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计算机作为尖端科技,在各行各业中均有广泛应用,尤其是在图像处理技术上已经十分普遍。在茶叶生产产业中,茶叶的色泽是十分重要的一项指标,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做好监测工作。但是,在茶叶生产的任何一个环节都会对茶鲜叶的色泽造成影响。在对茶叶产品的质量进行监控时,如果能够应用计算机图像处理对茶叶鲜叶色泽实现掌控是很重要的。本文主要研究着手点为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以及茶叶色泽测定的实际情况,来深入研究实现根据图像处理发现色泽测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李蔚 《福建茶叶》2016,(1):10-11
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主要用于茶鲜叶色泽变化和萎凋程度变化的测定。本文着重对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的量化方式进行了探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在线监测萎凋程度的注意事项。通过一系列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R色泽参数和G色泽参数能够有效反映茶鲜叶的萎凋变化。在茶鲜叶的萎凋过程中,R色泽参数的变化程度更高。R色泽参数作为判断萎凋程度的指标更为合理。本文所提供的方式对各种茶叶的加工过程均能够提供一定的帮助,同时也为茶叶萎凋程度的在线监测提供了相应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利用计算机的图像处理技术建立了一种对茶鲜叶色泽及其萎凋程度的量化测量方法。研究表明,茶鲜叶的萎凋程度往往与其色泽参数密切相关,其中R色泽参数在茶鲜叶的萎凋过程中变化程度较其他色泽参数更高,因此,本文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对茶鲜叶图像的R色泽参数进行处理分析,间接地对鲜茶叶的萎凋程度变化进行量化分析。本文所述可为工业化茶叶的生产提供一个规范茶叶质量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钱琴 《福建茶叶》2016,(2):12-13
本文主要基于计算机读取整茶色泽参数的可行性进行研究,重点探讨其电脑计算机信息技术系统应用的有效方法,基于L处理方法并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在线监测茶鲜叶萎凋程度变化的可行性进行初步的探索与认识,从而有效建立一支针对整茶色泽的计算机量化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将在使用计算机技术与设施,采用L处理方法、计算机量化、图像处理等方式来进行对茶鲜叶的色坚定,与研究茶叶在加工过程中色泽的变化,茶鲜叶色泽及其嫩度,读取茶色泽参数进行茶叶识别等方面针对茶叶的品种,加工,品质等方面的应用进行思路分析。  相似文献   

6.
实现高质量茶鲜叶机械化采收是今后茶叶产业转变生产方式、应对采茶人工老龄化、增强国内外市场竞争力的重要突破口,也是名优茶产业实现全程机械化、规模化和标准化的必由之路。文章总结了中国茶鲜叶采收装备研制现状,将当前茶鲜叶采收机械化装备根据机械采收运动方式划分为剪切式、折断式和提拉式,对其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茶叶机械化采收技术的应用场景,将我国茶鲜叶机械化采收技术归纳为无差别剪切统收技术、选择性采收技术和精准智能采收技术;并提出茶鲜叶机械化采收装备和技术发展建议,为促进名优茶产业发展的采收机械装备研发和机采新技术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戴春霞  刘芳  葛晓峰 《茶叶科学》2018,38(3):281-286
茶鲜叶含水率是茶叶加工业中衡量茶叶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为了实现茶叶加工过程中茶鲜叶含水率的快速检测,本文提出了一种应用高光谱技术分析茶鲜叶含水率的无损检测方法。通过对茶鲜叶高光谱图像感兴趣区域光谱数据的提取,利用4种不同的算法对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法对预处理后的数据提取特征波长,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偏最小二乘回归建立特征波长和茶鲜叶含水率定量分析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经过卷积平滑处理后的正交信号校正的预处理结合逐步回归分析法所建立的偏最小二乘回归茶鲜叶含水率预测效果最佳,模型校正集、交叉验证集和预测集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977、0.8342和0.7749,最小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0091、0.0311和0.0371。由此可见,高光谱技术能有效的实现茶鲜叶含水率的检测,这为茶叶加工业中衡量茶叶品质提供了新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8.
一、茶鲜叶清洗和脱水设备现状 茶叶初制加工从茶鲜叶到成品干毛茶,目前通过设备的研发创新已基本实现了清洁连续化加工,分析当前应用不同配置的茶叶初制加工生产线,尚缺少前道工序茶鲜叶自动清洗和连续式脱水设备.茶鲜叶原料是决定茶叶品质的关键要素,由于环境因素,茶鲜叶表面本身会产生泥灰和各种污染,从采摘、运输到加工场所将鲜叶表面的可能有的农药残留以及粉尘等表面附着物清洗干净,洗净后的鲜叶再进行加工生产,提高茶鲜叶的洁净度等卫生指标.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计算机视觉技术在茶叶等级检验中的应用展开深入研究,首先对茶叶等级进行详细描述,从茶叶的形状等级与茶叶得到色泽等级等两方面展开探究,然后以实现计算机视觉技术在茶叶等级检验中的有效应用,提高茶叶等级检验精准度为目的,为其提供几点有效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牛青 《福建茶叶》2016,(3):21-22
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在各个行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尤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更是发挥了重要作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可以应用于农产品自动分级以及实时监测农作物生长过程,这将会给农业科研带来极大便利。本文就计算机图像在茶鲜叶色泽及其萎凋程度测定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并结合研究结果阐述了该技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鉴定茶叶品质,历来都是应用直接鉴定法,也就是把鲜叶制成干茶以后进行品质评定。近期以来,对组成茶叶色香味的成份已有进一步了解,但决定茶叶品质优劣的因子是很复杂的,要在早期阶段全面鉴定,便需要摸索出一套简便、有效、只需少量材料的早期品质鉴定法。红茶品质的早期鉴定,目前应用的方法有两种,一是以微型制茶机进行小量制茶后进行感观审评,一是测定鲜叶化学成分。前者没有把鲜叶原料与制茶方法分别进行鉴  相似文献   

12.
以测色评定日本绿茶品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绿茶向以干茶色泽深绿油润、汤色清绿明亮、叶底翠绿的“三绿”著称,色泽对其价格高低、品质优次的评定影响较大。绿茶的色泽直接与鲜叶品质、加工技术及成品茶贮藏技术等密切相关。为客观地以数据表征茶叶的色泽,并摸索单一绿茶工厂的简便迅速的茶叶价格评定法,本研究采用CIE(国际照明委员会)1976年推荐的Lab表色系统,用日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是以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为核心,以图像处理系统为基础,对茶叶感官品质检测的应用进行研究。首先详细介绍了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然后详解了茶叶的感官品质的内容,最后以图像处理系统为基础,分析了茶叶感官品质如何使用图像处理技术来实现品质检测和质量鉴定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茶叶自古就是我国经济作物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茶叶产业与当下先进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必然会成为我国茶叶产业发展的趋势。本文阐述了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应用类型,对我国茶叶生产中的分析技术以及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在茶叶产业不同环节中的分析应用进行了深入探讨,最后在对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在茶叶分析中的优势和劣势进行汇总,预估了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在茶叶分析中的发展前景,以期为我国茶叶分析的科技化和现代化提供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利用计算机量化茶鲜叶色泽及其嫩度方法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一种针对茶鲜叶色泽的计算机量化测定方法,并对该方法在茶鲜叶嫩度方面的检测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嫩度鲜叶间的色泽参数存在明显差别,其中R、G、B、L色泽参数值间的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R:F=64.26**;G:F=89.25**;B:F=46.91**;L:F=90.97**),利用计算机量化和区分茶鲜叶色泽及其嫩度具有一定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茶叶植物学及茶化学的应用领域逐渐扩大,茶叶叶绿素含量报表的直观性,已不能满足现代茶叶研究。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在叶绿素含量检测中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7.
社会现代化的脚步在不断发展的进程中,科技研究水平越来越高,电子计算机中的各项技术在国内各行各业都有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国家在大力发展城市建设和经济的同时,还将农业方面的发展全面重视了起来,将计算机技术普及在农业的生产与建设中。尤其是视觉方面的技术,在监测农产品的生长方面有着极为方便和简洁的功效。计算机技术的引入与应用为茶叶的加工与处理带来了巨大的帮助,本篇文章针对电子计算机当中有关图像的处理方式展开了深入的分析和考察,探究其在茶鲜叶色泽和萎凋程度当中的应用,提出有效、合理的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18.
随着茶叶初加工企业规模化发展,对鲜叶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茶鲜叶作为制茶的原料,其质量直接影响成茶品质。本研究从鲜叶的理化特性和劣变机理方面,分析了温度、相对湿度、气调和振动因素对茶鲜叶贮运品质的影响,为顺应茶叶加工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发展提供参考,同时对茶叶加工规模化和标准化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武夷岩茶是茶中名品,也是中国传统名茶之一。其茶叶的形状特征与其茶品具有直接关联。基于Matlab,可以通过计算机视觉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对武夷岩茶的茶叶面积、幅宽等进行深入研究。本文重点分析了Matlab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深入研究了基于Matlab的武夷岩茶形状特征的计算方法,以期对相关研究工作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20.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当今技术人员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在农业领域大施拳脚。近年来,计算机视觉图像处理技术的不断完善可以帮助农业进行多种鉴别、鉴定工作。茶叶在审评、加工、栽培方面主要通过自身的色泽来进行甄别和判断,这就给计算机视觉图像处理技术在茶叶领域中的运用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撑和可行性。利用计算机视觉图像处理技术对茶叶进行审评和甄别可以达到远高于传统人工的效率和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