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北方玉米产区出现一种新病害玉米疯顶病,其病原菌为霜霉科、指疫霉属、大孢指疫霉Sclerophthora macrospora (Sacc.)Thirum et al.,是玉米霜霉病的一种。河北省未发生过疯顶病的地区突然发生,而且严重地块发病率达80%以上,一般发病率为3%~60%,发病地块逐年增多,有由北向南扩展的趋势。发病植株多数因出现雌、雄穗增生畸形而败育,颗粒无收损失严重。为有效控制该病的扩展蔓延,自1992年起开展了玉  相似文献   

2.
张中  刘永 《中国植保导刊》2003,23(12):24-25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的深入开展,鲁西南地区早春大拱棚或温室种植叶用莴苣(又名生菜)面积逐年扩大。尤其在近几年,鱼台县早春保护地叶用莴苣栽培面积已达850hm2。但早春莴苣灰霉病发生较重,严重影响莴苣生产。据2002年2月中旬调查,一般发病株率20%~30%,发病严重地块52%以上,并已扩展至邻近市、县栽培区。为防治该病,我们进行了初步的观察和试验。1病原及症状莴苣灰霉病由半知菌亚门灰葡萄孢菌(Botrytiscinerea)侵染引起。该病在苗期即可发生,发病初病部呈水渍状腐烂,条件适宜时可长出灰色至灰白色霉层;成株期染病,多始于近地面的外部叶片…  相似文献   

3.
金针菜是宿豫县地方特色菜,2002年列为国家有机食品开发品种之一。金针菜叶枯病是金针菜上的偶发性病害,但具有毁灭性。2002年金针菜叶枯病在本县大流行,平均病田率100%,病穴率100%,病叶率79.3%,病指30.81;一般田块减产15%~50%,严重田块减产80%以上,个别田块绝收。12002年大流行特点叶枯病是由半知菌平脐蠕孢属(Bipolarissp.)真菌侵染所致。主要为害叶片,首先在叶尖或叶片上、中部的边缘产生水渍状褪绿斑,病、健交界处呈褐色云状斑,后向下扩展,使叶片上部枯死。湿度大时,整张叶片枯死呈灰褐色;干旱时,呈红褐色。2002年该病发生具有以下特…  相似文献   

4.
1997~ 1 999年调查 ,浙江省板栗贮藏期病害发生严重 ,病害率高达 44%~ 82 %。果实腐烂多集中在采后 3 0 d内。病害症状有黑腐、褐变、红腐、干腐、湿腐、青腐、点腐 7种 (列表描述症状 ) ,前期以褐变、黑腐为主 ,后期以干腐为主 ;在贮藏过程中引起板栗果实腐烂主要是多种真菌复合侵染所致 ,病原有鞭毛菌亚门腐霉属 ,接合菌亚门毛霉属、犁头霉属 ,半知菌亚门壳二孢属、曲霉属、葡萄霉属、复端孢属、刺盘孢属、镰霉属、青霉属、轮枝孢属的真菌。同一病原能引起不同的症状 ,同一个板栗病果上可分离出几种病原菌。不同板栗品种的被害率不同 ,…  相似文献   

5.
平阴县甘薯种植面积1万hm2,2000年黑痣病严重发生。据调查,收获时病块率一般5%~10%,经2~4个月的贮藏后,病块率增至10%~20%,严重的达37.8%,极大地影响了外观和销售,使甘薯收获期价格由前4 a的平均0.51元/kg,降至0.30元/kg,贮后甘薯售价由前4 a的平均1.10元/kg降至0.46元/kg,农民收入造成极大损失。  甘薯黑闱病病原为Monilochaetes infuscans,属半知菌亚门丛梗孢目,暗色菌科,毛链孢属。此病菌主要侵害甘薯地下部分。薯块受害初现淡褐色小斑点,其后斑点扩大变黑,合并成规则病斑,上有黑色霉层,严重时病部硬化有细…  相似文献   

6.
番茄为害症状 :病害主要为害叶片 ,严重时也为害茎、花、果实等。叶片染病 ,叶面出现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淡黄色病斑 ,叶背面病斑上长出灰紫色至黑褐色的绒状霉层 ,是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条件适宜时 ,病叶正面也长出霉层。病害严重时可引起全叶卷曲 ,植株呈现黄褐色干枯。果实染病 ,果蒂附近形成圆形黑色病斑 ,硬化稍凹陷 ,不能食用。嫩茎及果柄上的症状与叶上相似。褐枝孢霉分布区域 :番茄叶霉病是番茄的常见病害全国各地均有发生 ,以北方保护地番茄上为害严重。发病特点 :病菌随病残体或在种子上越冬 ,第二年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  相似文献   

7.
罗华 《植物医生》2002,15(1):29-29
番茄早疫病又名轮纹斑病 ,近几年在塘头镇菜区发生越来越严重。据2001年5月至6月调查 ,在全镇菜区发病地块病株率达20 % ,严重地块达100 % ,造成绝收。1发病症状此病侵染叶片、茎部及果实 ,侵染叶片时 ,病斑初期呈暗褐色 ,圆形或近圆形斑点 ,天气潮湿时 ,病斑上长出黑色霉状物 ,病害从下向上发展。危害茎部时 ,一般是侵染分枝处或叶柄茎部 ,呈椭圆形 ,略凹陷 ,发病严重可造成断枝。危害果实时 ,在蒂部及裂缝处发生 ,呈黑色疤状 ,病果常常提早脱落 ,病部常散发臭味。2发病规律病原菌以菌丝体或厚壁孢子、分生孢子在病残体或多年…  相似文献   

8.
大蒜叶枯病俗称"火风".由半知菌亚门、枯叶格孢腔菌侵染发病.主要危害叶和花梗,病株多从下部叶片叶尖开始发病扩展,病斑多为花白色小圆点,扩大后呈椭圆形或不规则灰白色或灰褐色病斑,后期病叶上生出黑色霉状物,严重时叶片枯死,花梗受害后易从病部折断,最后病部散生许多黑色小颗粒.  相似文献   

9.
叶宗国  刘火明 《江西植保》2001,24(2):59-59,53
近年来 ,随着农业种植业结构的调整 ,九江市庐山区塑料大棚种植草莓面积不断扩大 ,而大棚草莓白粉病普遍发生 ,蔓延迅速 ,为害严重。 2 0 0 1年 4月份在莲花镇调查 ,,一般大棚病株率为 46 .5 % ,病果率 42 .0 % ,重病大棚病株率和病果率高达 85 %和 90 %以上。该病还有逐年加重的趋势。为此我们对此进行了调查、试验和研究。1 发病症状该病主要侵染植株叶片 ,叶柄、花、果实。发病初期 ,叶背面零星长出薄薄的白色菌丝层 ,随着病情加重 ,白色菌丝层增厚 ,整个叶片被白粉状霉层所覆盖 ,叶缘向上卷曲变形 ,叶质变脆 ,叶柄上也覆盖着白粉状霜层…  相似文献   

10.
油桃疮痂病又名黑星病。近年来在周至县发生为害逐年加重,已成为油桃的主要病害。2002年油桃疮痂病发生严重,全县病园率达80%~100%,平均病果率15%~20%,重者达80%以上,给本县油桃生产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根据近年的调查和试验结果,现对其重发原因及防治措施予以总结。1为害症状油桃疮痂病是由嗜果枝孢菌(CladosporiumcarpophilumTh¨um.)侵染引起。主要为害果实,也能侵害叶片和新梢。果实发病多在肩部产生暗褐色圆形小点,逐渐扩大至2~3mm,后呈黑色痣状斑点,严重时病斑聚合成片。病菌扩展一般仅限于…  相似文献   

11.
曹立武 《植物医生》2003,16(1):27-27
金纹细蛾成为造成果树早期落叶病的主要虫害之一 ,每年造成果树落叶率达 2 0 %~ 30 % ,严重达5 0 %以上 ,2 0 0 2年在夏县阴庄、中其里等村许多果园发病严重 ,虫叶率达 70 %~ 80 % ,单叶有虫 2~ 3头 ,发生严重 ,危害大。金纹细蛾俗称潜叶蛾 ,为食叶害虫 ,主要以幼虫从叶背潜食叶肉 ,形成椭圆形虫斑 ,表皮皱缩成筛网状 ,叶面拱起 ,斑内有黑色虫粪 ,虫斑常发生在叶片边缘 ,严重时布满整个叶片 ,丧失光合能力 ,使有机养分供应不足 ,叶片发黄 ,果树早期落叶。该虫以蛹在被害叶片上越冬 ,翌年苹果发芽时出现成虫 ,每年发生 5~ 6代 ,4月上旬达…  相似文献   

12.
诸暨市近年茭白种植面积稳定在666.7hm2左右,种植的多为单季茭,品种以八月茭为主。茭白胡麻斑病在茭白种植面积扩大之后已成为主要病害之一,一般田块产量损失10%~20%,严重田块减产50%以上。为有效控制此病,笔者近几年在田间开展了此病的消长动态观察及防治方法探讨。1发生为害及消长动态观察茭白胡麻斑病的病原菌为长蠕孢属菰平脐蠕孢(Helminthosporiun zizaniaeNishik.)真菌。发病初期先在叶片上出现褐色小点,后逐渐扩大成为椭圆形褐斑,周围有黄色晕圈,病情严重时,叶片上密布上百个病斑,并愈合成不规则的大斑,最后叶片干枯。此病如果发生…  相似文献   

13.
张培坤 《广西植保》2001,14(2):19-20
玉米青枯病 ,又名玉米茎腐病、茎基腐病等。国外早有发生 ,2 0世纪初便开始有研究报道 ,在美国、加拿大、法国、南斯拉夫、日本、印度等发生较严重 ,其中美国因此病减产 2 0 %~ 30 % ,局部地区50 %以上 ,被称为玉米的头号病害。在我国 ,自 2 0世纪 70年代以来 ,各玉米产区也相继发生 ,一般病株率 1 0 %~ 30 % ,严重的达 80 %以上 ,遂引起各省、市、自治区生产和科研部门的极大关注 ,并予以研究 ,现将研究进展概述如下。1 症状  玉米青枯病是典型的土传根病 ,在玉米灌浆期开始发病 ,乳熟期到蜡熟期为发病高峰期。玉米发病后 ,叶片出现青…  相似文献   

14.
大棚韭菜灰霉病的发生规律与防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韭菜灰霉病 ,俗称白点病或腐烂病 ,是近年保护地韭菜的常发病和主要病害 ,常导致叶片大量腐烂 ,降低品质 ,减产 2 0 %~ 30 %。1 症状灰霉病病原属于半知菌亚门、葡萄孢属葱鳞葡萄孢菌BotrytissquamosaWalker。发病后在叶片上的症状表现可分为白点、干尖和湿腐 3种类型。白点和干尖型病初在叶片正反两面均产生灰白色或浅灰褐色的棱形或椭圆形小斑点并由叶尖向下扩展。许多个小斑点汇聚形成斑块 ,致叶片焦枯 ,高湿条件下枯叶表面长出稀疏的霉层。湿腐型发病后在高湿环境下 ,叶片上无白点 ,枯叶表面密生灰色至绿色绒毛…  相似文献   

15.
《湖北植保》2012,(2):54-54
辣椒白斑病是半知菌亚门丛梗孢目柱格孢属真菌引起的病害,在辣椒种植区域均有发生,田间发病较普遍。病害初发生时症状极易与白粉病、霜霉病混淆。辣椒白斑病主要为害叶片,开始在叶片正面出现褪绿的斑点,背面产生白色霉层,随着病情的发展,变为褐色斑,病斑边缘呈棕褐色,中央灰白色,略凹陷。  相似文献   

16.
刘峰 《湖北植保》2003,(4):25-25
香石竹又名康乃馨、麝香石竹 ,为石竹科、石竹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因其花形、瓣形 ,颜色繁多。有“十样锦”之称 ,是世界五大切花之一。随着生产的发展 ,种植面积扩大 ,香石竹病害的发生越来越严重 ,使其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大为降低 ,目前生产中发生较为普遍的病害有 :叶枯病、灰霉病、病毒病、煤污病等。1 香石竹叶枯病 (黑斑病、枝枯病 )发病症状 :该病主要为害叶部 ,多从下部叶片开始发病 ,初在叶上出现前绿色水渍状小点 ,后期病斑半圆形或椭圆形 ,中央变为灰白色 ,湿度适宜时产生粉状黑色霉层。茎杆染病 ,多从分枝处及采摘产生的伤口…  相似文献   

17.
蒋日盛 《植物医生》2000,13(4):22-22
近几年来 ,用于速冻加工出口创汇的毛豆在我县发展迅速 ,但灰斑病发生较为普遍 ,尤其是1998年 ,一般田块因病而无法用于加工的豆荚占20%~30% ,重病田达到80%以上 ,经济损失严重。为此 ,笔者对其发生进行了调查 ,并对防治技术进行了探索 ,现介绍如下 :1症状与病原1.1症状幼苗及成株均可染病。幼苗期发病 ,子叶上出现圆形或半圆形稍凹陷的红褐色病斑 ,病情严重时 ,可导致死苗。成株期叶片、茎秆、豆荚、籽粒也可发病。叶片上病斑初期为红褐色小点 ,以后扩展成圆形 ,边缘深褐色 ,中央灰白色 ,潮湿天气 ,背生灰色霉层 ,后期病斑…  相似文献   

18.
甘蔗赤斑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冯荣扬 《植物保护》1999,25(3):31-32
甘蔗赤斑病发病初期在叶上产生圆形或不规则形黄色病斑,边缘为红褐色,病斑多时愈合引起大面积坏死,继后整叶干枯,使植株早衰,危害严重的减产30%以上。病原菌有甘蔗叶鞘赤斑菌、甘蔗台湾尾孢霉和甘蔗小斑明尾孢霉3种。25%敌力脱1000~1500倍液,每隔15d喷1次,连续喷3次,防治效果达70%以上。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玉米弯孢菌叶斑病在河南驻马店、周口、漯河、南阳等地市发生日趋严重,已严重阻碍了当地玉米生产发展,一般减产15%~20%,发生严重的减产50%以上。1玉米弯孢菌叶斑病发病特点与危害状1.1发病晚,蔓延迅速据在驻马店、周口、漯河等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玉米试验地和玉米大田的调查,玉米弯孢菌叶斑病在玉米抽雄散粉后的8月初开始发病,然后迅速蔓延,到8月中下旬达到高峰,许多感病品种叶片布满病斑,严重的到8月下旬即枯死。1.2病害相互交织发生在玉米成株中后期的两大病害—玉米弯孢菌叶斑病和玉米锈病几乎同时发病,相互交织在一起,在玉米试验田…  相似文献   

20.
2004年阜南县水稻稻曲病暴发流行,给水稻生产造成严重损失。1发生特点1)流行面广,发病率高。全县2.1万hm2水稻,有1.6万hm2发病。其中严重发病田块占水稻种植面积的50%以上。发病田块病穗率平均31.8%,严重的70%~100%;病粒率平均4.37%,最高达54.0%。2)感病品种较多。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水稻主要品种均受到不同程度的为害,尤其是新品种粤优938受害损失严重,个别田块基本绝收。从田间调查结果看,一般高感病品种(如粤优938)病穗率达70%~80%,病粒率15.2%;严重田块病穗率达90%~100%,病粒率达54%;中感病品种(如Ⅱ优725)病穗率为40%;病粒率平均为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