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樟子松插穗条件与生根能力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描述了樟子松穗条类型和着生部位、采条时期、插条粗细和长度、母树年龄等与生根率的关系。结果表明,萌芽枝插穗出一般插条的生根率提高39.3%;节间的插穗生根率比节上、节下提高17%-60%;北方最佳的扦插时间为5月1日之前;5年生樟子松插穗适宜的规格是粗细为0.4-0.6cm,长短为3-5cm。  相似文献   

2.
《吉林农业》2001,(4):22-23
  相似文献   

3.
水插绿萝     
邱美娣 《当代农业》2001,(11):15-15
  相似文献   

4.
利用全相位思想克服离散信号截断处理所产生的吉布斯效应,同时利用DCT(离散余弦变换)域内离散信号和连续信号之间的关系进行信号重构,构造了一族可分离内插函数用于图像内插.通过自然图像的分辨率改变实验说明其能有效地保持图像的边缘.并且采用不同阶数的DCT域可分离内插函数,其内插质量总能好于双线性内插和已用于大多数内插任务的立方内插.较高的图像内插质量和统一的设计公式使其在数字电视视频格式转换和内插精度要求较高的处理场合中有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6.
2014年,浦城县临江镇在水西村土壤肥力中等的田块进行单季中稻的机插与手插简比试验,示范品种为深两优1号,通过试验对比,形成小结。  相似文献   

7.
水稻3种育苗方式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水稻钵盘育秧机械播种机械摆秧技术,与旱育苗手插和软盘育秧机插相比,具有不伤根、无缓苗、节本增产增效的优点。该项技术实现了水稻生产的全程机械化,在国内乃至国际都具有技术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8.
银杏常用的嫁接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繁殖方法是播种育苗造林,但是因实生苗结实迟、变异大,不能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而嫁接繁殖则可克服这些缺点,接穗取自优良成年母树上的当年生枝条,通过嫁接可以保持优良品种的特性,早花、早果.现介绍几种常用的银杏嫁接方法.  相似文献   

9.
对水稻机插、直播、常规手插几种不同栽植方式的生育期、产量及效益进行综合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水稻机插具有省工、省力、省时、节本、效益好的优点,有利于稻作机械化、规模化发展。  相似文献   

10.
11.
早稻机插栽培与抛秧、手插栽培的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稻机插栽培秧苗素质明显差于抛秧、手插,生育进程推迟,但667 m2产量仍达到554 kg,与抛秧、手插产量差距不大.  相似文献   

12.
水稻是我省种植面积最大的作物,它是靠群体效应达到增产效果,本试验是在实际操作基础上,认为纵横宽窄行插植方式对水稻生产有很大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比较水稻钵苗机插与传统毯苗机插栽培方式,为进一步提高水稻机插水平和机插技术的大面积示范推广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对新型钵苗育秧机插和传统毯苗育秧机插栽培技术在定远县水稻生产中的综合表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传统毯苗育秧相比,钵苗育秧秧苗素质显著提高,株高、茎基宽、百株地上部干重和单株根数分别增加了17.3%、26.9%、124.2%和49.4%;机插后无缓苗期,茎蘖动态发展平缓,成穗率比传统毯苗提高19.9%,穗长明显增加,穗粒数提高17.4%,总颖花量增加5.2%,结实率和千粒重均有所提高,最终产量增加9.4%。[结论]钵苗育秧机插技术有利于水稻品种尤其是大穗型品种高产潜力的发挥,是一项值得推广的新型机插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5.
以高产水稻盐丰47为供试品种,研究了不同稻作方式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本地区稻作的种植包含机插和手插两种方式。了解水稻产值的内部规律,更有助于增加水稻产量,并且能够因地制宜,实现科学种植,最终拥有大规模产业基地。  相似文献   

16.
为探索钵苗机插和毯苗机插对水稻产量的影响,以中早39为材料开展对比试验,记载其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并分析其产量构成。结果表明,不同移栽方式的生育期表现没有明显差异,相比与传统毯苗机插,钵苗机插增产达12.2%,其高产构成要素主要体现在有效穗增加,每666.7m2有效穗提高20.9%。  相似文献   

17.
18.
19.
早稻直播、毯苗机插、钵苗机插三种不同种植模式对比试验,通过考察秧苗素质、生育期、苗蘖动态、产量构成因素,结果表明,对比直播、毯苗机插模式,应通过早稻直播、毯苗机插、钵苗机插对比试验表明:对比直播、毯苗机插模式,应用钵苗机插技术的早稻秧苗素质最高、抗逆性好、早栽早发、低节位分蘖多容易成大穗、产量最高,早稻播期可提前至3月初、全生育期延长、成熟期提前5-6天至7月21日,产量差异的形成主要在于穗大、粒重、结实率高。  相似文献   

20.
以20个蔺草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单本插与丛插对蔺草生长与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发现,所有品种单本插的草茎长均明显低于丛插,而茎数和单株有效茎干重则多于丛插,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单本插的先枯部分明显短于丛插,部分品种的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由此表明,单本插比丛插更有利于蔺草的生长。另外,单本插在草茎色、草茎粗、花序数目与大小等方面与丛插相比,差异不显著。由于单本插能较好地表现蔺草品种本身的遗传潜力与状态,为此建议在蔺草种质资源评价时,采用此法进行种植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