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腺疫,中兽医称槽结,是马、骡、驴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病原体是马腺疫链球菌,病原体通常随着病马或带菌马鼻液及破溃的脓汁排出,污染周围环境,主要经消化道感染,也可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临床以颌下淋巴结呈急性化脓性炎症为特征。本病一旦流行,幼驹最易感染发病,而且影响幼驹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2.
马流行性感冒(Equine influenza,EL)简称马流感,是由马A型流感病毒引起马属动物的一种急性传染病。马流感为高度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潜伏期2—10d,多在感染3—4d后发病。马流感病毒引起马、驴、骡等马属动物发病,无年龄、性别和品种差别,病毒传染很广,以前未发生过马流感疫情的澳大利亚,2008年也报道发生马流感疫情。病畜咳嗽喷出含有病毒的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是本病主要的传染方式。此病也可通过空气、污染的饲料、饮水经口感染,配种也是此病的一种重要传播方式。该病传播极为迅速,由于病畜感染以后能获得长时间的免疫,因此,流行有一定的周期性。  相似文献   

3.
马流行性感冒是由马流感病毒(马甲1型.马甲2型)引起的马、骡、驴、的一种急性爆发式流行的呼吸道传染病.健康马与病马直接接触、通过鼻腔分泌物的飞沫传染是本病的主要传播方式。此外、也可通过被污染的用具、草料、饮水、马厩等经消化道传染,潜伏期2~lOd。笔者曾防治了一起马流感,现将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流行性淋巴管炎又称假性皮疽,是由皮疽组织胞浆菌引起马属动物的慢性、接触性、创伤性的传染病。病畜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其脓汁内含有大量的病原菌,脓肿破溃后,病菌可随流出的脓汁及溃疡分泌物而排出,当病畜与健畜直接接触时可经损伤的皮肤或黏膜而感染。被污染的褥草、粪肥、泥土、用具、饲槽、医疗器械等是传播媒介。本病也可通过交配传染,蚊蝇也可将病原带人健畜创口而引起感染。本病主要发生于马、骡、驴、牛等。马感染率较高为85%,驴感染率为32%,人感染率为20%,肉牛感染率为20%。  相似文献   

5.
流行特点本病的发生无明显的季节性,但在我国南方多发于冬、春季节。本病主要以飞沫进行传染,其传染性强、传播速度极快,而且流行范围广,感染率极高,但一般死亡率较低。该病仅发生于马、驴、骡,不分年龄均可感染,主要呈暴发性流行。临床症状病马最初表现为精神怠倦...  相似文献   

6.
非洲马瘟     
非洲马瘟是单蹄兽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的传染病,由病毒引起,特征为病毒血症,发热,水肿及心脏和消化系统出血。本病由昆虫传染,感染后经1—2周发热,在2周内死亡或取康复经过。马的敏感性特别高,致死率高达95%。骡,驴递减。病因病毒的特性现在根据Howell氏的报告,非洲马瘟病毒按血清学虽可区别为9个型,但认为其任何  相似文献   

7.
正1950年代末,在甘肃某些地区马、驴、骡家畜散发着一种慢性的、尚未摸清、无法治愈的疾病。病畜的典型症状为严重的呼吸困难,故称"喘气病"。由于病畜吸气困难,群众又称"吸病"或"罗膈风"。1发病时间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以春秋二季发病较多,即3、4月,9、10月各出现一次高潮。2易感动物马、驴、骡。也有地区发现成年牛患有类似哮喘症,猪、羊未见患有本病。一般认为马、驴、骡中  相似文献   

8.
简称马传贫(EIA),由反录病毒科(Retroviri—dae)慢病毒亚科(Lentivirinae)中的马传染性贫血病病毒引起,马、骡、驴常染有此类传染病。其特征主要为间歇性发烧、消瘦、进行性衰弱、贫血、出血和浮肿,在无烧期间则症状逐渐减轻或暂时消失。本病仅能感染马属动物(马、骡、驴)。在自然条件下,以马的易感性最高,骡、驴次之。  相似文献   

9.
马焦虫病是通过蜱来传播的马属动物的原虫病。病原体属于巴贝斯焦虫科贝斯属的马巴斯焦虫(又名纳塔焦虫)或驽巴贝斯焦虫又名马焦虫)。本病主要临床症状为高热、贫血、黄疸、溢血和呼吸困难等。马、驴、骡均可感染,夏秋季流行。对养马业危害甚大。  相似文献   

10.
马巴贝斯虫病微量补体结合试验的改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巴贝斯虫病(旧称纳氏焦虫病)是由带虫感染蜱传播的,由寄生于马属动物(马、驴、骡等)红细胞内的马巴贝斯虫引起的一种血液原虫病,主要表现为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发病过程.病马逐渐消瘦、贫血,有的出现黄疸、血红蛋白尿等症状,严重发病者可致死.本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我国新疆、内蒙古及南方各省都曾有该病散发或地方性流行.  相似文献   

11.
嗜皮菌病在巴林左旗已有多年的流行史,羊、牛、猪、马、驴、骡都有不同程度的感染,人因接触病畜易感染本病,由于本病的发生给畜牧业生产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2006年我们对部分乡镇的易感动物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2.
正怀骡驹驴(马)妊娠毒血症是指怀骡驹的母驴(马),在妊娠后期的一种以顽固性不食为主症的代谢病。以产前数日到1月内发病的居多,多在产驹旺季的4~5月份发病,并以怀1~3胎的驴(马)发病较多。1病因本病病因尚未完全清楚,初步认为本病的发生与妊娠母畜饲料单纯和运动不足有关,加之骡胎个体大,胚胎及其母体营养耗损多,骡胎发育迅速,生活力强,代谢旺盛。因妊娠后期骡胎比驴胎大10%以上,胎水多3~4倍,这样占据母畜腹腔大  相似文献   

13.
王丽华 《兽医导刊》2014,(12):67-67
嗜皮菌病在我旗已有多年的流行史,羊,牛,猪,马,驴,骡都有不同程度的感染,人因接触病畜易感染本病,由于本病的发生给畜牧业生产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近几年我们对部分乡镇的易感动物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4.
马流感防治体会柴世忠,张进财,祁军马流感是由马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马属动物的急性全身发热性传染病,可引起各种年龄、品种和性别的马骡驴患病。主要经呼吸道飞沫传染和通过被污染的饮水饲草料经消化道传染,接触感染在本病的传播中也起重要作用。1发病情况本病19...  相似文献   

15.
嗜皮菌病在我旗已有多年的流行史,羊,牛,猪,马,驴,骡都有不同程度的感染,人因接触病畜易感染本病,由于本病的发生给畜牧业生产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近几年我们对部分乡镇的易感动物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6.
马鼻疽是由鼻疽假单孢菌引起马属动物多发的一种传染病.马通常为慢性经过,驴、骡常呈急性经过;人也可感染.本病曾在世界各国广泛流行,危害严重.  相似文献   

17.
马腺疫俗称喷喉,是由C群链球菌中的马链球菌亚种引起马属动物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发热、呼吸道黏膜发炎、颌下淋巴结肿胀化脓为主要特征,尤以1~2岁马、骡、驴幼驹多发。典型病例的临床特征为体温升高,上呼吸道及咽黏膜呈现卡他性化脓性炎症,颌下淋巴结呈急性化脓性炎症,本病遍及世界各地区,对幼驹的生长发育影响较大。自然感染一般经间接接触,通过饲料、饮水及飞沫而传染。春秋两季发病较多。临床上可以分为一过性腺疫、典型腺疫及恶性腺疫3种类型。依据发病年龄、季节及淋巴结化脓等特征,可以对本病做出诊断。在本病初可采取措施促使炎症消除或吸收,病程延长或病情较重可采取全身给药治疗。  相似文献   

18.
马鼻疽是由鼻疽杆菌引起的马属动物的一种传染病 ,也传染给人类和食肉动物。我省最早的史料记载为清雍正十二年 ,黑河发生过马鼻疽。多年来 ,本病给我省养马业及农业生产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据从 1949年到 1997年的不完全统计 ,47年间本病在我省的经济损失达 2 4.6 5亿元。下面是我们在防治马鼻疽实践工作中所积累的一些经验和肤浅认识。1 马鼻疽的感染源及其感染特点1.1 马鼻疽主要传染源病马、带菌马是主要传染源。马属动物最易感。马呈慢性经过 ,骡、驴呈急性经过。不分年龄、性别、品种均感染。从发病率上看骡、驴最高 ,马次之。 1…  相似文献   

19.
肠阻塞又称肠便秘、肠秘结、肠内容物停滞.本病是马属动物的常见内科病,也是一种多发的胃肠性腹痛病,常发生于马和骡,而驴较少发生.  相似文献   

20.
驴怀骡产前不食症属酮病范畴,是糖、蛋白质代谢障碍性疾病;可发生于怀骡的母马或母驴,以驴怀骡者居多;多在产前一个月内发病,也有在产前10日内发病的。本病死亡率曾高达70%左右。近年来我们应用中西结合的方法治愈驴怀骡产前不食症6例,现报道如下。 (一)典型病例 1988年6月23日,昌黎县后钱庄翟树东的一头怀骡母驴,患本病就诊。经了解,该驴已到妊娠末期,但6月22日突然不食不饮。平时饲养条件差,经常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