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合江方竹笋产量与林分结构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合江方竹笋产量与每hm2总株数、林分平均胸径、年龄等23个因子的相关性研究可知:合江方竹笋产量与林分平均胸径,每hm2内胸径为4~5 cm5、~6 cm株数,竹株年龄2 a3、a4、a生株数计6个因子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每hm2内与1 a5、a生株数计2个因子呈显著或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海拔、每hm2内总株数、平均年龄等15个因子的相关关系不显著。在影响林分竹笋产量的23个因子中,林分平均胸径和每hm2内2~4 a生株数是衡量竹笋产量高低的重要指标。通过提高林分平均胸径和增加林分中2~4 a生株数比例是对目前合江方竹笋用林进行技改的主要手段。同时,采用欧氏距离类平均法可将13个样地划分为高产型、中产型、低产型3个类型。  相似文献   

2.
为了比较不同枣树品种的生长结果特性,采用完全区组试验设计,在武威平川灌区就陕西笨枣、耙齿枣、骏枣、临泽小枣、山东躺枣、民勤小枣进行了对比试验,连续7年测定了其每m2树冠投影产量、果吊比、二次枝枣股数、枣头二次枝数、单果质量和单株产量,以其平均值作为枣树品种生产特性的评价指标.结果表明:除骏枣外,其它4个品种的综合性状优...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生产中枣树的硼营养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以灰枣为研究对象,叶面喷施5种质量分数(0.1%、0.2%、0.3%、0.4%、0.5%)的硼肥,测定枣树不同生育期叶片和枣果的不同形态硼含量及成熟期果实品质指标。【结果】叶面喷施硼肥对枣树叶片和果实中水溶态硼和半束缚态硼含量的影响大于对束缚态硼含量的影响,喷施适宜浓度的硼肥能够显著促进枣树对硼元素的吸收利用,而喷施过高浓度的硼肥抑制枣树对硼元素的吸收利用。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枣果的蛋白质含量在白熟期与叶片的3种形态硼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枣果的横径、单果质量在膨大期与叶片的半束缚态硼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枣果的维生素C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与叶片及枣果的3种形态硼含量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相关性。不同浓度硼肥处理均不同程度增加了枣果的蛋白质含量、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及其横径、单果质量,其中喷施0.3%的硼肥处理的枣果可溶性糖含量最高,为33.98%,较对照增加了16.76%,其横径、单果质量、维生素C含量分别较对照增加了11.76%、21.13%、6.09%。【结论】喷施一定浓度的硼肥,能够显著提高枣树叶片和枣果不同形态硼的含量,并且能够...  相似文献   

4.
为给黄栀子的资源评价及良种选育提供理论参考和指导,对引种栽培的各类型黄栀子的树高、冠幅、叶片性状、果实表型性状以及单株产量等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评价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各类型黄栀子农艺性状间差异显著,主要经济性状间存在极显著差异。LH黄栀子多数农艺性状均优于其它类型黄栀子。在果实纵横径、单株果数以及单株产量等方面尤为明显。黄栀子单果鲜质量及单株果数与单株产量呈极显著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可达0.989和0.929;果实纵横径、树高及冠幅与单株产量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但萼长及叶片相关性状与产量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文冠果人工种群的果实表型多样性及其变异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文冠果果实为研究对象,调查了研究区内44株文冠果果实的19个表型性状,利用变异系数、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研究了调查区内文冠果人工种群的变异情况。方差和变异系数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内文冠果果实表型性状差异都极显著,并在不同个体之间存在很大的变异幅度。其中,单株结果量和种子产量变异最大(变异系数大于76%),其次是单果质量、单果种质量和单果仁质量(变异系数约30%),再次是单果出种数和果柄长度(变异系数大于20%),而种子长、种子宽、种形比和心室数变异较小(变异系数低于10%),种仁出油率变异最小(变异系数6.13%);单株间丰产性差异明显,并具有一定的遗传稳定性。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文冠果人工种群果实不同性状的相关性不一样并差异显著,其中果长、果宽、果质量、种质量、仁质量、种子长、出种数、出种率、千粒质量和果柄粗的相关性强,与多个性状呈显著相关,而果形比、出仁率、结果量和种子产量与个别性状呈显著相关,果实心室数和果柄长相关性最弱,与所有性状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野生长柄扁桃优良单株果实性状的遗传变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内蒙古野生长柄扁桃重要性状的遗传变异及遗传多样性,对内蒙古长柄扁桃优良单株果实性状的变异程度、变异类型、果实性状与产量和出仁率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长柄扁桃的单果质量、果长、果宽、长宽比、果径等数量性状均有较大变异,其中单果质量变异最大,变异系数达0.27,据此认为单果质量的选择潜力为最大;根据单果质量变异分为7个类型,即很小、小、较小、中、较大、大、很大果型;根据果长变异分为7个类型,即很短、短、较短、中、较长、长、很长果型;根据果宽分为6个类型,即很窄、窄、较窄、中、较宽、宽果型;根据长宽比变异分为4个类型,即较宽圆、中、较长圆、长圆果型;根据果径长变异分为5组,即较短、中、较长、长、很长果径型。长柄扁桃的果实性状与产量间无显著相关,果质量、宽及果径与出仁率呈极显著负相关,而果长宽比与出仁率呈显著相关,显著水平达到极显著正相关。这些结论可为野生长柄扁桃的资源评价及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7.
为了检验微生物菌肥对梨枣生长及结果的影响,2012年在沧县及青县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微生物菌肥对梨枣树有促进生长作用,有效提高坐果率和单果重,且有明显的增产效果,每公顷施用3kg增产增质效果更显著,坐果率比对照提高1.06%,单果重增加35.1%,增产高达14.4%。  相似文献   

8.
雪枣是一个优良鲜食品种。曲沃县自2000年从原产地山东蒙阴县引种试验栽培,连续3年均保持了各种优良性状。3年生枣树每公顷产量达到18315kg,实践证明可以在曲沃县及相同气候条件的地区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无性系的种实特性,对融水贝江河林场1.5代杉木种子园27个杉木无性系球果产量、形态特征及种子性状等11个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比较和分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7个无性系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7个杉木无性系球果产量达到了显著差异,球果形态特征及种子性状达到了极显著差异,27个无性系球果产量、球果特征以及种子性状之间的变异系数最大的是球果产量(77.74%),其次是果体积(50.31%)、发芽势(40.41%)、单果重(37.54),发芽率(35.80%)、优良度(26.75%)。不同无性系的球果纵径、球果横径、单果重、果体积与千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发芽率与发芽势、优良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涩粒率呈显著负相关;发芽势与优良度极呈显著正相关,与涩粒率呈极显著负相关;球果产量与球果形态特征及种子性状相关性不显著。根据综合评价结果,初步筛选出8个球果产量和种实性状兼优的无性系,可作为高世代种子园的备选材料。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朝阳地区6种不同枣树品种的产量和生理特性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金铃圆枣的产量最高,为8 491.03 kg·hm-2,大圆铃枣的产量最低,为4 925.43 kg·hm-2,大圆铃枣的产量与其余5个品种的产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其余枣树品种间差异都不显著;6个枣树品种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日变化曲线均呈双峰型、蒸腾速率日变化呈单峰型,不同枣树品种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间的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枣树品种的产量受蒸腾速率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1.
玉屏油茶良种果实性状的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贵州省玉屏侗族自治县为中国油茶之乡。为了选育可在该县推广应用的油茶优良无性系,对该县油茶良种繁育基地内引进和收集的47个油茶优良无性系的12个果实性状指标分别进行了变异程度、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该县引进和选择的油茶优良无性系果实各经济性状间均存在明显的差异;油茶干籽含油率介于17.22%~42.64%之间,平均值为34.55%。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鲜果产量与干籽质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鲜果含油率与干籽含油率间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果皮厚度间呈极显著负相关。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可将12个数量性状归纳为4个主成分(即产量因子、果型因子、含油量因子和单果籽粒数因子),其累计贡献率为85.705%;依据各主成分贡献率的大小,可选择果大、单果籽粒数多、含油率高和结实多的无性系作为油茶优良无性系。  相似文献   

12.
长林系列油茶无性系部分植物学性状与产油量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该项研究,结果表明,(1)长林系列油茶无性系性状多样,各性状之间差异较大5.68%~70.71%;(2)该无性系单产油量与叶形指数、单果质量、籽横径具有强相关性,叶形指数和单果质量达到极显著水平,籽横径显著水平,说明其优良无性系的叶子越圆、单果质量越重、籽横径越大,单位面积产油量越高;(3)单产与叶宽、果纵径、果色等9个性状相关性一般,与其它性状相关性弱。  相似文献   

13.
该文研究了枣果采收前后,不同的管理水平导致叶片不同程度提早脱落,对翌年枣树生长发育及枣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轻微的落叶(30%以下)对枣树翌年生长发育及枣果产量影响不大;随着落叶率的增加,枣树翌年新生二次枝长度、枣吊长度、枣叶面积等生长指标及每吊花数、果数、座果率、单果重明显降低,枣果的成熟度加快,枣果产量和质量急剧下降。  相似文献   

14.
对东方红林业局采集的核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果实形态特征变异规律及其性状间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核桃楸果实性状在不同单株间均存在极显著的差异,20个单株总体变异最大的是种子单粒质量,变异系数为10.94%,其次是种长宽比、果长径比、种长、果长、果径和种宽,变异系数分别为5.71%、5.49%、5.34%、4.91%、4.74%和4.58%。单果质量变异最小,变异系数为4.02%。单粒种子质量与果长、果径、单果质量、种长和种宽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且与单果质量和果径间均有很强的线性关系。单果质量与果长、果径、种长和种宽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且与果径线性相关程度很高,可以根据单果质量对种子质量进行初步选择。  相似文献   

15.
以木姜叶柯浙江庆元、江西赣州、广东惠州3个种源内的25个家系材料为对象,研究了家系间4个种实生物学性状的变异.结果表明:同一种源不同家系间单果重、果长、每果穗果实数、果穗长生物学性状中至少有3个以上表现极显著差异,其中单果重和果长在所有家系中均达到极显著差异,说明在种源内以特定性状开展优良家系选择很有意义;种实生物学性状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江西赣州和广东惠州种源内家系的单果重与每果穗果实数之间达到极显著水平,江西赣州、广东惠州和浙江庆元种源内家系的果穗长与每果穗果实数之间达到极显著水平,广东惠州果长与每果穗种实数间呈负向显著水平.种源内家系均可分成多个小组,它们代表了家系内单果重、果长、每果穗果实数及果穗长之间的关系,单果较轻时,伴随着果实长、每果穗果实多、果穗较长,而单果较重时,伴随着果实短、每果穗果实少、果穗较短.  相似文献   

16.
以11份菠萝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分析其果实的9个主要数量性状,并对参试菠萝种质数量性状的品质表现进行综合评价。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11份材料的9个数量性状遗传多样性指数介于7.47%~47.11%。相关性结果表明,单果重与果实纵径、果实横径和果汁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与可食率呈显著的正相关;可滴定酸含量与单果重、果实纵径、果实横径、果汁率和固酸比呈显著的负相关;可溶性固形物与其它所有指标件相关性不显著。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9个数量性状综合成为3个主成分,可解释总信息量的89.30%。根据主成分综合值的排序结果表明,Pattawia、冬蜜、无刺卡因、甜蜜蜜4个品种综合表现优良。  相似文献   

17.
为给进一步研究枣品种的果实与果核性状奠定基础,从而为今后新疆枣品种的引进和选育提供参考依据,以引进新疆的板枣、薄皮枣、苹果枣、稷山长枣等48个枣品种为研究对象,对其果实与果核形态学特征及其核纵径、核喙长、核横径、核侧径、单核质量、核型指数、单果质量、果实纵径、果实横径、果型指数、可食率等11个数量性状指标进行了调查与观测,在此基础上还进行了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观测结果表明:48个枣品种的果实外观形态从扁圆形至扁柱形均有分布;其果核形状从卵圆形到长纺锤形均有表现。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枣核纵径与核型指数、果实纵径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704和0.845;枣核横径与单核质量、单果质量间也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761和0.714。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从11个数量性状中提取出3个主成分,其积累方差贡献率达到86.895%;其中,第1主成分反映了果实、果核横向性状与果实、果核质量之间的信息,第2主成分反映了果实、果核纵向性状与果型、核型指数之间的信息,第3主成分反映了可食率的信息。聚类分析结果显示:48个枣品种可划分成7组,果核和果实形态在各分组间均呈现出大核、大果,大核、中果,中核、中果,中核、小果,小核、小果的组合变化规律,这表明其具有完全不同的遗传背景。  相似文献   

18.
正突尼斯软子石榴是从突尼斯引进的石榴珍稀品种。该石榴果实大、外观红艳、籽粒大、液汁多、风味甜,成熟期早,特别是果仁软、鲜食无须吐籽的特点非常突出,市场竞争力强,深受广大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喜爱。突尼斯软籽石榴栽培4年后,每公顷产量可达6750公斤,按近几年平均销售价格40元/公斤计算,每公顷产值27万元,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观测不同品种枣树的品质特性,采用完全区组试验设计,在湖南省祁东县就中秋酥脆枣和鸡蛋枣、茶陵冬枣、木枣、沾化冬枣、糖枣、牛奶枣进行了品比试验,连续4年测定了其苗高、地径、冠幅、结果枝数量、当年生结果枝数量、结果枝比例、单果质量和单株产量,以其平均值作为枣树品质特性的评价指标。结果表明:该县中秋酥脆枣的综合性状优于其它6个品种,可以之为早产、高产的优良品种在我国南部地区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20.
云南地方栽培木豆群体数量性状变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云南省8个地方栽培木豆群体进行调查,对木豆株高、地径、冠幅、单株荚数、虫荚率、单株粒质量及百粒质量等数量性状变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7个性状不论是群体间还是群体内个体间均存在丰富变异。性状相关性分析表明,单株粒质量与单株荚数呈高度正相关,与株高、地径呈弱正相关。单株荚数、虫荚百分率、百粒质量对产量构成贡献最大,通径系数分别为0.8551、-0.2374、0.1799。若将三个性状相结合,选择单株荚数多、粒大、虫荚少的单株,则后代产量可望有明显增加,有可能育成高产高抗虫性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