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姜淑华 《福建茶叶》2016,(10):158-159
通过PLC对茶叶装箱机组控制系统进行改造,可以减少现有技术应用的弊端,增加设备的先进性,从而提高茶叶加工的质量。本文将通过对PLC系统工作原理的分析,提出相应的改造方法,从而对设备进行改造,提升工艺水平。  相似文献   

2.
自动炒茶机实现了茶叶的批量生产,解决了人工炒茶中的人力问题,大大提高了炒茶效率,但是,传统的自动炒茶机控制系统的技术并不成熟,炒茶工艺也不够规范,也不能满足茶产品企业的技术需求,而基于PLC的自动炒茶机控制系统实现了技术升级与炒茶工艺的规范,并且自动炒茶机控制系统的运行可靠性也得到了提高,可以根据茶叶的种类进行不同的炒茶工艺,提高了炒茶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茶染作为植物染色工艺中的一种表现形式,不仅具有取材便利、操作简单、环保健康等特点,还被广泛的应用在现代服装设计以及一些产品的工艺设计中,这种设计方式符合现代人的追求理念,还能满足现代人对于其设计和审美的需求。在茶叶博物馆衍生品的设计中,运用茶染有助于提升衍生品的文化价值、强化衍生品的美学内涵,以及提高衍生品的发展水平,通过其中的工艺和技术为茶叶博物馆衍生品的设计和工作提供保障。本文主要分析茶染的工艺特征,然后根据其应用的价值,分析茶叶博物馆衍生品设计中茶染的应用方式。  相似文献   

4.
刘青 《福建茶叶》2016,(1):162-163
茶叶理条机是茶叶制作加工中的重要设备之一,茶叶理条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着茶叶加工之后的品质高低,因此,面对传统理条加工工艺的弊端,应用自动化理条机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茶叶机械制作的发展现状入手,利用三菱PLC控制技术对茶叶自动化理条机组的加工过程进行分析,设计了机组的总体方案和控制系统的软硬件,不断提高茶叶理条机的自动化水平,进而便于用户操作,减轻劳动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理条效率,改善茶叶的品质。  相似文献   

5.
杨征 《福建茶叶》2016,(8):142-143
本文所介绍的茶叶装箱机组控制系统采用PLC操作系统,是因为此操作系统方便了用户可以自由的设计一些所需要的应用功能,另一方面PLC操作系统具有高稳定性和可靠性。本控制系统使用了触摸屏技术,减少了按键的使用,从整体上减小了系统所占用的体积,使系统更加轻巧,而且用户使用更加方便。基于以上背景,本文基于PLC技术对茶叶装箱机组控制系统做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6.
齐翠巧 《福建茶叶》2016,(11):13-14
普洱茶的传统加工生产中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本文设计了普洱茶的自动加工系统,该系统利用PLC作为控制系统,对普洱茶加工过程中的温度、湿度、酸碱度等环境因素进行有效的检测和控制,为普洱茶的各个生产环节提供最佳的环境条件,以确保普洱茶的优质生产。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内外民众对于茶文化认可度的不断提升,茶产业发展规模也得到了迅猛发展。为满足不断增长的茶叶需求,自动化技术开始在制茶工艺中得到应用,而PLC自动化技术就是其中的一种。本文将通过对制茶生产现状的分析,对PLC自动化技术展开介绍,并就技术在制茶中的具体应用展开全面探讨,旨在提高PLC自动化技术应用水平,推动制茶工艺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8.
茶叶是深受全世界广大消费者喜爱的一种饮品,尤其在中国,茶叶有着深厚的受众群体和较为成熟的产业链条及加工工艺。我国种茶和制茶的历史十分悠久,根据当前我国茶叶制作和加工工艺的不同,大概能将茶叶分为如下几种:没有发酵过的绿茶、半发酵过的乌龙茶、完全发酵过的红茶、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的普洱茶。随着消费升级,人们愈加注重产品尤其是食品类的健康与安全,因此,有着保健、减肥以及养生效果,并且清新自然的茶产品,就愈加受到人们的热爱。从科学角度看来,茶叶中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以多酚、咖啡因为主的水溶性滋味物质,以及一些具有挥发性的香气物质等。而这些化学成分不是固定的,他们根据加工工艺以及茶叶品种的不同,也会出现一些区别和差异。本文就对加工工艺和品种对茶叶化学成分的影响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茶文化主要为饮茶活动当中所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特征,主要包括:茶道、茶德、茶精神、茶联、茶书、茶具、茶画、茶学、茶故事、茶艺等等。茶文化主要起源于中国,距今已有4700多年悠久的历史,其长盛不衰,传遍全球,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当中最重要的内涵所在。随着现当代茶文化的普及,茶叶陶瓷包装也成为了各个茶商对茶文化进行宣传的重要手法之一,由此,本文以“中国画技法在茶叶陶瓷包装设计中的运用”作为重要的研究视角,希望通过中国的茶叶历史与中国美术史有效的融合,在继承和发扬中促使中国画技法与茶叶陶瓷包装设计完美的结合,为进一步传承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奠定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0.
《茶叶科学》2005,25(1):70-70
内容简介:全面回顾了茶叶保健研究与应用的历史、现状及趋势,系统总结了最近几十年来国内外茶医学研究的大量成果和理论,以此来证明茶医疗保健功能的科学性。内容涉及茶叶中的主要机能成分、茶叶药用价值的生物学和医学基础,茶叶在中医药上的应用,茶药品、茶保健品、保健茶及茶保健食品的研究开发等,最后还介绍了科学饮茶的最新理论和实践。  相似文献   

11.
中国是茶叶大国,茶叶产量以及茶园占地面积均占世界第一。茶叶包装是茶文化输出的重要组成部分,茶叶包装设计对于茶叶的销量盈利、茶文化的输出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据实际情况看来,茶文化的包装设计技术仍有很长的路需要走。在本篇中笔者将从茶包装设计的意义及构成要素、创造品牌形象以及包装定位、创造品牌形象级茶包装表现形式三个角度来重点分析茶文化对于茶类包装设计的作用以及对其设计路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科技简讯     
双速定时数字显示的茶叶揉捻机为了满足制茶工艺要求,茶叶揉捻机在揉捻不同嫩度的茶叶以及茶叶揉捻的不同时间,都需要不同的转速,以保证揉出的茶叶具有良好的条索与品质。四川省农机研究所和重庆市江津茶机厂设计制造成  相似文献   

13.
茶文化是人们在采茶、制茶、饮茶等过程中形成的关于茶的物质与精神财富的总和。茶叶包装设计是指选用合适的包装材料、包装工艺等对茶叶的容器结构造型与外观进行美化装饰的设计活动。茶叶包装设计与茶文化有着密切联系,将茶文化融入茶叶包装设计之中,有助于提高茶叶包装设计的审美价值和艺术品位,促进茶文化的繁荣发展。因而,应将茶文化融入现代茶叶包装设计之中,以提高茶叶包装设计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4.
黄宜豪 《中国茶叶》1994,16(6):34-35
花茶加工中,烘干机是个关键设备。当前使用的手烧式工业窑炉存在烟尘污染环境、炉瞠裂缝漏烟、司炉分散、热效率低等问题,影响环境保护,烘茶质量低,能耗高。采用由蒸汽加热的空气来烘干花茶,并对51型烘干机进行相应的技术改造,是一项综合治理措施,这项革新的成功,无疑对制茶的环境保护、文明和安全生产、提高产品质量和卫生、降低能耗以及提高生产效率都会起到良好的作用,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福州茶厂自80年代初开始就进行了使用蒸汽加热空气来烘干花茶的试验,并同时研制了茶叶烘干温度的微机控制系统,到80年代末期已投入试运行,几年来运行情况正常,表明这一革新成果很有实际应用和推广的价值。其温度控制系统中采用了DBJ—Z80单板机作为系统主机来控制4台烘干机,并以DTZ—Ⅱ多路控制器控制茶叶烘干机,不仅提高了温度控制的精度。还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降低了能源消耗,而且更重要的是提高了茶叶的加工质量。现将该温度控制系统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茶的故乡,国人爱茶并且视之为"国饮"。茶文化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衡量茶叶档次的标准,除了茶叶自身品质外,还有逐步走入人们视野内的茶叶外包装。一款优秀的茶叶包装盒能够向消费者传递品牌理念,增加消费者的识别度和信任度。茶包装设计是茶产品品牌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树立茶品牌形象的重要途径。笔者在本文中针对如何从茶包装设计角度提升茶品牌形象策略进行探讨,希望创造出有特色、识别度高、能增值和良好品牌形象的茶包装设计,进一步拓宽我国茶产品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16.
中国是茶叶的原产地,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有着根深蒂固的饮茶习惯和茶文化氛围。中国的茶产品种类各异、特色鲜明,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但随着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发展,在茶产品的品质之外,茶产品的包装也越来越成为吸引消费者的重要因素之一。唯有良好的茶产品包装设计,才能充分展现茶叶之美,赢得消费者的青睐,而想要根据茶叶种类对茶产品进行良好设计,就必须重视茶包装的视觉传达效应。基于此,本文对现代茶包装的视觉传达效应以及相关设计问题进行了简单分析,希望对相关的茶包装设计工作者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7.
随着当前茶叶在全球融合程度不断提升,当前人们对茶叶生产消费也有着品质上的要求,而想要实现茶叶产品的最佳价值和效果,就需要充分注重提升茶叶产品自身的品质,因此优化制茶工艺的发展成为茶叶生产过程中的重要要求。因此,如何才能突破制茶工艺英语的问题和不足,就极为必要。本文拟从制茶工艺英语的特点及形成过程分析入手,结合当前制茶工艺英语存在的翻译难点,从而探究制茶工艺英语的具体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8.
罗雄 《福建茶叶》2016,(7):181-182
现代茶叶包装设计是现代商品包装设计中重要的一部分。在茶叶包装设计中融入色彩设计,是充分结合了色彩的功能和优势而进行的设计,其目的在于有效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使其产生购买欲望,提升商品的附加值。通过巧妙、恰当的色彩设计,能够提升茶叶包装的文化价值和美感,以最低的成本、最简单的方式创造茶产品的价值,实现茶产品的顺利销售,以及文化的传承。  相似文献   

19.
正摊放和萎凋是茶鲜叶品质调控处理中的重要技术措施,两者具有相同的操作工艺,仅在调控指标卜有所差异。为提高茶叶品质,相关学者分别对不同摊放时间、摊放程度和不同摊放处理以及风温对茶叶品质的作用效果进行试验分析,找到了改善茶叶色香味的途径。目前,摊放和萎凋丁序多数借助相应的设备来完成,越来越多的加工企业在车  相似文献   

20.
茶叶茶梗的计算机在线识别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留锁  宋艳 《福建茶叶》2016,(7):161-162
本文重点介绍茶叶茶梗的计算机在线识别技术以及在整个系统中的应用,首先通过对茶叶茶梗的在线识别技术RGB颜色模型、最小错误率的贝叶斯决策模型的详细介绍,从而为茶叶茶梗的计算机在线识别技术提供理论依据,然后通过整个茶叶的自动化采摘和分拣系统的介绍,对在线识别技术的应用进行详细说明,从而实现茶叶茶梗的自动化分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