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东风岗1号杨(Populus nigra var.italica×P.nigra ‘DFG-1’)具有速生、抗寒、材质优良、耐低湿、抗病虫的优良特性,适合在三江平原区大面积推广应用。为了更好研究其生长进程,对大树进行了树干解析,建立了材积生长曲线方程,为研究其干形和采伐利用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2.
油茶轻基质育苗及造林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岑软3号”油茶优良无性系为繁殖材料,开展轻基质与普通泥土育苗对比试验,筛选出一批适合“岑软3号”生长的基质配方,并对其造林效果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从苗期生长情况来看,试验的10种基质中,以基质4表现最好,基质5、2、1次之;选用苗期表现效果好的4种基质造林,基质4造林初期表现效果最好,基质5、2、1次之,与苗...  相似文献   

3.
介绍川西云杉生态、生物学特性.根据保存的人工川西云杉林成活及生长情况,认为迪庆州寒温带地区是川西云杉适生区,川西云杉是高寒山区天然林采伐后理想的迹地更新树种.藉此,对其种子采集、圃地选择、播种育苗、苗期管理、造林地选择、整地、造林方法、抚育管理、病虫害防治等一系列苗木培育及造林技术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4.
采用超低温冷冻储存箱,在-40℃时,设置3、5、7d等3个时间梯度,以电解质渗出率作为抗寒指标,对15个杨树参试品种(品系)进行室内耐寒试验,以扦插成活率为指标,进行冷冻恢复试验。结果表明,在-40℃时,各参试品种(品系)的耐寒能力由高至低的顺序依次为031357小黑杨东风岗1号杨031950041710211178-25A5-10043136031622041931030703041131031201040903,不同冷冻时间电解质渗出率由低至高的顺序为3d5d7d;以扦插成活率为指标,各参试品种(品系)冷冻后恢复生长扦插成活率由高至低的顺序依次为04193178-252111小黑杨031622东风岗1号031950031357030703043136041710041131040903A5-10031201;不同冷冻时间冷冻恢复生长扦插成活率由高至低的顺序依次为3d5d7d。  相似文献   

5.
本文比较了四照花属4个种的苗期生长规律,4个种的1年生苗中,生长表现最好的是香港四照花,苗高、地径分别比其它3个种大7.21%~51.42%、4.60%~16.48%,比总体平均值分别大24.81%、8.52%;对参试各种的苗高进行生长期划分,4个种的生长规律基本一致,均在8月上旬进入苗期生长高峰,其中大型四照花的苗高生长为全期生长型,为苗期水肥管理提供依据。造林后1.5年,幼树高生长表现最好的是苗期生长最差的落叶种四照花,是其它3个种的120%~208%。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杨树新品种西+加、小×黑、三北1号、中绥12号苗期生长情况和29a生西+加、北京杨生长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认为西+加生长性能最佳,可在造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2012年采用2年生云南红豆杉Taxus yunnanensis实生裸根苗和容器苗造林,连续3 a观测其保存率和生长指标,研究裸根苗与容器苗造林成效。结果表明,两种苗的造林成活率均在95%以上,两者间无显著差异(P﹥0.05);1年后裸根苗的苗高生长量与容器苗相比无显著差异,2年后地径的增长量无显著差异,而造林成本低于容器苗;裸根苗造林有3个月的缓苗期,在缓苗期加强水分管理以提高造林成活率;试验发现云南红豆杉的年生长周期可以划分为慢速生长期、快速生长期和生长基本停滞期3个时期,依据生长周期的划分,在有灌溉的条件下,每年的3-4月为裸根苗最适宜造林期。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梓树(Catalpa ovata G.Don)的特征特性,对梓树的采种、种子贮藏、选地做床、播种、苗期管理、以及混交造林等进行了小结,以期为梓树的采种育苗和混交造林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黑松引种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引种的黑松进行了育苗和多点造林试验,从生长和抗逆性上进行了观测.苗期试验表明,黑松苗期在小陇山林区适应性强,苗期保存率高于油松,苗期生长表现与油松差异不显著,2年生苗木平均地径0.61 cm ,平均苗高16.30 cm.多点造林试验表明,黑松适应小陇山林区的气候、立地条件,抗鼠害能力比油松强,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比油松高,幼林生长表现与油松差异不显著.8年生黑松林分平均胸径3.20 cm,平均高2.98 m.引种获得成功,丰富了小陇山林区营造生态公益林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0.
以沙拐枣(Calligonum mongolicunl)和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为对照树种,在东沙窝荒漠区进行了柽柳造林对比试验,从生长和抗逆性上进行了观测。苗期试验表明,柽柳苗期在东沙窝丘间地造林适应性强,苗期保存率高于沙拐枣和梭梭,2年生苗木平均地径0.6cm,平均苗高15.6cm。沙丘和丘间地造林试验表明,柽柳适宜在丘间低地造林,沙拐枣、梭梭适宜沙丘造林。  相似文献   

11.
常建新 《中国林业》2009,(18):49-49
桦树是青海省林区的主要更新和荒山造林先锋树种,但由于其种子颗粒小,种皮坚硬发芽时间长,且苗期生长慢,管理要求细致,因此,播种育苗需要掌握以下技术。  相似文献   

12.
在宁夏选择不同立地条件的造林试验区,进行了梭梭(H.ammodendron)人工造林试验研究,通过2年的调查研究,在地下水位较高,苗期管理规范的试验区,当年平均株高达47.98cm,平均地径0.53cm,第二年平均株高达93.21cm,平均地径0.91cm。梭梭当年造林根系生长快,第二年地上部分生长迅速,株高和地径增长率为94.3%和71.6%。沙质土壤平均成活率达79.25%,保存率达66.25%,说明我区部分地区立地条件和生态环境适宜梭梭生长,可以进行人工造林。  相似文献   

13.
一、苗木休眠的生理 1.造林季节的影响美、加、欧洲等一些国家对花旗松起苗期和造林季节对造林成活率和生长的影响曾作过不少试验。试验证明,春季造林的成活和生长状况比秋季好。根据苗木生理的研究证明,用12月1日以后起出的苗木造林,苗根萌生力强,高生长开始早。主要原因是对花旗松起苗期苗木休眠的生理来说,无论起苗、贮藏和造林都不适于在秋季的缘故。  相似文献   

14.
为了选育交趾黄檀(Dalbergia cochinchinensis)优良家系,对引进国内外交趾黄檀10个产地25个家系的种子,于2015年春季在林下国有林场苗圃基地进行育苗试验。结果表明:漳州气候适宜交趾黄檀苗木生长,苗木总体良好,但各家系间差异很大。通过种子发芽率、苗木地径、苗高3个考核指标分析,结合生产实际,选择出在苗期表现好的家系试验号有5个:7号、18号、8号、11号、3号,其种子发芽率、苗木地径、苗高分别达到64%、0.46 cm、39 cm以上。选育了苗期优良家系5个,为下一步营建优质家系采穗圃,加快繁殖无性系苗木造林提供初步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华南厚皮香进行定点、定位、定株观测,系统掌握华南厚皮香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对采种母树选择、种子采集处理、圃地选择、播种及育苗、苗期管理各个环节进行探讨,对苗期生长节律进行分析,开展苗期培育措施应用试验,总结出一整套华南厚皮香苗木繁育技术,为大面积繁育苗木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福建柏为我国特有的珍贵树种.作者于1985—1987年进行了引种试验,取得了良好的结果.1.从福建引种到纬度较高的常州地区,在苗期和新造林阶段均能正常生长,且生长速度呈逐年加快的趋势.2.圃地和造林地应选择pH5.5左右、土层深厚、肥力较高的土壤.3.地膜覆盖育苗,福建柏种子发芽早,发芽齐.  相似文献   

17.
指出了人造林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基于此,以西北地区云杉为例,介绍了其生长特点,并从种子处理、土壤处理、整地做床、播种、苗期管理等方面探讨了其种植管理技术,以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总结辽西地区多年来五角枫容器育苗及荒地造林实践经验.五角枫容器育苗有种子采集、苗床制作、基质配备、催芽处理、播种、苗期管理等主要技术环节,而苗期管理包括松土除草、间苗、浇水、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流程.五角枫容器荒地造林有因地制宜地科学整地、营造阔叶混交林、选择生长健壮的优质苗木、辽西地区土壤解冻后春季造林等技术要...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马尾松组培苗的苗期生长规律及其野外生长潜力,以马尾松组培苗为试验材料,采用容器育苗和野外造林2种方法,研究了其苗期生长及野外造林试验的表现。结果表明,马尾松组培苗苗期高生长呈高度拟合的一元二次曲线,移栽早期生长较为缓慢,而移栽5个月后生长明显加快。与国家标准I级松树实生苗苗高相比,移栽后7个月,马尾松组培苗苗高达25.9 cm,超过1年生马尾松、华山松实生苗苗高的29.5%;组培苗移栽8个月后,其苗高达30.5 cm,超过1年生湿地松、火炬松及古巴加勒比松实生苗苗高的1.7%。相较实生苗,马尾松组培苗野外造林的成活率、保存率较高,生长表现最佳。造林后1年马尾松的组培苗树高、地径生长比实生苗分别增加138.9%和252.7%,高径比减少32.3%。这说明,马尾松组培苗生长迅速,苗木粗壮,环境适应性强,能有效缩短育苗周期,提高造林成效,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沙地珍贵经济树种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吉林西部几种珍贵经济林树种以造林成活率、抗寒指数、抗旱能力为主要选择目标进行了筛选,以期为吉林西部沙地治理的生态经济模式提供优良的能形成特色产业的经济林新品种。结果表明:欧李1号、欧李2号、向海一号桑、同发一号桑、丰产型西伯利亚杏是最适宜吉林西部沙地栽培的能形成特色产业的优良树种;龙王帽、丰产型文冠果、沙棘较适合年最低温度不低于-37℃地区的沙地栽培,在吉林西部栽培时应加强苗期管理和造林当年的抚育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