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钦州市荔枝瘿螨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界秋 《植物医生》2003,16(5):21-23
钦州市是广西乃至全国荔枝生产的主要产区 ,2 0 0 2年栽培面积达 10 .7万hm2 。近年来钦州市荔枝生产受荔枝瘿螨的危害日益严重 ,1999年、2 0 0 0年、2 0 0 1年、2 0 0 2年荔枝瘿螨危害面积分别为 3.2万hm2 ,3.6万hm2 ,3.9万hm2 ,4 .2万hm2 ,有些果园受害率高达 80 %~ 10 0 %。荔枝瘿螨 ,又名荔枝瘿壁虱 ,俗名荔枝毛蜘蛛、发狗耳 ,被害叶叶背长出绒毛 ,状似毛毡 ,故又称毛毡病。笔者几年来在调查研的基础上分析了此螨发生加重的主要原因 ,并结合实际提出相应的综合防治对策。1 发生原因荔枝瘿螨在钦州四季均有发生 ,一年发生 10代以上 ,世…  相似文献   

2.
荔枝瘿螨是为害荔枝的一类重要害虫,体型小、种类多、分布广。随着荔枝种植面积的扩大、荔枝果实和荔枝苗木的远距离运输,给荔枝瘿螨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本文主要总结了国内荔枝瘿螨的研究结果,阐明了荔枝瘿螨的种类及其分布特点;以荔枝瘤瘿螨Aceria litchii和荔枝分位瘿螨Disella litchii为例,阐述了荔枝瘿螨的生物学特性及种群动态、天敌、寄主(荔枝品种)的抗虫(瘿螨)性、种群监测技术、防治措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结合产业发展,指出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和研究方向,并提出建立“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生物防治相结合、化学防控为辅助”的荔枝瘿螨综合防控技术体系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3.
荔枝叶瘿蚊(Dasineurasp.)和瘿螨(EriophyeslitchiiKeifer)是广泛分布于我国及东南亚荔枝(LitchichinensisSonn.)主产区的新害虫,危害十分严重[1]。荔枝叶瘿蚊种群的扩散速度快,世代多,自我保护能力强[2,3]。荔枝瘿螨个体小,每年可发生10代以上,有厚而密的毛毡保护(又名毛毡病),故化学防治根本不能有效控制其危害[4,5]。因此,寻找抗荔枝瘿螨和叶瘿蚊荔枝品种的工作非常重要。我们调查了两种害虫在三月红、妃子笑、糯米糍和淮枝4个不同荔枝品种上自然种群密度,初步研究了荔枝品种的抗虫…  相似文献   

4.
荔枝瘿螨(Eriophyes litchi Keifer)。在荔枝、龙眼造成的为害,过去称为毛毡病,近年在桂南各地有逐步发展趋势。此螨已成为荔枝龙眼上的重要害螨。荔枝被害梢率最大达到54%,龙眼被害梢率最大达到69.6%,已严重地影响结果及树势生长。荔枝瘿螨无明显越冬现象,一年四季均可繁殖为害,被害叶率春梢为32.6%,夏梢为27.2%,秋梢为17.4%,冬梢为7.4%。被害嫩叶开始时长出稀疏的绒毛,初期毛毡呈灰白色,经17~34天后变为黄褐色,再经一星期左右转为红褐色,以后转为黑褐色。嫩果被害也出现毛毡,严重时导致落  相似文献   

5.
新型机油乳剂对柑桔害螨的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谭炳林  熊锦君 《昆虫天敌》1992,14(2):89-91,95
大田试验表明,新型机油乳剂对桔全爪螨.桔锈瘿螨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单独使用新型机油乳剂200倍、或新型机油乳剂250倍混合克螨特4000倍,对桔全爪螨和桔锈瘿螨的防治效果达90%以上。而且新型机油乳剂持效期长,是柑桔害螨综合防治的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6.
桔始叶螨可为害多种果树,以刺吸式口器吸食叶片汁液,对桃树等果树的生长、结果影响很大.近年来,由于不合理的使用化学药剂,致使该螨产生严重抗性,为了解西昌地区桃树桔始叶螨的抗药性问题,有效地抑制其抗性发展和升级,我们于去年4月对桃树桔始叶螨进行了室内抗药性测定,为果园合理使用化学药剂防治害螨提供依据 .  相似文献   

7.
桧三毛瘿螨(Trisetacus juniperinus Nal.)是引起柏类苗木嫩芽枯萎的主要原因。该瘿螨主要以成螨于12月上旬在被害芽内越冬,翌年3月下旬开始活动。受气温的影响,1年中有2次增殖高峰,旬平均气温超过25℃时,瘿螨数量急骤下降。刺状针叶类型的寄主受害重,鳞状针叶类型的寄主受害轻;成年树受害比幼苗重,但后者引起的损失比前者要大。防治桧三毛瘿螨的时间以在瘿螨增殖高峰之前,5月和8月为好,用40%氧化乐果1000倍液喷洒,效果可达97%以上,不产生药害。  相似文献   

8.
荔枝(Litchi chinensis)害螨仅记述过荔枝毛瘿螨(Eriophyas litchii)和比哈小爪螨(Oligonychus biharensis)两种。最近笔者在福建省漳州(芗城)、龙海县和南安县农科所等地荔枝园中采集到另一种叶螨,初步鉴定为海南小爪螨(Oligonychus hainanensis)。此螨为害荔枝叶片,使受害叶片正面呈现许多灰白色小斑点,严重发  相似文献   

9.
中国荔枝植绥螨种类及其利用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植绥螨是控制荔枝瘿螨及其他害螨的有效天敌。作者归纳了文献中记载的植绥螨共25种并调查与鉴定了我国荔枝园的植绥螨共4属14种,对重要种类的形态和习性作了简要描述,列出了属种检索表。江原钝绥螨和卵形真绥螨是荔枝上的优势种,是有利用价值的种类。  相似文献   

10.
瘿螨是植物病毒病的一类传播媒介。根据国内外大量最新资料,从瘿螨生物学,为害和病毒不的角度较为详尽地分析了小麦线条花叶病毒,小麦斑点花叶,黑麦草花叶病,冰草花叶病,葱属植物病毒,小麦糜疯病,黑醋栗退化病,无花果花叶病,桃花叶病,樱桃斑驳花叶,蔷薇丛簇病和木豆不孕花叶病这12种已被确认为瘿螨所传播的病毒病的特点,症状,病毒特性和防治方法,帮助人们进一步了解螨传病毒。  相似文献   

11.
龙眼新害虫─—龙眼瘿螨的发生为害与防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眼是我国南方特产果树,“七五”、“八五”期间,龙眼生产栽培发展迅猛,成为南方果树主体,商品生产基地颇具规模。但龙眼鬼帚病在广东、广西、福建等新老产区普遍发生,严重威胁生产。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福建省农科所柯冲、陈景耀等先后发表了有关鬼帚病病原为线状病毒及传毒昆虫为角颊木虱(cornegepsyllasinicayangetli)及荔枝蜡蟓(TessaratomapapillosaDrury)等研究报导。据笔者在校园老龄龙眼植株76.89%的鬼帚病株上均发现龙眼瘿螨(Neoleipothrixalocasiaewei),在中山沙溪镇、大同管理区、火炬开发区4000亩幼龄龙眼园随机抽查了223条鬼帚病捎上,发现90.13%的病捎上有大量龙眼瘿螨隐藏于顶芽未张开的复叶中,特别是春梢期花穗的小花内。曾试用害极灭、灭虫灵、病毒A、三氯杀螨醇、氧乐果等多种药剂喷雾进行防治,虫口减退率均不显著。经修剪后,重新萌发的新梢有相当部分表现正常。因此笔者认为导致龙眼园中出现鬼帚的症状,除线状病毒外,还有龙眼瘿螨为害所致的原因。对于由龙眼瘿螨引致的鬼帚梢与病毒鬼帚症状的区别及对龙眼瘿螨的防治,正在开展研究中。  相似文献   

12.
植绥螨的培养与释放防治害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植绥螨的培养与释放防治害螨的研究羊战鹰吴伟南(广东省昆虫研究所广州510260)近四十年来化学农药种类的激增及广泛使用,剌吸式口器的害虫已上升为主要害虫。如为害柑桔的全爪螨和柑桔瘿螨;为害苹果、梨、杏的榆全爪螨和山楂叶螨;为害棉花的朱砂叶螨等。受螨害...  相似文献   

13.
桃瘿螨畸果病及其防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桃瘿螨畸果病是河北、河南等省部分桃产区发生的一种新病害。幼果受害后发育受阻,造成畸形,失去商品价值,严重影响桃的生产。研究证明:该病系下心瘿螨(Eriophyescatacardiae Keifer)为害所致。在开花前和落花后喷布石硫合剂等药剂,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4.
螨类的形态和习性多种多样,其在地球上的分布极为广泛,栖息场所也各有不同。作为叶螨、瘿螨等植食性害螨的主要捕食者的植绥螨,主要栖息在植物的叶片上,地面杂草、枯枝落叶及碎石,土壤中也有植绥螨栖息。植物上的植绥螨大部分栖息在叶片的背面,特别是主脉两侧、叶脉的分叉处、叶片上有褶皱处及蜘蛛和一些昆虫的丝网下  相似文献   

15.
苹果全爪螨是重要的蔷薇科果树害虫之一, 具有体型小、繁殖快、世代周期短等生物学特点。该螨以若螨和成螨取食苹果叶片和嫩芽, 影响果树生长发育, 造成果实品质和产量下降, 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其在我国果园的发生逐年加重。国内外对苹果全爪螨的防治主要采用化学杀螨剂, 由于化学杀螨剂长期不规范的使用, 致使该螨对多种类型的化学杀螨剂产生了抗药性。本文总结了苹果全爪螨的发生、为害、抗药性现状及其抗性机理, 同时结合国内外苹果全爪螨抗药性和防治相关研究, 提出该螨抗药性治理策略, 以期为其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了筛选在西北旱作区针对马铃薯朱砂叶螨的最佳防治药剂, 选择了8种杀螨剂进行两年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 24%螺螨酯悬浮剂(SC)处理下的马铃薯单株块茎数最高, 螨株率最低, 并且叶片SPAD值及光合参数值最高, 8种药剂中, 24%螺螨酯SC、43%联苯肼酯SC、2%阿维菌素SC、11%乙螨唑SC和73%炔螨特乳油(EC)对马铃薯朱砂叶螨防效高于80%, 可作为防治马铃薯朱砂叶螨的药剂。  相似文献   

17.
柑桔红蜘蛛,学名桔全爪螨(Panonychus citri(McGregor)),属蜘蛛纲,蜱螨亚纲,蜱螨目,叶螨科.柑桔红蜘蛛是柑桔生产上的主要害虫,危害柑桔叶片和果实,使叶片叶绿素和光合功能下降,造成落叶,对果实品质也有影响.近些年,柑桔红蜘蛛危害越来越严重,而目前常用的防治药剂由于连续多年使用已产生抗药性,防效下降.为了寻找更好的防治药剂,2005年3-4月我们用1%阿维菌素WDG进行了柑桔红蜘蛛田间药效试验,并与市售阿维菌素类药剂20%阿维·辛乳油作了比较.结果表明,1%阿维菌素WDG作用迅速,药效长,效果好,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柑桔红蜘蛛防治药剂.  相似文献   

18.
14种杀螨剂防治枸杞锈螨的室内活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枸杞锈螨(Aculops lycii Kuang),又名枸杞刺皮锈螨、锈螨,属于瘿螨科(Eriophyidae)锈螨亚科(Phyllocoptinae),是近年来严重影响枸杞生产的重要害虫之一。枸杞锈螨主要为害枸杞叶片,也为害青果和嫩茎,影响品质,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防治柑桔害螨的药剂较多,但经多次使用后,效果逐渐下降.为寻找更理想的防治药剂,1992年,我们进行了霸螨灵防治柑桔红蜘蛛、锈壁虱的药效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试验情况整理如下.1、试验方法 试验在本县江城乡崩塘果场七年生化州橙、红光橙果园,选择红蜘蛛、锈壁虱同时融时进行.设5%霸螨灵悬浮剂(日本农药株式会社产品)2000、2500、3000倍液,20%螨克乳油(德国先灵公司产品)1500倍液,以及空白对照5个处理.药剂每处理5亩,空白对照处理3—5株,不设重复.  相似文献   

20.
20 0 0年 6月 ,在新疆巴州农科所香梨幼树上 ,发现一种瘿螨科 (Eriophyidae)新害虫 ,其成、若螨危害香梨叶片。被害叶片凹凸不平 ,失去光泽 ,叶面覆有深褐色绒毛 ,致使叶片变黄枯死。该虫经南京农业大学匡海源先生鉴定为梨游移叶刺瘿螨 (Phyllocoptes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