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本研究中,以临床症状为根据,分析了15例(奶牛67.6%和水牛32.4%)乳头和乳房损伤。乳房炎的发病率最高(67.6%),其中单一乳房疾病的发病率最高(70.7%)。乳房炎和其他乳头与乳房损伤的发生,随泌乳量的增加而增高。  相似文献   

2.
乳房炎的发生,通常经过乳头孔感染,切断其感染途经是防止乳房炎的重要措施之一。1816年 Moak 氏首先用浸奶头方法来预防乳房炎。60年代中期英国通过三年的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浸奶头的简单卫生措施,能使乳房炎发病率降低50%左右。据周文彬等报道,用次氯酸钠,碘溶  相似文献   

3.
在本研究中,以临床症状为根据,分析了15例(奶牛67.6%和水牛32.4%)乳头和乳房损伤。乳房炎的发病率最高(67.6%),其中单一乳房疾病的发病率最高(70.7%)。乳房炎和其他乳头与乳房损伤的发生,随泌乳量的增加而增高。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青海省海北州奶牛乳房炎的发病情况,对2016年采自青海省海北州规模化奶牛场、奶牛合作社、散养户的2 029份奶牛样品进行了临床型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的检测。结果显示,临床型乳房炎发病率为4.29%,隐性乳房炎发病率为13.41%,临床型乳房炎乳头发病率为1.88%,隐性乳房炎乳头发病率为4.84%;临床型乳房炎的发病率以奶牛合作社(机器挤奶)最高,散养户(手工挤奶)次之,规模化奶牛场(机器挤奶)最低,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均以奶牛合作社(机器挤奶)最高,规模化奶牛场(机器挤奶)次之,散养户(手工挤奶)最低;1胎、2胎的发病率、瞎乳头率、乳头发病率均较低,5胎、6胎及以上的发病率、瞎乳头率、乳头发病率均明显偏高;2岁、3岁的发病率、瞎乳头率、乳头发病率均较低,6岁、7岁及以上的发病率、瞎乳头率、乳头发病率均明显偏高。结果表明,青海省海北州奶牛群中存在不同程度的临床型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的发病,且发病率与挤奶操作技术水平、奶牛胎次和奶牛年龄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挤奶操作越严格发病率越低,胎次越高发病率越高,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此结果可为青海省奶牛乳房炎的综合防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我国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率很高,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更高、危害性更大。根据国际奶牛联合会的统计,20世纪70年代,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率是2%,隐性乳房炎患病率为50%。在我国,同期几个大城市隐性乳房炎的检出率为20%-70%。20世纪80年代,有60%以上的乳牛都感染有隐性乳房炎,有30%-50%的乳区感染有隐性乳房炎。近年来奶牛隐性乳房炎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6.
牛乳房炎由乳头口感染各种病原微生物后引起。伴随感染乳头粘膜和乳腺见嗜中性白细胞和淋巴细胞侵润并增加了乳汁中白血球数,乳房乳汁经抗原作用后不但免疫球蛋白浓度上升,而且.免疫球蛋白数增加,因而诱导乳腺和乳头发生局部免疫。我们已知,消化道和呼吸道的粘膜,由于分泌型IgA可阻止病原体的定居,说明乳房炎病原菌的最初感染部位是从乳导管头部粘膜开始。本文通过对已判定为分泌乳房炎乳的乳头及乳房炎乳头的乳导管头部粘膜分泌IgA细胞(IgA阳性细胞)进行了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并对发生乳房炎时粘膜免疫有关的IgA阳性细胞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蒋伟 《中国奶牛》2008,(9):65-66
乳腺炎是世界奶牛养殖业中发病率最高、流行最快、造成损失最大的疾病之一。据统计,临床型乳房炎占奶牛总发病的21%~23%。隐性乳房炎在奶牛群更普遍.发病率高达50%。奶牛乳房炎的发生对牛奶的产量(下降10%~15%)和质量造成严重影响.能延长产后发情和妊娠时间,甚至使病牛失去生产性能.而且治疗时还要花费很多的药费.给养牛业的发展造成了及其严重的经济损失。引起乳房炎的因素主要是病原微生物感染.如大肠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其次是化学药物、冷热刺激、机械性损伤等.其中微生物侵入乳头管引起乳房炎是最主要的途径。我国牧场中的乳腺炎80%以上都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对此,建议采取如下综合防制措施。  相似文献   

8.
正奶牛乳房炎是临床中常见的疾病之一,发病率高,发生乳房炎的奶牛,首先表现为产奶量下降,严重的乳腺变性失去泌乳功能而遭淘汰,其经济损失严重。奶牛乳房炎发病原因复杂,治愈较难,它主要由外源性病原微生物通过乳头管口感染引起的乳腺炎症,因此,通过杀灭乳头上的病原微生物,切断病原微生物的感染途径,即可有效地预防奶牛乳房炎的发生。目前,预防奶牛乳腺炎的方法很多,乳头药浴是重要的一种方法,用于乳头药浴的消毒剂有很多种,为了验证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在冬季对新疆奎屯郊区某奶牛场的不同生理周期的奶牛采用乳头保护膜替代常规乳头消毒液。在干奶期、围产前期、泌乳期这三个时期进行对比试验。各期的操作规程、流程保持一致。经过60天的试验结果表明:使用乳头保护膜在干奶前期,临床乳房炎发病率由14.0%降低到1.72%;围产前期临床乳房炎由18.5%降低到4.5%,产后几天临床乳房炎由33.3%降低到7.8%:泌乳期临床乳房炎由10.6%降低到4.6%。乳头冻伤在围产前期有3.3%变为0.85%。降低了2.5个百分点。泌乳期由3.6%变为0.5%。降低了3.1个百分点。从使用乳头保护膜开始,导电率呈下降趋势.乳区细菌感染减少。本试验结论:使用乳头保护膜。能够有效控制环境因子对乳头的影响,同时对乳头也起润滑作用。临床乳房炎发病率明显下降,生产损失减少,经济效益显著。特别在冬季。气温寒冷、空气干燥,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正>乳房炎是乳房受到机械的、物理的、化学性和生物学的因素作用而引起的炎症。奶牛发生乳房炎后不但发病率高,产奶下降,奶的品质发生改变,而且严重时可造成泌乳机能完全丧失,从而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因此,对奶牛乳房炎的发生应该有合理的科学的防治措施。1病因1.1病原主要是大肠杆菌属感染,但有时也可由厌氧性菌、化脓杆菌、芽孢杆菌属、梭状芽孢杆菌属、放线菌属、布氏杆菌属等感染。1.2感染途径一般认为细菌经乳头管侵入乳房是最主  相似文献   

11.
成膜性中药乳头药浴液对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乳头药浴是预防隐性乳房炎的有效措施之一。天津市畜牧兽医研究所研制的成膜性中药乳头药浴液主要成分为抗茵中药和成膜材料,用于奶牛挤奶后乳头药浴,对奶牛乳房炎常见病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酵母类真菌等具有良好的抑制和杀灭作用,同时兼有薄膜的屏障作用,可阻止病原微生物从乳头侵入乳腺组织。分别采用LMT检测和乳汁体细胞数作为隐性乳房炎诊断指标,探讨成膜性中药乳头药浴液对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影响.结果表明,成膜性中乳头药浴液可减少隐性乳房炎阳性率和阳性强度,降低乳汁体细胞数,提高产奶量.、试验组比对照组隐性乳房炎发病率降低32.4%(P〈0.001),产奶量提高6.72kg/(d·头)(35.1%,P〈0.05)。  相似文献   

12.
对我国南方地区某新建大型奶牛场2010年10月至2012年7月间头胎及二胎共2006头荷斯坦牛临床乳房炎发病情况进行调查,结合病原菌感染类型结果,用x^2检验分析不同胎次临床乳房炎发病次数和发病率及不同致病菌导致的临床乳房炎在不同季节和泌乳阶段发病率的差异。结果表明,该牛场一胎和二胎奶牛临床乳房炎发病率分别为11.81%和9.02%(按头数算),但二胎牛多次发生临床乳房炎的比例较大。一胎奶牛仅发现大肠杆菌和葡萄球菌单独感染及葡萄球菌一大肠杆菌混合感染3种病原菌组成类型,二胎奶牛比头胎牛增加了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酵母菌和链球菌一葡萄球菌混合感染4种类型。致病菌类型以大肠杆菌和葡萄球菌单独感染为主,一、二胎奶牛均占总发病数85%以上;季节和泌乳阶段对一、二胎奶牛临床乳房炎发病率具有显著影响(P〈0.05),一胎牛秋季发病率最高,而春季发病率最低,而二胎牛冬季发病率最高(33.33%),秋季最低(16.88%);2个胎次奶牛泌乳早期临床乳房炎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阶段。大肠杆菌和葡萄球菌在整个泌乳期均可发生,酵母菌主要出现在二胎牛泌乳中期,平均感染时间分别为(148.75±69.60)d,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主要发生在二胎牛泌乳后期,平均感染时间分别为(213.60±55.88)和(234.43±42.35)d。结果对该地区同类型奶牛场临床乳房炎防控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乳房炎为乳牛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有明显的季节性,在福建省6~10月发病率最高,是奶业生产中危害性最大的一种疾病。该病可造成产奶量下降.病牛乳废弃,严重者乳区化脓、坏死、萎缩,致使乳牛乳头永久失去泌能力。隐性乳牛乳房炎更为普遍,由于患牛乳房和乳汁无明显可见肉眼变化,临床上很难被发现,常被忽视。据对新鲜奶检测,我省乳牛生产区隐性乳房炎发病率为40.7%,而临床型乳房炎发病率为18%~22%。现据我们临床治疗乳牛乳房炎的经验谈些防治体会。  相似文献   

14.
乳房炎也是羊常见的一种疾病,有多种病菌引起,发病率较高,病原微生物通过乳头管和乳房外伤侵入乳腺组织发病。也有由于生殖道或肠胃道疾病通过炎症血行感染乳腺组织而发病。经产羊较初产羊发病率高,但又多见于泌乳期的绵羊、奶山羊。患过乳房炎的羊最易复发。  相似文献   

15.
奶牛隐性乳房炎是奶牛多发的常见病。据调查,我场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为58.55%,给奶牛生产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失。据周孟斌报道,3%次氯酸钠溶液药浴乳头能使奶牛隐性乳房炎明显减少。为进一步探讨药浴乳头在防治奶牛隐性乳房炎中的作用,我们进行了这方面的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1 试验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奶牛选择公养牛场的192头奶牛738个乳头(另30个乳头为瞎乳头)。  相似文献   

16.
乳房炎是由病原微生物感染而引起的乳腺和乳头发炎,并且造成乳汁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也发生了改变的一种疾病。奶牛乳房炎是危害奶牛生产的严重疾病,一直困扎乳业的健康发展。目前全世界约有2.2亿头奶牛,其中1/3患有各种类型的乳房炎。临床型乳房炎一般造成产奶量明显下降,而隐性乳房炎由于患牛乳房和乳汁肉眼观之无明显的变化,临床上不易发现。因此,了解奶牛乳房炎的发病原因,掌握最基本的防治方法,尽可能减少其发病率和危害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乳房炎也是羊常见的一种疾病,有多种病菌引起,发病率较高,病原微生物通过乳头管和乳房外伤侵入乳腺组织发病。也有由于生殖道或肠胃道疾病通过炎症血行感染乳腺组织而发病。经产羊较初产羊发病率高,但又多见于泌乳期的绵羊、奶山羊。患过乳房炎的羊最易复发。特征为乳腺发生各  相似文献   

18.
牛乳房炎常由于乳房、乳头外伤或病原微生物感染而引起。此外乳房不洁、挤乳不当及子宫炎、胎衣不下等也可引起乳房炎。笔者近几年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牛乳房炎29例,治愈24例,好转4例,有效率达96%。  相似文献   

19.
奶牛乳房炎是由多种病原微生物引起的乳腺组织的炎症,本病全年均有发生,但有明显的季节性,以气温高、湿度大、适宜细菌繁殖的季节发病率最高,冬、春季节的发病率则相对较低。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奶牛临床型乳房炎的发病率在20%以上,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超过80%,给奶牛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笔者根据多年的经验,  相似文献   

20.
<正> 隐性乳房炎是临床型乳房炎发生的基础。细菌经乳头感染,是隐性、临床型乳房炎发生的主要原因。加强乳头的消毒、阻止细菌的侵入、用药液浸泡乳头,已被国内外一致承认是预防乳房炎的唯一有效途径。北京不少牛场,早期采用了碘液、新洁尔灭液、酒精等药液浸泡乳头,其效果不一。为能找出一种或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