶山号子演唱的声乐艺术,并且尝试分析多元艺术背景下茶山号子艺术的传承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4.
刘雅琴 《福建茶叶》2016,(4):311-312
辰溪瑶族茶山号子歌是辰溪民歌的最主要歌种之一,"哇哇"腔是极富特色的一种高腔唱法,广泛使用在茶山号子的演唱之中。茶山号子歌,其气势之恢宏,其曲调之高亢,其旋律之奇绝,是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茶山号子是人们在劳动中形成的,表达了采茶的劳动人民在劳动收获时高兴、愉快的心情。本文针对辰溪茶山号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分析,探讨辰溪茶山号子的演唱特点及音乐艺术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湖南茶山号子艺术的具体表现形式和价值理念进行分析,我们能够感受到其中所具有的价值元素和文化内涵,更重要的是其也是我们了解湖南地域文化的重要元素。本文拟从湖南茶山号子的发展历程描述入手,结合当前湖南茶山号子的艺术形式认知,通过探究湖南茶山号子的具体演唱特点,从而探究当前湖南茶山号子艺术传承过程中潜在的问题及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6.
茶山号子是湖南省辰溪县黄溪口地区的7个乡镇流传的挖茶山时所歌唱的号子歌,它是我国瑶民在日常劳动中形成的一种民歌表现形式。相传茶山号子歌已经流行了200多年,其历史最早能追溯至明清时期。茶山号子歌按音乐类别来看,属于我国传统音乐,其间蕴涵着既丰富又独特的音乐元素,例如茶山号子的歌词具有随意填词、自由演唱的特点以及独特的高唱腔等。  相似文献   

7.
王岩 《福建茶叶》2016,(11):299-300
辰溪瑶族民歌种类繁多,茶山号子是其歌种之一。辰溪茶山号子是瑶族人们在冬季挖茶山时为解除疲劳、振奋精神,统一劳动节奏,提高劳动效率而形成的一种独具民族特色的高腔演唱形式。茶山号子歌在语言、旋律、声腔特征等方面,有着鲜明的特色,是我国少数民族的重要文化遗产,值得我们去研究。本文首先对辰溪茶山号子进行简要介绍,然后从其词曲特色、演唱特征方面进行简要分析,希望能够有助于传承和发扬辰溪茶山号子。  相似文献   

8.
对于当前我国传统民歌来说,其正受现代文明和西方艺术冲击,其传承发展正在遭受巨大发展压力。因此,想要实现对该民歌资源的有效继承,就需要探讨完善开展民歌演唱的具体技巧和方法。通过适当融入时代元素,从而实现对该艺术形式的有效创新和完善,从而实现理想继承效果。本文拟从黔江地区《六口茶》民歌的具体概况分析入手,结合黔江地区《六口茶》民歌演唱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探究多元文化下黔江地区《六口茶》民歌演唱活动优化开展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9.
客家文化是我国传统汉文化的"显性展现",其在不断迁徙过程中,逐渐与具体的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相融合,从而形成了系统化的艺术新形式。本文拟从客家文化及客家民歌艺术的发展历程分析入手,结合赣南客家茶歌艺术与粤东北客家民歌艺术的不同表现理解,通过对赣南客家茶歌艺术与粤东北客家民歌进行综合比较,从而具体分析多元文化背景下赣南客家茶歌与粤东北客家民歌的艺术传承机制。  相似文献   

10.
客观上看,茶文化元素的包容性,使得茶文化的价值和影响力实现了深度体现和生动展现。当然其包容性也为其继承与发展提供了关键前提。茶文化与山歌艺术、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的结合,就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音乐艺术形式和文化。本文拟从民族地区音乐艺术的具体特点和内涵分析入手,结合茶文化体系的整体表现认知,通过探究当前茶文化体系继承与发展的具体诉求,从而全面分析融入民族地区音乐艺术继承和发展茶文化体系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11.
采茶音乐是我国一种极具独有特色的艺术表现形式,其最早起源于江西南部,在各大重要的节日期间举行的一种民间艺术。少数民族的采茶音乐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地方民族的文化和长期日积月累、长时期所产生的文化。我国少数民族具有丰富多彩的民歌艺术和其浓郁的民族特色文化,是金典的民歌艺术地区。目前,许多的民歌民谣流传至今,这也充分的体现了各民族对民歌艺术的喜爱。  相似文献   

12.
宋歌 《福建茶叶》2016,(2):243-244
闽赣地区拥有着底蕴、深厚历史悠久的茶文化。其间的山水名胜、历史遗迹、怡人茶区、都拥有自己独特的茶文化特色。闽赣边界的采茶山歌就是个中翘楚,本文从闽赣边界的历史文化入手,通过对山歌形式和采茶劳动的详细阐述,重点分析了采茶山歌的传承与发展,时了解闽赣地区的茶文化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音乐是具有灵动生命的艺术形式,其通过旋律的优美展现,让聆听者能够"置身其中",尤其是很多经典的音乐艺术,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将必要的情感理解和文化思维融入其中,从而实现了该艺术的最佳应用。本文拟从民族声乐演唱表演艺术的创新背景入手,结合传统茶乐艺术的发展历程和价值内涵理解,结合传统茶乐艺术与民族声乐演唱表演活动之间的关联性探究,从而深层次分析传统茶乐艺术对民族声乐演唱表演活动实施的具体影响。  相似文献   

14.
王月明 《福建茶叶》2016,(5):314-315
荆楚采茶民歌是荆楚地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反映了荆楚地区的文化发展历程。荆楚地区采茶民歌艺术形式多样,宜昌及周边地区各有各的采茶民歌形式。采茶民歌是以茶事为内容的民歌,其在荆楚地区的源起和发展也与荆楚地区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有关。荆楚地区人口众多风俗习惯不尽相同,采茶民歌的体裁形式以及音调风味也不相同。本文对荆楚地区的自然以及人文环境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探寻了该地区采茶民歌的源起和发展情况,并对这种采茶民歌艺术进行了探讨,最后重点对宜昌及周边地区的采茶民歌的艺术形式进行了举例分析。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赣南采茶舞从形式到内涵,都是极具文化价值。它是赣南地区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千百年我国民族文化沉淀和累计的精华。从茶文化视角,分析赣南采茶舞其中所蕴藏的文化艺术形式与思想内涵,对提升当代人的道德品质、文化修养,都极具价值。同时对保护中国传统文化意识,树立中国民族文化品牌也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本文就以茶文化为视角,对赣南采茶舞的形成进行几点分析。  相似文献   

16.
周沫 《福建茶叶》2017,(12):282-283
茶山小调是流行于我国南方地区的特色歌曲,起初人们只是在农忙之时,口头哼唱。久而久之,这些曲调在茶农之间广泛流传开来,成为脍炙人口的采茶小调。情感表达是音乐演唱必不可少的组成成分,甚至称得上是歌曲的灵魂,茶山小调作为音乐的表现形式之一,情感表达自然也是重中之重。基于此,讨论茶山小调中声乐演唱与情感表达的关联性,提出了茶山小调声乐演唱的新唱法,实现茶山小调声乐演唱与情感表达的结合。  相似文献   

17.
李淑君 《福建茶叶》2016,(6):352-353
采茶戏具有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独特气质和韵律,在历史的推移演变之下,采茶戏音乐也在不断地传承和创新实践。源于民间的采茶戏与当地民歌、小调、灯彩音乐有极为密切的关联,是我国传统戏曲艺术的重要构成内容,它以群众的日常采茶劳作为对象,富含了民族传统文化的内容,表现为歌颂采茶活动的戏曲文化形式,我们可以从采茶戏音乐本体的声腔和器乐两方面入手,揭示出采茶戏音乐的形态和特征,将其作为一种"流动的传统"突显出采茶戏特有的地域性特色和风格。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的民族乐曲中,许多经典之作都是出自民间的山歌。而肇庆的采茶歌曾被应用到很多舞蹈伴奏音乐中,"采茶歌"独特地清雅风韵与艺术魅力赢得了大众的好评。采茶歌作为音乐形式中的一种,它既是听觉上的盛宴,又是行为艺术的表达载体。另外,富有诗韵的采茶歌与行为艺术密切相关联。由此可见,传统民间的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魂。  相似文献   

19.
施焦 《福建茶叶》2018,(6):106-106
茶山小调是我国的一首民歌,这首歌在我国的南方地区十分广为传唱。这首歌是茶农在采茶之时唱的歌,由于简单好记,脍炙人口便慢慢开始流行起来,成为十分具有特色的民间歌曲。这个小调十分轻快,但其中却有着茶农的情感注入,非常值得研究。众所周知,声乐表演中只有融入感情才能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同和共鸣,才会是一首好的乐曲,所以说情感注入是声乐表演的必要部分。就连最普通简单的茶山小调中也蕴含着茶农的复杂情感,在很多地方都有所出现,比如音乐,诗歌,其中情感是非常重要的,要是没有情感的存在,一切都显得不合时宜,所以说在声乐演唱中情感的注入是重中之重。本文将主要探讨茶山小调声乐演唱中情感的注入及声乐演唱与情感注入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20.
演唱艺术作为一种植根于社会大众日常生活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完善的文化理念和价值内涵,乃至具体的情感启迪,实际上都是基于价值认知的关键素材。本文拟从客家民歌艺术的内涵及形成背景认知入手,结合赣南采茶戏艺术的价值内涵理解入手,通过具体分析客家民歌艺术与赣南采茶戏的演唱对比,从而全面探究融入多种艺术元素实现赣南采茶戏演唱艺术提升的具体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