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本文按Niox(1965)分类系统,报道10种绒萤蜂,记录如下雌体长2.4mm,黑色。足基节黑色,前足除转节和腿节基部暗褐色外,其余浅黄褐色;中后足转节,中足腿节基部3/4及后足胫节端部1/2深褐色,后足腿节黑色外,其余金黄褐色。颜面、唇基、额、头顶都有微细刻点;两后单眼之间的距离小于后单眼至复眼的距离,触角短于体长(7:8),15-17小节的长稍大于宽;中胸背板暗,稍有光泽,密集微细刻点,盾纵沟后端有细线和刻纹。小盾片有光泽,有浅而微细的刻点;倂胸腹节有浅的“V”形中区,气门后方有一稍明显的斜脊,前翅透明,翅面微毛有色。翅痣浅黄色,具暗色边缘。前  相似文献   

2.
一、形态特征 稻瘿蚊属双翅目,瘿蚊科。成虫外形似小蚊子,淡红色,体长3-4.5毫米,翅展6-9毫米。触角黄色15节,但第3—14节的形状雌雄不同:雌虫近圆筒形,中央稍凹;雄虫葫芦形,中央明显收缩,似呈两节。头小,复眼黑色,占头部的一大半。中胸发达,小盾片隆起如驼峰。前翅透明,有4条翅肿。后翅退化成平衡棒。  相似文献   

3.
<正>一、形态特征雌成虫体长1.5~2.0毫米,前翅透明,后翅退化为平衡棒,形似小蚊子;复眼大,黑色,肾形;角细长,念珠状,黑色,各节环生密而长的刚毛;胸部、后胸色深,后胸显著隆起;足3对,细长;腹部1~5节背面有红褐色带;腹末产卵器管状;雄虫外形与雌虫相似,  相似文献   

4.
1985—1986年在河北、山西省蚜茧蜂调查中发现二新录种,现报导如下黑全脉蚜茧蜂 Ephedrus niger(Guiter)1929雌:头横形,光滑,发亮,毛稀,略与胸翅基片处等宽。三单眼排列紧密。复限小,卵圆形,微凸,具稀疏短毛,稍向唇基幅合。唇基微凸。触角11节,第一鞭节长为基部宽的5倍,为第二节的1.43倍,端节与亚端节明显分开。盾纵沟在中胸盾片上升部清晰,宽,到中域消失,沿不清晰的盾纵沟处及中胸盾片的边缘具稀毛。并胸腹节具宽大  相似文献   

5.
本文记述八种绒茧蜂,其中四种为我国新记录,现分别描述于后。 1.粘虫小绒茧蜂Apanteles Cirphicola Bhatnagar(中国新记录) Apanteles cirphicola,Bhatnagar,In dian.J.Entomol.1948.10:135 形态: 雌:体暗红黑色,头部后单眼间距离为后单眼至复眼距离的3/4,为后单眼至前单眼距离之半,有微细和模糊的刻点;后头稍凹陷,光滑有光泽;颜面暗红褐色,有微细而浅的刻点及明显的中纵脊;触角比体稍长,红褐色,柄节除基部红暗色外,柄节其余部分暗褐色、不达到前单眼,唇须和后足胫距黄白色。胸部:黑色,翅基片之间的距离和头等宽;中胸背板具强,而紧密的刻点,端半部两侧具稀细而浅的刻点;小盾片尖三角形,  相似文献   

6.
<正> 1.梅峰佩姬蜂Perjiva meifensis Chao新种雌。黑色。触角鞭节5—10节背方、前胸背板颈部、翅基片、翅基下脊、小盾片、腹(?)第2节背板端横带、第7节整节背板或除基端黑色外和第8节背板端缘白色;上颚除黑齿外、中胸侧板后下方、后小盾片、后胸背缘、后翅基部、后胸侧板、并胸腹节、腹部第1节背板和三对足的大部分赤至赤褐色,第1节在气门处烟黑色;前足基节、中足基节背方、后  相似文献   

7.
天社蛾属鳞翅目舟蛾科扁舟蛾属,是我国林木十二大害虫之一. 一、天社蛾特征 1、成虫:雄虫体长13~17mm,翅展28~38mm;触角单栉齿状.雌虫体长15~20mm,翅展38~42mm,触角单栉齿状.虫体灰褐色,头顶有一个椭圆形黑斑.臀毛簇末端暗褐色,前翅呈褐色,翅面有3条明显的灰白色横线,后翅无斑纹,色泽略浅于前翅,中间有一条横线.雄虫体色略深于雌虫,触角羽毛状,雌虫触角短羽毛状.  相似文献   

8.
<正>一、盲蝽的形态特征及在茶园发生危害特点(一)形态特征1.成虫。成虫呈长椭圆形,体长约5毫米,宽约2.2毫米,绿色。头部三角形,黄绿色,复眼黑色突出,触角4节,淡褐色,第二节最长。前胸背板绿色,有许多小黑点。前翅膜质暗灰色,半透明。小盾片三角形微突,黄绿色。后足腿节末端具褐色环斑。2.若虫。若虫5龄,特征与成虫相  相似文献   

9.
<正>槐坚蚧,又名扁平球坚蚧、糖槭蚧,属半翅目,蚧科。主要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华东、华南等地,主要危害糖楲、刺槐、白蜡、榆树、杨树、柳树、枫类、红叶李、悬铃木、木槿、花桃、紫穗槐和文冠果等。1形态特征雄蚧呈长椭圆形,紫灰色或灰白色;长1.82.5 mm,宽l2.5 mm,宽l1.5 mm;雄虫羽化后,介壳呈白色或灰白色,半透明,薄而易破裂脱落;雄成虫体长1.21.5 mm;雄虫羽化后,介壳呈白色或灰白色,半透明,薄而易破裂脱落;雄成虫体长1.21.5 mm,翅展31.5 mm,翅展33.5 mm,体红褐色,头部红黑色,触角丝状,前翅土黄色,外缘较淡,翅面透明,腹末有两根细长的白色蜡丝。雌成虫介壳长43.5 mm,体红褐色,头部红黑色,触角丝状,前翅土黄色,外缘较淡,翅面透明,腹末有两根细长的白色蜡丝。雌成虫介壳长46.5 mm,宽  相似文献   

10.
复播玉米是阿瓦提县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为确保复播玉米产量及品质,根据多年经验,总结出复播玉米田地老虎防治技术。一、形态特征地老虎成虫体长约16~18毫米,翅展36~38毫米,体灰色,头部、胸部灰色微褐。雌虫触角线状,雄虫双彬状,分枝短。前翅灰色至灰褐色,有的前翅前缘、前翅外缘略显紫红色;横线多不明显,内横线暗褐色,波浪形,剑纹黑色,肾形纹大,黑边棕褐色,环  相似文献   

11.
近年在本省建湖、盐城、无锡、吴县等地发现鞘翅目叶(虫甲)科角胫叶(虫甲)属食害麦田杂草的益虫篇蓄角胫叶(虫甲)(Gastrophysa atrocyanea Motschul-sky).该虫有成虫、卵、幼虫、蛹四态.成虫蓝黑色,有光泽.雄虫体长5~5.5毫米,雌虫体长6.5毫米左右.触角串珠状,11节,长1.5毫米;鞘翅肩角突出,头部插入前胸前缘,胫节无距,基节窝不分割腹板;前、中、后足胫节末端呈角状向外侧伸出,故称角胫叶(虫甲).雌虫产卵期腹部肥大,尾端裸露在鞘翅之外.幼虫体长6.5~8.2毫米,黑色,体节有突起的疣毛,气孔9对.裸蛹,桔黄色,长4.5毫米,前胸背板靠前缘有10根刚毛,并列似“一”字形,前胸背板后缘有9根刚毛分散排列.卵长椭圆形,乳黄色,光滑,长0.8毫米.  相似文献   

12.
天社蛾属鳞翅目舟蛾科扁舟蛾属.是我国林木十二大害虫之一。 一、天社蛾特征 1、成虫:雄虫体长13~17mm,翅展28~38mm;触角单栉齿状。雌虫体长15~20mm翅展38~42mm.触角单栉齿状。虫体灰褐色,头顶有一个椭圆形黑斑。臀毛簇末端暗褐色,前翅呈褐色。翅面有3条明显的灰白色横线后翅无斑纹,色泽略浅于前翅。中间有一条横线。雄虫体色略深于雌虫,触角羽毛状,雌虫触角短羽毛状。  相似文献   

13.
种蝇又叫种蛆、菜蛆、根蛆。能为害蔬菜、棉花、花卉、树木等多种植物。 1形态特征 1.1成虫。比家蝇略小,体长4~6mm,灰黄色,雄虫稍小。头部银白或银灰色,复眼暗红色,翅灰色透明,翅脉黑褐色。胸部背面有3条明显的黑色纵带纹,足黑色。1.2卵。长椭圆形,长1mm左右,稍弯,乳白色。  相似文献   

14.
以褐飞虱海南三亚种群为试验材料,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感染Wolbachia品系的长翅雌虫、长翅雄虫、短翅雌虫和短翅雄虫体内Wolbachia的密度进行测定。研究结果表明:雌虫中Wolbachia的密度一般都高于雄虫,短翅雌虫中Wolbachia的密度要显著高于长翅型雌虫。进一步对虫体头部、胸部、腹部和足4个组织的Wolbachia含量进行了测定,研究其在寄主各个组织中含量分布的差异。4个组织中,由于褐飞虱的生殖组织在腹部,而Wolbachia主要集中于寄主的生殖细胞中,所以腹部的Wolbachia含量最高;在非生殖组织中,同样存在Wolbachia,胸部含量比头部和足的含量都要高。  相似文献   

15.
在整理亲自采集及保存的飞虱标本中,经鉴定又发现两种系国内新纪录。 1.眼斑阔足飞虱 Platypareia albipes ocellata Fennah(图1—7) 长翅型雄虫,连翅体长4.8毫米,体长2.8毫米,翅长4.2毫米。 头部从背面观,可见额向前方突出的部分;头顶基隔室后缘宽与中长之比为3.3:1,与最大长之比为2.7:1,Y形脊清晰;额向前倾斜,最宽处在复眼下缘稍下方,中脊在中部偏下分叉;唇基基部明显宽于额的端部;喙稍伸出中足转节;触角圆柱形,伸达后唇基端部,第一节长为端宽的2.9倍,第二节长于第一节1.3倍;前胸背板宽于头部,复眼后方处明显隆  相似文献   

16.
<正>绿盲蝽形态特征一、成虫成虫呈长椭圆形,体长约5.0毫米,宽约2.2毫米,绿色。头部三角形,黄绿色,复眼黑色突出,触角4节,淡褐色,第二节最长。前胸背板绿色,有许多小黑点。前翅膜质暗灰色,半透明。小盾片三角形微突,黄绿色。后足腿节末端具褐色环斑。  相似文献   

17.
蓟马类为害綠肥的蓟马,目前我区已发现五种:豆蓟马[Taeniothrips distalis karny],体形最大,雌体长1.6—1.76毫米,全体黑色,触角八节,黑色,前翅暗褐色,单眼间鬃一对位于三个单眼连线的内綠。絲蓟马[Taeniothrips sjosdati(Trybon)],体形比豆蓟马略小,色亦较淡,触角第三节色淡,单眼间鬃位于单眼连线上,前翅淡灰色,中央有暗褐色带。黄胸蓟马[Thrips sp.],体小,长约1.2毫米,头和腹黑色,胸部黄褐色。黑腹蓟马[Frankliniella sp.],雌  相似文献   

18.
大豆食心虫的防治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豆食心虫是我国北方大豆产区的重要害虫,以幼虫蛀人豆荚食害豆粒,常年虫食率为10%~20%,严重时可达30%~40%. 一、形态特征 1.成虫.暗褐色或黄褐色小蛾,体长5~6mm,翅展12~14mm.前翅灰、黄、褐色杂生.前缘有向外斜走的10条左右黑紫色短斜纹,形成黄褐线条相间,略具光泽.外线近顶角下方向内略凹,稍下有银灰色微带闪光的长椭圆形斑1个,再往下有3个黑色小斑,上下横列成1纵行.后翅前缘银灰色,其余为暗褐色.雄蛾前翅色较淡,有翅缰1根.腹部末端较钝,具抱握器和显著毛柬.雌蛾色较深,有翅缰3根,腹部末端纺锤形,产卵管突出.  相似文献   

19.
黄胸锤跗姬蜂Acrodactyla takewakii(Uchida,1927) 锤跗姬峰属Acrodactyla隶于长尾姬蜂亚科Ephialtinae。在我国已知两种,均分布台湾省。本种在我国系新发现。本属特征后头脊完整;中胸背板中叶前缘两侧各有一条竖脊;无小翅室;雌性跗节末节扩大,比基跗节稍宽,爪有基齿;雌性产卵管由中部附近至末端逐渐变细,末端尖锐。本种特征如下: 雌;体长约4毫米。头部光滑;颜面宽稍大与长,县浅刻点和细毛;唇基长宽相近,端缘钝圆;上颊弧形收窄,侧观长与复眼最宽处等长;触的丝形,24节,各鞭节长至少为祖的2倍。胸部甚光滑;盾纵沟深,止于中央稍后方,中胸盾片呈明显隆起的三叶;小盾片基部  相似文献   

20.
蝽茧蜂属Aridelus Marshall属于茧蜂科的优茧蜂亚科Euphorinae。在我国已知三种,两种分布在福建省,一种分布在台湾省(赵修复,1974)。本文报导一新种,系采自吉林省长白山。模式标本存浙江农业大学。 夹色蝽茧蜂 Aridelus alternecolatus新种 前翅长3.9毫米。头部满布稀疏小刻点和细白毛,仅在两触角窝上方的额部光滑且稍凹陷呈半圆形;头背面观横形,其宽度为长度2倍;额具细中纵脊;唇基稍隆起,端缘有一小中齿;复眼之后头部稍臌出;单眼小,正三角形排列,侧单眼间距为单眼直径的2倍;后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